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文娱救世主 > 第69章 趁热拍一发

文娱救世主 第69章 趁热拍一发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7:27 来源:笔趣阁

顾诚在家打理了半个月生意,也忙里偷闲录完了一张碟。眼看日子已经过了元宵节,他也差不多该重新回湾湾拍戏了。

这段时间里,蠢蠢欲动的陈天乔不出意外地被顾诚摆平,双方最终签订了电子支付的合作合同。陈天乔承诺盛达方面在4月1号之前分批支付传奇娱乐300万开发费,换取传奇娱乐开发可供“龙族”充值的改良版充值软件。

传奇方面则承诺,到2001年底之前,绝不把该充值系统给第三方网游使用。否则也要倒赔盛达300万。

合同签订之后,顾诚心中很是暗爽了一把,心说陈天乔简直就是在给自己送钱。就凭“龙族”这么窄的地区受众面,哪怕加入这个系统,估计一年也就增加个一两千万的销售额,大部分毛利还是给他顾诚打工了。

而且,这笔交易也为他的充值系统白白腾出半年左右的窗口期。至少2001年上半年,国内不会再有其他同行动“再做一个固定mac物理地址版支付宝”的念头。

半年之后,网游支付市场乃至其他虚拟物品支付市场早就被传奇娱乐跑马圈地扫清空白,其他人要进来就更难了在顾诚眼里,这个收获可比做游戏多赚点钱更重要。

2月8号,顾诚飞到湾湾,准时进组,还带来了给《流星花园》的投资尾款。

制片人柴智萍看在投资的份上,眉花眼笑地迎接了顾诚,还和蔡导一起摆酒请大家聚餐了一顿,整个剧组看上去一片和谐。

次日,便是重新开机的日子。

一群人上过香,柴智萍鼓励道:“大家再加把劲儿!努力20天、争取月底前把最后八集拍完,下个月就能上映了!”

从顾诚到周瑜民,从徐惜缘到林志凌,所有人都精神抖擞,借着刚过完年的锐气,百分百地投入到拍摄中去。

大家早就习惯了顾诚的见多识广和飞速进步,然而短短半个月不见,顾诚给大家的感觉是愈发成熟了。好多原先只是海绵吸水、浮光掠影的进步,在他半个多月闲暇之余的自我反思、自我整理后,显得愈发炉火纯青。

如果说去年的顾诚,演技水平还仅限于个刚刚北影毕业一两年的顶尖优等生。那么如今的他就像是又凭空增加了两三年的片场阅历。

只有顾诚自己知道,是他那深印脑海中的辅助学习体系惯性在起作用。

每天演戏的时候,他都能“内视”到自己脑海中有诸如“情景记忆-哭泣,掌握度85%,基本上可以实现随时随地想哭就哭”,或者“防出镜/防跳轴摄影空间感,掌握度75%”之类的“字幕”。

每一次,他都能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和他自己挑出来的优秀影片对比,找出细节,条分缕析地改掉。尤其是那些比较客观的、而传统艺术生因为理科成绩差、空间想象能力差而掌握不好的技能,在顾诚眼里偏偏是如臂使指,一下子就能飞快进步。

如此一来,不仅他自己的表演在剧组中深受好评,连和他合作的人都觉得无形之中省事儿了很多。

比如,这天已经拍到第20集了,那里有一段花泽类和道明寺比赛篮球、为杉菜争风吃醋的戏份。

这段戏本来只是给男一男二装逼耍帅用的、顺带烘托一下热血友情。

因为是移动比较剧烈的篮球戏,所以摄影越轴、跳轴的问题肯定是免不了的。摄影师为此设了好几个机位一起拍,有1台全景推拉的,2台中景摇移的,再加上最后2台特写跟拍道明寺和花泽类脸部的。

但饶是五台机器一起上,晚上拍完之后洗出来,想回放剪接时,蔡导依然觉得跳轴很严重,根本不知道怎么剪。

所谓跳轴,通俗的说就是指一组多个拼接的影视画面之间出现了让观众感觉相对运动不一致、不在一根运动轴线上的问题。

比如一场跑步戏,一开始摄像机位放在跑道右手侧、拍出来的演员都是从画面左面往右跑的。如果这时候突然剪接到反方向的一个机位上的镜头、让观众看到演员从右往左跑,观众就会觉得空间错乱,不和谐。如果非要切换,这时候正统的做法是在中间穿插一个前向后者后向拍摄的短镜头,防止拍摄运动轴线瞬间跳到反方向上。

蔡导目前看到的就是这种情况。他剪片剪到深更半夜,忍不住把摄影师拎起来教训:“老杨,这素材不能用啊,太乱了。要不你试试看别弄那么多花哨的换镜,就跟拍‘日剧跑’之类的运动戏那样,用两三个机位拍到底不好么?”

摄影师捂脸道:“老蔡,这是篮球戏啊!怎么可能跟跑步戏一样处理。跑步戏大家只追求看跑的速度快慢,我拉全景镜就不会跳轴。但篮球要凸出运球球员的动作细节、面部表情,很多时候非得拉特写镜的,5个机位已经是最少了。”

蔡导长叹一声,知道摄影师说的都是真相:“但你这样搞,我剪接的次数一多,观众就云里雾里了;我估计甚至连‘现在究竟是哪一方在进攻哪一方在防守’都表现不好要不你还是学上次拍开车戏一样,给大家写一个运镜本,告诉他们每个特写动作时对着哪个机位演,明天咱重拍一遍吧。”

蔡导的话其实一点都没错。因为如果没有顾诚的出现,历史上的《流星花园》确实把这场篮球戏拍得运动感辣鸡无比,简直就是过家家聊天。

观众看后,除了知道“花泽类和道明寺确实在球技上装到逼了”之外,剩下的就只有一个印象:乱!

摄影师无奈地吐苦水:“你是知道我的,不是我不想啊。关键那批菜鸟怎么掌握得了那么高深的演技?一打起球来,要做到动作、表情不走形就不错了,你还指望他们前几秒脸侧向a机位、3秒钟后切换到45°斜对b机位?这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你就凑合着用吧。”

蔡导不甘心,去和柴智萍说了,柴智萍表示明天把情况通报一下,试试看吧。

第二天,一伙人重新被喊到篮球场,补拍那一场戏。

蔡导拿出一个运镜本,对顾诚、言成旭、周瑜民和徐惜缘吩咐:“昨天拍出来的效果太烂了,剪起来要么就是跳轴很严重,要不就是虽然不跳轴、但是脸都看不见。今天咱根据这个运镜本学一遍,大家摸清了每个动作时身体该朝着哪个方向、脸往哪边看。”

蔡导说完之后,制片人柴智萍还补了一句:“大家别勉强,如果实在做不到,就算了。这场戏耗资很大,5个机位同时拍,那就是5倍的胶卷消耗量,最后大部分都是要剪掉的。如果你们hold不住,咱就别浪费胶卷了。”

言成旭、周瑜民一听都觉得很有压力:这种戏拍废一条,平时单机戏都够废五条了。

所有人都看向顾诚:戏是你掏钱的,如果你愿意多浪费点胶卷钱,那就重拍咯。咱其他人无非就是陪你耗点儿时间。

顾诚接过运镜本,看了整整十五分钟,在脑海里自己想象了一副上帝视角的相对运动轨迹俯视图。

然后,他在众人瞩目下开口了:“这样吧,我觉得咱可以试试,先拿数码的空跑一遍。”

“行,试一遍吧。反正不浪费胶卷。”摄影师耸耸肩,无奈地说。

“等等,我还没说完呢。”顾诚一句话,把大家的注意力重新拉了回来,然后缓缓说道:

“一会儿拍的时候,你们先根据运镜本,在主机位后面找一个场记举一面小红旗,让场上的演员可以看清楚目前应该对着哪台摄像机演。我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目前的表演有没有在这个机位上越轴。

如果我自己的第一人称视角空间感觉得越轴了,我就在运球时加个小动作比如,平时我会用手腕的摆动运球,一旦到了我觉得越轴的时候,我会把整个手臂挥舞起来拍球然后场记就根据运镜本上的设定,在后面几秒钟担任主机的的机位后面举旗,大家就把脸大致朝向新的机位演。如何?”

“如……如何?”摄影师愣了半晌,“你问我如何?我当然没问题了,能这么拍,我爽都爽死了,关键是你拿捏得好那个节奏么?”

按常理来说,摄影的时候,有没有跳轴、越轴之类原本不需要演员去留心、那都是导演和摄影师的问题。演员的的配合充其量只是做到不要出镜头,就算尽到本分了。

但是,也不排除某些特别牛逼的老戏骨,可以做到在遇到该cut机防跳时,通过一些小动作提示出来:摄像师看到他这个小动作,就意味着该侧重下一个机位了;后期制作人员看到这个动作,就意味着该剪片了。

遇上这样的老戏骨,摄影和后期都会觉得顺畅无比,非常乐意合作。

问题是,这种老戏骨,当时在国内电视圈里,也就陈稻明、唐果强这档咖位的家伙可以做到吧。连金成武都还得再磨砺个七八年才算窥其门径。

现在顾诚居然说他有那么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上帝视角”,蔡导和摄影师不诧异才叫怪呢。

蔡导不放心地拿肘捅了捅顾诚:“嘿,你到底行不行啊?”

“又不浪费胶卷,试试看呗。”顾诚毫不在意地说。

“行,那就走一次。”摄影师痛快地说,然后吩咐场记和助手准备好五面小红旗。

“action!”

随着一声打板,顾诚扮演的花泽类,对着背后举着红旗的机位,侧着身子开始运球、过人、投篮。就在他晃过道明寺之后,估摸着自己的动作已经快越轴了,他猛地加大了一下拍球的幅度。

2号机位的场记死死盯着他的动作,看到他交代过的那一下运球后,稍稍迟疑了半秒。顾诚见他没反应,又大幅度拍了一下,场记这才确认没看错,在2号机位背后举起了旗子。

其他几个演员顺着旗子把身体微微转过去一些,确保新的衔接主机位可以拍清楚。他们的动作有些生涩,有些措手不及,和顾诚的反应完全不能比,但至少比原先毫无机位概念一通乱演要好很多。

然后,就是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跳机。

蔡导松了一口气,眼睛却越睁越大。

这是他当了十几年偶像剧导演,第一次亲眼见识老戏骨通过“第一人称视角”指挥摄影师防跳轴的。

这是《流星花园》啊!不是《康稀王朝》或者《长征》啊!怎么会有空间表达能力这么强的老戏骨穿越过来的?

“太好了,就按照这个来!赶紧上胶片,趁热拍一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