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锦绣大明 > 第一百八十章 趁火打劫

锦绣大明 第一百八十章 趁火打劫

作者:路人家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0:17 来源:笔趣阁

都说人生不如意者十有**,这一回杨震算是领教到这一说法的现实了。在县衙花费了大量人力,还动用了这许多粮食对县城百姓进行排查之下,依然无法寻找到白莲教徒的踪迹。他们似乎早已离开了诸暨县,又或是另有隐秘的藏匿地点是容易被人忽略掉的。

眼见仓中粮食所余不多,依然没有任何收获,杨晨也只得暂时停止了这一行动。虽然那些衙役们口中都没有怪责杨震的意思,但从这些人的言行举止中,杨震还是清楚地感觉到了衙门上下对他的失望。这让杨震的心情也变得有些低落起来。

这时,只有阮通和王海两个往日的好兄弟依然坚定地站在杨震这边,不断地劝慰与鼓励着他:“二郎你不必灰心,你之前的判断也没有错,换了任何一人都会这么干的。只是你遇到的对手太过狡猾,藏得深而已。”

对此,杨震倒并没有受太大的影响。他可不是个会轻易气馁的人,他所以略感不快,只是因为觉得自己连累了兄长,让县城的处境更加危险而已。毕竟他已经从杨晨处得知了绍兴知府沈千源的原话了,知道若不能让诸暨县百姓重回轨道,只怕杨晨的县令是要当不下去了。

“你们的心意我知道,我不会因此而感到丧气的。”杨震重新振作了一下精神,这才颇为感激地看着两人道:“事情也没有到不可挽回的境地,我不会因为这么一点小小的挫折就退缩的。”

见他这么说话,阮通二人才总算放下心来。

于是,一切又重回之前的状态,县衙依然每日为百姓们分发稀粥度日,看着完全就像是在熬日子一般。但所有人都不知道,县衙到底还能坚持多久,或许当仓中粮食告罄,等候他们的将是一场大灾难。

但很快地,一个叫人震惊的消息却让县衙众人心中不知是该喜还是该忧了。

就在二十三日一早,之前早已关门歇业,表示已无一粒粮食可售的郦家四处粮米铺子突然就重新开了张。但挂在店门口正当中的价格牌上却写得很是分明,这次的大米每斤价格都要四十五文,概不还价,概不赊欠!

一时间,整座诸暨县城的百姓都聚集到了这些粮店门前,指指点点议论不休,有人甚至直接就与店中的老板伙计争论起来:“你们这粮价也定得太高了,以往一斤米只在六七文,即便是青黄不接时,也没上过十五文的。这回一下价格就翻了三倍往上,分明就是抢大伙的钱财了,实在是不当人子。”

那些伙计早已得了吩咐,一旦听到旁人这么说话,便皮笑肉不笑地回了过去:“咱们也是打开门做生意,可没有勉强要各位买下我们这高价粮食的意思。这些大米可是我们家东主好容易才从别处辛苦买来的,这价格自然要比往日要贵上些。你们若是嫌贵的,大可不买嘛。反正我们的价格和大米都在这儿,是肯定不会改的了。”

一见这些人竟如此强硬,百姓们除了小声议论或是咒骂几句之外,还真拿他们没了办法。确实,他们只是给出个价格,买不买还是百姓自己的事情。

但是,民以食为天。在县衙供给的稀粥越来越薄,吃下去比不吃更让人觉得肚饿的情况下,这些百姓只要还有些钱财,即便知道郦家这是趁火打劫,却也只能忍着气去买粮食了。

而一旦有第一个花大价钱买高价粮的,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这么做……很快地,一些家在县城,还有些钱财的百姓们就不再去县衙领粥,而是在四家郦家的粮店门前排起了长龙来。

眼看如此情形,那些避难到县城来的百姓可就眼红了。圣人都说民不患寡而患不均呢,现在县城百姓能买到粮食,可他们没钱却该如何是好?

那些粮店似乎早有准备,很快就有消息传了出来,若是想买粮却没有钱的也不是不成,那就需要用房子、土地来进行抵押了。

只要那些乡野百姓肯答应出让房子和土地,折成银钱,并带着他们去县衙办了相关证明,粮店就能给他们提供等价的粮食。

当家园和食物摆在人们面前,即便这些百姓心中有再多的不愿,为了生存下去,却也只能忍下这口气了。

当杨晨他们得知郦家开始出售高价粮时,众人便已感到一阵愤怒。而当郦家接受百姓把田地房屋变卖折算成银钱买粮的消息传来后,众人更是忍不住破口大骂起来,这分明就是趁火打劫,兼并土地了。

这其中,要数蒋充的脸色最是阴沉:“之前就知道他们曾购进了不少粮食,却没料到竟用在了巧取豪夺上面,实在是卑鄙之至!”因为他本是郦家的人,这时候必须第一个表明态度。

杨晨也只觉得心里一阵发紧,不过他考虑的却比蒋充更深,什么借机发财的,这不过是表象罢了。郦家这么做的真正意图,还是为了对付他这个县令。

当官府无法为百姓提供生活保障,而郦家却可以提供高价粮食时,一些百姓固然会在心里大骂郦承纲他们是奸商,但更多的人,却会把矛头指向他这个诸暨县令。正因为他这个做县令的无作为,不能提供足够多的粮食给百姓们,百姓才不得不典当家产去购买那高价粮食。

或许一开始,百姓还会因为是从郦家手中购买的粮食,也是郦家买下的他们的产业而只是仇视郦家。可等过些日子,他们真正无家可归,无田可种,只能附庸于郦家门下当一个佃农时,百姓们的怒火就会发泄到杨晨这个县令的头上。如此一来,无论他之前做过多少好事,在百姓心目中就依然是一个无能的地方官。

而这种民意是很容易被上面的官员所觉察到的,郦家甚至都不用自己出面,就能借这民意把杨晨从县令的位置上赶下去。至于郦家在此事上能获得多少好处,似乎都已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了。

“好一招借刀杀人的手段!”杨震也明显想通了这点,面色也变得极其阴沉:“大哥,此事咱们绝不能放任其继续下去,必须想出个解决的办法出来。不然一旦事情进一步恶化,别说你现在就已被知府大人所恶,就是没有那回事,只怕也难以再保住县令的官职哪。”

杨晨闻言便是一声苦笑:“我自然知道事情紧急。但如今郦家是占着理字的,即便我是县令,也不能强行让人不卖粮食吧。若真这么干了,只怕更会惹来物议与百姓的不满,到那时只会更加不堪。”

大明朝的商人虽然地位不高,但还是有一定安全保障的。至少官府就不能勉强他们强卖或是不卖东西。别说杨晨一个小小的七品县令了,就算是浙江巡抚,面对这样的情况,最多也就只能是劝说一番,希望对方能有所觉悟。

当然,换了一般情况下,这些商人既然还需要和官府打交道,就不会真把事情做绝了,总会听从官府的安排。但这回,郦家却是铁了心要对付杨晨,所以压根就不可能被他这个县令所劝服。

见兄长在此刻竟如此消沉,杨震心里更不是滋味。要不是他之前提议把赵邦甫运来的粮食都送给百姓,事情或许还没有这么糟糕,至少县衙还能支撑一些时日。但现在,县衙却连与郦家打粮食战的机会都没有了。

“这都二十三日了,怎的蔡叔他们还没有回来?”从来没有哪一刻,杨震如此怀念一个人。

但既然之前布置的后手迟迟不到,郦家的总攻又已开始,若再拖上几日,事情就会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拾,杨震就决定冒险了。

只见他突然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凶光,上前一步对依然满脸颓唐的杨晨说道:“事到如今,大哥,我们或许只有一个办法了。”

“嗯?你还有什么法子吗?”杨晨看着兄弟充满杀意的眼神,心里也猛打了个突,隐约间似乎是想到了什么。

杨震轻轻点头:“一切都是他们逼我们的。既然郦承纲他们敢做初一,那就别怪咱们做十五了!大哥……”

随着杨震的一番话说下来,只听得杨晨面色大变,几次想要摇头否决这一办法,但最终眼前的危局却还是叫他不得不做出妥协!

同一时间,在离诸暨县城还有百里左右水路的江面之上,被杨震所记挂的蔡鹰扬之父兄蔡克文和蔡飞扬,以及久未曾露面的县衙班头魏勇正站在一艘大船的甲板上。这只大船的旁边还跟随着十多艘同样的大船,每艘船上都装载着满满的麻袋,里面所装正是诸暨县最需要的粮食。

他们脸上满是急切之色,前两日,刚从运河拐进钱塘江后不久,他们就已知道了浙江这段时日发生了大水,其中尤以绍兴府的水患最为严重。

想到自己的家园此刻正遭受大水的侵袭,想到之前就存在的粮食问题,这艘船上的几人都恨不能立刻就出现在诸暨城外。

“杨大人,还请再等上一两日,我们很快就能把你需要的粮食带来了!”蔡克文在心中默默地念叨着,抬眼看向南边,诸暨县城的方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