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文娱救世主 > 第12章 天道立法者

文娱救世主 第12章 天道立法者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7:27 来源:笔趣阁

在好莱坞,电影行业有严密的行业工会,管制和自律非常严格(当然有些投资在300万美元以下的片子,因为过于小虾米,工会可以不管,随便搞,这是为了降低普通人业余试试水的门槛。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同样,在好莱坞也有一套严格的完片保险制度。

投资300万美元以上的电影,会被工会要求强制投保根据片子类型不同、后期制作资金需求的比例不同,大致要缴纳相当于全片投资2%~4%的钱,给一家专业的电影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拿了这些钱之后,会成立一个基金池,用于保护投资人的风险比如100部投保电影里面,有两三部因为出现意外事故,靠原有这点钱绝对不可能拍完了。如果这些意外事故是不可抗力的,没有人对此有过错需要负责,那么保险公司就出钱接管,把片子拍完。

但在好莱坞的保险公司要做的远远不止是这些,他们收了保费之后,会派出一名甚至数名评估师,全程跟着为这部电影的剧组服务。这些评估师每天、每个拍摄环节都会查账,确认导演在拍到某个进度时已经花掉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

如果导演超支了,一次两次他们还会善意提醒,并要求整改。次数多了,或者金额明显超支打不住了,他们甚至有权申请司法协助,强制执行把这个乱花钱的导演换掉,换一个保险公司另聘的导演来把片子拍完。

所以,在好莱坞拍大制作,一部电影的预算案是非常细的,比如:演员片酬30%,编导薪酬12%,灯光道具场景等剧务人工累计8%,道具服装器材支出15%,布景场租10%,后期剪辑6%,配音合成8%,特效制作15%~30%……

导演必须严格遵守每一部分具体花多少钱,绝对不允许和国内那样“写预算给投资人看的时候,演员片酬只占35%,后期特效音轨35%,到了实际拍片的时候给演员片酬65%,只留下5%给特效”。

从这个逻辑可以轻易看出,电影完片保险制度,除了保证完本之外,最大的受益方就是后期制作团队。

因为没有这项制度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前期环节预算超支,坑害后期环节”。

一部电影,演员明星总是第一个环节雇佣的,片酬支付也是最早花出去去的钱。后期制作总是最后才花钱的,等他们想花钱的时候悲惨地发现已经没钱了。

这样没有“第三方过程监督”的胡搞,能不产生“五毛钱特效”的悲剧么?

最可怜的还在于:因为国内人人不要品牌,人人都跟旅游景区纪念品店一样做一锤子买卖的宰客生意。大家都致力于把钱花在把观众骗进电影院的显性、易量化指标上。

于是就导致了“谁老实谁吃亏”,因为华夏观众根本不相信国内制片方会好好做特效,你明明做得好,也被同行的名声给坑了。

陈撸鱼花了很久很久,才把权宝雅刚才那番话里的深刻沉重道理彻底想明白。

“没想到,顾诚拍一部《不能说的秘密》,搞几个良心特效,唯美的后期制作,这背后竟然还有那么深刻的思考和深邃的道理。

怪不得他不屑于让权小姐去参加《快乐大本营》或者《天天向上》了,这么沉重深刻的话题,上上我们《撸鱼有约》都嫌不够严肃呢。”

陈撸鱼内心如此思量,已经收起了全部的轻视之心,决心回去好好把这一期节目打造成爆款。

她彻底拿出谦虚的心态,向权宝雅私下里请教交流了很多意见,并且明言让摄像师关掉摄像机,保证这些话不会被拍出来。让她把顾诚想要说的、哪怕再惊世骇俗,也不要怕,尽管说出来。

……

《撸鱼有约》的这一期,在两天之后就播出了,引起了非常剧烈的反响。

yy贴吧上当晚就讨论得热火朝天。

“原来国内的电影后期投入始终不足、效果始终不好,是有这方面的原因的呀!我一直都错怪五毛钱特效工作室了!”

“还是诚哥敢说话,而且一贯霸气。看这架势又是要来颠覆一个行业的法则了。诚哥就是牛逼,要么不出手,一出手就一个行业地震了。”

“谁说不是呢,唱一首歌就搞个叮铛网,出一本书就搞个某点网,现在来拍部电影,又要指点电影行业的江山了。我诚就是厉害!”

“不过宝儿姐看上去也好有深度哦,看来跟着诚哥混的人就没一个简单的,原来我还当她就是个纯情元气偶像呢。好羡慕啊,要是我也可以跟在诚哥身边打杂跑腿沾点仙气就好了,没工资都无所谓啊。”

“楼上少发花痴了,先上个照鉴定一下姿色再说吧。”

在新浪博客上,很多圈内专业人士也热烈地发文讨论了这个话题,博客上的人大多专业理性,倒是少了吹捧,多数都言之有物。

尤其是那几个在国内电影圈目前还算有头有脸、一旦真的搞品牌后,最容易受益的民资制片方,统统第一时间站出来力挺顾诚的这种尝试。

“我认为顾诚说出了我们所有人想说却不敢说、或者原先没有想透彻,只在脑子里朦朦胧胧的事情。华夏电影圈如果不搞这种信用制度的建设,迟早会变成一堆人捞快钱、骗观众进电影院的乱局。

而且随着互联网资讯的爆炸、用户的时间越来越碎片化,带着‘花个几小时下去也不知道片子好不好看’的疑虑之心去买票,迟早会让这个国家的电影产业陷入停滞。今年国家如此扶持国产电影行业,在高增长面前我们更该持续做品牌,把底子和行业信用打好。”

这番话,是华艺兄弟老板王忠军在自己的博客和人人网公众号上写的,算是旗帜鲜明的力挺了顾诚的说法。

其他几家民资电影大佬也纷纷跟进。最后只剩一些国有电影制片厂之类的吃皇粮不知信用为何物的企业浑浑噩噩,说些“顾诚管得太宽,保险公司涉及金融行业哪能乱来”之类的话和稀泥。

当然他们也不是故意添堵,而是国企确实不需要什么信用。因为国企拍片很少真的资金链断裂,主旋律电影钱不够了国家会补贴,这些国有制片厂至今也没有彻底市场化运营。所以他们也不太存在“前期挤占后期的钱,后期钱不够了偷工减料”。

这点还是要赞一下国企的,对于他们来说亏本不是大事儿,没必要为了防止亏本就干偷工减料这种罪名更大的坏事儿。

然而这种酸唧唧的言论,在不明行业内幕的吃瓜群众眼里,就变得非常恶心了。一时之间一股讨伐的风潮掀起,无数人缀着那些国有电影制片厂的官方博客之类的狂骂,说他们不做人事儿。

三天之后,因为舆论较大,连电影管理局市场管理处的程处长都发现问题了。

“程处,这事儿会不会是顾诚故意在引导舆论?要不要敲打他一下?”下面的科长怕事情闹大了舆论引导不回来,不无担忧地请示。

“怎么搞成这样了?不过看样子也不像是顾诚故意引导的。这样吧,你找个渠道,让顾诚自己发声澄清一下。如果他愿意,这事儿就当没发生。”程处长皱着眉想了一会儿,决定还是不要乱来。

顾诚已经是明面上的亚洲首富了,海外传媒也掌握了那么多,不是随随便便好封杀的,能先礼后兵就先礼后兵。

“成,那这事儿我通过高大松反映一下。”那个科长也就没再多事儿,通过高大松先礼后兵去了。

……

“怎么搞的,我啥都没说,就让宝儿去参加了个《撸鱼有约》,怎么一放出来就这个效果了?这明明是陈撸鱼怕事情不够大,在旁白和总结上挑唆的嘛!”

顾诚听了高大松转述的总局方面的通报,这才去重新看了一下权宝雅上的那期访谈节目,以及秘书给他摘要出来的目前网上的一些论战,皱着眉头摇头叹息。

“总局的意思是,如果不是你指使的,那就把这事儿引导一下,别让网民继续围攻那些持有‘希望在涉及金融领域保守持重’观点的单位。”高大松在电话里强调了一句。

“行,就帮他们解个围吧,我亲自到我自己的人人网公众号上留点言。”古城说着,挂掉了高大松的电话,翻开电脑思索起来。

不一会儿,他就噼里啪啦地开始在屏幕上码字。

“前几天我让宝儿去参加了个访谈,没想到后来影响力那么大我一直以为也就圈内专业的人看。今天才知道,这几天网上发生了这么多事情。

在此我想说,对于电影完片保险制度的讨论,各方意见都是应该被尊重的。金融牌照不是儿戏,而且那天宝儿的言论也只是我平时的一种设想之一。我们完全可以绕过金融的手段,用别的方法同样把事情最终做成。

而据我所知,国有电影制片厂的同行们,在完片和后期预算方面的节操还是很不错的。偷工减料的事情他们不太做,所以导致他们对民资在这方面的隐痛点体会不到,也就不觉得这种改制有多迫切。大家不应该因为这种观点就攻击他们他们是宁可亏本,也不会偷工减料的,这一点我相信。”

顾诚写到这儿,基本上算是把最近因为不小心质疑了他而被网民喷成狗的各大国有电影制片厂解围了。

他立刻点了发送,先把这一段发了出去。结果刚刷新了一下f5,就发现冒出了几百条回复和评论。

“握草!我的公众号怎么关注度这么高?文章刚发五秒就三百条回复了?这个效率也太高了!”

他手一抖,又f5了一下,这次已经有发帖20秒了,回复数已经几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