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三国之无赖兵王 > 第2410章 真的成了孤家寡人

三国之无赖兵王 第2410章 真的成了孤家寡人

作者:讳岩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0:03 来源:笔趣阁

曹恒和曹毅原本打算去各宫探望皇后、皇妃和其他妃嫔。

看出他们的心思,丁瑶干脆让宫女把皇后、皇妃和妃嫔们都给请了来。

袁芳等人见到丁瑶派来的宫女,当即就明白过来。

她们也不用再在自己的寝宫等着,太后这是舍不得两个孙儿,要把他们多留在身边一会。

明白丁瑶的心思,袁芳等人当然不会不识趣。

后宫后妃纷纷来到太后的寝宫,平日里虽然不能算冷清也绝对说不上热闹的地方,陡然多了许多生趣。

太后的寝宫热闹非常,曹铄却没有过去。

后宫的后妃,他一次见两三个还成,要是见的太多,还真是会被吵到头疼。

女人多的地方,麻烦也多。

曹铄可不愿意这个时候往太后寝宫去凑。

坐在书房里,曹铄批复着前一天送来的奏折,邓展来到门口:“启禀陛下,已经问清楚了。”

头也没抬,曹铄问了一句:“全都去了?”

“后宫自皇后以下、嫔妃以上,全都去了太后寝宫。”邓展回道:“太后那里,今天是真的热闹。”

“还好我没有过去。”曹铄说道:“上回太子回来,后宫嫔妃也都去了太后那里,我和太子居然被赶到外面房间。里面女人太多,我们根本插不上话。”

提起上回曹恒回来,曹铄说话的语气像是受了不少气一样。

邓展听了觉着好笑,却又不敢笑出来。

“怎么?”抬头看了一眼还站在外面的邓展,曹铄问道:“是不是觉着很好笑?”

“不敢。”邓展回道:“陛下说话,谁敢发笑。”

“只是不敢,并不是不想。”曹铄说道:“你那点心思,难道我还不明白?”

“太子和二皇子在外征伐许久,如今返回长安,太后舍不得他们,留在寝宫多说会话,为了不让两位皇子在去后妃们的寝宫去问安,把后妃都请到太后那里,也在情理之中。”邓展说道:“其实有句话,臣不知道该不该说。”

“我不让你说,难道你就不想说了?”曹铄横了他一眼:“想说就说,要是不想说,就给我憋回去。”

“臣认为陛下给太子和二皇子赋闲的日子太少。”邓展说道:“才从关外回来,还没喘口气,二皇子接着就要上任长安令,太子更是事务繁多,只怕以后连歇一歇喘口气的机会都没有。要不是陛下把两位皇子的日程安排的太满,太后也不至于这么做。陛下也不是不知道,太后还是喜欢清静,并不喜欢她那里人多。一改常态,无非是祖母对孙儿的疼爱罢了。”

“你说的是没错,我又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些。”并没有示意邓展进屋,曹铄对站在门口的他说道:“太子监国,而且我又给了他听政的权利。他肩膀上的担子,可要比你们想象中重的多。至于二皇子,太子也曾在书信中提起过他的能耐。要是太子没有虚妄之言,区区长安,他还是能够治理妥的。”

邓展站在门口没有应声,曹铄说的这些,他是一句话也接不上。

书房里,曹铄想了一下,对邓展说道:“派个人去邺城,把任城王请到长安,就说我有要紧事和他商量。”

曹彰前往邺城之前,曾在长安见过曹铄。

当时曹铄只告诉他,卞夫人并非病故,而是自杀。

怀揣着疑惑,曹彰到了邺城。

从曹植口中听说了整个来龙去脉,他才明白,先前的疑惑完全都是虚妄,曹铄根本没有隐瞒他任何事情。

办完了卞夫人的丧事,曹彰和曹植面朝陵墓站着。

兄弟俩一个是任城王,一个是陈王,彼此都是有些财力,卞夫人的陵墓修造的虽然不能说气势宏伟,也不算太过寒酸,至少比那些一等公卿的陵墓,还有有气魄些。

“要不是陛下恩典,让我们把母亲送到邺城安葬,母亲怕是只能有坐小小的坟茔。”曹植叹了一声说道:“母亲临终前也知道她的过错,让她始终耿耿于怀无法放下的,其实还是兄长……”

“不要说了。”曹彰打断了他:“你要说什么我全都知道。这几年,我也不是不想来看母亲,只是每每想到她做过的一些事情,实在是难以释怀。要是知道母亲会……”

说到这里,曹彰没能再说下去,眼圈已经是红了。

知道他心情郁结,曹植也没再多说什么。

兄弟俩面朝陵墓站着,良久无言。

一名卫士跑到他们身后:“启禀任城王、陈王,陛下派了使者过来,说是有话带给任城王。”

“我来邺城之前才去过长安,陛下什么也没对我说。”曹彰看向曹植:“怎么这会突然派人过来,又要我去一趟长安?”

“既然是陛下召兄长过去,兄长只管去也就是了。”曹植回道:“见了陛下,自会知道他要兄长做什么。”

“你打算怎么办?”曹彰又问。

“我打算在邺城为母亲守陵三年。”曹植说道:“陈国有地方官府,也用不着我操心。”

“母亲的陵墓,多劳烦你了。”曹彰向曹植拱了拱手。

曹植躬身给他行了个大礼:“兄长好走!”

转身离开,曹彰在卫士的引领下,见到曹铄派来的使者。

当初曹彰没有去任城的时候,每天都跟在曹铄身后。

大魏朝廷上下,哪会有人不认得这位深受皇帝亲近的任城王?

见到曹彰,使者迎了上来。

躬身一礼,使者说道:“我奉陛下旨意,请任城王即刻前往长安。”

“陛下知道我已经办完了母亲的丧事?”曹彰问了一句。

“算着日子,陛下认为任城王是办完了。”使者回道:“要不是算出卞夫人丧事已办的稳妥,陛下也不会让我来请任城王。”

曹彰想了想,使者说的确实没错。

以卞夫人陵墓能造的规模来说,就算他和曹植想给造的很大,也不可能超出了原本应有的规制。

依照卞夫人的身份,他和曹植建造的陵墓并不算过。

可要是按照她早些年做过的那些事情,当今太后只要发一句话,陵墓立刻就会被人拆成一片断瓦残垣。

曹铄下旨,让曹植把卞夫人的尸身带来邺城,也是为了不在太后的眼皮底下。

当年离开邺城,太后就不会再回去。

毕竟邺城给她留下了太多不好的回忆。

曹彰上回去长安,曹铄曾当面说过,到了邺城,他可以对卞夫人的葬礼睁一眼闭一眼。

虽然曹彰和曹植来到这里之后,有些做法确实不合时宜,却没有人敢于出面阻拦。

地方官员不笨,卞夫人是死在长安,尸身会被带到邺城,显然朝廷有所授意。

至于以什么礼数安葬卞夫人,只要不超出规制,当然不会有人暗中说什么。

背后捣鬼,说不准没能害了俩人,反倒给自己惹来不小的麻烦,毕竟送到朝廷的消息,全都是被当今皇帝收去,绝对不可能送到太后那里。

曹铄令人来到邺城请曹彰去长安,事情已经办妥,曹植也表示会留在这里守陵。

再没有什么牵绊,曹彰当天就收拾行装,带着一队卫士跟随曹铄派来的人,往长安去了。

数日之后,返回长安的曹恒等人都有了具体的事务,曹毅也上任长安令,做起了皇城的父母官。

曹彰在一队人的护送下来到长安城。

进了城门,他直奔皇宫。

来到皇宫正门外,曹彰下了马。

刚进皇宫,他就看见邓展等在那里。

迎上曹彰,邓展见礼说道:“任城王可算是来了,陛下已经等的很是焦躁。刚才听说已经到了城门口,催着我前去迎接,没想到我才来皇宫门外,就撞见了大王。”

“邓将军知不知道陛下找我过来,是有什么事?”曹彰向邓展打探曹铄的意图。

邓展和祝奥都是每天跟在曹铄身边的人,要说这个世上谁最了解曹铄,并不是太子曹恒,也不是丞相郭嘉,恰恰应该是他身边的两位随身将军。

不过他向邓展打听的时候,也没有抱着太大的希望。

作为曹铄身边的人,邓展要是口风不紧,早就被替换了下去。

果然,邓展回道:“陛下当初只是让我选人去请任城王,并没有告知请大王过来是为什么。”

从邓展的语气和神情,曹彰看出他一定知道其中缘由,只不过不肯说罢了。

邓展不肯说的,他追问也不可能问出个结果,于是也就不再多问。

反正见到曹铄,曹铄也会把缘由说给他听。

曹彰每次来见曹铄,都会在书房接见。

引领着曹彰来到书房门外,邓展上前禀报:“启禀陛下,任城王到了。”

“既然来了,还不快请进来?”书房里传来了曹铄的声音。

邓展回身对曹彰说道:“陛下请任城王进去。”

曹彰向邓展道了个谢,随后走进书房。

坐在书房里的曹铄还在批阅着奏折,听见有人走进来,他抬头看向曹彰:“来了?”

“陛下召我过来,片刻不敢耽搁,还是让皇兄等的急了。”曹彰躬身一个大礼:“请陛下恕罪。”

“虽然确实让人等的焦躁,可算起路程也差不多该今天到。”曹铄说道:“我也不怪你,请你过来,是有一件事和你商量。”

曹整问道:“敢问陛下,究竟是什么事需要臣弟去办?”

“我最近总是在想,大汉朝封王不少,各自盘踞一地。”曹铄说道:“当大汉飘摇,摇摇欲坠的时候,那些封王不仅没有匡扶汉室的念头,反倒还都想趁着乱世分一杯羹,以至于汉家庙堂倾颓,最终被我们大魏替代。每每想到这些,我就觉着心里不安。”

虽然曹铄没有明说,曹彰却听出了他的意图:“陛下的意思是,封王的权势太大,反倒会给朝廷惹来麻烦?”

“难道不是?”曹铄反问了一句。

“陛下打算怎么办?”曹彰说道:“我在来的路上,也曾听人说过,陛下封了二皇子为淮南王,却不许他前往封地,反倒给了他个长安令的官职,要他在长安做官。难不成陛下也打算这么对待以往的封王?”

“子文好像不太赞同我那么做?”曹铄说道:“也难怪,毕竟牵涉到了你的利益。要你交出兵马,封地只是食邑,不掌管军政事务,你也会心中不爽。”

“陛下难道还不清楚我?”曹彰回道:“只要陛下想做的,我都会鼎力支持。等到陛下决定封王交出兵权,再不过问封地军政事务,我自会首先响应。”

“你觉得我要是下诏,会有多少封王公然反对?”曹铄说道:“要知道,大魏封王不少,他们的兵马聚集起来,也是个不容小觑的数目。”

“再过几十年,朝廷想要收回封王实权,很可能会诸多掣肘。”曹彰说道:“然而眼下去不会。陛下是大魏的开国之君,不说大魏臣僚都很清楚陛下的能耐,就连边关的异族也是了然。只要陛下下诏,即使有人心中不爽,也只能依照着诏令办事。”

“你认为我可以那么做?”曹铄追问了一句。

“陛下把我找来,无非是想要我做头一个响应的封王。”曹彰说道:“我觉着陛下可以以召集封王来到长安参加家宴为由,请各地封王前往朝廷。即使有人托病不来,只要大势已成,他们也没有回天之力。”

“削夺了封王的兵权和执掌地方政务的权力,对你也是不利。”看着曹彰,曹铄问道:“你为什么连一个反对的理由也没有说?”

“如果我说了反对的理由,陛下是不是就不再削夺封王权限?”曹彰反问。

“当然不。”曹铄回道:“封王务虚,已是必然。”

“既然是必须要做的事情,我反对了也没用处,我为什么要说那些没用的话,惹陛下不快?”曹彰说道:“与其和陛下闹的不欢而散,还不如干脆迎合,至少也能博得陛下欢喜。等到拿走了我的兵权和执政大权,或许还会想到我的好处,给我安排个有实权的官职。”

“回长安吧。”曹铄对曹恒说道:“如今我身边连一个兄弟也没有,真的成了孤家寡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