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铁血宏图 > 第348章 生意(第一更,求支持)

铁血宏图 第348章 生意(第一更,求支持)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8:00 来源:笔趣阁

(您的每一个订阅、推荐、收藏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拜谢!《铁血宏图》小说群:150536833,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银子!

银子是万事之基,没有银子任何事情都无法兴办,任何事业的展开都需要以资金为基础。无论是工厂的建设、码头的兴建,亦或是教育的推行。总之,一句话,武昌欲推行的新政完全依赖银钱的支持。

没有银钱,一切终将成为泡影。

就像汉粤铁路,这条有着“远东第一路”的铁路,承载着数千万广东人的希望,至少承载着广州商人的希望,为了修建这条铁路,广州以及沿线市镇的士绅出资多达4150万两,自其开工以来,可以说,这银钱便如流水一般的开支出去。

尽管这条于湖北、广东境内铁路已经修建了两百余公里,但是几乎每个月都有十数位外国工程师来到中国,参与这一工程,因为工程一旦展开目前人手是肯定不够地,因为南岭山多,而且铁路沿途桥梁、隧道不少,线路一经确定,该架桥的就要架桥,该打洞的就要打洞,不能等铁路修到那里了才开始动工。也正因如此才需要数以百计的工程师,在数十个铁路工程段上指导建设。

“看来,不出几年这条铁路,就能投入使用了,”

第一次来到铁路工地上的朱宜锋笑着对潘兆林说道:

“一旦这条铁路修通的话,三省就可以联为一体,届时你们铁路公司可就为中国的光复立下了汗马功劳!”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这条铁路将会真正的使得自己能够直接掌握岭南,在未来的中国形成一个“水陆联运”的现代化交通网。

现在湖广之所以发展迅速正是得益于共使捷的水上交通,在过去的一年中,凭借武昌船厂制造的百吨左右的小型内河蒸汽船,湖广轮船局先后于湖北、湖南开辟了长江、汉江和洞庭以及澧水、沅水、资水、湘江等水上航线,在获得丰厚利润的同时,亦建立一个现代化的覆盖两省80%区域水上交通网络。

或许外界无法理解这一水上交通网络的重要性,但是对于兵部来说,但凡有需要,其可以在10天内将郧县调至湘粤边界,或者在五天内,将湘南的军队物资调至九江,在过去的中国,这是不可想象的。

依靠三十五艘百吨蒸汽船,虽说部队以及物资的调动谈不上“日行千里”,但每天数百里却没有任何问题。再就是蒸汽船的运力使得湖南的米粮调至湖北时运费极为低廉,低廉的运输费用使得督府可以根据需要调动两省的物资。

一但粤汉铁路筑通,即可以以火车、内河蒸汽船形成“水陆联运”,将千百年来无法与内陆联通的岭南与中原腹地联成一体,而届时自己就能调动三省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支持将来的那场统一之战。

“臣不敢贪功,只是臣现在尚有一个顾虑……”

面对汉督的称赞,潘兆林显得极为谨慎,原本他以为把表妹“送进宫”,自己便能独掌铁路公司,可出乎他意料的是,虽说表妹现在进入府,成为汉督的二夫人,可对铁路公司的掌握反倒甚于过去——对于商人来说,铁路仅只是产业,对于督府,这条铁路却是命脉。

“嗯?说来听听?”

“是这样的人,这些日子,臣于报纸上曾看到有人言称,粤汉铁路利汉不利粤,湖广自古盛产各种土产,又有鱼米之利,他日铁路筑通,湖广土货可以铁路之便运往广州售于海外,而除了盐、糖之外广东几无土货可供湖广,所以有人担心将来这回程时无货可运……”

至于之前的“利汉不利粤”,潘兆林只是说说,没有人比他更清楚,这条铁路对于广东,尤其是对于广州来说意味着什么。而现在他之所以这么说,最根本的原因是担心将来的运力闲置,一但运力闲置就有可能导致运费增长,运费增长又有可能影响到广州的土货外销,最终又会影响到铁路公司的运营。

当然这并不是根本原因,真正让他担心的是将来,现在铁路之所以对督府重要是因为长江下游为太平军所持。粤汉铁路自然也就成了督府的生命线,但是将来呢?

千百年来通往内陆的最便利的交通就是内河航运。而现在依托蒸气船建立的江河航运,更是令长江流域以及沿江河水流域都拥有一个前所未有的便捷——蒸汽轮船可将上百吨甚至上千吨货物运往武昌或者上海,在这种情况下未来的粤汉铁路又怎么可能与江河航运抗衡。

不过,潘兆林并没有直接挑明这一点,对于他来说,现在他宁可将铁路公司与眼前的这位汉督,通过表妹紧紧的捆绑在一起,这样将来其才会顾虑到铁路公司的利益。

“无货可运……”

潘兆林的话让朱宜锋先是一愣,像是看着怪物似的看着潘兆林。

“这绝无可能,一但铁路修通,届时唯一让人担心的不是无货可运,而是运力不足!”

“运力不足?”

“对,就是运力不能满足需求,要知道,这条铁路不仅连接中原,未来它还是连接西南腹地的交通要道,就靠这30磅路轨根本无法满足国内的需要……”

摇摇头朱宜锋朝着一旁的那些铸铁路轨看去,这些铁轨既有进口的也有大冶自产的,在将来它们将会被钢轨所取代。

“且不说其它吧,就说湘南,湘南地少人多,其粮食需要从洞庭等地外购,如果铁路筑通,其完全不需要从洞庭购进,广州的商行可以直接购买廉价的越南米、吕宋米、暹罗米,就像广州人一样食廉价洋米……”

对于进口洋米,潘兆林并不陌生,实际上早在康熙年间朝廷就鼓励进口洋米,若是进口万石甚至还给赏官,广东地少人多,数百年间进口洋米更是不断,进口大米甚至也是十三行的主业之一。

“那洞庭米怎么办?”

潘兆林的不解的问道。

“至于这洞庭米,自然是和湖北米、川米一同,沿水陆两路,销往河南、陕西等北方腹地!铁路的作用是什么?”

一边向前走,朱宜锋一边反问道。

“铁路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把各省连接在一起,使得整个国家成为一个整体,在过去价格较低的洋米只有广东沿海能吃到,往内陆运运费太贵,但是铁路筑通之后,不仅可以运到广东腹地,就是湘南等地也可以因此受益。”

时代的局限性使得潘兆林等人并不了解铁路的意义,尽管汉督的回答让他意识到未来的洋米市场,但他仍然有些担忧的问道。

“在湘南可以,但是在湘北呢?还有湖北,那里的轮船那么多,会不会对铁路造成冲击?”

“当然会!”

对此朱宜锋自然没有否认,实际上即便是在百年之后,内河运输在某些地区依然不断的挑战着铁路。

“但是冲击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古话说“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往往米粮等大宗土货的销售都是在距离可供航行或者可以航行的水道百里以内。如果不靠水路,别说提百里,甚至五十里,都不见得有人贩运。其实,水运与铁路是相辅相成的,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某些天然的水路运输实际上要使产品绕行很远方可到达目的地,铁路则可以直接将农产品的产地和市场连接起来,提高了运输效率。

铁路可以替代诸如四轮马车等运费高昂的陆路运输手段,将商品运至靠近水路运输的地方,从而使水路运输更加有效地被利用;当然水路也可以把的商品运到铁路附近,从而可以更快的把商品运往目的地。毕竟铁路的运输时间更短,火车的时速超过30公里,而在湘江轮船的速度仅仅只有3节。在速度上快了超过5倍,铁路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将更多的货物运往他处。”

作为一个生意人,这些道理可以说是一点就通,在汉督的解释中,潘兆林的眉头时紧时松,然后他又

“过去内河是联系沿海和内陆的唯一一根血管,而将来这铁路也将是血管,铁路使商业发展摆脱了水系的束缚,而在未来,铁路、航运可以组成一家大型的联运公司,就像粤汉铁路可以同湖广轮船局联营,通过合作的方式,解决运输上冲突。就像现在一样,铁路所需的工料,90%都是由轮船局以低于市场价20%的低价承运,若是将这种合作方式继续下去,将来水陆两路联运,岂不是更好?如此一来,轮船局可以将更多的轮船投入更便利的航线,至于次要航线,比如像耒水一带,就可以退出来,你觉得的呢?”

冲着潘兆林展出一个笑容,朱宜锋不经济的抛出了一个诱饵——轮船局!

这就是他的诱饵,轮船局是官办企业,但是基于由河到海的理念,未来轮船局肯定要从官办企业中剥离出去,从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海运,而铁路公司无疑是最好的接手方,更重要的是,现在轮船局可是每年赢利数十万两的优良资产。

“主公,主公的意思是府里愿意出售轮船局?”

惊诧的看着主公,潘兆林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可以打听过,今年轮船局的赢利可能超过一百万两。

“不是卖!”

摇摇头,朱宜锋看着潘兆林笑道。

“是入股,本督准备以轮船局和沿岸码头、仓库为股本入股铁路公司!”(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