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文娱救世主 > 第27章 英雄所见略同

文娱救世主 第27章 英雄所见略同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7:27 来源:笔趣阁

两年多之前,当顾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他也不过是一个智商超群、远见卓识的普通人而已。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那时,地球上才智和他相若的人,或许有几十万个。

所以在没有彻底弄清楚形势之前,他对“史”还是怀有一定的敬畏之心的。

哪怕知道自己本事非凡,他也依然把“繁荣”和“萧条”之类的词当成背景色,从来没想过去改变它们。

充其量只敢说“不管宏观经济是萧条还是景气,我都要找到自己的赚钱和成功之道”。

但是一切在2000年的9月改变了。

那一刻他发现,原来“互联网泡沫的总崩溃就该爆发于小不死总统上台后前两个月”这条“宏观大史”,也是可以被他的蝴蝶效应推动的。

他引爆了僵尸网络和灰鸽子的新应用,提前崩解了人类对互联网广告的诚信评估体系,这一切便水到渠成地提前了。

不过,即使是那时,他也只是对“宏观形势不可改变”这个信条产生了一丝裂痕。

他只知道自己如何戳穿了虚假的繁荣,却想不到如何重建健康的繁荣。

用一句剑道术语“守破离”来评价。

在顾诚出现之前,互联网界在“守”,顾诚的蝴蝶效应提前了“破”,但他依然不知道怎么“离”。

守,是对真实和造假不加区别的盲目信任;

破,是戳穿这种信任中的盲目乐观,然后瞬间走向另一个极端,一棍子打翻一地球人;

离,则是重塑一双穿透迷雾的法则之眼,把真正有价值的互联网流量和广告,与造假的数据鉴别开来。

但是,在接受“劝说联通高层相信互联网寒冬即将过去、促进华夏网络基础建设提前加速”这个“系统任务”之后,这短短一两个星期里顾诚想了很多。

最终,在齐枢机召集的会议上,和吴教授一番激辩,让他灵台空明,豁然贯通。

“我亲手加上了最后一根稻草,让这个世界萧条。今天我就亲手把这个世界拉回来。”

抱着这个宏伟的念头,他调集了几个绝对可靠的心腹精兵强将程序员,花了十天左右的时间,按照他的秘密吩咐,完善几条他提出的算法思想。

注意,仅仅是算法的思想,而不是算法本身。

毕竟顾诚不是死记硬背的人,作为一个几十年后的数据大师,他知道很多过时的算法思想演进史,却不可能把所有算法都背下来。

更不知道如何让一条算法契合如今这个时代的技术背景、兼容这个时代的硬件环境。

要是拿一条适合英伟达gpu来并行执行的大数据分析算法,搁到如今只靠英特尔cpu计算的物理环境下,又没有深度学习体系的支持,说不定效率反而会比本时代程序员优化过的算法效率低上几十倍。

(注:英伟达,nvidia)

还是让本时代的人,来干那些让思想具体落地的工作吧,顾诚只适合提纲挈领把控战略方向。

……

十天之后,五月底。

他在演唱会前两天,抽空飞了一趟京城,求见了度娘家的李老板。

顾诚的策略,还需要一个合作方。

因为他本身没有强大的搜索引擎,也没有华夏网民数年来搜索行为所积累下来的大数据。

而这两样东西,国内只有李老板有。

这件事儿,只能双方合作,然后以此为契机,撬动李老板允许顾诚在百度入一点股,并且再交换几个场外条件。

bat三巨头中,早年还是李老板最风光。

顾诚眼下的逼格和互联网圈子里的名声还没有李老板高,不过他比李老板有钱。双方基本上是平等论交,李老板也不敢在他面前托大。

顾诚到了中关村,一点都没耽搁,单刀直入去了百度总部。

这是两人第一次见面。

李老板原本也算互联网圈内第一帅,不过被顾诚这个从娱乐圈跨圈过来的家伙一碾压,这方面就只能无语了。李老板赖以为傲的“年轻有为”,在顾诚面前也毫无值得炫耀之处顾诚比他年轻15岁呢。

李老板给顾诚倒了杯咖啡,两人在沙发上分宾主坐定,便半开玩笑地问:“小顾真是稀客啊。做游戏这么赚钱,竟然还看得上跟百度合作。该不会是来砸钱买股份吧。”

李老板嘴上这么说,心中还在自矜:我背后的股东,可没有盈科数码之类的坑货,指望他们卖股份,你就别想了。

顾诚喝了口咖啡,淡定地说:“股份肯定是要的,但绝对是合则两利,不是拿钱砸你,听完你就愿意合作了。”

“哦?那倒要恭聆高论了。”李老板喜怒不形于色,一脸的谦和。

“不知李总对于互联网寒冬的前景怎么看?你觉得萧条期会很快过去么?”顾诚也不直接说明来意。

有些事情,需要让对方充分了解到难度,才能显出解决方案提供者的价值。

略微摆摆龙门阵,还是必要的。

“萧条应该没那么快过去,一般这种程度的萧条,总要三四年时间,让大家慢慢冷静下来重建信任。不过事在人为,如果有强人铁腕,和出其不意的划时代技术、管理方式支持,也不是不可能快刀斩乱麻。”

李老板仅仅略微一想,就说出了这段意见。

显然这个问题他是平时一直在思考的,而且见解果然比吴教授那些老砖家高明的多。

顾诚也被李老板的风雅逗乐了:“互联网是个开放、扁平的世界,李总居然指望铁腕强人?这不是太缘木求鱼了么?不像是互联网人说出来的话。”

李老板微笑着解释:“老生常谈而已。世界上大多数萧条,都是可以通过铁腕强人的干预提前走出去的么。希特勒,罗斯福,都是这样的人。”

顾诚显然没有理解李老板话里的精髓,不由有些鄙夷:“你是指像他们那样大搞需求拉动?李总,不是我说你,那种刺激手段对别的萧条或许有效,对互联网可是一点用都没有。你如果是这么解读,我真要看轻你的见识了。”

李老板理所当然地否定了顾诚地揣测:“我说的当然不是拉动内需了,那种措施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当年罗斯福和希特勒最伟大的举措也不是大拆大建。”

“喔?那我倒是想恭聆高论,不知李总觉得罗斯福和希特勒最伟大的去萧条举措是什么?”

在华夏国内的的经济学和史教科书上,因为凯恩斯主义的学说大行其道,一提到最经典的刺激经济走出萧条手段时,必然首推希特勒和罗斯福的大拆大建。

李老板却说这俩古人最神来之笔的手段并不是大拆大建,一下子让顾诚产生了兴趣。

莫非,可以英雄所见略同?有那么一瞬间,顾诚甚至想玩玩诸葛亮和周瑜各自在手心上写“火攻”的梗。

那样的话,后面的事儿就容易谈了。

李老板娓娓道来:“罗斯福最经典的一招,是成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希特勒最经典的一招,则是根据沙赫特博士的建议,进行银行担保改革。

当年大萧条后,实业的挽救都还算容易,有订单刺激就行。但金融体系的挽救非常难,只要一家银行挤兑了,哪怕其他银行经营很良好,也会被恐慌性挤兑。树上十只鸟,一枪打死一只,剩下的也都吓跑了。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才是从根子上解决这个问题:从全米所有商业银行抽取存款保险金,承担任何商业银行破产时其存款的总担保责任,从而消弭了全米国人民对存款安全性的信任问题。才把米国的金融体系救了回来。

互联网和金融都是虚拟经济,所以要救回来,订单不是关键,信用体系的重建,才是最关键。”

顾诚没想到,李老板这个北大还真不是白念的,居然除了计算机知识之外,别的方面也挺有文化。

“啪啪啪~”顾诚鼓掌数次,欣然悦乐,“说得好,李总有这见识,倒是省了我很多废话。”

“怎么?”李老板也提起了精神,很期待顾诚后面的设想。

“李总,有没有兴趣跟我搞一个‘互联网界的联邦存款保险公司’、重建这个信用体系?我需要用到搜索引擎和搜索行为统计数据,不然,你没机会和我合作的。”

李老板觉得一阵血压飙升,肾上腺素疯狂分泌:“能说具体一点么?”

“我先需要一个合作的框架协议,基于‘疗效’的入股和承诺书。毕竟,我这里只有一个算法体系,以及背后的指导思想。你知道的,无论是着作权法和专利法,都不会保护算法和思想。如果我和盘托出,我的底牌就少了一张。”

“这太强人所难了,至少你应该先把预期疗效和路线跟我说一下吧?”

顾诚把一个名为adsens的平台的体系建设核心设想,给李老板展望了一下。

并且拿出了他让手下研发团队花了10天时间弄出来的算法路径,以及功能迭代表,花了十五分钟解释清楚。

李老板被彻底震惊了。

他一直以为顾诚就是个只懂经营,并且恰好艺术天赋也比较丰富的幸运儿。

但是他没法想象顾诚居然还是一个算法思想的天才。

思想家。

他觉得自己的北大本科和纽大研究生都念得有点亏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