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三国之无赖兵王 > 第2258章 要的是青出于蓝

三国之无赖兵王 第2258章 要的是青出于蓝

作者:讳岩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0:03 来源:笔趣阁

曹恒回到洛阳,住了有十多天,

他突然得到曹铄的消息,要一同前往长安。

得到消息的第二天一早,他就来到了洛阳皇宫,在前院等候。

等了好一会,曹铄才在邓展和祝奥的陪同下出现在他的视线中。

见到曹恒,曹铄笑了一下:“今天来的倒是挺早。”

“有了上回的教训,孩儿头天晚上不敢晚睡。”曹恒回道:“生怕耽误了父亲的大事。”

“倒还是个知道轻重的。”曹铄点头:“祖母和母亲那里都去过了?”

“头天晚上已经去过了,这会天色还早,没干去惊扰她们。”曹恒很恭顺的回应了一句。

“不错,确实是会办事了。”曹铄招呼:“跟我去长安。”

曹恒答应了,等到曹铄走过,他才跟在后面。

出了皇宫,曹恒看到一支数百人的队伍等在大门外。

队伍的最前面有着两员将军。

其中一人身穿绿袍,面如重枣,下巴上飘然的长须已经有些斑白,不是关羽又能是谁?

另外一人则脸庞黑的如同锅底,满脸的花白胡须如同钢针一样支棱着,尤其是一双环眼,即使不刻意瞪着,也能把人吓的不轻,正是张飞。

自从投效了曹铄,关羽和张飞俩人几乎没有任何建树,保留着将军称号,也仅仅只是因为他们勇武过人。

见到俩人和他们身后的队伍,曹恒向曹铄问道:“父亲,从洛阳到长安虽然路途不是很远,地形却很复杂。其中多有山川峻岭,要是不加以提防,我担心……”

“天下都是大魏的,要是山川之中还有贼人,我这魏王岂不是做的很失败?”曹铄打断了他:“穷山恶水才出土匪,半道万一遇见贼人挡路,也只能说我没有把魏王做好,还有百姓日子不过的不舒坦,被逼到非得落草为寇。”

曹铄这么说了,曹恒当然不好再说什么,只得低着头回道:“父亲说的是,是我太唐突了。”

轻轻拍了两下他的肩膀,曹铄没再多说什么,招呼众人:“上马!”

上了马背,关羽、张飞走在曹铄的侧后,曹恒则跟在曹铄右侧。

队伍出发以后,曹恒回头看了两眼,有些疑惑的向曹铄问道:“父亲,怎么没见郭公?”

“你是说奉孝?”曹铄问道。

“正是。”曹恒回道:“前往长安,郭公总是应该陪同。”

“他肯定是要陪同,只是没有在这里等着罢了。”曹铄说道:“到了城门附近,你应该就能见到他了。”

曹恒这才知道,郭嘉是和曹铄约定好了,要在城门附近等着他们。

快到城门,他果然看见郭嘉带着两员将军等在那里。

在他们身后,还有数百名衣甲鲜亮的骑兵。

站在郭嘉身旁的两员将军,其中一人银甲白袍,虽然已经人过中年却依然俊美飘逸,正是当初曾与曹恒一同镇守过雁门关的赵云。

而赵云身旁的那位将军,仪容也是十分俊美,不过却多了几分野性,他就是在曹恒下回出征的时候也将启程赶往西凉的马超。

曹铄又或等人来到,郭嘉上前见礼:“见过主公。”

“都准备好了?”曹铄看了一眼众人,向他们问了一句。

“回禀主公,都准备好了。”郭嘉回了一句,随后向曹铄问道:“现在是不是可以出发。”

“走!”曹恒一摆手,率先走向城门。

郭嘉跟在他的左侧,而赵云和马超则分别走在关羽和张飞的身旁。

出了洛阳城,曹铄向郭嘉问道:“确定长安已经修造完全?”

“确实修造完全。”郭嘉回道:“自从主公决定定都长安,那里的军民连天加夜,每天都在赶着进度,就怕拖延的长久,主公不再把都城定在那里。”

“长安和洛阳曾经都是大汉都城,董卓更是从洛阳迁徙去了不少人口,那里本应人声鼎沸一派欣欣向荣,可我却听说如今的长安萧条的很。”曹铄说道:“长安是个好去处,只可惜在连年战乱中,变成了后来的模样。”

郭嘉也叹了一声:“主公悲悯世人,可其他人却不一定会如此。当年董卓迁徙洛阳民众,可是没把迁徙的百姓放在眼里。沿途被杀死和冻饿而死的人不计其数,遍地饿殍死尸遍野,让人实在是不忍侧目。”

“奉孝说的这些我都曾听人说过。”曹铄点头:“所以我才会鼓励各地百姓多生养,能够不迁徙人口,尽量不去迁徙。要知道迁徙如同搬家,百姓好似家具。每次迁徙,都是对百姓的一次考验,很多人死在半道上,就犹如损耗了的家具。想要家里装饰的更加华贵,最好的办法其实是在家里打造家具,而不是把别处的家具搬来搬去。”

“主公把百姓比成家具,还真是贴切。”郭嘉回道。

“当然贴切。”曹铄说道:“家具不仅是装点我们的家,同样也是我们的财产,别人想要从我们手中把它们夺走,我们当然要奋起反击,不容许任何人伤及我们的利益。”

郭嘉对曹铄的解释十分认同。

对于掌管天下的人来说,百姓有的时候根本就是无足轻重,他们就像家具一样会被摆弄来摆弄去。

可是家具终究是自己家的,自己无论怎么摆弄都可以,要是别人闯到家里来摆弄,那可就是一场不死不休的争斗……

跟在一旁的曹恒听着俩人说话,他根本没有插嘴的意思。

曹铄说的这些,他是一个字也没漏掉。

他从没想过,在父亲看来百姓居然是大魏的财产……

“你怎么认为?”曹铄扭头看向曹恒,向他问了一句:“我和奉孝刚才说的,你是不是有不同的看法?”

“我只是觉得百姓……”曹恒迟疑着说道:“应不应该把他们看成家具一样的财产……”

“看成财产才会好好保护。”曹铄微微一笑:“譬如我手上有一颗金珠,谁要是来抢我的,我一定会和他玩命。可如果我身旁站着的只是一个不相干的人,别人侵害他和我有什么关系?帮不帮忙,那要看我心情。即便心情好,我也会权衡利弊,能不能干的过别人。有了十足的把握,才会选择动不动手。”

曹恒点头,他已经明白了曹铄的意思。

身为高位者,把百姓当成家人那是绝对不可能。

更多的高位者,则只是把百姓当成是他们统御下供来趋势的劳力,别说亲人,甚至根本连财产也不如。

曹铄把百姓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谁动了他的财产,他就会对那些人下狠手,让他们知道大魏的财产是动不得的。

相对的来说,曹铄这样的认知,对百姓也是更加有利。

“可不要把家具太不当回事。”曹恒虽然已经明白了,曹铄还是接着对他说了一句:“一个家,要是没有家具就是家徒四壁,对于家来说,家具远远要比我们想象的更加重要。我们需要置办需要添加,需要把那些不适合再放在家里的给舍弃掉。有取舍才有凝聚,为了能让我们看重,更多的人会聚集到大魏朝廷身边。”

“父亲的意思我已经明白了。”曹恒当即应了一声。

曹铄又说道:“可不要小看了家具,为了不会家徒四壁,我们可得保护好他们。我们是一座房子,没有家具,就仅仅只是一座空房子而已。空荡荡的房子谁会喜欢?早晚不过是落个残破不堪,最终消亡在这个世上。”

跟随曹铄前往长安的路上,曹恒每天都能听到他说出一些令人咋舌的理论。

这些理论听起来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可曹铄在简单的做了注解之后,曹恒又会当即认为就是这么个道理。

队伍走了一天,并没有赶到下一座城池,而是错过了宿头。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曹铄下令就地驻扎。

随行的将士们搭建起帐篷。

曹铄下马的时候向郭嘉问道:“奉孝有没有带着美酒?”

“前往长安虽然路途不远,可美酒还是得带一些的。”郭嘉回道:“尤其是再往前走不多远就会到达秦岭,一旦进了秦岭,那里地势复杂,我们前进更加困难。每天驻扎下来,要是没些美酒,只怕连说话都难找个起头。”

“让人取一些美酒过来。”曹铄向郭嘉吩咐了一句。

郭嘉答应了了,随后向一旁的一名卫士吩咐:“去为主公取一坛好酒……”

“一坛?”曹铄打断了他:“那可不够,总不能我一个人饮酒,你和将军们都在那干看着?”

“主公的意思是……”郭嘉问道。

“最少十坛八坛,我请将军们饮酒。”曹铄回了一句。

郭嘉吩咐卫士:“依着主公,去取十坛美酒。”

卫士离开后,郭嘉又对曹铄说道:“主公,我们这次出来,带的美酒可是不多,要是这样饮,只怕是……”

“沿途又不是没有城池。”曹铄说道:“以往酿酒的人不多,那是因为粮食紧张,即便是士族大家也不肯轻易拿出粮食来酿酒。如今天下大安,虽然有些地方还很萧条,可粮食却是不少。拿出一些酿酒,对于百姓来说也算不得什么。我们带的酒饮完,再从经过的城池补充一些就是。将军们陪着我去长安,难不成还要他们一路上连酒就饮不上?”

“主公说的是有道理。”郭嘉应了一声。

曹铄随后又吩咐:“奉孝帮我去请将军们,眼下已经快到晚春,天气也不是那么的冷,今晚就在帐篷外面点上篝火,我们坐在露天地吃喝一顿。”

“我这就去。”郭嘉答应了一声,随后离开。

站在曹铄身后,等到郭嘉离开,曹恒问道:“父亲怎么想起要请将军们饮酒?”

“知道随我来的这些将军都是哪位不?”曹铄没有回答,而是向曹恒问了一句。

曹恒回道:“关羽、张飞两位将军,早年一直追随刘玄德,直到父亲击破益州,他们才被迫投诚。自从投效了父亲,到如今没有立下尺寸之功,可父亲却始终不肯削夺了俩人的将军称号,只是俩人心思,确实是让人难以揣摩。”

“难以揣摩就不去揣摩。”曹铄微微一笑,对曹恒说道:“我这次带着他们前往长安,其实就是要在半道上看一看他们的心思。倘若还没有心思归顺我,那就让他们从此沉寂好了。要我已经有心归顺,还肯为大魏建立功勋,我倒是不介意送他们一场功劳。”

“父亲说的功劳,可是西凉?”曹恒问道。

“除了西凉,你认为还有其他什么地方可以要他们建立功勋?”曹铄笑着问了一句:“让他们跟着你去讨伐匈奴,你可愿意?”

“要是将军们肯与我一同前去讨伐匈奴,我当然是愿意的。”曹恒说道:“我唯一担心的,就是没有父亲这样的威望,难以驾驭他们。”

曹铄哈哈一笑,轻轻拍了拍曹恒的肩膀:“威望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来的,如今你已经历经数次大战,也将要把羯人灭族,在大魏多少是有了些威望。可是要驾驭这些将军,你还是差了把火候。”

向曹恒凑近了一些,曹铄压低声音说道:“我知道这些将军难搞,所以才没有把他们派到你那里。想要驾驭他们,先把你手下的小将军都给用好,让他们这些老家伙看看,我的儿子,可不仅仅只是有着大魏长公子的名头,战场上也是一样有着本事。”

“我一定不会让父亲失望。”曹恒躬身一礼,对曹铄说道:“早晚有一天,我会让世人都知道,我至少可以继承父亲一半的能耐。”

“你说的这句话让我想起一个人。”曹铄笑着说道:“当年像邓将军和祝将军一样跟在我身边的蔡稷,论起拍马屁,你可比他还差的远了。”

马屁被曹铄戳穿,曹恒嘿嘿一笑:“父亲明鉴,我可不是拍马屁,我说的可都是肺腑之言。”

“倘若你只有我一半的本事,大魏可不敢交给你。”曹铄说道:“我要的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绝不是只继承了我的一些能耐,从我手中接管大魏的世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