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文娱救世主 > 第104章 道心

文娱救世主 第104章 道心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7:27 来源:笔趣阁

顾诚和李导演商量好之后,当天就加急弄签证、订机票,连夜从京城飞去广岛。

然后再坐新干线赶到福冈、换车沿着福熊公路南下,在福冈和熊本交界的阿苏山区,找到了那片经纪公司为他们物色的菊海。

为了这个取景地,林志凌可是费了不少精力:从诚品音像托到s-m,再从s-m托到艾回唱片,才打听到这地方,问庄园主重金租下来拍戏。

连绵十几公顷的高杆肥后菊,在阿苏火山特质的肥沃坡地上野蛮生长,满眼一片金黄。花盘并不是很大,顶在密密匝匝的高傲茎秆上随风摆荡。

无论是顾诚还是董婕,抑或李导演,看到这片景致时,都是深深的震撼。

不摘心的菊花,花盘都长不大,卖不出好价钱。但就是有愿意亏钱的园艺匠人纯粹为了兴趣爱好养这些“不值钱”。颇似龚自珍的《病梅馆记》:何必为欹曲之美而夭梅病梅?何必为花盘硕大而删菊摘菊?

布景、道具的工作人员忙着在花田里布置。其他暂时闲下来的人就这么静静坐在高处赏了半小时花。

直到董婕略带神伤的感慨打破这片宁静:“那么多华夏文人歌颂菊花,没想到最后竟然来扶桑拍,唉。”

李导演心里也不是滋味。

顾诚站起身,拍拍风衣,开导说:“扶桑人也很重视菊花的,不是有个米国作家为此写过《菊与刀》么。咱师夷长技以制夷,拿扶桑的东西为我所用,那是好事。”

董婕略迷惘地问:“为什么国内找不到资源呢?是花的品种问题吗?”

顾诚苦笑:“国内的农民太苦了,种花都是为了卖钱的,没那么多闲情逸致而已。扶桑人脑子比较轴,但轴也有轴的妙用,那就是可以为世人带来很多‘不划算’的可能性。

华夏自古朝代更替、科举升降,带来无数social-ladder(上升通道)的同时,也让人趋利跟风的本性被放大。所以华人自古以来更容易在社会地位高涨的领域取得成就,比如唐宋的科举,能够一窝蜂养出数以千计的诗人词人书法家。

扶桑自古缺乏上升通道,一个人的身份生下来就注定了。但悲惨之余,也让普罗大众追逐‘风口’的反应慢很多。静下心来往往容易玩出茶道、花道、剑道。无论多‘不划算’的事情,在扶桑都能找到不为了钱、只为地让‘道’自然生长的人去做。”

董婕和李导演一行听了顾诚的话,都深以为然。对他的见识更加肃然起敬起来。

十几年后,李首相把这种扶桑特质称为“工匠精神”,但顾诚觉得那个翻译不够得体。

“这种精神的本质,其实唯有“静心”而已。初心在此,至死不渝,‘转型就能赚更多钱’的诱惑,关我毛事?别人笑我太迟钝,何足道哉?”

董婕听了顾诚高山仰止的宣言,觉得心要怦怦跳出来一般。很是平复了一阵,才期待地问:“那国内难道就一直这样下去了吗?这种为理想不计回报的人以后肯定会多起来的吧。”

顾诚毫不犹豫地说:“那是当然,其实这种人现在就已经不少了,只不过都还集中在科研奋斗上,没空关注‘于富强无所用’的领域。再过十几年,国内的艺术观自然会多元化起来。这不能怪国人逐利,他们只是穷久了、穷怕了。仓廪实方知礼节,房子都买不起还想着诗和远方的人,终究是极少的。”

但不管这种人有多少,顾诚肯定是其中之一。哪怕在s-m公司身陷囹圄当练习生时,他就已经如此桀骜不屈了。

恍恍惚惚,两个小时过去,布景工作人员已经把场地处理好了:选中的那块让董婕和顾诚穿梭的花田,统统被挖出了几道垄沟,确保花径的高度可以遮住女演员的身高。花田正中折了一块直径一丈的圆形区域,铺满了金灿灿的肥后菊。

李导演一声令下,把所有人从美景中拔出来,开始这段全剧最**的拍摄。

顾诚和董婕立刻就位,双双骑着老式古朴的自行车,从远处缓缓而来。随口聊着那些烘托田园牧歌氛围的台词。

李导演是在开拍前五分钟,临时改变计划决定采用了长镜头拍摄、然后慢慢拉近。

这等美景,从头到尾特写就太浪费了。

如此一来,两人的表情和台词也能更加随性一些,因为也不存在对口型。

顾诚甚至在远景的时候,忍不住轻哼:“当花瓣离开花朵,暗香,残留……”

丢下自行车,一男一女先后曲径通幽地步入花海。最终,在董婕“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时候,被顾诚一声恰明明离得很远、却又似耳边呢喃低语的呼唤,拉进了那片金黄色的圆形花床。

董婕的即兴发挥很好,跟着顾诚静静地躺下,迷醉地拥吻,叹息着安静,最后小资地感慨一番“烈火烹油不得长久”的人生哲理。

一个轨道车上的镜头由水平渐渐上升,一直升到男女头顶的天空,垂直俯拍,最后拉远,直至花海无垠。

“cut!太完美了!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下一条!”

李导演激动得满面红光,暗道这次来扶桑来得太值了。

在他看来,就凭今天这场桥段,哪怕《金粉世家》达不到《红楼梦》的高度,这个桥段本身都足以成为未来十年影视圈里耍帅玩浪漫的标杆。

……

金燕西和冷清秋在香山上的戏有好几场,剪接完加起来,大约是半个小时的戏份。

一行人在熊本乡下花了两天时间,把这部分的戏彻底拍完收工。临了,董婕依然觉得有一丝意犹未尽的隽永。

为了庆祝一切顺利,李导演找了一处农家小酒店,请大家喝一顿,准备收拾回国。这次来的人本就不多,演员只有两个,正好凑够一小桌。

熊本盛产菊花,自然也盛产清酒中的菊酒,饭桌上当然就喝这个。

喝着菊酒,吃着筑前煮、马肉烧卷和藕夹,李导演说了些感谢大家的话,顺便拿出后面的拍摄安排捋了一遍。

顾诚在进组之前,就约定过两周的假期,11月初和12月底各一次毕竟他的生意太繁忙,连续3个多月一点不闻不问,说不定老本被人抄了都不知道。

挖金山雷俊的团队做杀软、帮助开发解绑物理地址的新版支付宝。乃至孙正意第二笔钱到账之后建付费站,这些时间节点顾诚都是必须亲自过问的。

所以,李导演这才想起,后面一周排的都是不需要男主角出场的戏份。

他一拍脑门:“日子真快,原来小顾都该离组了。那今天这顿酒,咱就顺带践行了。好好打理完生意,咱中旬再见了。”

李导演首先举杯,一圈工作人员都敬了顾诚一杯。董婕原先并不知道顾诚的休假安排,此刻神色很是惊讶,跟着敬了。

“阿诚,祝你生意顺利,我先干了,你随意。”董婕说完,拿起一瓶350ml的菊酒,直接拿瓶子一口吹了,直喝得眼眶发红的,很是豪爽。

“那就承你吉言了。”顾诚要应付的人多,只能拿小玻璃杯陪了一杯。

一顿饭吃完,大家搭着一辆租来的suv,开回福冈。

熊本是全扶桑最穷的县,收入几乎纯靠农业,连新干线都没通(十几年后弄了只熊,发展了点旅游业,也通了新干线)。所以交通全靠公路连到临县福冈,然后才有铁路、飞机。

坐在车上,董婕的脸色红红的,应该是酒喝多了,晕晕乎乎不由自主往顾诚肩膀上靠。

车快开出阿苏山区时,顾诚的手机响了,才把董婕彻底震醒,不好意思地坐直身体。

顾诚接起电话,一个少女的声音传入耳畔:“诚哥,听说你在福冈拍戏?”

是权宝雅,说的是扶桑语。

顾诚微微一愣,也用扶桑语回答:“你怎么有手机了?还是个新号码。公司不管你了么。”

“金总监离开之后,公司的管理就松了些。我也被准许带手机了,但要定期换号码。”少女说了几句,忍不住幽怨地倾诉,“你就只关心这些……”

顾诚一笑:“行,那就说说为什么会想到给我打电话吧你怎么知道我在扶桑的。”

“艾回的外景师联系的取景地,我怎么会不知道呢。”权宝雅幽幽地说,“上次你救了我,本来应该好好谢你的。但是遇上公司内讧,我心情不太好,有些失礼。如今我也想通了,金总监离开之后,公司氛围气象确实好了不少。这次有空么?明天是我生日,我请你吃饭。”

顾诚有些奇怪:“你不是一直很忙么?”

权宝雅解释说:“新唱片发完,刚好有空我现在在福冈。后天就回东京,准备第一次个唱会。”

“行,那就福冈见。”顾诚挂断电话。

一旁的董婕,字听见电话里软糯磁性的女声时,就已经正襟危坐、把身子挪开了些。等顾诚挂断电话,她才大气的捋了一下鬓发,侧脸微笑着问:“你在扶桑还有女性朋友?”

顾诚坦荡直言:“嗯,一个认识了三年多的故交。”

董婕睫毛忽闪了一下,轻声问:“艺人?”

“算是吧,歌手。你们不听扶桑音乐的人应该不认识。”

董婕没有再问。李导演等人其实早在董婕发问的时候,就已经竖起耳朵在听了。

顾诚言语如此坦荡,不像是有什么见不得人隐情的样子。

车上重新安静了下来,只听顾诚的手机偶尔一响,然后他便拿起来打字回复一些短信。

一个小时后,车在福冈的博多港站停下,众人准备搭新干线,顾诚便在此与大家告别。

董婕看到一个身材和自己差不多娇小的中分黑长直妹子,站在一辆保姆车旁边,翘首而望。而顾诚和妹子四目相对之后,便坦然走了过去。

“她比我漂亮吗?好像也谈不上吧?”董婕在心中潜意识地问了自己一句,随即立刻发现这个问题实在是太肤浅了,连忙暗暗唾弃了一下自己,“阿诚都说了,人家是故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