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铁血宏图 > 第681章 开启未来

铁血宏图 第681章 开启未来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8:00 来源:笔趣阁

从马车上走下的时候,首先映入朱宜锋目中的,是一排汽车,那些汽车看起来与20年代的卡车有些相似,一排汽车,足足有上百辆之后,它们就那么排列在他的眼前。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父皇,这就是汽车?”

朱逢海惊讶的看着这些汽车,他从父皇的口中不止一次的听说过汽车的重要性,甚至有一次父皇还曾告诉过他,汽车就是未来,而驱动汽车的石油,就是未来国家的命脉。

“我们可以不要印度,不去与法国人、俄国人去争中东,但是我们必须要得到波斯湾沿岸的一带,沙漠?表面上看起来,那里是沙漠,可实际上,那里却有着世界上最大的油田,只要掌握了那里的油田,我们就掌握了未来世界的油管,不仅仅只是保障本国的燃料安全,到时候,全世界的油管也都会在我们的控制之下……”

父皇的这番话说于一年多前,尽管朱逢海并不知道,父皇为何那么肯定那里有石油,但是他相信父皇判断,对于父皇他可以说是百分之百的相信,这是儿子对父亲的崇拜使然。

现在,眼前的这些汽车就是在验证着父皇的判断。

“臣参见陛下、太子殿下!”

在徐树珊行礼之后,朱逢海才行礼道。

“见过舅舅。”

君臣之礼后,才是亲情,作为皇太子的很清楚,眼前的舅舅是他在宫外最大的支持者,也是最有力的支持者,或者徐树珊并没有显赫的官职,但是掌握着汉阳公司的他,却有着超乎人们想象的影响力,尤其是对于湖广籍的官员,再加上母后生于江苏的原因,所以,两江系的官员对他的支持是天然,有了这两派的官员支持,即便是两广系官员再怎么支持他的那个弟弟也不会影响到大局。

虽说年少,但是在师傅们的教导下,朱逢海很清楚什么是政治规则,尽管有着《中华帝国皇位继承法》“嫡长继承权”作为保障,但谁知道呢?反正无论是他的师傅或者母后都让他亲近舅舅,那肯定没错,而且,他确实也很亲近舅舅,因为他总会给他带一些新鲜的玩意。

“舅舅,这就是汽车吗?这么大啊,我原本还想,如果小点话,就让你送我一辆玩玩哪……”

外甥的话让徐树珊微微一笑,然后亲呢的说道。

“殿下,等以后研究出小车之后,到时候臣送给殿下一辆,这些车是货车,是部队用来代替马车的货车。”

说话时徐树珊将目光转让向朱宜锋。

“陛下,这是汽车公司生产出来的第一批350辆“汉阳一型”卡车,每辆卡车的载重为1.8吨,最快速度为每小时60公里……”

“每小时六十公里!”

听到这个速度被吓了一跳,他看着汽车惊讶的说道。

“那岂不是说,他一个小时就可以跑120里,相当于步兵一天的行军距离,”

作为皇太子的朱逢海需要接受各个方面的教育,其中自然也包括军事,这些教育会持续到他24岁,而现在,尽管只掌握一部分基本的军事知识,但朱逢海还是从舅舅的话中,听到汽车的不比寻常。

“是不是有油的话,它可就可一直跑下去,一箱油够他跑多长时间?两个小时?三个小时?还是多长时间?”

作为少年,第一次见到汽车的充分显露出了他的好奇心,他好奇的看着汽车,甚至还主动跑到汽车旁边,在汽车兵的帮助下打下车门,钻进驾驶室中,摸着方向盘,朱逢海整个人显得极为兴奋,问题更像是连珠炮的接连从他的口中问出来。

对于儿子的表现,朱宜锋只是笑而不语,男孩对于机器有一种天然的热爱,对此他当然不会干涉,他甚至希望儿子能够成为一个狂热的机器爱好者,毕竟做为皇太子,对机器的喜爱将会影响到民间,最终促成整个民间对机器的狂热。

在这个时代,对于机器狂热一些,完全没有任何问题,中国需要机器!

看着眼前这辆几乎达到20年代标准的汽车,朱宜锋的神情显得有些激动,这辆汽车不仅仅可以满足军队的需要,它更象征着一种革命,一种技术革命,当然也是交通上的革命,而在汽车工业上中国整整个领先于世界半个世纪以上,在其它国家对内燃机还一无所知的时候,中国就已经把他们远远的甩在了身后。

有了汽车之后,也许很快就会诞生飞机,也许很快,这个世界的交通就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而到那时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模样?

朱宜锋并不知道,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给这个世界带来的改变到底是好还是坏,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一切变化,更有利于中国,至少在某种程度上。

“现在汽车公司每个月可以生产多少辆汽车?”

看着在那里握着方向盘的儿子,朱宜锋问道徐树珊,产量才是最重要的,尽管汽车早在19世纪晚期就发明了,但是直到福特发明流水线之后,汽车才得已走进千家万户。

“现在每个月是300台,随着生产的熟悉预计的一年后产量可以达到500台,每个产量6000-7000辆,如果进一步扩建工厂的话,三年后,产量可以突破2万辆,到时候两年的产量就可以满足军队的需要……”

徐树珊所指的军队的需要,是指没有扩编之前的,那个时候军队一共只有三万多辆马车,但是现在,军队却有多达二十几万辆马车,按照这个产量需要连续生产十年才有可能满足需求,而且是建立在汽车没有损毁的前提下。

虽然心知这个满足是缩水的,但朱宜锋并没有说什么,在1866年,能够实现年产两万辆汽车的目标,已经是一个奇迹了。就像去年国内的金属切削机床突破4万台一样,其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三年前,全中国的金属切削机床不过仅只有不足10万台,但是现在却超过20万台,可即便如此,仍然无法满足国内工厂对于机器的需求,按照机器行会的估算,未来十年内,每年需要生产十万台机床,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

钢铁业、造船业以及纺织业等各行各业同样都在迅速膨胀着,相比三年前,中国的工业规模膨胀了2.3倍,这一切都得益于战争的爆发,战争导致了进口的减少,导致了国内需求的迅速激增。

这种膨胀式的发展,被外界视为奇迹,毕竟从古至今,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朝代像现在中华朝一样,越打越强,越打越富。

战争是一个好东西啊!

感叹着战争对经济的刺激,朱宜锋轻轻的拍了下车身,车身是用钢板制造的,大冶公司制造钢板的技术非常成熟,早在十年前,欧洲刚刚建成用蒸汽机传动的二辊可逆式中厚板轧机时,大冶炼铁公司就从欧洲引进了同类设备,这是为了生产军舰用的钢板,随后汉阳兵工厂为广州铁厂等多家铁厂生产了同类的设备,开宏元年,汉阳公司建成三辊中厚板轧机。开宏三年,马鞍山钢铁公司建成世界第一台四辊可逆式中厚板轧机,同年采用电动机取代蒸汽机用以驱动轧机并取得成功。

“每一块钢铁里,都隐藏着一个国家兴衰的秘密。”

想到卡内基传的记者的话语,朱宜锋的神情显得有些凝重,过去的十年间,在他的推动下,中国建成了大冶、广州、马鞍山以及大沽四家钢铁公司,这四家钢铁公司的钢铁产量,在去年就已经突破了三百万吨,新近发明的平炉炼钢技术更是已经全面取代转炉炼钢技术,钢铁技术的发达为中国工业提供了充足的优质钢板,使得中国可以“奢侈”的采用钢板制造汽车。

汽车工业是龙头产业,根据后世的经验,汽车工业可以推动包括钢铁、石化、机械制造等上百个相关行业的发展,只要抓住汽车工业的脉博,那怕是在战争结束之后,中国的工业也会在汽车工业的带动下,迅速发展起来。

“,我看两万辆有些太过保守了,嗯,可以规划在广州、天津这些地方设立汽车制造公司,要知道,相比于火车,汽车的使用更为方便,尤其是对于我国来说,更是如此,我们绝大多数地区都是山地地形,很多地方并不适合修铁路,即便是修铁路,成本也不符合经济需要,但是汽车却不同,汽车不像火车需要铁路,普通的国道,就能满足汽车的使用……”

来自21世纪的朱宜锋很清楚,在21世纪的中国,汽车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可以说,正是汽车物流推进着中国的发展,相比于火车或许汽车的运输成本较高,但是它仍然有很多无法掩饰的优点,而在这个时代,相比于使用成本昂贵的马车,汽车的运费根本就是不值一提。

“嗯,还可以考虑一下,把这种货车改进成客车,就是……”

指着货车的车厢,朱宜锋解释着他的一些想法,最早的客车就是用卡车改造的,甚至后世到80年代,国内大多数客车、公交车都是用卡车改造。

“增加一个车厢,车厢是整体的,这后面是座椅,一排四个座椅……”

如果不是因为没有带笔,恐怕朱宜锋早都按照后世客车的模样画出一辆客车来了,但是他这么稍一解释,徐树珊立即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图画。

“陛下所言极是,汽车可以运货,自然也可以运人,不过,以臣的估算,汽车产量至少在五年内,不可能超过四万辆。即便是我们扩建几个大型工厂,也不太可能,除了设备上无法满足外,更重要的是橡胶,汽车的车轮是用橡胶制成,而目前南洋橡胶园的产量,根本就无法满足生产的需要,即便是两万辆都成问题,”

见徐树珊提到橡胶,朱宜锋整个人不由的一愣,他有些奇怪的说道。

“橡胶不够用?这怎么可能,我们在婆罗洲的殖民地不是种植了很多橡胶吗?”

作为中国的第一块殖民地,朱宜锋在最早规划婆罗洲的种植园时,就选择了橡胶,以橡胶作为种植园主要产品,这个“远见”最终使国内的生产受益无穷,马车的橡胶车轮、橡胶靴底、雨衣等各种各样的橡胶制品,繁荣了国内的市场,同样也刺激着南洋的橡胶业,现在猛的一听,橡胶不够用,他怎么会不觉得的惊讶。

“陛下,婆罗洲70%的橡胶园都是开宏元年后新建的,他们大都还未到采胶期,而在战争爆发后,军队对橡胶的需求膨胀好几倍,军靴、车轮、炮轮等等都需要橡胶,很多民用橡胶产品早已经停产了,甚至就连传动的皮带,现在也都改用了牛皮,而不是过去的橡胶皮带……”

“嗯,橡胶不足只是暂时的,这个完全不用担心,嗯,回头可以和殖民地部协调一下,让殖民地部推动一下橡胶园的建设,未来几十年对橡胶的需求量只会越来越多,尤其是汽车普及之后!”

与美国首先普及了轿车不同,朱宜锋相信,中国会像另一个时空一样,首先普及卡车、客车,最后才会普及轿车。毕竟,现在中国需要的是一个现代化的交通体系。

“除了橡胶之外,陛下,制约汽车的还有一个一个很关键的因素!”

见陛下的心情似乎不错,于是徐树珊便又提到了另一件事。

“哦?是什么?”

原本准备上车试着驾驶一下卡车的朱宜锋听到徐树珊的话,便笑着反问道。

“你说吧,没有什么问题是解决不了的!”

“石油!”

看着陛下,徐树珊道出了困扰他多时的问题。

“现在我们的石油都来自南洋,来自婆罗洲,以我们目前的采油技术来说,根本没有办法提供足够的石油满足汽车的需要,陛下,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即便是建了几家汽车厂,一年生产十万辆汽车,没有油,就像马没了草一样,那些汽车最终会成为摆设!所以,陛下,无论如何,都必须先解决采油技术,才能考虑汽车厂扩建的问题!”

下个星期,新小说就会发布,希望大家能够继续支持无语,本书也将在这个月进入尾声,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再次拜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