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寒门首辅 > 第四百六十九章 穷则变,变则通

寒门首辅 第四百六十九章 穷则变,变则通

作者:一袖乾坤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8:32 来源:笔趣阁

“将军,急报,急报啊!”

一名军卒飞速奔入宣府总兵于韫的别院,眉宇间满是急切。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于韫正在院子里喝茶,见那军卒慌慌张张的样子颇为不悦,面色一沉道:“跟你说过多少遍了,有事慢慢说。天塌下来还有本将军顶着呢,你怕个屁。”

“将军,是褐云堡,褐云......”

“褐云堡怎么了?”

于韫隐隐觉得有些不妙,这褐云堡是宣府的前哨站,一旦褐云堡出了事,宣府就将门户大开。

“鞑靼人已经在围攻褐云堡了。”

“什么?”

于韫面色登时变得惨白如纸。

“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

“鞑靼人已经大军压境了,褐云堡恐怕坚持不了多少时间了。”

“他娘的,真是流年不利。”

起初于韫还抱有幻想,希望鞑靼人只是来附近戍堡村落打打秋风,劫掠一番就会主动离去。

可现在看来,鞑靼人根本就是奔着宣府来的啊。

只要拿下了褐云堡,鞑靼人便有了落脚之地,可以将搜罗来的粮食暂存在褐云堡中。这样即使一时拿不下宣府,他们也可以徐徐图之,不必立刻折返回漠北。

而原本作为前哨站的褐云堡也将成为埋在明军背后的一根刺,随时可以刺伤明军自己。

“将军,那现在该怎么办?要不要派兵救援?”

“还救个屁!”

于韫大手一挥,不耐烦的说道。

“这他娘的就是鞑靼人设下的一个套。十万大军攻克一个堡垒就是转眼间的事情,你以为他们能撑多久?鞑靼人巴不得本将军派兵救援,他们好围点打援,把增援的军队全部吃掉。你认为咱们能和鞑靼人野战?本将军派出多少士兵都会被鞑靼人吃掉!”

于韫发泄了一通,只觉得畅快了一些。

“去禀报巡抚大人、总督大人、小阁老,看看这件事该怎么奏请陛下。”

于韫只觉得可笑不已。

他是宣府镇名义上的最高指挥官,可头顶上还压着宣府巡抚、三镇总督、内阁大学士,实际就是一个传话的人。

“可,可那些都是我们的袍泽啊。将军您怎么能抛弃他们呢?”

“去你娘的,你这是违抗本将军的军令吗?”

于韫只觉得怒不可遏。文官们欺压他也就罢了,现在连个大头兵都敢不服从他的军令了,他这个总兵还真是做得窝囊。

“属下不敢。”

“滚吧。”

于韫骂走了来报信的军卒,仍然觉得憋了一肚子的气,便索性换了身衣服前去拜见谢慎。

在他看来别管是巡抚还是总督现在都拍不了板,现在能够下决定的只有天子。而要向天子进言没有人比小阁老谢慎合适。

于韫出了别院,骑马来到巡抚行辕冲守卫在大门的军卒沉声道:“小阁老可在巡抚衙门?”

“于总兵,小阁老和杨总督一早便去总督行辕了,您要找小阁老恐怕得等上一等。”

真他娘的晦气!

于韫心道真是走了背运,怎么找个人都找不到!

“不必了,本将军亲自去一趟总督行辕。”

虽然现在总督府是天子的临时行宫,旁人很难接近,但于韫再怎么说也是堂堂宣府总兵,想要觐见天子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本来他是打算先将鞑靼人进犯褐云堡的消息告诉谢慎和杨廷和,现在看来索性直接禀报天子,反正杨总督和小阁老都在总督府。

想到这,于韫心下稍宽,便翻身上马打马往总督府去了。

......

......

总督府内,正德皇帝朱厚照盯着挂在墙上的宣府地图一言不发。

在他身后站着的是三镇总督杨廷和、内阁大学士谢慎。

相较于几日前,朱厚照的心情沉重了不少。

杨廷和将宣府的情况一一向他汇报,这让朱厚照更为精确的了解了军情、民情。

比鞑靼人更可怕的是宣府的驻军在逐年减少,军官们吃空饷的情况屡禁不止。

军户制度的弊端由此显现,不仅是杨廷和,便是朱厚照也没有什么很好的办法。

“宣府现在的驻军只有五万人?”

朱厚照转过身来,眉宇间满是忧色。

“回禀陛下,确实只有五万人了。而且这五万中还有不少老兵、伤兵。”

杨廷和叹了一声道:“这五万人坚守城池、堡垒勉强还够用,可要是主动出击却是力有不逮啊。”

谢慎补充道:“陛下,臣以为军制必须得改了,继续这么下去吃空饷的情况将会继续加剧。”

没有人比谢慎更清楚军户制的弊端。

明太祖朱元璋当初创建军户制度时借鉴了隋唐的府兵制。

隋唐府兵是农忙时种地,农闲时练兵,每年抽各卫府兵入京师拱卫。

军户制度却只学到了皮,没有学到神,导致府兵制度的缺点被放大,优点却没有被继承。

现在的军户制度下,老子当兵儿子肯定也得当兵。那些百户千户还好,至少子孙也算是个小军官,至于那些大头兵可真是倒了八辈子的霉,得充当百户千户的私人跑腿、打杂、帮闲,还战战兢兢生怕做错了事被百户千户以军法处置。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下层军卒逃籍,实在是受不了层层盘剥啊。

“依先生看,该怎么改呢?”

朱厚照也知道现存的军户制度存在很多弊端,但他不知道从何入手。

如果有人能够给出一整套完整的改革方案,他还是愿意一试的。

“陛下,依臣之见,不妨建立新军,以新军和现存的军户制度并存,并实现逐步过渡。”

军户制度和文官制度一样是大明朝的立国之本,要想动它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谢慎知道要想让朱厚照立刻接受他的想法是不现实的,故而才会退了一步。

谢慎想要创建的新军类似于戚继光的戚家军。

这种招募式组建的新军打破了军户制度下军人世袭的传统,可谓开拓出一个新天地。

最重要的是,募兵可以注入新鲜血液,让一潭死水般的大明军队重新焕发出活力。

正如募兵制代替府兵制,谢慎认为新军代替军户制度是个必然的过程,他只希望这个过程能够来的更快一些。

......

......

“新军?”

朱厚照对这个名词显然很好奇,大手一挥道:“先生所说的这个新军新在哪里?”

“回禀陛下,所谓新军即指人员新、面貌新、训练方式新。”

谢慎抓住机会,开始给正德皇帝普及起新军的知识来。

“所谓人员新,指的是这新军人员都是从普通民籍的丁壮中招募,并非选用军户子弟。”

谢慎这第一新就把朱厚照惊住了。

“先生是说,不从军户子弟中招人?可这是太祖皇帝定下的规矩,岂能说改就改?”

谢慎心道您改的老规矩还少吗?

“陛下,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啊。”

谢慎掉了一句书袋,幽幽说道:“眼下大明军制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候,这个时候变还来得及,若是再拖下去那可就是被动的求变了。”

“嗯,先生说的有道理。”

朱厚照眼神中透出一股兴奋,他沉声道:“不过普通百姓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能靠得住吗?”

这也是正常人会想到的一个问题。

“陛下,一张白纸有时候更容易点墨渲染,那些军户都已经思维定式了,再想改变反而不如这些普通民籍的百姓容易。”

“那这面貌新呢?”

“所谓面貌新,指的是在新军军纪的规制下这些新人能够表现出一种有别于军户的崭新面貌,这对于逐步改变军户的陋习有很大的帮助。”

军户大多是些老油条,对于如何偷奸耍滑十分清楚。要想让他们主动改变恐怕很难,谢慎是希望用新军来刺激他们,让他们产生危机感。

一旦军户明白他们并没有所谓的铁饭碗时也会被动的做出改变。

“至于这最后的训练方式新......”

谢慎稍顿了顿,微微笑道:“臣是想用一种全新的训练方式来训练军队,不光叫他们演练搏杀技巧,还要他们学习火器等知识。”

“这不就是神机营吗?”

神机营是京师三大营之一,营中兵卒多配备火铳。

只不过自成化弘治以来,神机营的作用渐渐淡化。若不是谢慎提及火器二字,朱厚照还真想不起京师还有这么一个特殊的营所。

“和神机营还不完全相同。”

开玩笑,谢慎好歹也是个伟大的穿越者,如果穿越回大明还在玩火铳也太给穿越客丢脸了。

既然要改革,就要改得彻底。

那个在余姚给他献出土豆的佛郎机人已经有了回信,这次虽然没有带回谢慎梦寐以求的红薯、番薯,却带来了另一件让谢慎意外的东西燧发枪。

燧发枪的设计原理并不复杂,难就难在创造上。

有了实物,再将其拆解仿制,对大明的匠人来说是一件再容易不过的事情。

眼下燧发枪的仿制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故而谢慎没有禀告天子。

这次正好借着机会将组建燧发枪营的事情向天子陈表。

“陛下,您还记得上次臣献出的土豆吗?”

朱厚照微微颌首道:“上次先生献出的土豆,朕早已命人在豹房种植了,口感确实很不错。”

“臣是从一名佛郎机商人那里得到的土豆。这次这个佛郎机商人给臣带来了另一个宝贝。”

“是什么?”

朱厚照十分好奇,追问道。

“陛下,这宝贝的名字叫燧发枪,比火铳可要厉害多了。”

朱厚照本来就对这些新奇物件很感兴趣,闻听此言立刻道:“这燧发枪现在何处?”

“陛下,请恕臣欺君之罪。”

“好端端的,先生何出此言?”朱厚照愣了一愣,随即摆手道:“朕恕先生无罪便是。”

“这燧发枪构造新奇,臣已经命工部匠人拆解仿制,想着等仿制成功再献给陛下。”

谢慎拱手道。

“哦,朕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先生又不是有意欺瞒朕,何罪之有。”

朱厚照笑了笑道:“不过先生得催一催工部的匠人,朕还等着看这燧发枪究竟有多厉害呢。”

建立燧发枪营只是谢慎设想的第一步,之后肯定还会有一系列的举措来强化新军。

当然,这些需要朱厚照这个大老板的支持,故而谢慎还是想勾起朱厚照的兴趣。

“臣遵命。”

君臣二人你一句我一言,说的有来有回,让杨廷和完全插不上嘴,这就有些尴尬了......

正当杨总督思忖着该不该主动告退,给天子和小阁老留出一些私人空间时,御用监太监张永走入禀报道:“皇爷,宣府总兵于韫说有紧要军情要禀报皇爷。”

朱厚照咳嗽了一声,沉声道:“宣他觐见吧。”

不多时的工夫,宣府总兵于韫便走入厅堂内,推金山倒玉柱,行了臣子之礼。

朱厚照清了清嗓子道:“于卿,有何要事奏禀啊?”

于韫见谢慎、杨廷和都在也不再忖度措辞,沉声道:“陛下,鞑靼人已经攻到褐云堡了。”

这下不光是朱厚照,便是谢慎都吓了一跳。

这鞑靼人怎么来的如此之快。

原本他以为鞑靼人最少也得三日后才会抵达宣府,现在看来却是提前了不少啊。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朱厚照阴沉着脸发问。

“臣也是刚刚得到奏报,这便赶来禀报陛下。”

于韫心道好在老子没有犹豫直接来了总督府,不然万一天子追问起来,他便是贻误军机了。

“这褐云堡就在宣府五十里外,鞑靼人一旦攻克,宣府就无险可守了。”

朱厚照直是气愤不已。

“鞑靼人还没攻克这褐云堡,你便说这等丧气话,真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臣有罪!”

正德皇帝一句话就把于总兵吓得双腿一软,跪倒在地。

朱厚照厌恶的摆了摆手道:“别动不动就跪,你不烦朕还烦呢。说吧,怎么样才能退敌?”

“为今之计,唯有死守。一旦鞑靼人没有粮草了,就会自行退去。”

于韫战战兢兢的说道。

“你的意思是叫朕眼睁睁的看着褐云堡被鞑靼人攻陷?”

朱厚照的声调陡然升高,愠怒道:“让百姓们戳着朕的脊梁骨骂朕是懦夫吗?”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