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三国之无赖兵王 > 第2493章 早就知道是他

三国之无赖兵王 第2493章 早就知道是他

作者:讳岩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3:10:45 来源:笔趣阁

曹恒明知故问,司马懿当然不会戳穿。

他对曹恒说道:“分派枪械耗费了一些时辰,太子又吩咐要誊抄两遍领取枪械的名录,又多耗费了时候,我也是才把一份名录给陛下送去,求见太子,是要把另一份名录呈上。”

从怀里掏出一份名录,司马懿双手捧着递向曹恒。

接过名录草草浏览了两页,曹恒点头:“有劳司马太尉,名录我收下了,天色不早,太尉先请回吧。”

“太子。”司马懿并没有离开,而是对曹恒说道:“我来这里除了送上名录,其实还有另一件事,”

“太尉有事直说。”曹恒示意他说下去。

司马懿说道:“陛下和我提起关外匈奴,说是匈奴人已平定鲜卑等异族,如今北方已是一统。倘若任由匈奴坐大,长久下去或许会对中原不利,要我前往关外面见呼厨泉,把异族迁徙进入中原,让他们像中原人一样,从事农耕稼穑,以此来解决将来可能出现的危机。”

“匈奴人平定北方,这件事我也是听说了。”曹恒点头,随后向司马懿问道:“太尉打算亲自前往关外?”

“正是。”司马懿回道:“自从大魏立朝,陛下就要我承担起太尉一职。作为大魏太尉,以往我也曾与匈奴人有过一些交往,呼厨泉更是再熟悉不过,由我前往关外,好过随意派个使者过去。”

“司马太尉说的有理。”曹恒回道:“可是太尉有没有想过,你去了关外,万一呼厨泉企图对你不利,以你为人质要挟父皇,大魏是不是还会陷入被动?”

“我来这里,其实也是奉了陛下的旨意和太子商量一件事情。”司马懿说道:“陛下除了允准我去面见呼厨泉,还打算请太子率领发放了枪械的将士到关口操练。匈奴人得知太子就在关口,而且随行的还有数万装配新式军械的将士,必定不敢胡作妄为。太子当初征讨异族,他们早已有了很深的忌惮。如今的关外,即便是孩童听到太子的名号,都会吓的不敢再发出啼哭,何况曾在太子手中吃过苦头的异族?”

“倘若由我领兵前往,确实可以威慑呼厨泉。”曹恒点头,随后向司马懿问道:“太尉告诉我这些,也是父皇的意思?”

“陛下只是和我说了,我觉着有必要先知会太子一声。”司马懿回道:“此事既然关乎太子,我既知道,总不能让太子还毫不知情。”

“多谢司马太尉。”曹恒拱手道了声谢,随后又向司马懿问道:“太尉打算什么时候启程?”

“匈奴人聚集在关外,虽然眼下忌惮大魏强悍,不敢轻易发起进攻,可我却觉着此事不能拖延。”司马懿回道:“太尉府还有一些事情需要打点,至多三两天,处置完了那些事务,我就可以出发。”

目光朝后院方向飘去,司马懿脸上带着一抹迟疑,向曹恒问了一句:“听说太子妃用不多久将要临盆,太子要是领军离开,会不会有些不妥……”

“倘若大魏难以安稳,即便我在长安陪着太子妃生养百名子嗣又能怎样?”曹恒说道:“大魏的事情,要比太子府上的事情重要的多。晚些时候我会向太子妃说明此事,要她也好做些准备。”

“太子深明大义,我实是拜服。”司马懿躬身向曹恒一礼,随后告退。

目送司马懿离去,曹恒转身走向后院。

当天晚上,他确实没有再去黄舞蝶的住处,而是在一名美姬那里宿下。

黄舞蝶总是催着他宠幸美姬,曹恒也很清楚,作为大魏太子,他的子嗣确实不应该太少。

子嗣太少,必将牵连到将来谁更适合继承大魏的皇位。

要想皇位稳固,最好的办法就是像当年的曹操和后来的曹铄那样,生养许多子嗣。

即便选定的继承者出了纰漏,还会有其他人适合接替皇权,不给外人以插手的机会。

许多时候,王朝的覆亡是从皇室争权夺利开始。

曹铄当初为此费尽了心思,曹恒当然也希望通过他所做的一些举措,能够让大魏朝的江山更加稳固。

此后的两天,长安城内一切都是井然有序。

每天一早,曹恒就会去匠作司走一趟,敦促工匠们加紧制造枪支和研发新式军械。

除此之外,他还会巡视匠作司的防务,把有些容易发生错漏的地方又做了补充和调整,从而使得匠作司的防备更加密不透风。

两三天很快过去,曹恒又一次离开匠作司返回太子府。

回到太子府,还没和黄舞蝶说多会话,曹铄就派来一名卫士,请他去皇宫走一趟。

打发走了曹铄派来的卫士,曹恒对黄舞蝶说道:“父皇召我过去,必定是司马太尉已经做好了离开的准备。我也差不多要领着将士们前往北方,这一去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夫人在家里可要好生照料自己。等到孩儿出生,别忘记派人给我送信,告诉我是男孩还是女孩。”

“夫君此行是为了家国大业,妾身只盼望着夫君能够早日建功回返。”黄舞蝶回道:“妾身和孩儿都会在家中等着。倘若孩儿长的大了些,夫君还是没有回来,妾身会告诉他,他的父亲是肩负着黎民苍生和大魏安危的太子。正因为有夫君领兵在前,才有我们安稳的日子。”

“有夫人教导,我是不担心孩儿以后走上弯路。”曹恒说道:“要是以往去北方,来回仅仅行路也得半年有余,更不要说还得在那里驻扎不知多少日子。如今大魏境内通往关外铺设了铁路,虽说我还没有用过,却也听闻要比走路快了许多。说不准孩儿出生没有多久,我就已经带着将士们回来了。”

“妾身觉着夫君这一走,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到长安。”前一刻还在让曹恒放心,这一刻黄舞蝶的神情却暗淡了下来:“陛下让夫君前往关口,必定是要等着异族尽数迁移到了关内,才能稍稍喘口气。等到异族安顿好了,三年休兵之期说不定也要到了。大秦先前做的事情,陛下是时刻没有忘记,夫君也应知道,依着陛下的性情,大军出关只不过是在等待着早先的旨意到了时候。妾身这一等,还不知道会等到哪年哪月?”

“倘若真的回不来,我就派人把夫人和孩儿接到军中。”曹恒说道:“只要有我在,这个世上还没有谁能把夫人怎样。即便敌军再如何强横,我也能让他们有来无回!”

“夫君这些年征战,过于顺风顺水。”黄舞蝶说道:“有句话妾身或许不该说,可是不说的话又总觉着心里梗着什么,总也挥之不去。”

“你我夫妻多年,还有什么话不能说?”曹恒回道:“夫人有什么,只管说就是。以往遇见事情,夫人个的建议多是对我有着不小的帮助,我也是愿意听夫人说说见解。”

“所谓骄兵必败,夫君一定要谨记莫忘。”黄舞蝶说道:“妾身也知道夫君以往所向披靡,可那些都已成为过往。将来夫君在战场上遇见的,会是从没遭遇过的敌手。他们的战法,夫君并不了解。他们居住的地方,夫君也不一定能够适应气候。无论敌手看着多么孱弱,夫君一定都要谨记,千万不可大意。”

“夫人放心。”握着黄舞蝶的双手,曹恒凝视着她的眼睛说道:“倘若真像夫人说的那样,父皇令我带兵出关,我一定会谨慎行事,绝不给敌手半点机会。”

“向来夫君都是一言九鼎。”黄舞蝶回道:“有了夫君这句承诺,妾身也就放心了。”

“父皇还在等着,我先去见他。”曹恒站了起来,对黄舞蝶说道:“倘若真的要出兵,或许我没机会再回太子府。夫人一定要记得好好照料自己,每天让侍女陪着在后花园走走,等到临盆的时候,也会更有力气。”

“夫君交代的,妾身都记下了。”黄舞蝶回道:“妾身对夫君说的,还望夫君一定要放在心上。”

“我也都记下了。”曹恒笑着回道:“我是大魏的储君,当然不能有半点纰漏。何况家中还有夫人和孩儿在等我,我也不会把自己给折在了外面。”

“妾身送夫君。”曹恒给了承诺,黄舞蝶也知道不好再多说什么,送他到了门口。

来到门外,曹恒转身牵起黄舞蝶的双手:“夫人身子不便,不用远送。”

“夫君千万珍重。”黄舞蝶又叮嘱了一句,目送曹恒转身离去。

离开太子府,曹恒带着张苞和几名卫士奔往皇宫。

曹铄早就在书房里等着。

来到书房,曹恒见礼后问道:“父皇召见儿臣,是不是司马太尉已经启程?”

“正是。”曹铄说道:“他今天一早离开,沿着铁道往关外,应该要不了多久就可以到达。把你召来,是要你也做准备,不要和他相隔太远。”

“司马太尉是沿着铁路前往关外,我要是率领将士们走寻常道路,就怕是赶不及追上。”曹恒回道:“还请父皇允准我也带着将士们走铁路。”

“还用你说?”曹铄回道:“铁路已经准备好了,三四万大军乘坐的车辆可是不少。倘若我不早做安排,你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成行。”

“幸亏有父皇安排。”曹恒回道:“儿臣愚钝,事情不到临头,绝对想不到这些。要不是父亲提起司马太尉是沿着铁路前往关外,儿臣也是想不出得走铁路。”

“在我面前,你就不用装作愚钝了。”曹铄嘴角浮起笑容,对曹恒说道:“倘若连这些都想不到,我以后又怎么可能放心把大魏的天下交到你手上?”

被曹铄说破是在装着愚钝,曹恒脸上现出一抹尴尬:“儿臣以后再也不敢了。”

“身为大魏太子,而且又承担着监国的职责,你应该做的,是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让人看到你的精明。”曹铄对曹恒说道:“很多时候做人确实需要内敛一些,然而你与普通人不同。你不张扬,世人就会觉着你无能。内敛,不该是你有的品质。”

“父皇的话,儿臣谨记。”曹恒应了一声,随后说道:“我这就去军营点选兵马,只等父皇下旨出兵。”

“你手下的将军们已经得到了旨意。”曹铄说道:“分派到步枪的将士们也都得到了出发的命令,你只要前往军营把将士们召集起来,最早今天晚上就可以从铁路出发。”

“原来父皇早就为儿臣办妥了一切。”曹恒回道:“这次前往关口,儿臣必定不会让父皇失望。”

他正要告退离开,曹铄问了一句:“太子妃临盆还有多少日子?”

“回父皇。”曹恒回道:“至多一两个月。医者说了,倘若是个男孩,将会早些。要是个女孩,可能会晚几天。”

“在这个时候,我让你领兵离开长安,你是不是觉着父皇太不近人情?”凝视着曹恒的眼睛,曹铄说道:“太子妃肚子里怀着的,毕竟是你的第一个孩子。难道你就一点也不埋怨?”

“实话说,情绪还是有些。”曹恒回道:“只不过儿臣也明白,大魏的事情终究要比我自己的事情更加重要。匈奴在北方坐大,倘若不加以处置,早晚有一天他们会闹出祸事。真的等到那一天,再要做些补救可就晚了。”

“你能明白这些道理就行。”曹铄点头:“我也希望你能留在长安,至少等到太子妃临盆再离开。可匈奴人的事情你是知道,多拖一天,很可能就会多出一天的麻烦。我这么安排,也是情非得已。”

“父皇不需要特意告诉我这些。”曹恒回道:“儿臣虽然愚钝,可是这些道理还懂。”

深知说再多也是多余,曹铄摆了下手:“多余的话我也不说了,你明白就好。将士们还在军营里等着,你先去吧。出发之前不用特意前来复命。”

曹恒应了一声,告退离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