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铁血宏图 > 第339章 科学(第一更,求支持)

铁血宏图 第339章 科学(第一更,求支持)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8:00 来源:笔趣阁

(您的每一个订阅、推荐、收藏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拜谢!《铁血宏图》小说群:15o536833,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求知识于世界!”

于文山义熟的院墙上,书写着这样的一句话,尽管“文山”出自文天祥的字,但在这里,所学习的绝不是之乎折也,尽管在义熟之中有从安徽、江苏等地逃来的儒学宗师,但教授少年国学的同时,他们更多的是学习西方现代科学文明,国学在这里更多的是只是一种传承。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文山义熟既是中国第一所大学,同样也是一所专门学校,在过去的两年之中,这里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学生,这些学生现在于兵工厂、化工厂、铁厂、丝厂等诸多工厂之中,或是充当基层技术员,或是出任基层管理人员。相比于其它任何一所学校这里更注重实用,而且随着督府的需求,总是会不断的增开新的科系,比如去年开设的电报专业,即培训电报员、同样也培养电报设备技术人员。

作为电报局技术主管的安东尼奥?梅乌奇从电报专业成立后,便一直在这里培训电报设备的技术人员,在他的指导下,早在去年兵工厂就制造出了第一套电报机,从而取代了电报机的进口。在过去的半年间,之所以,电报能够从最初的仅连接广州至武昌的沿线市镇到连接三省各府,最关键的原因就是设备的国产化,还有就是培训了包括电报员在内的数百名技术人员。

不过对于安东尼奥?梅乌奇而言,他一直专注于“可谈话电报机”的研究上,甚至他还通过自己研究的原型——由于妻子瘫痪在床,早在美国的时候梅乌奇就装配了一个通话系统把妻子的卧室和他的工作室连起来,以方便联系。也就是那个简陋原形“电话”获得了汉督的投资,以及汉督的命名——“电话”。

在过去的半年间,在文山义熟中的他一直同自己的学生们一起研究着“电报”,努力将其实用话,经过不断努力,梅乌奇取得了很大突破,新模型也越来越精巧,通话越来越清晰。尽管梅乌奇感觉现在“电话”的使用性能越来越好,但是对于习惯了后世的手机的朱宜锋来说,眼前的这部电话并不能引起他的惊讶,今晚如此,他仍然看到了电话对未来的重要性。

“现在这个电话机只能在固定两点使用,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研究一种交换设备。”

于试验室中放下手中的电话,朱宜锋适当的提醒道。

对于电话,他无疑是个外行,过去最多也就只知道电话是贝尔发明的,从不曾知道安东尼奥?梅乌奇早在二十几年前,就已经发明了电话的原形机,甚至还投入了实用。如果不是因为安东尼奥?梅乌奇主动向他展示原型电话机,恐怕他也会错过这个发明。

不过在得知安东尼奥?梅乌奇发明了电话之后,朱宜锋仍然给予了一些指导,比如说在碳晶送话器上的提示——碳晶颗粒之间是有空隙的,空隙就是空气,是不导电的。外面的声波压强增大后,引起碳晶颗粒密度增大,也就是碳晶间的空隙减少了,电阻就减小了,声波信号电流就增加了。

实际上电话之所以得到普遍的应用,正得益于爱迪生发明了碳晶送话器。过去朱宜峰只是知道其原理——还是得益于小时候所读过的80版的十万个为什么,那些在几十年后是已经变得冷门,甚至已经被淘汰的知识,在这个时代却是领先于时代的。

虽然那些记忆中的“为什么”只是皮毛,但是对于这个时代的人们来说,那些“皮毛”却不亚于上帝的灵光一闪,有时候人们取得技术上的突破,所依赖的正是那1%的灵感。而记忆深处的“十万个为什么”,于这个时代的技术人员来说就是超越时代的“灵感”。正像现在朱宜锋正在做的事情。

“交换设备?”

无论是安东尼奥?梅乌奇亦或是周围的学生们,无不是诧异的看着汉督。他们显然不知道交换设备是什么,真是他们的观念还停留在电报里。

“我的想法都这样的,就是电话能不能可以和千家万户直接连络,如果像现在这样,一对对的联络,那么谁又有可能在家里装上几个甚至几十个电话呢?”

在他们的不解中,朱宜锋一边解释着,一边拿着铅笔,在纸上画着自己的构思。

“能不能设计一种交换装备,就像是电线的接线盒一样,这个接线盒有许多小圆孔,每一个圆孔应对一个电话,通过线路分别与各用户的电话机联通。用户通过话机将呼叫号码告诉交换台,话务员用带插头的塞绳即可把用户和呼叫方的电话接通。然而,用人工转接电话……”

虽说这种人工转接电话有着效率低、速度慢,而且劳动强度大的不足,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无法满足急剧增长的通话需求。但是在这个时代,这种使用人工交换台的电话,无疑就是划时代的发明。当然跟为重要的是——有线电话在军事上的应用,将从根本上改变战争的进行方式。

电话使得前方的军队可以直接呼叫火力支援,可以让后方的指挥官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命令下达到连排,从而缩短命令下达的时间,从而避免错过战机。

汉督的提醒让安东尼奥?梅乌奇的眼前一亮,他立即意识到这种交换机将会给电话的应该带来什么样的改变,这意味着电话有可能走进千家万户。

“汉督,如果这样的话,电话就可以走进普通市民的家中!”

“确实有这个可能,但是,安东尼奥,”

朱宜锋摇头说道,

“在短期内受限于成本,它根本不可能得到普及,嗯,而且因为电话是由府中直接投资的,所以,至少在未来十至十五年内,电话都不会解密,它都将会作为一种保密的通讯手段,在军队以及督府内部使用!”

不论安东尼奥是否能够理解电话的保密,但朱宜锋依然提出了他的要求,电话将会带来很多改变,正因如此,在未来它将会作为一种保密的通讯工具。

电话与电灯不同。电灯的发明是无法保密的,因为电灯的应用场合是公开,除了房间内、还有工厂,街道,人们有着太多的机会接触到电灯,电灯泡的秘密是什么?真空、碳丝,只需要几个灯泡,外国的那些发明家们就可以轻易破解电灯泡的“秘密”。也正是因为了解电灯作为一个“简单工业品”事实,以及其发明就是大规模应用的,不可避免的为众人接触的软肋,才使得相比于保密朱宜锋更愿意在外人破解其秘密前,用其换取更为丰厚的回报。

但是电话却不同,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使用电话的,只有军队以及少数几个部门,这意味着外人几乎没有机会可以接触到电话,可以接触到电话的少数人又受到保密制度的制约,所以电话可以做到长期保密。

“当然,阁下,一切遵从于您的志愿!”

尽管作为一名科学家安东尼奥?梅乌奇,希望世人知道自己的这一发明,从而得到荣誉。但是,他同样也非常清楚,如果没有汉督提供的5000元资助,就不可能有现在的电话。而且他已经获得了属于他的那份回报——五万元的资金。这笔钱足够他和家人富足的度过一生,而且他还拿这笔钱购买了铁路公司的股票,所以他自然不会反对保密的建议。而且汉督既然提到了保密,那么必定有他的理由。

“这样会不会有点敝帚自珍?”

离开文山义熟的路上,想到自己郑重其事的叮嘱着对电话的保密,朱宜锋暗自在心底寻思着,确实有那么点心理,但是电话不同于电灯,电灯不会直接给军事带来直接的改变,它不会影响到军队的作战。但是电话刚一完成实用化,就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其首先应该用于军舰内部,而后又用于炮台与后方的联系,后来又应用于普通陆军部队。可以说电话最初的推广,并不是在民间而是在军队。

尽管这有着南北战争电报普遍应用的先例作为影响,但是相比于其它,军人对于通讯技术进步的嗅觉是极其敏锐的。

“敝帚自珍就敝帚自珍吧,至少在未来的十几年内,军队都有通讯方面的技术优势。”

相比于其他这才是最重要的!

马车慢慢的朝着督府走去,而朱宜锋则在不断的在脑海中思索着自己曾经看过的《十万个为什么》,那些原本应该忘记的内容,其实一直隐藏于记忆深处,随着他的回想慢慢的浮现于眼前,在那记忆力的帮助下就像昨天刚刚看过一般。想到当年初看那套书时那种简直让自己看到另一个世界,那套书真的是自己的启蒙书籍,在信息如此落后闭塞的小城让一个孩子从小就会好奇会思考,会问为什么,会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充实了整个童年。朱宜锋的心底不由的一动。

“也许这个时代也需要一套《十万个为什么》。”(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