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三国之无赖兵王 > 第2194章 战争就是战争

三国之无赖兵王 第2194章 战争就是战争

作者:讳岩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0:03 来源:笔趣阁

金环三结率领六七千蛮人悄悄摸出了丛林。

他们的目标是距丛林不算太近的姜维营地。

营地中一片宁静,所有的勇士好像都已经睡着,驻扎着数万人的营地,居然是半点声响也不曾传出。

如果带人朝着营地摸来的不是金环三结,而是姜维,他必定会因为这古怪的一幕而下令让勇士们停下,等到查探清楚情况,再继续前进。

数万人的营地连一点动静都没有,本来就是不合乎常理的。

即使是勇士们都睡着了,打鼾声和咳嗽声总是不可避免。

然而金环三结带着蛮人摸上来的这座营地,却像是一个人都没有似得,根本听不见丝毫的动静。

来到营地外,金环三结示意跟在他身后的蛮人停下。

蛮人纷纷停下,一双双眼睛全都看向了他。

侧耳聆听了片刻,金环三结才朝蛮人找了招手,示意他们继续向前。

见他招手,蛮人勇士继续轻手轻脚的摸向营地。

直到他们进了营地,都没有遇见哪怕半个姜维手下的勇士。

金环三结这才发觉有些不对,他小声向一旁的蛮人头领吩咐:“你带些人,悄悄摸进营帐,把里面的人劝都杀死,再出来想我复命。”

蛮人头领答应了一声,招呼他身旁的几名勇士,往营地里的一处帐篷摸过去。

用树叶和枝条搭建的帐篷里黑黢黢一片,根本看不到里面睡着什么人。

带着几名蛮人来到这处帐外,蛮人头领屏住呼吸聆听了片刻。

确定没有听见声音,他一招手,率先冲了进去。

几名蛮人紧跟着冲进那顶帐篷。

在外面等待的金环三结和其他蛮人只听见帐篷里面传出几声惨嚎。

紧接着,十多名身穿魏军衣甲的勇士从里面冲了出来。

看到这些勇士冲出来,金环三结吃了一惊。

为了不发出响动惊醒营地里的其他勇士,他赶紧下令:“把他们都给杀了!”

一群蛮人正要上前,附近的帐篷里纷纷跑出了全副武装的蛮人勇士。

从帐篷里跑出的蛮人勇士越来越多,他们并没有立刻向金环三结发起进攻,而是环绕着企图劫营的蛮人奔跑,不过片刻就把这些蛮人全都包围了起来。

营地里有着数万勇士,他们冲出来之后,很快给金环三结和他带来的蛮人包围了起来。

被勇士团团围住,已经没了退路的金环三结这才感到紧张。

他向四处顾盼,哪还能想到要袭击营地,此时的他只是满脑子在寻思该怎么突围出去。、

营地里的勇士冲出来的时候,要是金环三结做出反应带着蛮人突围,或许还会有一些人成功逃脱出去。

可惜他的反应实在太慢。

等到他明白被包围,已经再也没了逃脱出去的机会。

勇士们一步步逼了上来,缩小着围困金环三结和他身后蛮人的包围圈。

金环三结与他带来的数千蛮人,则纷纷后退,背靠着背紧张的盯着正往前靠过来的勇士。

双方正在对峙,正朝着金环三结的方向,勇士们纷纷散开。

从勇士们让开的地方,走出了一群人。

当先一人正是姜维,跟在他身后的几位将军,当然就是黄忠、夏侯惇和夏侯渊。

来到离金环三结只有六七步,姜维等人站住了。

打量着金环三结,姜维问道:“眼前这位应该就是金环三结洞主?”

同样打量着姜维,金环三结反问:“你就是姜维?”

“在我们中原,直呼名姓可是没教养的体现。”姜维微微一笑,对金环三结说道:“我就是姜维,听说洞主来了,特意前来迎接。”

“难道你们中原人就是这么待客的?”朝四处看了看,金环三结说道:“客人来了,却要兵戎相见,我是不太明白中原人的礼数。”

“中原人的礼数确实复杂了些。”姜维回道:“我们把客人分为几类。来的要是贵客,我们会倾尽所有款待。然而来的要是不速之客,为保家人亲眷周全,我们只能兵戎相见。洞主带着数千人深夜造访,而且还都带着兵刃,不会自认为是贵客吧?”

被姜维抢白了一句,金环三结的脸色顿时变得有些难看。

他和朵思大王原本商量的是,由他带着数千蛮人发起第一波进攻。

进攻是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可金环三结带着蛮人靠近营地,却发现这里一片死寂,甚至连个巡夜的勇士都见不着。

认为是有机可乘,金环三结当即改变了计划。

他打算带着数千蛮人潜入到姜维的营地,把营地里的勇士一网打尽。

可她却忽略了一点,营地实在是太安静了,安静的已经违背了常理。

凝视着金环三结,姜维的嘴角带着一抹浅浅的笑容。

他向金环三结问道:“大王所以带着人来到我的营地,是不是因为这里太安静了。让你认为可以趁机把我们给灭了?”

心思被姜维一语戳破,金环三结脸色十分不好。

他怒目瞪着姜维:“你究竟想要怎样?”

“两个选择。”姜维也不和他多啰嗦,竖起了两根手指,对金环三结说道:“其一,你向我们投诚,带着所部勇士讨伐孟获。其二,在这里与我们决一死战,把你和你身后这些人的性命全都交代在这里。”

姜维提出的条件,无疑是金环三结不能接受的。

他冷着脸对姜维说道:“我和手下都是真正的勇士,岂能因为怕死,而反叛蛮王?”

本来就没指望他会投降,姜维甚至不和他多说,向身后的蛮人头领吩咐:“送金环三结大王与他的手下上路。”

丢下命令,他转身离去。

黄忠等人也都没有吭声,跟着姜维退了下去。

他们离开后,勇士们纷纷靠拢,包围圈再次合拢。

金环三结和他带来的蛮人也纷纷举起兵器,做出了厮杀的准备。

可他们却没想到,把他们包围起来的勇士们没有前进,反倒是朝后退了退。

勇士们的举动,令金环三结和他带来的蛮人十分不解。

不解并没有持续太久,当勇士们从背后取出长弓的时候,金环三结和他带来的蛮人顿时明白了。

包围他们的勇士根本没打算上前厮杀,而是准备用弓箭把他们全都射杀。

“别让他们有机会放箭!”金环三结喊了一声,最先朝他对面的勇士扑了上去。

其他蛮人这才如梦初醒,赶紧跟在他的身后,向勇士们发起了冲锋。

双方距离很近,按理说他们可以瞬间冲到勇士们的面前。

可他们的速度再快,也快不过离弦的箭矢。

距离越近,箭矢的劲力越大。

随着阵阵弓弦颤动的声音,无数箭矢飞向金环三结和他带来的蛮人们。

才发起冲锋的蛮人即使用盾牌挡住了正面飞来的箭矢,也挡不住从背后射来的羽箭。

蛮人成片倒下,金环三结也身中数箭,踉跄着往前冲出了几步。

当他踉跄着冲到勇士们面前,浑身的力气已经支撑不住身体,双腿一软居然跪了下去。

他面前的勇士们纷纷后退了两步。

一个蛮人头领走了出来,双手握着剑柄把长剑高高举了起来。

金环三结跪在地上,脑袋耷拉着。

他虽然还有意识,虽然还想站起来厮杀,可浑身却没有哪怕一两力气,连动弹一下手指都成了奢望。

长剑落下,森寒的剑光砍向金环三结的脖子。

******************************************

金环三结被斩杀,姜维得到消息的同时,一颗人头也摆放在他的面前。

摆在他面前的,正是金环三结的人头。

看着那颗人头,姜维对旁边的黄忠等人说道:“金环三结已经死了,剩下的只有朵思大王。”

“我还以为这场仗有多难打。”夏侯惇说道:“我都还没动手,金环三结就被杀了。”

“他是自己寻死,也怪不得别人。”姜维说道:“我今晚的部署可以说是漏洞百出,要是在中原,根本骗不了任何人,可他偏偏还是来了。他不是找死,又能是什么?”

“其实我也没想明白。”黄忠说道:“营地太静,本身就很反常。为什么金环三结还要往里面闯?即便是我,也会发觉事情有些不对。”

“黄将军带兵多年,当然不会往太安静的营地里闯。”姜维说道:“可金环三结不同,他虽然是蛮人洞主,也虽然带兵和我们厮杀过,可他毕竟不太熟悉我们中原人的战法,更不可能留意到,太安静的营地往往是危机四伏。”

示意卫士把人头拿走,姜维眺望着远处的丛林。

“丛林里还是很静,是不是出了什么变故?”黄忠向他问了一句。

“变故应该不会。”姜维说道:“或许是我们下手太快,朵思大王和妙才他们都还没有反应过来。”

黄忠点头:“希望如此……”

他话才出口,远处的丛林突然传来了阵阵喊杀声。

当喊杀声传来,姜维嘴角浮起一抹笑容,对黄忠和夏侯惇说道:“妙才将军发起进攻,天亮之前必定可以击破朵思大王!”

黄忠和夏侯惇当然不会怀疑姜维的说法。

夏侯渊早先在战场上就已经威慑住对方的蛮人。

他和董荼那率领勇士们发起进攻,又是选择在夜晚。

夜晚的山林本来就是黢黑一片,朵思大王和他手下的蛮人根本不可能分辨出他们有多少人马。

不明状况的蛮人,在夏侯渊和勇士们的冲杀下,必定会乱作一团。

战场上不怕死亡,也不怕血肉淋漓,真正可怕的是某一方的将士再也没了士气和斗志。

没了斗志和士气的将士,在战场上不过是一群待宰的羔羊。

姜维和黄忠、夏侯惇在营地里眺望着远处。

勇士们还在收拾才发生过一场屠杀的地方。所以说是屠杀,只因为那场战斗根本连一面倒也算不上。

金环三结和他带来的蛮人,面对箭矢就是一群被屠宰的羔羊。

他们甚至连勇士们的面前都没冲到,就被射杀了个干净。

跟着金环三结来到这里的蛮人,有少部分并没有被射死。

他们倒在尸体堆中,发出痛苦的哼哼声。

清扫战场的勇士们在厮杀过的地方来回走着,每当发现还没有死去的蛮人,他们就会补上一剑,根本没有留下活口的打算。

黄忠和夏侯惇也没有向姜维询问为什么不留下俘虏。

自从头一回与蛮人开战,姜维就没有留下活口的打算。

他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多杀蛮人,让他们的人口锐减。

别说精壮的俘虏他不会留下,就连蛮人村庄里那些相对羸弱的男人也不会留半个活口。

战争就是这么残酷,尤其是一场早就盘算过,要让对方亡族灭种的战争,更是不可能存在半点怜悯。

与此同时,发生战斗的丛林里。

夏侯渊提着大刀在蛮人之中往来穿梭。

他冲拖的地方,势必会有成片的蛮人被大刀扫翻在地。

到处都是喊杀声,没想到背后会冲出这么一支人马,朵思大王也顾不上指挥蛮人反击,在一群亲随的护卫下,慌不择路的逃跑着。

其实就算他想要指挥蛮人发起反击,完全没了士气,已经乱了的蛮人也根本没可能听从。

丛林里的数万蛮人,被夏侯惇和董荼那率领的一万勇士追杀。

勇士们追砍着奔逃的蛮人,面对惊慌失措的敌人,他们丝毫没有任何怜悯,兵器戳刺,把一个个蛮人刺翻在地。

提着大刀在蛮人中冲杀了几轮,夏侯渊正寻找着朵思大王,董荼那催马来到他身旁:“夏侯将军,朵思大王要跑!”

“在哪?”搜寻了好一会没有找到朵思大王,听说他要跑,夏侯渊连忙问了一句。

董荼那朝前面一指,向夏侯渊喊道:“就在那边!”

林子里太暗,顺着董荼那指的方向望去,夏侯渊也没看到朵思大王。

要不是战局基本定型,他绝对不会相信董荼那。

如今的林子里,勇士们只是一面倒的追杀着逃散的蛮人,别说朵思大王不可能再逆转局势,就算战神临凡,也绝对没办法令蛮人反败为胜。

战局已定,夏侯渊向董荼那喊道:“这里交给你,我去追赶朵思大王!”

“将军一定小心!”董荼那没有反对,不过还是提醒了一句。

夏侯渊没再和他多说,催着战马冲了出去。

只顾着追杀蛮人立功,并没有勇士留意他们的主将独自一人冲出去追赶朵思大王。

林子里的战斗渐渐接近尾声,董荼那下令让勇士们清扫了战场。

等了好一会也没见夏侯渊回来,他顿时有些着急了。

夏侯渊是大魏人,他对丛林并不熟悉。

在丛林中穿行,他还需要有向导领路,否则极其容易迷失在山林里。

心里慌乱,董荼那赶紧下令,派出勇士搜寻夏侯渊。

勇士们都是祝融的族人,对附近山林也不是十分熟悉。

不过他们从小生活在蛮荒地带,虽然附近的山林地形他们不太了解,可山林里会出现什么,在林子中怎样找到道路,还是他们早就深入到骨髓里的能耐。

上万蛮人勇士并没有走出山林,董荼那只是命令两名勇士出林子向姜维禀报,把其他的人全都分派去寻找夏侯渊。

山林里的喊杀声渐渐小了下去。

姜维和黄忠、夏侯惇等了好半天,也没见夏侯渊和董荼那带领勇士们走出来,仨人不免都感到有些疑惑。

正打算派人过去查探,有个蛮人头领跑过来禀报:“三位将军,林子里有族人出来禀报情况。”

“把人带过来。”姜维吩咐了一句。

报讯的头领离去,片刻后带着两名蛮人勇士来到。

没等那两个勇士说话,姜维劈头就问:“战斗怎样?是成是败?”

“回将军话,我们大获全胜。”其中一个勇士回道:“只是夏侯将军追赶朵思大王走散了,董荼那正带着族人寻找。要我俩先向将军禀明情况。”

夏侯渊为了追赶朵思大王走散,姜维和黄忠、夏侯惇都吃了一惊。、

仨人错愕的相互看了一眼,姜维问道:“妙才将军走了多久?董荼那有没有说一定可以找到?”

两名勇士低下头,还是先前那个回道:“董荼那并没有说能不能找到,将军与我们走散也有好一会了。”

蛮荒地带的丛林,与中原的丛林不同。

这里的丛林经年多雨,其中蛰伏的毒虫猛兽要比中原的山林更加稀奇古怪。

由于雨水丰沛,聚集在林子里的水汽时常会凝结成雾,弥漫于丛林之中。

假如只是遇见浓雾,顶多迷路而已,至少几天之内还不至于埋骨山林。

可雨林中还有一样可怕的东西,那就是出现次数不多,每逢出现却足以致命的瘴气。

一旦陷身于瘴气中,就算是神仙,恐怕也救不了……

“董荼那怎么会放任妙才独自追赶朵思大王?”身为夏侯渊的兄长,夏侯惇当然是最担心他的,冲着两名勇士一瞪眼,夏侯惇喝问了一句。

“我俩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蛮人勇士回道:“等到仗打完了,董荼那才说夏侯将军追赶朵思大王去了。”

“伯约。”看向姜维,夏侯惇好似有话要说。

姜维示意他先不要说出口,朝那两个勇士摆了摆手。

勇士退下之后,姜维才问夏侯惇:“元让将军是不是怀疑董荼那故意令妙才将军迷路?”

“难道没有可能?”夏侯惇说道:“我们与孟获屡屡交战,始终没有败绩,说不定孟获就是想了法子,要把我们几个给除掉。没了我们,伯约身旁无可用之人,以后的仗也是不太好打。”

“元让将军说的没错。”姜维回道:“不过我还是不认为董荼那会那样做。要知道,对付妙才将军,远远不如对付我跟更直接。他有不少次向我下手的机会,果真打算对我们不利,又怎么可能迟迟没有向我动手?”

姜维一句话,把夏侯惇给问的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他像是求援似得看向旁边的黄忠。

黄忠皱着眉头想了一下,对夏侯惇说道:“元让不要着急,既然伯约这么说,我们就先等着好了。搜寻妙才的也不是董荼那的人,而是我们从王妃那里带来的勇士。无论董荼那是真心投效还是像元让说的那样企图对我们不利,只要耐心等待,总会等到个结果。”

黄忠也劝他耐心等待,夏侯惇虽然内心焦躁,却又不便再多说。

脸色铁青,他眺望着先前夏侯渊率领勇士们厮杀的丛林,紧紧的握了握拳头。

夏侯惇一句话也没再说,可他心底却暗暗做了个决定。

要是找不到夏侯渊,无论董荼那回来怎样辩解,都得把他给当场杀了……

****************************************

夏侯渊单独追赶朵思大王,战斗结束后,董荼那才发觉情况不妙。

要是夏侯渊走散了,他见到姜维等人的时候,必定是一句辩解的话也说不出口。

无论如何,他也得找到夏侯渊。

丛林里找人并不容易,好在董荼那和勇士们都是自幼生长在蛮荒地带。

他们很熟悉丛林的习性,也懂得在林子里怎样追踪人或者其他动物。

循着夏侯渊追赶朵思大王的道路往前,走了两天,还是能够清晰的找到有人经过的痕迹。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董荼那的心也越揪越紧。

好不容易说服姜维收留了他,要是再因为走散了夏侯渊而与姜维等人反目,整个蛮荒地区只怕再没有他的容身之处。

上万蛮人勇士彼此之间保持着不是很远的距离。

即使在林子里看不到对方,只要有人吹一声口哨,其他人立刻就能判断出他们的方位。

正往前走着,董荼那听见有个勇士喊道:“这里有人!”

听见喊声,他连忙朝那边跑了过去。

等他到了跟前,一群蛮人勇士正站在林子里,看着松软地面上躺着的几具尸体。

尸体都是光着膀子,在他们身旁还有盾牌和兵器,一看就知道是朵思大王身边的护卫。

“夏侯将军在这里与人厮杀过。”蹲在其中一具尸体旁,董荼那翻了一下尸体的眼皮,随后又摸了一把脉搏:“人死了没多久,夏侯将军肯定就在前面。”

通过地上的几具尸体,董荼那判断夏侯渊就在前面。

或许他已经追赶上了朵思大王也说不定。

追踪了两天,总算是有了夏侯渊的踪影,董荼那心里一阵掩饰不住的欢喜,赶紧招呼勇士们加快脚步向前。

从他们头一次发现尸体开始,一路走了三四里,沿途有见到几次死在林子里的蛮人。

越往前,蛮人死去的时间离他们被发现的时候间隔就越短。

到最后,董荼那查看了蛮人的尸体,嘴角终于浮起了笑容:“这些人死了不足一刻,夏侯将军就在前面不远,都跟着我加快些走!”

丢了夏侯渊,勇士们当然也是着急。

夏侯渊是大魏将军,要是把他给折在了林子里,而且还不是在战场上折损了他,姜维一定不会让在场的每一个人好过。

即便姜维放过了他们,回到不足,女王和他们本族的头领,也不会让他们过的太逍遥。

能否找到夏侯渊,关乎每一个人的命运。

勇士们在董荼那一声招呼之后,纷纷加快步伐小跑了起来。

丛林里的视野不像外面那么好,密密匝匝的树木遮挡了视线,董荼那和勇士们都不可能看的太远。

跑离开足有一里多路,董荼那终于看到前面出现了两个人影。

其中一人面朝他们这边会跪着,而另外一个身穿将军铠甲已经是浑身血污的人则提着大刀站在他的身后。

在俩人的身旁,还横七竖八的躺着十多具蛮人的尸体。

不用细看,董荼那也知道,站在那里的必定是夏侯渊,而跪着的一定是已经被制服的朵思大王。

他远远看着夏侯渊举起大刀,紧接着手起刀落。

跪在地上的那人被砍去头颅,栽倒在积聚了厚厚落叶的松软地面上。

示意勇士们停下,董荼那独自一人走了过去。

离夏侯渊还有六七步,他招呼道:“夏侯将军果真追上了朵思大王?”

提刀斩杀朵思大王的夏侯渊回过头,见是董荼那走上来,咧嘴一笑回道:“朵思大王这厮还真是能跑,我追了两天,才把他给赶上。”

看到董荼那身后密密匝匝的蛮人勇士,夏侯渊错愕的问道:“你怎么把勇士都给带来了?”

“将军追赶朵思大王,直到清扫了战场,我才想起是在林子里。”董荼那说道:“丛林里路径难找,担心将军迷路,我令俩人去向姜将军禀报,其他人则跟着我一同来找将军。”

这两天夏侯渊只顾着追赶朵思大王,根本没有留意到丛林里路径难走。

董荼那提醒以后,他才朝四处看了看。

放眼望去,四处的景色想差不多,夏侯渊这才感觉到不妙。

他一脸错愕的向董荼那问道:“要是你们没有找到我,是不是我就再也没机会出去?”

董荼那点了点头:“别说将军,就算是我们的族人,独身一人迷失在林子里,很可能也会走不出去。”

“幸亏你们找来,否则我还真可能从此迷失在这里。”夏侯渊朝董荼那拱了拱手:“大恩不言谢!”

“我和将军协同率领勇士,本来就是牵连在了一起。”董荼那很平淡的回了一礼,对夏侯渊说道:“要是不能把将军找回去,我的人头怕是也会被砍了。找到将军,其实也是在救我自己。将军没有必要放在心上。”

董荼那说的虽然没错,道理确实也是这样,可夏侯渊毕竟是欠下他一个人情。

他对董荼那说道:“无论怎样,这个人情我是欠下了,即便最近没有机会,早晚我也会还你。”

俩人交谈了几句,董荼那向夏侯渊问道:“将军是要在林子里走,还是先离开林子,我们沿大路去找姜将军?”

“有什么区别?”夏侯渊问道。

“林子里地形复杂,来的时候匆匆忙忙,没感觉到什么,回去的时候至少得耗费三四天。”董荼那说道:“只不过在林子里穿行,孟获的斥候也不可能发现我们。要是离开林子走大路,道路平坦,不过一两天也就到了。只是没有林子掩藏,孟获的斥候很容易会发现我们。”

“朵思大王和金环三结都被灭了,孟获的斥候发现我们又能怎样?”夏侯渊说道:“他们真正在意的是姜伯约,并不是我们。”

夏侯渊决定带着勇士们离开丛林,沿着大道追赶姜维,董荼那当然不会反对,毕竟大道确实要比丛林好走的多。

俩人率领勇士往林子外面走。

董荼那对夏侯渊说道:“我一直都觉着中原人的名姓很古怪,为什么有个名还偏偏非要另外再取个不同的。”

“名是为了家中长辈和朝堂尊长称呼,也可以用来自称。”夏侯渊回道:“至于表字,则是兄弟之间彼此以示亲近的称谓。用处不同,并没有什么不妥。”

“将军说的是。”董荼那点了点头,对夏侯渊说道:“我们的族人就很简单,随意取个能叫的上来的名也就好了。”

夏侯渊只是嘿嘿一笑。

他并没有和董荼那解释,在中原,能有名且有字的也不是很多。

许多平民百姓,只不过是给儿女取个贱名,也就不再多理会。

拥有贱名的人成年后,要是有所建树,也会给自己另外更名再取个表字。

名字,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富贵与否的象征。

不过从曹铄执掌各地起,中原取名的习惯已经彻底改变了。

曹铄选用人才,并不是沿袭过去的士族传承或者名士举荐。

他设立学府,无论是平民的子女还是士族子弟,只要是贤良聪慧者,都有进入学府的可能。

进入学府并不一定就可以做官。

所有学府出身的士子,都得从最底层做起,能够管理的起一个村庄,才会被往上一层选送。

他不仅改变了士族传承的选拔人才,也颠覆了这个时代还没有出现的科举制度。

数百年后才会出现的科举制度,会让许多寒窗苦读的士子通过一场考试进入朝堂高层,从此改写人生。

然而曹铄却颠覆了这种可能。

寒窗苦读的士子,虽然多半都可以做到恪尽职守,却也有一些品行不端却擅长考试的宵小之徒混迹其中。

那些人登上高位,首先想到的并不是怎样为百姓谋取福祉,而是如何中饱私囊以权换钱。

科举制度拓宽了征募人才的渠道,打破了士族把控朝堂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进步的。

可曹铄却始终认为,没有通过历练的官员,是不可能把地方治理的井井有条。

所以他在选拔人才时,无论学府士子表现如何,一旦离开学府,全都先送到最底层的村庄历练。

顺利通过历练,治理乡村井井有条的,才会进一步提拔。

而那些心术不正企图利用权术换取财富的,则会逐一淘汰。

庸碌无能的,虽然会留下一部分,却绝对不会给他们任何提拔的机会。

凭借着全新的人才选拔模式,这么些年,曹铄奠定了大魏的基础,也整饬了吏治,建起相对清明的吏治。

当然,他对如今实行的吏治还是感到不太满意。

曹铄很清楚,有人的地方就有徇私。

只要是人把持着权力,总会有少部分不合乎要求的人被重用。

对于这种现象,曹铄明知存在,却没有大力改变,只是时常会安排人手下去查问,一旦遇见严查到底。

大魏任用官员的法子,让许多平民子弟看见了机会。

出身卑微,为了改变命运,这些人极其勤苦。

士族子弟不肯去做的事情,只要有机会,他们必定是争抢着去办。

自从有了平民子弟被提拔为官的先例,各地百姓给孩子取名也就不再像过去那样随意。

甚至有些百姓为了博个好彩头,给孩子取名还得推算五行八卦,期盼着能够取个足以改变命运的好名字。

曹铄治下的大魏,颠覆了不少曾经的传统,给子女取个好名字,早就成了无论士族还是平民,都乐此不疲的事情。

夏侯渊追随曹铄的日子其实不算太久,至少比起早先追随的那些将军,他算是晚的。

他对曹铄的了解,也没有早期追随的将军更深。

不过提起曹铄在大魏做的事情,夏侯渊还是能说出一些堪称传奇的。

董荼那陪着他率领勇士们离开丛林的路上,夏侯渊给他说了不少有关曹铄的事迹。

有些事情,其实董荼那并不是十分明白。

他也试图追问的更清楚,可问了两次之后,他发现夏侯渊只是能把事情给说出口,却没办法给他做任何相关的分析。

不可能从夏侯渊口中问出什么,董荼那也只能听着。

夏侯渊被找到,他和董荼那率领一万勇士离开丛林赶来与姜维等人会和。

得到消息的姜维等人顿时松了口气。

先前还在怀疑董荼那的夏侯惇有些愧疚的说道:“一直以来我都以为董荼那另有所图,现在看来,还真是我错了。”

“我早就说过,他已经无路可退。”姜维淡然一笑,对夏侯惇说道:“元让将军怀疑他,只因他曾是孟获手下,其实也不能说全无道理。将军只不过没有看明白,蛮人和我们中原人还有不同。”

“何止元让怀疑过,我也曾怀疑过董荼那。”老将军黄忠很坦率的说道:“他来投的实在是蹊跷,要是我们说不怀疑,伯约或许还真不信。只是我不太明白,什么是蛮人与我们中原人的不同?”

“我已经说过,两位将军怀疑的都有道理。”姜维回道:“只不过两位将军是处于中原人的立场去想问题,所以才把他给想的复杂了。蛮人没有我们中原人的礼数,也没有所谓的君臣礼仪。蛮人向来崇尚强大,孟获不过是个蛮王,他手下的洞主一旦实力强盛过他,他连蛮王的位置也都是坐不稳。我们与蛮人交战数次,孟获始终没有亲自迎战,就是不愿在被击破以后,蛮王的地位有所动摇。董荼那屡次兵败,对我们的敬畏远远超出他惧怕孟获。对于他来说,我们才是真正拥有强大力量的人。即使他的族人没有被杀,来投靠我们也在情理之中,何况孟获还杀了他的族人。他与孟获,早就成了不死不休的死地!”

姜维这么一解释,黄忠、夏侯惇顿时恍然。

俩人彼此看了一眼,黄忠又向姜维问道:“伯约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从这里到孟获的洞府,据说还有不近的路程。”姜维说道:“我料定孟获不会前来迎战,他会选择熟悉的地形与我们展开决战。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率领勇士们继续向前推进,让他们真正得到讨伐孟获的好处。”

提起讨伐孟获会让勇士们得到的好处,黄忠和夏侯惇都知道,接下来的日子里,孟获属地的蛮人村庄只怕是要遭受一场场洗劫。

有姜维的授意,勇士们对他们同族丝毫不会存有任何怜悯。

上一会姜维出征,冲进村庄的勇士把除了女人之外的村民全都杀光,而且根本没有任何愧疚和后悔。

在姜维等人统领的勇士看来,他们都是祝融的族人,与孟获的族人向来都是死敌。

自从孟获为了迎娶祝融而兴起刀兵,两边的族人就已有了不共戴天的仇恨。

杀死孟获的族人,祝融部族的勇士怎么可能会有愧疚的情绪?

姜维正是把握住了蛮人的这一特性,才会利用他们相互杀戮。

这场战争,看似是祝融与孟获之间的战争,其实是姜维暗中谋划的一场消磨蛮人实力的战争。

他对孟获的族人采取屠灭的策略,真正下手的却都是祝融的族人。

即便将来有人提起这件事,把杀戮蛮人的罪过归到曹铄的头上,也会因为动手的是蛮人而引发争议。

姜维也很清楚,即便将来对这场讨伐蛮人的战争有再多的争议,身为主将的他,都摆脱不了屠戮蛮人平民的罪过。

然而战争就是战争,本来就是一场杀戮,又何必寻求世人赏赐个悲悯天下的好名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