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铁血宏图 > 第478章 王朝末日(求支持)

铁血宏图 第478章 王朝末日(求支持)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8:00 来源:笔趣阁

多必阿兵败!

大沽炮台失守!

汉兵正由天津北犯。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这些消息传来的时候,整个京城都是人心惶惶的,不知多少衙门甚至都已经没有人再上朝了,王朝的末路,在此时尽显无疑。

一个个消息传来的时候,弄的文祥等人甚至都不敢立即报告,又将这个消息压了一两个时辰,这才向上递了折子,报告天津方面的军情。

看到这个消息,奕没有说任何一句话,只是叫人传大起,又进行廷议。

“大沽失守了,汉贼正在北犯,这是刚从僧林格沁那边送来的消息,大家看怎么办?”

用一种生硬的口气说道。他的那双眼眸中没有丝毫神采,怎么会败的这么快?

直到现在,他仍然无法相信大清国的军队怎么会败的那么快,那么惨,甚至就连同他寄予了厚望的多必阿,都是不挡其一击,不过短短几天的功夫,近十万耗费千万饷银操练洋枪队,就那么败了!

甚至就连同多必阿本人,都没能活下来。

“今日之形势,有我无敌,有敌无我。”

文祥立即抢着说,

“皇上,这汉逆现在眼瞧着兵临城下,以臣之见,非得下定决心全城上下与大清国共存亡不可!”

“在此危难深重之际,奴才以为我们应该借助民心。”

又是一个话声传了过来,

“京旗尚有数十万人丁,奴才们更是誓死效命于皇上,奴才以为应该利用民心报仇雪耻,若是民心涣散,到那时才是真真的完了。”

他们的话引来大批人赞同,但亦有人表示反对,这人就是桂良。

“皇上,这万万不可如此!现在天下汉人皆反,即便是咱们死守京师,又有何意,以奴才之见,皇上应该尽早打算,实在不行,趁着还有机会的时候,撤到辽东,到时候,再遣使与朱贼议和……”

“现在都什么时候了,还在谈议和……”

奕冷冷地说。

现在他比谁都清楚,议和已经断没有丝毫可能了,就像当年大清国没有同南明议和一样,撤到辽东,即便是撤到辽东又能如何?

“撤到辽东,汉贼焉会不打到辽东?大家别忘了,当年朱由榔都躲到了缅甸,不还是让吴三桂用弓给绞了!”

这一句话让众人的心思无不是一沉,谁都知道说的是事实,别说是朱由榔,就是连崇祯的儿子,隔着几十年,不还是给满门斩尽了。

斩草除根的道理,大家都知道。

若是那汉人下定了斩草除根的心思,即便是他们逃到了辽东,又能怎么样?也不过就是多少几天罢了!

“派人再去问俄国公使,问问他们的援军什么时候能到!”

又一次,奕将希望寄托在了俄国的十万援军上,只要有了这十万援军,就能……至少自己能保住性命!

“喳,皇上,奴才马上差人去办。”

文祥连忙答道。

“还有,令僧王务必拦下汉贼,只要挡住了汉贼,再有俄国大军相助,到时候我大清国的江山必定可以保全……”

相比于皇上的乐观,曾几何时也曾相信能保住大清国,可是现在他却再也不相信了,甚至对将来也是满腹担忧。实际上,从一开始,从俄国人告诉他暂时派不出兵的时候,他就知道,大清国不一定能保住了,接着随着战事的日益恶化,他更加证实了自己的想法。

于是,他便开始想着退路,当然首先不是替他自己,而是替皇上。

他先是找到了顺天府尹,要他给找二百辆车,并说明要随时准备征用。顺天府尹自然是紧张地答应了,而且确实还在兵荒马乱的京城找来了二百辆大车。其实相比于别的地方,现在京城倒也算是安定,毕竟这城里头大都是旗人,与朝廷自然是一心的。

就在文祥命人为皇上的将来作为准备的时候,因为多必阿兵败受到牵连的邵灿却过来了,两人聊了一会自然,又给提起局势的恶化,而文祥对此也没有说隐瞒,只是隐约的暗示他准备让皇上出走辽东。

“文山……”

邵灿一脸难堪和尴尬地对文祥说道,仿佛有什么心事。

“又村兄,”

这是邵灿的号,

“你这是怎么啦!”

“文山,哎!难道俄罗斯当真是不派兵了?”

“即便是俄罗斯派兵,现在恐怕也来不及了!”

文祥一脸的无可奈何。

“俄国与咱们这相隔万里,纵是派兵,又怎么能派得来呢?”

“这,怎么能这样呢?咱们当初不就是和他们说好了吗?怎么能说变卦就变卦呢?”

邵灿声音急促的反问道。

“更何况,更何况咱们还把那么多地都割给了他们。他们不能说话不算话啊。”

“又村兄,当初把那些地各位他们确实有些欠妥,但是现在看,又未尝没有用处,我们到了辽东,到时候,不还是要靠俄国人?万一要是汉军打过来,到时候,咱们凭什么抵挡汉军?”

“现在,俄国人不愿意,派兵到时候他们就愿意派了?”

邵灿有些疑惑的说道。

“要是到时候他们不愿意派,又该怎么办。”

对于已经年迈的邵灿来说,他自然不愿意像其他人一样远走辽东,更何况,他是浙江人,本来也受不了关东的苦寒。

“要是咱们都到了辽东,到时候如果俄国人还是不愿意帮忙,那,那朝廷该怎么办。”

“哎……”

心知有这种可能,而且这种可能性很高的文祥急得直想跺脚。

“可,可不去辽东,还,还能怎么办?难不成就这么坐在这儿,等着姓朱的来看咱们的脑袋。。”

“文山,求你在皇上面前说句好话,现在我也被摘了顶戴,这要是去辽东,我,我实在是力不能支了。”

原来,邵灿之所以会来这,是因为听说了文祥准备车子一事,而且他也猜到了如果朝廷撤到辽东,到时候随行大臣里,十之**会有自己的名字,所以他替自己打算起来。

且不说现在自己已经被摘了顶戴,即便是在任上这件事都要好好考虑一二,毕竟辽东那苦寒之地,真的不是人呆的。对于邵灿来说,他知道现在的自己,对南方来说没用,对朝廷也是如此,所以最后才决定向文祥提出来。

“又村,当此危难之际,你怎能避而远之呢?”

文祥的脸色微微一变,他没有想到邵灿居然会当着他的面说出这番话来,虽然知道现在有不少大人都关上大门避而不出,或者挂冠而去,等着新朝夺下江山,可像他这样当面提出来的却没有。。

“文山,实在不是我不愿替皇上分担危难。”

邵灿苦笑道。

“你看看我的岁数,还能不能随皇上一起北狩辽东?即便是到了辽东到时候还有没有能奈再给皇上当差?”

这样一说,文祥马上想起了邵灿的年龄,确实,他确实已经老了!

“我也是几朝的臣子,随过几位爷,皇上,皇上是个明君,若是搁着十几年前,当初不是那位爷当皇上,而是今上的话,大清国兴许不会落到这份上。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我听说,云南也都降了,陕甘也是,你瞧瞧这大清国,还剩下什么?即便是到了辽东,到时候……”

摇头苦叹着,邵灿说道。

“这几年,大清国的臣子逃的逃死的死,就没见着几个忠臣,这眼瞧着汉军打来了,大清国,不能没有一个忠臣啊。”

邵灿的话让文祥整个人一愣,他诧异地看着邵灿。

“老,老中堂,您、您是想……”

“咱大清国为了坐稳天下,说什么甲申年的时候,崇祯皇上在煤山上看不到一个大臣,可那些忠臣比皇上走的还早,忠臣不事二主啊!现如今,咱大清国的气数尽了,当大臣奴才的也是逃得逃,走的走,降得降,我老了,辽东是去不了啦,就让我当个大清国的忠臣吧……”

惊愕的看着眼前这位,文祥只觉得眼眶一热。

“老中堂!”

原本他以为邵灿不想去,是因为他是汉人,可他没想到,到最后大清国却只有这么一个忠臣。

“文山,你和皇上说一声,臣侍候三代皇上,皇上是个明君,可大清国的气数尽了,那也是没有办法。当年,当年崇祯皇上,也是如此,即便……即便气数尽了,就不要再争了……”

若是放在平常,就凭他这番话,文祥都会上折子参他几本,但是现在,他却说不出话来。

“好吧!”

文祥亦是无可奈何地叹了一声。

是啊,即便是再争,人又岂能争得过天!

大清国能以异族主宰中国江山两百一十四年,已经是得天之幸了,现在即便是再争,又拿什么去争呢?

文祥看着眼前的这样一个人,真不知该如何是好。在内心里,他知道大清国的气数到头了,可是他不甘心啊!

他不甘心旗人就这么丢了天下!

这样的局势令文祥心烦,同时也令奕心烦。即便是在睡梦中,他也能感觉枪炮声越来越近,前几天还只能隐约听到,现在却听得清清楚楚了。可是问其他人,其他人都没有听见。

“李国安,你说怎么办呢?”

奕虽然心烦,但仍不失平静地问身边的大内总管。

怎么办?

一个太监又能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来。现在京城里到处是逃难的民众,京中官员也有大批逃出去的,可以说往日繁华的京城今日已成了个到处是逃难人群的人间地狱。

别人都在逃难,而且在流传皇上也已逃出京城去了!对此,自然没有任何人会怀疑,毕竟当初那位爷也是从京城逃出去的。现在皇上再次“北狩”倒也是正自然不过。

“找文大人来商量商量吧?”

“不用了,文祥已不知说过多少次了,要我留在京城。我看留在京城并不是上上之策啊。”

文祥原来不是主张皇上北狩辽东的吗!怎么现在一想变过来了呢?不错,文祥曾经主张皇上出逃,但是后来他仔细想,觉得这并不是善策。毕竟现在局势和过去截然不同,上一次是太平军打过来,天下还在大清国的手中,而现在,天下却基本上都被汉人给占了,在这时候再逃,逃到了辽东又能如何?

文祥虽是一片好意,但是奕却并不同意,他之所以不同意,也有他的顾虑;如果不逃的话留在京城,势必性命难保,当大臣的、奴才的可以降,可他是大清国的皇上,怎么降?如何降?

到时候不还是死路一条?

如,如果出逃,自然不会有这个顾虑。但是如果真出逃,却又有别的顾虑,在这兵荒马乱的时候,能否安全出逃?这是文祥担心的亦是奕担心的问题。

逃!

怎么逃?这是个问题。

若是留在京城?到时候汉人会怎么待自己?这才是奕最担心的时候,特别是他非常清楚,大清国当年开国的时候,是如何对待朱家人的,根本就是斩尽杀绝。只恐怕到时候,自己万一真的落到汉人的手里,他们也会这样对待自己。

想起这些皇家不传之事,奕不禁打了一个冷颤。

在这个时候,他甚至都恨起了那些老祖宗,难道他们就没有想过,给子孙后代留条生路吗?到现在,现在所有的报应都烙在自己的身上。

不过,话说回来,当年,谁又曾能想到,隔了两百多年后他朱家居然还有咸鱼翻身得那一天!

“这汉人的江山啊……”

不能夺啊!

在心里这般感叹着,奕回头看着李国安,这个因为名字吉祥,被自己留在身边的总管太监。

“看来是要回到你们汉人的手里了。”

宫里的太监都是汉人。

“奴才,奴才到死都随着皇上!”

李国安连忙跪下去表着忠心,生怕自己一不小心说错了话,被皇上推出去砍了头。

“皇上!皇上!”

随着喊声奔进来一个人,也来不及行礼,便上气不接下气地说:

“洋人来了!”

奕望着神色张惶的文祥,语气异常平静地说:

“洋人来了?什么洋人来了”

“洋人说,洋人说,若是皇上愿意,可以到美国避难……”

文祥有些不安地说到。

“皇上这次得非走不可了!而且还得快!要不然,恐怕是出不了京了,来的时候,奴才、奴才就已经令僧王无论如何都要挡住汉军,只要皇上能出了关,就能于牛庄上船,上船去美国……”(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