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铁血宏图 > 第331章 钢铁时代(求支持)

铁血宏图 第331章 钢铁时代(求支持)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8:00 来源:笔趣阁

(这几天一直在加班中,今天只有一更了,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明天应该可以恢复正常更新,谢谢你的支持与厚爱!)

正月将出,沉寂了一月的大冶铁厂工地,再一次热闹了起来。在过去的一年之中,大冶江畔一直是一片热闹非常的工地。

尽管已经过去了一年,但是仍然有上千名工匠,在工地上忙碌着,安装那座中国,甚至是整个亚洲第一座现代化高炉,尽管其日产量不过仅仅只有三十五吨,但却意味着西方现代炼铁技术向东方的转移,意味着现代冶金技术传入中国。

置身于这片工地之中,朱宜锋看着那一座座厂房,尽管其中半数厂房仍未建好,而且工厂的主体——高炉以及其附属设备同样也没有完成安装,但是你却已经初显了现代工业气息。

或许在规模上,他无法同30年后的张之洞所建的汉阳铁厂相比,但是朱宜锋相信它的未来发展前景,将远不是汉阳铁厂所能相比。这座铁厂将是中国未来的钢铁工业之母。铁厂的规模不大,但未来将会培养出一代中国本土的冶金专家以及技术,这才是最重要的,同样也是大冶铁厂未来十几年的使命。

“主公,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最迟,今年腊月,铁厂就能出铁了!”

作为工部主事的习之墨在过去的一年零三个月之中,绝大多数时间都在铁厂,可以说这座铁厂凝聚着他太多的心血。他既要主持铁厂的建设,同样还要过问胡家湾煤矿以及铁矿的兴建事宜。

实际上铁厂早已经出铁了,甚至早在去年就已经出铁,不过那是他在借鉴欧洲旧式石砌的五座炼铁高炉设计的四座高炉,虽说是这种焦炭高炉是四十年前的技术,但是相比于传统的坚炉仍然有着很多优点,现在铁厂每天可以出铁二十吨,大都用于制造炮弹、农具等,当然也用于铸造火炮,每月售予太平军的上百门火炮,就是于大治铁厂铸造,尽管这些铸铁12磅炮的性能一般,但却极受太平军欢迎。

习之墨口中的出铁,指的是那座35吨高炉出铁,甚至不是指那几座炼熟铁的搅铁炉出铁,在春节前,两座搅铁炉已经投入使用,虽说产量不高,但是却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熟铁的进口,代替了部分进口,这也是建立铁厂的根本原因。

“不要急于出铁!”

对于这个“喜讯”,朱宜锋则摇摇头说道。

“现在我们当务之急并不是立即出铁,而是要掌握怎么样修建炼铁高炉,掌握它的原理,最终我们还要自己设计炼铁高炉,毕竟我们是一个大国,不可能永远进口炼铁高炉。”

这才是建立大治铁厂的根本原因,并不仅仅只是为了铁,而是为了掌握现代冶金技术。

“今年的外派留洋学生中,有35人学冶金,占派遣学生总数的10%,在未来的十至十五年内,我们的任务是学习,学习西洋的冶金技术,一面兴建铁厂,一面不断的派遣留学生,待留学生回国后,他们可以在这里实习,并且最终取代那些外国技术员的位置,等到将来我们能够自己独立设计炼铁厂的时候,那时候我们才真正建立了钢铁工业,现在,不过只是学生的实习课罢了,这个时候切勿贪图速度……”

一边说一边朝着车间走去,这是与其它的车间不同,这是炼钢车间,更准确的来说它是一个试验车间,而今天朱宜锋之所以来这里,就是因为这座1.5吨的空气转炉,将在这里投入使用。

原本,应该明年,也就是1856年英国人贝斯麦才会发明了底吹酸性转炉炼钢法,而出于对钢铁的需求,朱宜锋才会亲自“设计”了这座转炉,“发明”了转炉炼钢法,不过与贝斯麦发明的底吹酸性转炉炼钢法不同,这是底吹碱性转炉炼钢法。

贝塞麦发明的转炉是酸性转炉,在酸性转炉环境中,磷很难被氧化除掉。所以,贝塞麦转炉只适用于低磷低硫铁矿石,而这正是大冶铁矿所欠缺的,但是碱性转炉炼钢却可以使用高磷高硫铁矿石,而其原理非常简单,采用白云石高温烧成的熟料,混合焦油做成碱性的耐火砖炉衬,冶炼过程中吹入空气并加入生石灰。这样便使整个反应在碱性高温条件下进行,被氧化的磷与石灰结合起来,残留于渣内而不返回钢内,脱磷问题因此得以解决。

看着眼前这个高达五公尺多高的梨形可动式转炉,看着炉身上密布的一个个铆钉,朱宜锋知道,这是兵工厂用了近四个月的时间才制成的转炉,看着巨大无比,可实际上,它的容量不过仅仅只有1.5吨,这一容量甚至低于最初预期的2吨。

“汉督,它真的不需焦炭,就能炼出钢?”

在炉口打开,铁制的行车吊着铁炉将1.5吨沸腾的铁水倒入转炉中的时候,习之墨有些不太确信的问道。

别说他怀疑,任何一个人都会怀疑,这怎么可能呢?不用焦炭就可以炼钢?只需要吹入空气?

“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朱宜锋自信的点点头,尽管自己并不是冶金专家,但是作为一名工科生,对于开创了钢铁工业新纪元的贝氏转炉的结构可谓是非常了解,它结构非常简单,甚至原理也极为简单,与炼钢平炉复杂相比,它的技术难度几乎不值一提。

在炉口关闭之后,朱宜锋点点头,那边他亲自培训出来的两名学生,立即示意打开风机吹入空气,蒸汽机带动的风机将空气人人不断地压入管道。

在空气从空心炉轴吹入转炉下方,从风口吹入炉膛时,那原本沉静的转炉立即发出一阵如同野兽嘶吼般的声音,那梨形的炉口处的光亮逐渐变成黄色,在短短几分钟后又变成了美丽的白色光焰。光焰喷出了足足4、5公尺,反应非常的剧烈,就象是火山爆发一样。炉温从倒入铁水时的1350度左右大约上升到1600度左右。慢慢的那耀眼的光焰黯淡下来。

30分钟!

看着怀表上的时间,再看着炉口处的光焰朱宜锋知道差不多了。于是便示意停止吹气,然后加入去氧剂也就是铁锰合金,从而去除铸锭内的气孔。从转炉流到锅中的是通红的钢的熔液,观察着钢水的色泽,习之墨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这真是钢!”

“没错,就是钢!”

看着沸腾的钢水被倒入模具之中变成一个个钢锭,当冷却水道再钢锭上,立即升腾出一团团白烟,只让这车间中瞬间有如仙境一般。

整个过程约30分钟,而且不需要任何燃料,就可以炼一炉钢。而相比之下用坩埚搅炼法,不仅需要几天的时间,而且还需要大量燃料!

成功了!

看着那一个个钢锭,朱宜锋的心跳不禁加速起来,在这一瞬间,他知道,钢铁时代的大门被自己打开了,而今天的成功都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成功。如果没有一个半世纪以上的技术累积,自己又怎么可能“发现”这个“火花”,从而开启了钢铁时代的大门。

“主公……坐这真的是钢……真的是钢……”

习之墨喃喃着目中尽是不可思议之色,作为工部主事对于钢他并不陌生,但是他从未曾想到钢可以这样冶炼,而且成本居然是如此低廉。

“一吨钢从英国进口的话是146元,厂内之前冶炼是127元,现在……应该不超过24元吧!”

不超过24元一吨钢!

这意味着什么?

至少意味着工厂可以提供不比铁贵多少的钢!而工厂在未来可以用这些廉价的钢生产各种各样的商品,它们的价格远比英国钢制商品廉价,即便是只以其四分之一的价格销售,仍然可以获得远超过英国人的利润。而这意味着搅炼法炼制出来的价格昂贵的钢,将会被淘汰,商人的本能的习之墨立即意识到保密的重要性,他几乎立即开口说道。

“主公,还请主公立即调一队宪兵把这间厂房隔离了,防止的炼钢机密外泄!”

虽说做为官员,但习之墨终归还是商人出身,相比于欧洲工厂四倍以上的利润,足以让任何生产商为之疯狂,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试图从这里窃取这种工艺。当然,这是在他们获知这一消息前,现在他似乎明白了为什么汉督要把这座车间设于炮厂之中,这是因为炮厂更易保密。

“暂时先保密一下,不过不用保密太长时间!”

对于保密朱宜锋自然没有拒绝,他看着转炉说道。

“咱们要再建一个转炉,等到产量上运之后,咱们就可以一边低价向欧洲出口钢材,一边做专利授权……”

保密,又能保密多长时间呢?相比于保密,朱宜锋更看重在未来的十几年间通过专利授权获得的回报,在历史上贝塞麦通过低于市场30%的价格出售钢并没有挣到多少钱,真正让他挣到数百万英镑的专利授权,这还是因为酸性转炉的使用受限,否则他必定可以获利更为丰厚的回报。

真的转让专利吗?

转让专利可以获利更为丰厚的回报,而且明年贝塞麦的就会发明这一技术,现在转让可以保证利润最大化,尽管其中有一些困难,但并不意味着不可以尝试。

突然朱宜锋的眉头猛的一皱,在历史上钢的普遍应用差不多要等到20年之后,是什么制约了钢的应用?

仅仅只是酸性转炉吗?似乎平炉发明之后,大行其道的依然是铁!各种各样的锻铁依然是钢铁的主流,钢材的应用依然非常有限。

是什么原因导致性能优良的钢材没有立即得到普及?

是钢的加工!

现在的刀具都是高碳钢制成,相比于铁,钢的硬度太大,用高碳钢刀具加工,是落后的刀具制约了钢材的应用!

没错,没错!

炼钢的方法不是制约其应用的根本原因!

加工技术才是!

没有合适的加工方式,准确的来说是刀具,即便是钢材的价格降低了,也只能做铸钢使用,而无法被加工成各种零件替代铸铁、锻铁零件。

没错,就是这样!

瞬间,朱宜锋意识相比于钢材,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技术,在这个“铁器”普遍应用,“钢”受制于其成本、加工而未得到应用的“铁器时代”,钢合金自然是不存在的,甚至就连最为普通的高速钢,也要等到四十多年后才被发明出来。

现在自己只是在刚刚敲响了钢铁时代的大门,转炉的应用不过只是敲开一个门缝罢了!更为关键的核心技术还没有得到突破,这意味着钢的应用还有诸多的限制。而这意味着,即便是各国得到了转炉技术,受困于刀具的限制,他们依然不能将性能更为优良的钢材应用于方方面面,顶多只是用更为廉价的价格向世界倾销谢尔菲德的剪刀、菜刀。甚至他们的生产成本并不见得会降低多少,因为刀具的损耗远超过过去。

真正推开“钢铁时代”那扇大门的是现代化的刀具!而不仅仅只是炼钢技术。也许,自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或许朱宜锋读大学时所学的并不是冶金专业,但是作为一名工科生,对于冶金或多或少的总了解那么一点,至少知道合金钢的原理——在普通碳素钢基础上添加适量的一种或多种合金元素而构成的合金钢。实际上,合金钢的发朝正是由于钢的生产量和使用量不断增大,机械制造业需要解决钢的加工切削问题,才使得硬钢、铬钢以及高速钢等合金钢被发明出来。

“之林!”

朱宜锋看着依然处于震惊之中的习之墨说道。

“厂里不是有炼钢钳锅吗?这次我回武昌的时候,你准备一个小型钳锅,安装在督府里!”

或许钳锅冶炼普通钢材的成本太高,但是在这个时代它却是冶炼优质钢材的不二选择,甚至直到百年之后,一些优质合金钢依然是使用钳锅进行冶炼,至少那些优质合金钢最初大都诞生于石墨钳锅内。(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