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铁血宏图 > 第20章 遇匪(第二更,求推荐、收藏)

铁血宏图 第20章 遇匪(第二更,求推荐、收藏)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8:00 来源:笔趣阁

(新书不易!您的每一个推荐、每一个收藏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极为珍贵的!新书不易,还请大家多多支持,拜谢!《铁血宏图》小说群:150536833,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龙套报名贴已开于书评区,欢迎大家报名,每一个角色都会有自己相应的位置!报得越早,越有可能成为元老!再次重申,新书不会影响老书!老书会正常更新。ps:还没有收藏的大大,收藏一下,每天推荐票推荐一下,不要让铁血淹没在书海之中!拜谢!)

傍晚时分大雪纷纷飘落下来。到了晚上,刮起了大风,烟筒发出了呜呜的怒吼。山风在山谷间凄厉地呼啸着,在那风雪之中,一队百多号人组成的人马,浩浩荡荡于山路中赶着。

真他娘的冷啊……

寒风刺骨!

骑于马上的王孚,总算是体会到这个词的含意了,下山后才不过几个钟头,就变了天,到了傍晚的时候,雪便纷纷扬扬的下了下来,雪大,风更大,大风卷着鹅毛大雪,把这天地间的万物全都为遮挡住了。

头戴着狗皮帽子,顶着寒风的王孚恨不得把自己塞到一床棉被里头,可周围的人却像是没有感觉似的,继续顶着风雪往前走着,瞧他们的那模样,虽说脸上、头上,全都是雪,可却还是一副不知冷的模样。

尽管是鄂中自兆山寨子里头目,可王孚从来不觉得的自己是个土匪,实际上,这土匪的身份从未让他有过任何归属感,实际上与鄂中土匪大都来自豫皖等地的流民不同,虽说他也是安徽人,但却是出自相对富庶的徽州,而非贫瘠的皖北,十六岁考中的秀才,原本还曾想考取功名光宗耀祖的他,却因为父兄先后离世,被迫弃文经商,往襄阳接过父兄留下的家业。

若是在几十年前,这盐商瞧着还很风光,可打从道光年间“废引改票”之后,这盐商的日子便一日不如一日,待传到王孚这一辈子,非但号上亏空数万两,而且还积欠官银数万两,若是换成大盐商倒还能承受,可王家不过只道光年间新起的票商,父亲用几十年的时间积攒的家底早已耗空。

为了摆脱危机,和许多盐商一般,王孚选择了“官贩私盐”,可谁曾想,还未曾摆脱困境,便东窗事发,几经辗转后,他却从一个临近破产的盐商,摇身一变成了自兆山山寨里的“山大王”。

人生总是如此奇妙。

作为一个读书人,尽管落了草,可王孚从未曾甘心一生与草寇相伴,可对于大清国来说,这从来就没有过招安的说法,他自然也就当不成宋江,而且在这承平之世时,土匪也不好当啊!

可黄天不负有心人!

在落草多年,差点积怨成疾的当口,武昌那边被乱贼围攻的消息便传来了,一听到这个消息,他的第一个反应便是“机会来了”,于是乎立即点齐兵马往省城赶着。

是招安为兵?

还是投奔太平军?

即便是骑在马上,被那如刮骨钢刀般的寒风吹着,王孚的心里仍在寻思着这个问题。

投官军会不会被当成土匪给剿了?

若是投太平军的话,会不会给当成了炮灰?

瞧着身边的弟兄,虽说除了少数几人外,与其它人并没有多少的感情,可王孚却知道,这些人是他安身立命的本钱,无论是官军亦或是太平军,没了这弟兄们,他王孚又算得了什么?

除非有一天,他当真成了一地父母,若是在这军中,恐怕就离不开这些弟兄们。

浑浑噩噩的想着,王孚的心思却越发的混乱起来,一时间,他分不清自己应该怎么办,而更为重要的是,无论是官军也好,太平军也罢,都充斥着太多的风险。

“二当家的,你说弟兄们到了武昌,就真能混成个开国元勋?”

骑在马上的丁老六,冲着身旁的二当家的问道,做土匪做的是朝不保夕,可胜在自在,可大当家的却说着到了武昌,大家能混个开国元勋,到时候大家伙都能升官发财,可丁老六总觉的事没那么简单,但他却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能不能开国元勋,我不知道,可再不济,总不至于饿肚子吧,管他是官军也好,反贼也罢,从古至今,当兵吃粮这是天理,是不是!”

李二虎嘴里这么说着,他向来是听大当家的,既然大当家的说要带着大家伙投军,那就投军,再说,当土匪是抢,当官兵也是抢,有时候官军抢的比土匪还厉害,可更厉害的是,官军抢的时候,那些个财主那一个敢反抗?但他们碰着土匪的时候,又有几次不是拼死相抗?

什么世道啊!明明大家伙都是抢,结果……还是当官军好!

有了那身官衣,那些个财主见着时气势都先软上几分。

“理,倒是这个理……”

丁老六呜了一声,然后便沉默了,在他沉默不语的时候,李二虎的双腿一击马腹,追上前面的大当家轻声说道。

“大当家的,这眼瞧着快晌午了,这前边好像有个村子,要不弟兄们就先在这村子里吃口热的?”

二虎的话让王孚点点头,随着吩咐道。

“成,就这么办吧!”

一座与附近的中式建筑截然不同的混杂着许多西式风格的建筑风耸立在雪原上,而那建筑顶部的十字架,更是在提醒着人们,这里是什么地方,这是一座教堂。

一行人骑着马待走近了,才注意到,那栋西式的教堂式的建筑大门敞开着,在门前的雪地上,还有以看到被扔在地上的破椅烂板。

这就是圣安多尼小修院?

疑惑中的朱宜峰看着教堂敞开的大门,朝着身边的女孩看去时,只见那张巴掌大的小脸上写满了担心。

“玉欣,你别担心,李神父肯定不会什么事的!”

话时功夫,朱宜峰人便从马上跳了下来,走进了这座可谓是中西合壁的教堂之中。

空荡荡的!

还算整洁的教堂中只有那一个个散乱的长椅,瞧着这空荡荡的教堂,不知为何,朱宜峰的心底似乎松了一口气,甚至还感觉有些庆幸,当然这庆幸顶多只是一丝窃喜罢了。

“玉欣,吉人自有天相,上帝一定会保佑李神父……”

尽管从不信鬼神,但倒也不抵触在这个时候拿上帝去安慰身边的小女孩。这时林郁青一行走来了,他冲着朱宜峰摇摇头。

“东家,这里头没有人!”

没有人!

不知是不是为了躲避战乱,别说是这座教堂,就连同附近的村子里,百姓也不知道跑到了什么地方,因为时到中午的关系,在他人于教堂的厨房中准备着午餐的时候,朱宜峰则好奇的参观着这座教堂,嗯,应该说是小修院。

在教堂后方,建有十几间房屋,其还有几间看起来像是宿舍,在宿舍以及教室中散落着不少书本,对于那些拉丁文或者意大利文的神学教材,朱宜峰并没有多少兴趣,实际上他之所以兴致勃勃的“参观”这里,却是因为除了那些神学教材之外,他在宿舍中他还看到数学、地理等方面的书本,在教室的黑板上,更是挂着一张植物挂图,显然,这不仅仅只是一所修道院。

相比于普通的修道院,这里更像是一个学校。

“……36、37……”

在小修院中转一圈之后,朱宜锋特意数了一下那宿舍中的床铺开,一间屋六张床,一共七个房间是宿舍,这里有42个学生!接受一定现代教育的学生,想到这,他又不禁想到玉欣,她是不是也在这里接受教育?

“真没想到,现在的武昌就有教会学校了!”

对近代历史的了解,使得朱宜锋非常清楚,现在即便是在上海,也仅只有一所教会学堂,谁能想到,那些传教士的手,居然伸到了这里。

“东家,东家……”

突然,就在朱宜锋感慨的当口,于小宝火急火燎的跑了过来,几乎是刚一见着东家,便神情惶恐的他连声说道。

“土,土匪,打,打上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