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寒门首辅 > 第四百三十七章 廷推角力

寒门首辅 第四百三十七章 廷推角力

作者:一袖乾坤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8:32 来源:笔趣阁

谢慎回京不久,就投身到繁忙的政务中去。

若论这世上的苦差事,当值内阁绝对可以排到前三。

皇帝老子无心政事,如山的奏疏便都堆积到了内阁。

内阁之中,李东阳和谢迁是大佬,自然不能太累着,谢慎理所当然的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是人都有脾气,当看到有不少奏疏是抨击新政的,谢慎自然是不悦的。

这些官绅还真是自私到了一种境界,能够把本不占理的事情说的冠冕堂皇。

更让谢慎失望的是,谢迁似乎在这件事上态度也十分暧昧。

真正支持他的人只有李东阳。

当然,只要谢迁能够保持中立,不要公然跳出来和谢慎唱反调他就很满意了。

眼下当务之急是为王守仁争取这个华亭县县令。

不过,这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换作是一般的县令,以谢慎内阁大学士的身份,要想力保一人出任还是很轻松的。何况王守仁本身的资质并不差,在官绅圈子里口碑很好,简直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可华亭县是新政试点所在,无数双眼睛盯着,无数人惦记着,推举王守仁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在天子的示意下,大小九卿,内阁三位大学士进行了一次廷推,推举的便是这新任华亭县县令。

为了一七品县令劳烦大小九卿,内阁大学士推举讨论,这在大明史上恐怕是绝无仅有的。

李东阳作为首辅,理所当然的主持此次廷推。

众人皆明白此次推举的重要性,故而也无需多说。

李首辅直接叫诸位大员将人选写在竹签子上,再递送到值房的方案上,由书吏进行统计。

在廷推之中,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便是吏部尚书,也只有一票的权力。

谢慎为了此次廷推可谓是费尽心力,提前游说了数人,只是不知道这些人会不会临时变卦。

短短一盏茶的工夫在谢慎看来却如漫漫长夜般难熬。

等到所有人将人名写好把竹签子递送到方案上,谢慎直是屏住了唿吸。

书吏数签子统计人选的过程谢慎索性选择与李东阳闲聊。直到书吏将所有签子统计完,他才正色朝方案望去。

“计数最多的是,兵部职方司主事王守仁。”

此话一出,谢慎总算长出了一口气。

他采取的策略是拉拢九卿,因为相较于六部堂官,这些官员的地位和谢慎相差较大,更容易晓之以理。

最重要的是,九卿和各部尚书,侍郎都只有一票的权力。游说九卿显然更有性价比。

对王守仁来说,这次外放绝不是一件坏事。

他虽然现在挂着的名头是兵部职方司主事,是个六品官,但实际上因为不被天子所喜,并没有什么实权。

王守仁也是个倔脾气的,索性便称病不去兵部坐班。

这样的六品京官当得甚是窝气,还不如外放到华亭县,为谢慎的新政出出力。

若是王守仁能够在华亭县令任上做出政绩来,绝对会让天子对他的印象大为改观,或许王守仁的整个仕途都会因此发生改变。

没办法,在大明朝做不到简在帝心,就不可能官运亨通。在这点上,王守仁有先天的缺陷。

这个时候被“打发”到华亭县做知县,或许是在挽救他的仕途。

如果此次廷推的是六部尚书、侍郎,亦或者是都察院都御使、通政使司通政使这样的高官,众人势必要再就结果相争一番。

可是今日廷推的毕竟只是一个区区七品县令。在场的都是大明朝的股肱重臣,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还是拉不下这个脸的。

廷推的全过程都有书吏官记录,在将结果写明后第一时间递送到豹房之中,呈由天子御览。

只要天子同意了这个廷推结果,便有了法律效益,新任华亭县令就可以走马上任了。

谢慎对正德皇帝那块倒是丝毫不担心。

皇帝本就厌恶王守仁,刘瑾专权时王守仁差点因此被贬出京。

最后虽然由于谢慎的力保,让他留在京中,但却是没有任何实权。

如今有机会把王守仁打发出京,眼不见心不烦,正德皇帝自然是愿意看到的。

至于这背后的博弈与厉害关系,却不是这位天子会考虑的。

没办法,谁让谢慎就赶上了这么一个率性而为的荒唐天子呢。

廷推结束,六部九卿相继散去。

李东阳却是欣慰的点了点头道:“有王主事去松江,老夫也是放心了。”

谢慎感激的冲李东阳一拱手道:“若是没有西涯公相助,恐怕守仁兄很难胜出。”

他游说的官员总共只有五位,最后投王守仁的却有七票,多出的两票一定是有人相助。

谢慎打算推举王守仁的事只对李东阳、谢迁说过。

谢迁在这件事上态度暧昧,虽然不至于和谢慎唱反调,但指望他出力气帮忙似乎也不现实。故而谢慎可以肯定,暗中助力的一定就是首辅李东阳。

李东阳捋了捋胡须道:“有些事老夫都不敢去做,但四明你敢做。若是老夫再不肯出点力气,还有什么颜面自居于这内阁。”

“西涯公言重了。若是此次守仁兄的松江之行顺利,那我大明便到了中兴之时了。”

对于新政,谢慎是十分期待的。

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王守仁能够在华亭县就土地和商税问题改成什么样子。

李东阳微微颌首道:“希望如此吧。有时老夫也在想为什么大明朝天子英明,吏治清明,国库却并不丰盈。老夫百思不得其解,直到看了四明上的那封奏疏,便是恍然大悟。”

谢慎面颊登时一红。

“西涯公,某也是想要替大明,替陛下做些实事,当不得西涯公如此夸奖。”

李东阳摇了摇头道:“大明就需要四明这样的人,若是都像老夫一样锤锤补补过日子,那也只是饮鸩止渴罢了。”

稍顿了顿,他继续道:“但四明你也要记住,大明这艘船的掌舵人始终是陛下,决定方向的只有他老人家。在这一点上,你可不要犯煳涂啊。”

......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