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锦绣大明 > 第一百零六章 安抵诸暨

锦绣大明 第一百零六章 安抵诸暨

作者:路人家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0:17 来源:笔趣阁

这一路行来,就没有再遇到那些截杀或是埋伏的敌人了。毕竟那些人所做的准备都是针对洛悦颍他们南下绍兴的,现在他们突然转道诸暨,别说他们并不知道洛悦颍的行踪,就是知道了,想再布置人手阻截怕也来不及了。

一路之上风平浪静,两日后的正午时分,杨震他们已来到了诸暨县城附近,远远地都已经能看到那由夯土所筑,显得很是残破,只有两三丈高的城墙了。

诸暨,确如蔡鹰扬所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一千多年前的春秋末年,此地作为越国都城,确也曾在那时被天下人所瞩目。一代“忍者君王”勾践就是在此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卧薪尝胆之下才以三千越甲吞并了实力远超过自身的吴国。

另外还有陶朱公范蠡这个被尊为商界祖师爷级别的人物和传说中的大美人西施的爱情故事,也发生在诸暨县的竺箩山脚下,被后世之人广为传颂。

但似乎是因这两段故事实在太过精彩用尽了这座小县城的气运,在秦始皇正式在此设县后的一千多年间,这座小县城就再没有出过几个能在青史留名的人物,也没有再发生什么能叫后人所记住的可歌可泣的故事。

甚至就连自隋唐以降的科举一事上,这座江南小城也没出几个能黄榜留名的举人进士。要知道就在它的旁边,作为其主管之地的绍兴,可是以文名享誉全国的科举胜地哪,每次中进士者都所在多有,状元都出过不少,至于举人更是车载斗量。可偏偏诸暨县却文运不昌,明朝开国以来就没出个几个进士。

正因如此,这座小县城如今已埋没在了奔涌的历史洪流之中,就是杨震这个有着后世记忆之人,竟也不曾听说过它的名字。

可即便如此,以杨晨新科进士的身份能来此当县令放在以前也是极其罕见的。

一般来说,国朝科举之后,只有一榜三人才能享受下榜即用的高规格待遇,其他人都将再次接受考试和培训,在翰林院或六部衙门里实习——这儿有个官方说法叫观政——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分配。而后,又得等到朝廷地方空出位置来,才能安排这些进士补缺。

可因为朝廷每三年都会录取三百来名新科进士,而官场上的空缺却不可能每年都有这么多,进士老爷们就只能等着了。有人等不得,就暂且回乡,如此一来,再想得官就很困难了。而那些等在京城的,虽然机会相对要多上些,可毕竟僧多粥少,还是需要些运气的。这就是大明朝科举看似有着光明前景的曲折现实了。

而杨晨的运气却着实不错,因为就在他参加会试之前,武昌官场发生了大震荡,诸多官员在这次震荡中落马。朝廷只得从南方各地抽调官员补上这些空缺,便让江浙等地多出了不少官位来。而作为新科进士的杨晨便靠着一些运气,被选任了诸暨这座小县城的县令,成为了传说中的百里之侯!

看着那比江陵张家的院墙还矮了一截,且残破不堪的城墙,以及城门内两名依靠城墙,扯着闲天的老卒,杨震缓缓地呼出了一口气来。他看得出来,这是一座几百年来都没有经历过兵事的城池,恐怕就是几十年前席卷整个大明南方的倭寇之乱,对这小县城的伤害也不甚大。或许是因为这儿实在太过籍籍无名,又或是这儿太不富裕,才让这座小城得以独善其身吧。

但这一好处,在有了白莲教的问题后,就可能转变成为坏处了。这座被浙江官员所忽略的小县城,正好给了白莲教暗中发展势力的机会,只要他们不闹出多大动静来,朝廷就不会觉察到这儿的异样。而当官府当真有所觉察时,只怕这里已经被白莲教的势力给彻底渗透了吧。

这个想法在杨震心中闪过之后,他就更急着要见到自己兄长杨晨了。因为现在他可是这小县城的县令,一旦真闹出什么事来,他的罪责可是最大的。现在再看,杨晨能当上这个诸暨县令,倒未必真是运气好了,说不定是运气差呢。

在来到只容一车通过的城门前时,杨震抬头便看到了上面所刻的诸暨县北门字样。毕竟只是个小县城,可没有杭州那么多的讲究,还给各门取上个贴合环境又显得极其风雅的名字。

正当杨震要赶车进城时,身后传来了蔡鹰扬的一声招呼:“二哥……那个……”

“嗯,你想说什么?”

“我就不进城去了,现在天色还早,我想这就回家去。”蔡鹰扬脸上露出了有些羞涩的笑容来。再怎么说他也只是个十六七岁的少年,离家已有数月的他回到家乡时就难免生出立刻回家的迫切愿望来。

杨震当然不会阻拦,便从怀中摸出了一只银袋抛了过去:“之前走得匆忙没有准备什么礼物,你就拿这点银子回去吧,可别见怪呐。”

“多谢二哥!”蔡鹰扬也不客气,伸手就接住了银袋,转手藏进了怀中:“那我这就告辞了。等我跟爹娘他们请示之后,再来找你吧。”

“好。不过你可别忘了,我就住在县衙里。随时欢迎你回来。”杨震笑着一拱手道。

两人都是心胸开阔之人,这一别又是很快便能再见,便也太多的不舍,只交代了两句就一个向城里赶车而入,一个调转马头,向着家乡方向策马离去。

诸暨县城不但外面看着残旧,进到里面也是一般。才从杭州那个宛如人间天堂而来的杨震看着街上穿着粗布衣衫的男女,看着道旁一溜儿都是泥石草木所垒的平房,几乎都要以为自己已不在江南了。

在他的印象里,江南是如今大明最为富庶的地方,有些所在甚至都已产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可眼前的一切却明显颠覆了他的认知,这个小县城给人的感觉就四个字——朴素平凡,一如大明的其他许多县城,甚至比起江陵来都差了不少。

就是车内的洛悦颍,在掀起车帘看着周围环境时,也露出了惊讶之色。她好歹还是绍兴府人,也是知道有诸暨这个小地方的,可她也依然想不到此处竟是如此的贫穷。要不是她也见到了城门处的刻字,都要以为杨震他们将自己带到了他处呢。

“嗯……杨公子……你兄长在这儿为官,恐怕日子可不好过呢。”一路行来,两人间总有些对话,洛悦颍便称呼杨震为公子,只是每每叫他时,都会有些尴尬的感觉。

杨震倒没有这方面的不适,闻言笑道:“其实在穷地方为官也好,至少这些地方的民风淳朴,少些富裕地方的勾心斗角。”

“我却不这么看。”洛悦颍似是反驳似是提醒地道:“有句老话说得好,穷山恶水出刁民。虽然诸暨县还算不得什么穷山恶水,可万事总要小心些才好。还有,就是再淳朴的地方,官吏总是油滑的,令兄在此为官要对付的还是这些人哪。”

杨震无言地点了下头,他之前想来这儿,也正是因此。官场之上的勾心斗角可比寻常百姓要厉害得多了,也不知一向只在家中闭门苦读圣贤书的兄长能应付得了这些吗?

说话间,马车已来到了衙前街一带。直到这个时候,周围的房屋才终于好了一些,多是白墙黑瓦以砖木搭建的建筑,有些甚至还有两三层高,那是酒楼和店铺。

只是看那些店铺的招牌时,却委实让杨震有些意外,因为这些店铺的名字几乎都差不多,都以郦记或宣记开头。比如说宣记酒楼,宣记米铺;郦记当铺,郦记钱庄……几乎都看不到几家其他招牌的店铺。

不过这事杨震也只是瞧在眼中,并未多作思考,因为他们已来到了看上去比那些店铺更显气派的建筑跟前,正是诸暨县衙门。

在两堵了延伸了足有十来丈,上面贴着不少告示的八字墙的起点处,便是一座开着大门的府邸,上面牌匾上用楷书写了四个大字——诸暨县衙。在匾额下方右侧则竖了一个有些残旧的鼓架,上面放着面足有半丈大大的鸣冤鼓。左边则站了两名显得很是懒洋洋,穿着身半旧公服的差役。

见到这么辆带着不少刀枪划痕甚至还有些斑点似血迹的马车突然停在了衙门前,那两名差役当时就来了精神。三步并作两步地奔了过来,看向杨震道:“你们可是有什么事要告官吗?要是的话,就先交五十文见官费吧!”

“……”杨震听了这话,明显愣了下。他也曾在江陵县当过差,之后还与杭州几个衙门都打过交道,可实在没有听说过有这样的见官费哪。

但很快地,他便知道了这只是这些差役在变相勒索而已,只觉又是好气又是好笑,也不知兄长是如何管教的人。不过他刚来,也不至于因此就立刻发作,便朝那两人拱了拱手道:“在下确实想见杨县令,不过却不是为了告官。”

“那是为何?若是其他事要求见我们县尊,这价格就得更高了!”

“额……要是我是杨县令的兄弟,是来投奔他的呢?”杨震似笑非笑地亮明了自己的身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