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三国之无赖兵王 > 第2230章 要改变的还有很多

三国之无赖兵王 第2230章 要改变的还有很多

作者:讳岩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0:03 来源:笔趣阁

雁门关外飘落着漫天大雪,而洛阳却是万里晴空,根本没有落雪迹象。

北方的冬天总要比中原来的更早一些。

夜晚的洛阳皇宫,沐着银白的月色,更显富丽华贵。

曹铄站在皇宫后园,仰望着半空的圆月。

虽然再过两天才是十五,可月儿却已经是快要满盈了。

自从曹恒出关,他几乎每天都能得到消息。

可到如今,已经连续六七天没有传回任何音讯,作为父亲,他隐隐的有些担忧。

“夫君,怎么还没睡下?”正望着月儿,一个声音从身后传来。

曹铄回头看过去,只见王嫣正往这边走来。

“你怎么也没睡?”曹铄问了一句。

“本来已经打算睡了,无意间看见夫君还在这里,于是过来问问怎么还不歇着。”王嫣回道。

“睡不着。”曹铄说道:“好些事都得办,如今恒儿也没个音讯,我总觉着放心不下。”

“难道夫君没以后得到消息,关外大雪封路,根本没办法把消息送出来。”王嫣诧异的问了一句。

“我当然听说了大雪封路。”曹铄说道:“可消息传不出来,确实让人心烦的很。”

“夫君不用心烦,再过几天应该就有消息传来。”王嫣回道:“火舞每时每刻都在观望着恒儿。他有任何异常,都会有人把消息送回洛阳。”

“说的也是。”曹铄点了点头,他随后像是想起了什么,向王嫣问道:“我倒是有件事要问你,恒儿的剑法是你传授,你觉着他的武艺怎样?”

“恒儿天生是个习武的材料。”王嫣回道:“我其实也没传授他多少本事,多半都是他自己领悟的。”

“自己领悟?”曹铄错愕的问道:“难道你只是点拨了一下,后面他就会了?”

“要是父亲活着,见到恒儿有着如此强横的领悟能力,必定会心中宽慰。”王嫣说道:“只可惜,他走的太早……”

说到这里,王嫣的脸上一片落寞。

曹铄把她搂在怀里,对她说道:“你也不要想这么多,要不明天陪着我去看一看农场怎样?”

“农场?”王嫣问道:“是不是夫君在城外建造的那个农田里面套着牧场的村子?“

“就是那里。”曹铄回道:“假如我不是魏王而只是个普通的农夫,能有那么一片田地和牧场,这辈子也就知足了。”

“夫君坐拥天下,多少农场不是大魏的?”王嫣回道:“要是将来能闲下来,弄一片农场,我和夫人们每天照应着,倒也不失是个乐趣。”

搂着王嫣,曹铄扭头看着她,嘴角带起一抹浅浅的笑容:“你的想法倒是新奇的很,不过还真可以尝试一下。等到我们去了长安,我让人专门开辟一片农田和牧场,你和其他夫人去那里照应着,说不准还真能做出一些事情让世人看看。”

“夫君真打算要我们去开垦农田?”王嫣微微一笑,向曹铄问道。

“那是当然。”曹铄回道:“舜帝的妃子娥皇女英还追随他从事农耕,你们怎么就做不得?”

“夫君说的是。”王嫣回道:“要是说起道理,只怕世上没有谁是夫君的对手。”

“明天要不要和我一道去农场看一看?”曹铄还没有忘记农场的事情,又问了王嫣一句。

“不要其他夫人一起?”王嫣反问:“只是我陪着夫君,是不是有些不妥?”

“能有什么不妥?”曹铄说道:“难不成我每次出去,都得后宅众人一道?那还像个出巡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我们一家人出外野营。”

“夫君说的也是。”王嫣回道:“我明天陪着夫君一道出去就是了。”

“既然明天你陪着我一道出去,今晚就去你那里歇着。”曹铄坏坏的一笑,搂着王嫣腰部的手顺势往下滑了一滑。

感觉到他的手又不老实,王嫣抿嘴一笑:“这里还是庭院,夫君也不怕被仆从和侍女看了。”

“他们又不是没有见过。”曹铄撇了撇嘴:“但凡是人,都要干这么点事。你我本来就是夫妻,又没在这里做什么,只是摸一摸,难道也不成?”

王嫣顿时气结。

曹铄以往就是这样一副无赖模样,到如今虽然已经一统天下,也成了至高无上的魏王,可不正经的脾性却怎么也没改掉。

“天色不早,我俩也该回去歇着了。”曹铄搂着王嫣转身要走,他小声说道:“今晚你可得悠着点,别明天一早双腿使不上力气。”

王嫣没有吭声,只是撇了撇嘴。

曹铄哈哈一笑:“看样子还不服气,今晚就让你尝尝夫君的厉害。”

搂着王嫣往她的住处去了,曹铄当晚就留宿在那里。

第二天曹铄起了个大早。

王嫣还在睡着。

他轻轻推了推王嫣:“夫人,该起了。”

很不情愿的睁开眼睛,王嫣朝窗口看了看:“天都亮了……”

“昨晚和夫人说过,有些事情不要太勉强,可夫人就是逞能。”曹铄一副很无奈的模样说道:“要是夫人实在辛苦的很,今天就不用陪我去农场了。”

“已经答应夫君,再怎么样也得去。”王嫣好像很勉强的坐了起来。

被曹铄折腾了小半晚上,她感觉浑身的骨头都快要酥软了。

可答应了曹铄要去农场,她又怎么可能不去?

起身之后,王嫣招呼侍女进屋伺候曹铄更衣。

俩人穿戴齐整,正在洗溯,一名侍女来到。

侍女欠身向俩人一礼:“启禀主公、夫人,邓将军和祝将军在外等候。”

“让他们先等着。”曹铄吩咐了一句。

他随后对王嫣说道:“邓将军和祝将军应该是来等我俩的,你也快些,不要让他们等的太久。”

王嫣答应了一声,简单收拾了一下,跟着曹铄走出了房间。

邓展和祝奥等在外面,见曹铄和王嫣出来,俩人上前行礼。

“陈公台准备的怎么样了?”曹铄向俩人问了一句。

邓展回道:“已经准备好了,我俩也召集了卫士,就在前院等候。”

“带路。”曹铄摆了下手。

应了一声,邓展和祝奥分别走在他的两侧,往前院去了。

来到前院,陈宫和一队卫士果然等在那里。

曹铄和王嫣走过来,陈宫赶紧迎上:“见过主公,见过王夫人。”

“最近这些日子我没有去农场看过,那边筹备的怎么样了?”曹铄见到陈宫,就问起有关农场的事情。

陈宫回道:“回禀主公,农场基础已经建好,麦种也都点上。最近这些日子,正从外地调拨羊羔、幼牛和鸡鸭鹅等家禽。”

“已经进入冬天,现在就调拨那些?”曹铄问道:“能不能养得活?”

“有些村民以往饲养过这些家畜家禽,他们说是可以养得活。”陈宫回了一句:“我寻思着,要是真的能养活,早些把家畜家禽送去,也能让村民们早日见到收益。最近这些日子我也琢磨过,依照主公的法子,农场应该是能办的起来。一旦办起,各地就可以推行下去。”

“其实我也是有着这样的打算。”曹铄说道:“只是在这里说也看不到什么,先去看看那边筹备的怎么样了。”

曹铄出来的时候,陈宫见王嫣陪在一旁,已经知道她是要陪着前往农场。

他向曹铄问道:“要不要给王夫人准备一辆马车?”

“不用准备马车,我也骑马就好。”曹铄没有回应,王嫣倒是说了一句。

陈宫回道:“那就委屈夫人了。”

离开皇宫,曹铄和王嫣走在前面,陈宫陪在曹铄身旁。

一路上,他向曹铄介绍了不少最近农场的情况。

从陈宫口中,曹铄得知了最近农场除了引进家禽和家畜,还购置了不少鱼苗放养在圈起来的河道中。

当初建造农场的时候,曹铄设计的就是框架式的饲养和中指模式。

以牧场养农田,以农田养牧场,再用农田流出的废水养水中的鱼儿,最后河道中的水又流到了牧场的化粪池,把流经化粪池的水重新灌入河道。

如此往复,不仅畜牧能生长的很好,就连庄稼也会因土壤肥沃而有着良好的生长态势。

至于水里的鱼儿,当然不用多说,水有多肥,鱼就能生长的多大。

而且河道里的水还是流动着的,不至于因为水太肥,而导致鱼儿被呛死。

曹铄对这种布局,总体还是非常满意。

在陈宫的陪同下来到农场。

远远看到成片的农田和用石头砌成的高耸围墙,从没到过这里的王嫣错愕的问曹铄:“夫君,那些高耸的围墙究竟是做什么用的?”

曹铄笑着回道:“等你到了跟前,自然会明白是做什么用的。”

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王嫣满头都是雾水。

曹铄也没打算给她解释,带着众人往围墙那边去了。

正忙活着的村民们见他来了,纷纷停下手上的事情,向他躬身行礼。

点了点头算做回礼,曹铄等人进了围墙。

来到围墙里面,王嫣见到满地都是光秃秃一片,在这片围墙中,还跑着一些半大的牛羊。

“村民购置的牛羊都是半大的?”见到牛羊,曹铄问了陈宫一句。

“回禀主公,正是这样。”陈宫回道:“牛羊太大,村民们不好豢养。要是太幼小,又不一定能养得活。所以就从外面买了一些半大的,价格也是不高,而且还容易养活。”

“道理确实是不错。”曹铄点头:“可你们有没有想过,等到牛羊长大还要几个月。到时候再加以繁殖,估计明年年底能不能有牛羊屠宰还很难说。”

“主公的意思是……”陈宫被他说的也有些动了心思。

曹铄说道:“我的意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村民们能不能撑那么久。”

“我已经安排下去,头一年会调拨粮食送过来。”陈宫回道:“等到一年以后,除了税赋,他们再把头一年的粮食给还上,也就可以了。”

“你有没有和村民商议过?”曹铄问道:“他们答应还是不答应?”

“已经和他们商议过了。”陈宫回道:“村民们都是答应的。”

“只要他们答应就好。”曹铄点头,随后对陈宫说道:“再带我去看看田地和河道。”

陈宫答应了,引领着曹铄等人往田地里去了。

田埂一般都比较细小,马匹不可能从其中穿行过去。

曹铄等人下了马,沿着田埂往前走。

一边走,陈宫一边给曹铄做着讲解:“自从主公要各地中指小麦和稻谷,粟米反倒是种的少了。以往粟米只能产出一季,而小麦和稻谷却可以产出两季。每年打出的小麦又要比粟米多的多,如今各地都是如此种植粮食。农场建造之初,村民们就已经想好,要在这里种植小麦和稻谷。”

粟米做饭,要比稻谷和小麦更加香甜。

可粟米的产量却是十分有限。

自从小麦和稻谷广泛种植以来,从中尝到甜头的人们,确实是越来越多的种植这两样作物。

听了陈宫的讲解,曹铄点着头说道:“小麦磨成面粉,麸皮可以用来作为饲料送到牧场。至于稻谷,米糠也一样可以用来喂养家禽。实在是不能用的,往河道里一撒,鱼儿也会给吃了,这里的一切都不会被浪费。”

“当初主公说用这个法子的时候,我还怀疑难以成事。”陈宫回道:“如今才有了些模样,我就觉得一定可以发展的很好。要是各地的村庄都是这样。百姓怕是会富的流油。”

“村庄都是这样,粮食和肉食我们多到吃不完,该怎么去消耗?”曹铄突然向陈宫问了一句。

“从古到今,粮食向来都是紧缺。”陈宫诧异的问道:“主公怎么担心吃不完?”

“总有一天会吃不完的。”曹铄微微一笑,对陈宫说道:“到了那天,我们就要考虑如何让中原城镇化。”

“城镇化?”陈宫当然不可能听过这样的说法,他错愕的看着曹铄问道:“主公说的这些,我确实不是太明白……”

“其实你也不用怎么明白。”曹铄说道:“你只要记着我说的话,百姓不可能永远都生活在乡间。乡村只不过是用来养着天下人的地方,真正要做到各地兴盛,还需要更多的百姓进入城镇,把城池发展起来。其中不仅需要商业,也需要工业和其他产业相辅相成。”

曹铄说的,是两千年后的社会构成。

对于只见过如今社会构成的陈宫来说,他说的一切都太遥远也太缥缈。

看着曹铄,陈宫是一脸的茫然。

“公台现在可能不太明白,等到以后的某天,你应该就会明白。”曹铄微微一笑,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臂:“其实人需要的并不仅仅只是吃饱穿暖,在吃饱穿暖有房住以后,还会有其他的需求。要满足人们的需求,我们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发展。至于怎样发展才真的能够做到长治久安,我认为只有一个方法——全民教育,各地城镇化扩张,先把科技和经济发展起来,才是至关重要的。”

曹铄以往经常说出一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话,陈宫认为他早就习以为常。

可听了这些,陈宫又一次感觉他好像不太认识曹铄。

他想不明白,为什么魏王会想到这些看似不切实际,可一旦操作起来却很快就能见到收效的法子?

“早些年我曾下令开办过学堂,让百姓把孩子都给送去。”曹铄又说道:“可这么多年,究竟有几个百姓真的做了,我清楚,公台应该也很清楚。”

“主公说的这些,我当然清楚。”陈宫回道:“只是可惜了,百姓都认为与其让孩子去学认字,还不如要他们从小就帮着家里做些事情,也能不白吃家里的口粮。”

“这就是观念的问题。”曹铄说道:“百姓认为读书无用,因为他们没有见到读书的好处。以往的年头,百姓从来没有机会认字,所谓的字,不过是为士族贵胄准备的,就连一些勇武过人却出身卑微的将军,甚至也是大字不认识一个。世上都是这样的人,我们的大魏怎么发展?送出一道文书,居然没有几个人认得上面表述着什么,难道公台认为不会耽误事?”

曹铄还没有说文字的用处其实远远超出他所表述的这些。

正因为有文字,所以科技才能得以传播,人类社会才能飞速发展。

然而那些都是后世才会发生的事情,他说的太多,陈宫也领会不了。

曹铄说的浅显易懂,陈宫当然立刻明白过来。’

他向曹铄问道:“主公的意思是,各地学堂还是要继续办下去?”

“不仅要办,还要开办不同的学堂。”曹铄说道:“我们要的不只是懂得运筹帷幄和沙场厮杀的人才,还有那些懂得制造器械的人才。只有丰富了人才的种类,让更多的人学会思考,才能把大魏推动的更加强大。”

“当然!”他后面又加了一句:“任何人才,都必学的一门功课,就是如何更加忠贞于大魏,为什么要忠诚于大魏。毕竟大魏的稳固,对我们来说是重中之重。没有一个稳固的强大国家,我们又怎么能保证不会被异族欺侮?”

PS:今天做了一下午的搬运工,累的浑身骨头都软,所以更新少点。明天更新两万字,更不到的话,直播剁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