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锦绣大明 > 第一千二十一章 早朝激辩(七)

锦绣大明 第一千二十一章 早朝激辩(七)

作者:路人家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0:17 来源:笔趣阁

作为一代-开国之君,明太祖朱元璋的强势和权力欲可算是自古少有了。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哪怕他已是天下第一人,说一不二的存在,可他依然很不满足,不断想方设法地要掌控更多的东西,不单是大明的现在,更有大明的将来。

于是,朱元璋便殚精竭虑地设计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涵盖了大明朝的方方面面。但即便这样,他却依然不满足,因为在他之下,还有一个足以与之抗衡的位置——丞相。

自秦统一天下后,丞相制度就一直存在于朝堂之上,作为皇帝和底下朝臣之间的缓冲和纽带所存在。当然,有时候这个位置上的人也会干出威胁到天子大权的事情来,甚至取而代之也所在多有。但总的来说,君权与相权间的平衡,正是一个政权能保持安定的关键所在。

可朱元璋却并不认可这一点,强大的权力欲和猜疑心,再加上担心后世子孙会被这位置上的人所控制,他悍然出手,取消了丞相这一职位。而能让他做成如此大事的,正是胡惟庸一案。

只是除掉丞相一职后,问题也很快显现了出来。本来许多琐碎或是不需与朝臣起冲突的事情这会儿就全直面了朱元璋。哪怕他再是勤政,一天十二个时辰都在忙于政务,也根本顾不过来。为了应付这一切,朱元璋便设置了内阁。

事实上,内阁在草创之初不过是天子身边的秘书机构而已,除了帮着处理下文书工作,几乎是没有任何实权的。而生性多疑的朱元璋也知道这么个机构将来可能会成尾大不掉之势,于是更是做出规定,内阁成员的品级不过五品,品低而权大,正是制衡他们的重要手段。

但即便是朱元璋这样的人物,生前或能掌控一切,死后却不是他说了能算了。不但他之前辛苦建立的种种制度被后世子孙一一破坏,就是这关系到皇权的内阁制度也完全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内阁在其自成祖朱棣手上虽然权力更大,但好歹其中成员的职位依然不高。可等到后面那些子孙上来,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内阁首辅不但迅速取代了丞相,甚至在某种意义上,他们的权力更在自古以来任何一个丞相之上。

于是大明也成为历史上涌现出权臣,或可以叫贤臣最多的朝代之一——三杨、杨廷和、李东阳、徐阶、高拱、张居正……这一个个光照后世的名字,每一个都足以在任何一个历史朝代里成一代贤相。

对此,这些文官自然是与有荣焉的,多少人更是以这些先贤为榜样不断努力着,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成为他们那样的内阁辅臣。但没有人去细想,事实上,如果从大明的祖制和规矩上来说,这些人的存在完全是不合理的!

不错,你内阁辅臣并无实权,更只能是五品小官,可后来呢?一个个把持朝政,成为说一不二的存在,就是六部尚书在职位上都没有他们高,这从今日早朝的站班位置上就能看出端倪来了。

要说违背祖宗规矩,只怕没有什么事比这更严重了!

申时行的头脑很是灵活,杨震只提了个头,他便已迅速做出了反应,神情变得很是古怪,刚才的气势也顿时一敛,竟不知该怎么说才好了。

但杨震可没打算就这么放过对方,便冷笑着道:“怎么,真提到了祖宗规矩,申阁老就不提了呢?你们张口闭口地谈什么太祖时的规矩成法,现在你们自己违背了太祖定下的规矩总不能当看不到吧?”

底下的官员有不明白的,便和周围的同僚们好一阵交流,随后他们的神色也都变了,这事他们也不好为申时行他们分辩哪,做人总不能明着立双重标准,一面用祖宗规矩压天子,一面又对破坏祖宗规矩的内阁说话吧。

万历也没想到杨震还有这么一手,看到群臣那副束手无策的模样,他心中顿感一阵惊喜:“杨卿果然早有准备,这一回把握应该是不小了。”

默然半晌,申时行终究没能说出什么像样的反驳之话来。见此,杨震底气更足,便又把目光转向了那些官员:“另外,提起祖宗规矩,尤其是太祖时的成法,我还记得有一点是与诸位大人息息相关的呢。”

“却……却是什么?”有人大着胆子问了一句,更多的人却是一脸的担忧,不知这位又会拿出什么稀奇古怪的规矩出来。

“太祖之时,官员俸禄皆有定数,并曾下过谕旨,后世不得随意更改,不知各位可还记得么?”杨震的目光里满是调侃之意。

众人一听就傻眼了。大明官员的俸禄本就不多,可这还是逐年增加出来的呢,只够寻常官员温饱,要是真倒退回太祖时,那他们只能去喝西北风了。

对这一点,那些没什么实权,更没什么外财收入的官员更是感到一阵心惊。倒是手握权力,并因此获得过诸多好处的官员并不太当回事,本来他们就没指望靠着俸禄过活,只要有权在手,就是没俸禄也不影响自己发财。

可就像是看穿了他们的心思一般,杨震又是一声嘿笑:“另外,早年间太祖更有严令,单凡有官员贪污受贿超过三十两银子者,尽皆处死,剥皮萱草!诸位,这一祖宗成法又如何啊?”

这一回,所有人都慌了神了。大家心里都很是清楚,自己私下里干的那些事儿十有**是被锦衣卫盯着的,他们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自己贪污了不下三十两银子。就是再清廉的官员,除非你跟海瑞似的,否则这项死罪怎么着也得落到自己的头上了。

“你们张口祖制,闭口规矩,不知对这样的祖制成法又有何看法哪?各位总不能只提对自己心意的成法,以此来反对天子,却看不到这些针对你们的规矩吧?”杨震这一回的声音并不响,但在众人肃静一片的广场上,依然能清晰地传进每一个人的耳中,让他们的脸上阵红阵白的,半晌做不出太多反应。

这一回,他们总算是知道杨震所做的准备有多么充分了。而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他们却连反驳的理由都有些拿不出来,只能低着头,默不作声。

万历早不是以前的那个懵懂天子,见此心里已然有数。在看到群臣那胆战心惊的模样后,就知道该是自己出面了,便埋怨似地看了杨震一眼:“杨卿,你这番话也太过分了些。今时不同往日,怎能拿太祖时的种种严法来苛责朝臣呢?至于内阁,他们也是为朕分忧,列位先帝都厚待他们,朕怎能随意更改呢?”

“陛下英明,是臣一时气愤不过,这才如此出言不逊!”杨震当即很光棍地承认了错误。

这君臣二人一唱红脸一唱白脸,让申时行而下的一众官员都不知道该作何反应才好了。张口结舌之下,只能是一阵叹息。

话说到了这个份上,他们已无法继续坚持反对天子立朱常洵的决定了。因为他们能拿出来抗衡君权的理由已站不住脚,若非要坚持,只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

便是申时行,也只能心中暗叹,不敢作声。他向来不是个强硬之人,刚才的反应已属难得,若继续纠缠,结果可就不敢想了。

当然,他们也可以用前些日子的那一招,用集体请辞来要挟天子改变主意。但那带来的后果却是极其严重的,君臣间必将彻底反目。而有杨震在旁相帮,说不定天子真会拿太祖时针对臣下的种种严法来定他们的罪,甚至连那部让人想想都会头皮发麻的《大诰》都有可能重新出山,真到了那时,他们可就真有苦吃了。

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所谓的规矩,为了一个他们甚至都未必能认出人来的皇长子,这些官员实在没有必要冒着自身丢官被杀的风险哪。

能在朝堂上身居高位者,是绝对没有喜欢意气用事之人的。他们的种种决定,那都是经过仔细考量的,他们只会坚持对他们最有利的事情……

所以,当杨震再次开口,询问他们对天子欲立三皇子朱常洵为太子一事的看法时,所有人都沉默了。没有人再敢提出反对意见,他们都低下了头,虽然脸上的神情显得很是复杂。

当看到这一幕时,万历心里却是一阵难言的兴奋,脸色也迅速红润起来:“好,既然诸位爱卿都觉着立常洵为太子没有问题,那内阁就赶紧拟旨吧。明日,朕就要昭告天下,如此便能使我大明江山稳固了。”

“臣……遵旨!”半晌后,申时行吃力地答应了一声。

而随着他的一声遵旨,其他官员也纷纷先后答应了下来,虽然大家都是一脸的无奈!

大明万历十五年十月二十一日,天子诏告天下,立皇三子朱常洛为太子,一时间,朝野哗然……

这一次,杨震可以笃定地说,自己是彻底改变了大明朝的历史走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