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三国之无赖兵王 > 第1321章 曹铄封王

三国之无赖兵王 第1321章 曹铄封王

作者:讳岩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0:03 来源:笔趣阁

第二天一早,曹铄就带着蔡稷来到皇宫。

听说曹铄来了,刘协连忙把他召进前殿。

皇宫前殿,本应是文武大臣商议军国要事的地方,然而许都的大殿却是分外冷清。

大殿里,除了刘协和两名常侍,就只有曹铄一人。

面朝刘协站着,曹铄行了个躬身礼说道:“臣叩见陛下。”

“子熔免礼。”刘协欠了欠身,满面笑容的问道:“听说子熔这次去了匈奴,斩杀数十万匈奴大军,不知可有此事?”

“数十万匈奴大军有些夸张。”曹铄回道:“十多万还是有的。”

“十多万算上被俘人数?”刘协问道。

“臣没留俘虏。”曹铄说道:“十多万匈奴人,只算被我军杀死的。”

刘协愕然:“那岂不是尸横遍野?”

“战争本来就是要死人的。”曹铄说道:“十多万人而已,当年匈奴大举进犯中原,杀的人或许不止这么点。”

“子熔说的是。”刘协点着头问道:“我听说昨天子熔回城,曾有人提议要向朕上书,保举你为大将军。这件事你怎么看?”

“回陛下,大将军我还做不了。”曹铄说道:“不说战功,只说我的年岁,做了大将军就不能服人。”

“子熔这么说可就不对了。”刘协说道:“大将军统领天下兵马,当然要以军功为准。朕倒是觉着,凭子熔的军功,完全可以胜任大将军一职。”

曹铄没有吭声。

曹操只是让他来向刘协表述军功,没想到刘协却主动提起要他担当大将军。

汉家朝廷的大将军虽然只个虚名,各路豪雄却还是争着想做。

做这个大将军虽然没有半点实权,可对于豪雄们来说,却是拥兵自重的最好筹码。

“朕意已决。”刘协说道:“册封曹子熔为大将军……”

“请陛下收回成命。”刘协话才出口,曹铄就说道:“马腾、韩遂率军前来驰援,俩人也不过只是封了前后将军,我年岁尚浅,做个大将军显然不合情理。”

曹铄不肯做大将军,刘协起初以为他只是假意推脱。

他再次重申不肯做大将军,刘协才相信,他说的并不是虚言。

“战功显赫,不册封个大将军,朕总觉得……”刘协迟疑了一下,向曹铄问道:“如果朕册封个王,子熔会不会推辞?”

“敢问陛下,打算把我的封地安置在什么地方?”曹铄问道。

“淮南王!”刘协说道:“武帝之时淮南王刘安曾为天下定历法,曾编撰《鸿烈传》,曾请雷被等八人为武帝炼制长生不老丹。虽然他后来反叛伏诛,功绩却是不可磨灭。淮南人杰地灵,确实是个好地方。寿春也曾是楚国故都,只望子熔坐镇那里,能再为朝廷立下更多功勋。”

刘协提起武帝时的淮南王刘安,曹铄当然明白他的意思。

出兵匈奴,他动用了八万大军。

算上运送粮草的民夫,总人数足有二十多万。

如此庞大的大军,除了曹家,任何一家豪雄如今也是凑不出来。

难怪才见到刘协,他就迫不及待要册封大将军。

原来是想利用这些虚衔让曹铄感念皇恩,不和汉家朝廷捣乱。

“陛下放心,臣必定殚精竭虑,为大汉管好淮南等地。”曹铄抱拳躬身,向刘协谢道。

“子熔不肯做大将军,陛下给你个大司空,总不能再推辞吧?”刘协问道。

曹铄一愣。

大司空是三公之一,可以说是位极人臣。

不做大将军就做大司空,刘协今天看来是非把这个官职送出去,否则是绝对不会安心了。

“陛下厚恩,臣感怀莫名。”曹铄说道:“先前陛下曾册封臣为左将军,官职已是极高。大司空为列三公之一,如此重要的职务,臣还担当不起。”

“大将军也不做,大司空也不做。”刘协有些急了:“难不成要朕把这个皇帝让给你做?”

“陛下可不能乱说!”刘协话才出口,曹铄连忙说道:“传扬出去,不知内情的人还以为臣在逼宫。”

刘协也发觉话说的错了,颓然叹了一声说道:“罢了,如果朕让你自己选,你会选个什么官职?”

“不知陛下能不能给我给廷尉?”曹铄说道:“再领扬州、徐州、青州刺史。”

“子熔看不上大将军和大司空,居然能看上廷尉一职。”刘协说道:“罢了,罢了,朕就给你个廷尉。再领扬州、青州、徐州等地。”

曹铄正要拜谢,刘协接着说道:“记住了,是等地,而不是只有扬州、徐州和青州。”

其实不用刘协提醒,曹铄也清楚他说的是什么意思。

刘协给的不过是个虚衔,可对曹铄来说,有了这些虚衔,他就能名正言顺的整套四方。

东汉的廷尉府其实就是大理寺。

在汉朝时期,廷尉府与大理寺多次更名,两个名字随着不同的皇帝把持朝政而产生多次更迭。

无论名称怎么变更,廷尉府与大理寺的职能却是没有改变。

把廷尉府握在手里,曹铄就有了审理案件的机会。

尤其是一些官员犯了事,都是交给廷尉府处置。

有了这样的权力,曹铄将来整治和他不对付的官员也是有了名正言顺的借口。

虽然曹铄没有拜领大将军或大司空的职务,他却接受了封王和做了廷尉,另外还领了几个地方的刺史之职。觉着和他关系又拉近了一些,刘协算是松了口气。

自从衣带诏事发,刘协明显的感觉到曹操对他的态度和以往不同。

当初刘协确实不知道衣带诏,直到事情闹了出来他才得知。

想和曹操解释,可衣带确实是他的……

已经得罪了曹操,想在许都活的安稳,刘协就必须另外找个靠山。

曹铄无疑是他最好的靠山。

虽然曹铄不可能因为他和曹操反目,但是有曹铄拦着,曹操也不会明目张胆的把他怎样。

刘协和曹铄彼此都盘算着自己的利益,很多事情当然容易达成共识。

曹铄接受了封赏,心满意足的刘协对他说道:“子熔不妨和朕说说,这次出征讨伐匈奴,仗是怎么打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