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天眼 > 第九章 誓不低头

天眼 第九章 誓不低头

作者:复仇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5:30 来源:笔趣阁

民国三十二年,正是仲夏季节,在关外辽宁长白山密林之中,缓缓的走着一队人马。

为骑在马上的,是一个三十来岁的汉子,身穿青布短衫,上面沾满了血渍,几乎快将整件衣服染成了红褐色。他的腰间左右分别别着一把二十响匣子炮,一脸浓密的胡须,几乎遮的都看不见嘴,隐隐在胡须之中,可以看见他的嘴角傲然地撇着,一双鹰目虽然布满血丝,但依旧是咄咄逼人,虽然面显疲态,但是始终掩饰不住一股英姿飒爽之气。

跟在他身后的是一匹青骢马,不停地用鼻子奔着气,拉着马上之人竭尽全力地向前走着,马的嘴角已经挂着白沫。马上坐着的人大约不到三十岁的年纪,身上的衣服也是沾满血渍,几乎看不出本色。他的头上剃得精光,一幅鹰鼻,双目圆睁,一脸傲然之色,腰间也是别着双枪。

在他们两人身后,紧跟着的是七八匹看来是疲倦之极的战马,一边走着一边不时地伸嘴到两边的地上啃两口青草,行走得极为缓慢。马山乘坐的人,有的两个人共乘一匹,有的是一个人一匹,都是在马背上摇摇晃晃,看来好像是随时都有可能就要掉下马背来。

一队人马极其缓慢地转过一个山坳,前面是一个狭窄的山口,这时候走在前面的人拉住了马,问道:“二弟,你没有记错吗?是不是这里?”

声音嘶哑,若不是仔细听,根本听不出他在说些什么。

只见赶在他后面的人用舌头舔了舔嘴唇,又拼命地咽了咽唾沫润了润嗓子,答到:“没有错,俺小的时候挖野参来过,过了这个山口,再走二里多地,有口泉水,那地界就在泉水后面!里面还有一支二品叶的老参,我当年没舍得挖,这回可以救三弟的性命了。”

前面的人听了,点了点头,拉马正要继续往前走,突然听得身后咕咚一声响动,他拨马回身一看,只见身后坐在马背上有个兄弟从马背上掉了

下来,躺在了地上。

他大喊了一声“三弟”,刚要下马,突觉的胯下一软,马已失蹄,马的前腿已经跪在了地上,只见他右手轻轻地往马鞍子上一拍,人已经轻飘飘的落在了地上,当下也顾不得检视牲口,大步向落马之人走去。

他三步两步走向近前,伸手扶起躺在地上之人,左手取下挂在腰间的水壶,用嘴咬掉了壶盖,向那人嘴里灌去。灌了几口水,那人逐渐清醒过来,睁眼看到了是他,又闭上眼睛,喘了几口气,才睁眼说道:“大……大哥,我……我看来是不行了,你就把兄弟放……放到

这里吧,小鬼子还在后面追,别……别连累了大伙!”

那个被叫做大哥的人将水壶递给身边的人,说道:“三弟,不要乱想,二弟已经找到了地方,那里面小鬼子找不到,而且,二弟藏了一棵老参,能救你的命,你想死,先再给我杀几百个小鬼子再死!”

受伤的人听了,虚弱的笑了笑,说道:“大哥,兄弟没用,没打死鬼子那个指挥官,累的兄弟们……”

那个被叫做大哥的人挥了挥手,说道:“三弟,这不怪你,怪就怪咱们的枪不好使,老是臭子儿,要不是这样,你也不会受伤,下回大哥给你

缴一支日本人的三八大盖,以你的枪法,别说一个鬼子指挥官,就算一百个,也不够你做下酒菜的!”

受伤的人笑了笑,没有力气再说话。那人放下他,交给旁边的人,转身走到马前,只见战马已经被那个被称作“二弟”的人扶起,只听得他说

道:“大哥,跑了两天两夜了,牲口们都顶不住了,我看这阵势,小鬼子一时半会儿赶不上来,而且看天色,看是要下暴雨的样子,只要这雨

一下,牲口的蹄子印一被冲掉,我们再藏到山剌子里面,小鬼子再想找咱们可就难了。”

那人听了,抬头看了看天色,只见天上乌云翻滚,像是马上就降暴雨倾盆的样子,说道:“好,就原地休息一会儿,喂喂牲口!”

这一帮人就是名震关外的东北绿林“东北抗日义勇救**”的十二金钢。为的就是响当当的关外绿林十虎之―――崔大胯子崔洪江,跟在

他身后的是他的弟弟――崔二胯子崔洪海,躺在地上受伤的,是十二金钢中排名老三的神枪金瞎子金丙义,因为他惯使长枪,早年练枪的时候

总是习惯闭上一只眼睛瞄准,日子长了,连平时都是左眼眯缝着就像瞎了一只眼一样,所以得了这么个混号。

民国三十年东北沦陷后,东北各地百姓不愿做亡国之奴,一时之间关外三省各地纷纷揭竿而起,有农民自组织的抗日自卫队,有**领导

的抗日游击队,有原东北军不愿意随张学良撤回关内的原东北军官兵组成的抗日义勇军,有旧警察组建的抗日纠察队,当然,也有很多原来东

北绿林好汉组成的抗日义勇救**,一时之间乱世英雄起四方,到民国三十一年年中,各地的抗日队伍总计已有将近一千支,人数过了三十

万人。

但是这样一股没有统一指挥的队伍,就如一团散沙,根本无法抵挡组织严密、装备精良日寇的反扑。民国三十一年夏天,日寇纠结了八个师团

数万伪军,再加上上万的武装警察,采取分割包围,先劝再攻的战略,有的意志不坚定,又或是贪生怕死的队伍,看到日本人重兵包围、同

时又给予的丰厚待遇,纷纷投降做了伪军,另外一部分誓死不降的好汉们,绝大部分在日伪军的疯狂镇压下一支又一支地不断被击溃。许多义

勇军的将领们死的死、逃的逃、散的散。

崔二胯子兄弟二人出身贫穷,自幼随父亲靠挖参赚钱。一日二人跟随父亲上山挖参遇到猛虎,兄弟二人义气深重,都为了保护父亲不肯独自逃

身,被咬得遍体鳞伤,后遇到一位老参客相救,见二人义气,将一身本领倾囊相授,包括武功、枪法,兵法,还有挖参的绝技。

二人成年之后,一次由于参商和官府勾结,盘剥参客,父亲前去理论,被活活打死,二人一怒之下,动手杀了参商,从此上山当了胡子。

几年之后,东北沦陷,二人拉队伍挑起了抗日大旗,一时之间各地英雄纷纷前来投靠,很快队伍聚了一千多号人,转战于关外白山黑水之间。

由于二人均是熟读兵法,日伪军多次清剿,二人都是以少胜多,一时之间在东北名声大振。

日军见硬的不行,于时采取安抚拖延政策,纠集重兵先将其它的义勇军队伍大部分清剿完毕之后,纠集了两个师团,一万多伪军的兵力,果真

是“十则围之”,终于在辽东的昆嵛山将二人的队伍重重包围。

进攻之前,日本人敬重二人的军事才能,还是抱有一线希望,派一个汉奸上山劝降,并提出了丰厚的待遇,二人誓死不降,杀了汉奸挖腹剖心

祭旗,然后枭示众。

二人知道一场血战不免,但不愿与日本人硬拼到底,于是一方面积极备战,另一方面派老四挖掘地道,老四钻地鼠姚亮,盗墓出身,最擅长打

洞,带领二十几个兄弟,连夜挖洞。

第二日清晨,日本人大举攻山,激战了三日,老四的地道才挖到日本人的包围圈之外,这还要感谢老四在挖洞过程中挖到了一个现成的山缝之

中,否则老四再能耐,也不可能在三日内挖出一个上千米的地道来。

老四的地洞挖掘好之时,他们已经激战了三日,毙敌数千人,几乎是弹尽粮绝,还活着的兄弟们也是所剩无几了。崔二胯子兄弟二人只携几十

兄弟突出重围,但路上又遇到鬼子的增援部队,一场遭遇战打下来,只剩下十二人逃出重围,所幸的是抢得了鬼子几匹马。

日寇在身后紧追不舍,二人带领兄弟们马不停蹄,连逃了两天两夜,才将将将追兵甩掉。见鬼子追得实在太紧,就算是一时逃脱,也不好隐藏

于是兄弟二人商量逃到崔二胯子小时挖参去过的一处地方,此处山高林密,入口处又是极为隐秘,即使是仔细搜查,若没有点运气,也不会

找到。于是二人决定先逃到此处隐藏起来,日后再谋东山再起。

当下几个人在林中休息了大约有一顿饭的工夫,吃了些干粮,又把随身带的清水饮光,因为知道前面既有泉水,所以也不必再作节省。战马也

在路边吃饱了青草,休息完毕,人马都是精神一振。

崔大胯子看了看天色,见大雨已经马上就要倾下,站起身挥了挥手,说道:“弟兄们,我们走!”一行人纷纷上马,按照崔二胯子的指引,向

山口走去。

一行人走进山口,只见这山口极为狭窄,大约一辆马车将将通过,两侧山壁陡峭,往顶上望去,隐隐只能看见一线青天。几人在山谷中穿行了

大约有二里地光景,前方豁然开朗,是一块群山环绕的开阔地,四周的青山如刀削的一般直插云天,连猿猴都难以通过。

只见这块开阔的大约有四五个打谷场大小,四周长满了野果树,不时有野兔子,山鸡从树丛里面窜出,见到来人,也只是怔怔地看着,并不知

躲避,看来此处人迹罕至,鸟兽都不怕人。

开阔地的尽头,几棵巨大的枣树之后,是一眼从半山腰飞淌下来的泉水,只见这眼泉水大约有三尺来宽,从两人多高的半山腰的一个山洞中飞

流而下,隆隆作响,汇在山脚下一个巨大的水潭之中,这水潭大约有四五丈见方,但是并未看见有泄水的去处,想是从下面连接有地下暗河。

水潭之中泉水清澈,隐隐可以看见水下有几十尾一尺多长的白鱼在水下游动。

众人见了泉水,纷纷下马到扑倒了潭边,几日来不食不眠逃避鬼子的追兵,不吃东西也就罢了,连续两天两夜没怎么喝水,铁打的汉子也是忍

受不住,当下几人在潭边痛饮泉水,只觉泉水清澈,胜过了琼浆玉液。

饮罢泉水,众人又将斩马牵到潭前,饮毕战马,人马几日来的疲倦均是一扫而空。

只见崔二胯子擦了擦嘴角,对崔大胯子说道:“大哥,你可能找到那处山剌子的入口?”

崔大胯子向被飞泉掩住的山壁望了一眼,然后回头问道:“可就在这泉水之后?”

崔二胯子答道:“不错,就在此处!”

崔大胯子向前走了几步,由于有潭水阻隔,不能再往前去,只离得山壁有大约四五丈的光景,远远地观望,但并未看出有何异样,又是看了良

久,回身向兄弟们问道:“弟兄们,你们可看出了什么端倪?”

众人也是走向近前,伸长了脑袋向山壁望去,众口七嘴八舌,也没瞧出什么,于是纷纷回身寻问崔二胯子。

崔二胯子笑了笑,说道:“俺小的时候,有一次挖参到了这里,天气炎热,见了这潭子水,心里高兴,于脱光了屁股就下了潭子洗澡,一猛子

就扎到了对岸,到了对面山壁边上,见到有一见那爬着一只小蛤蟆趴在那里,小孩心性,就爬上去抓,没想到追着小蛤蟆三绕两绕,就绕到了

那块大石头后面,才下后面的大造化!”

众人听了,又是回头向山壁那边望了望,还是什么也没现,于是纷纷问崔二胯子道:“什么大石头,俺们怎么们看见?”

崔二胯子伸手指了指前面,说道:“就在那泉水后面,站在此处你就算瞪瞎了眼睛也是看不出来,当年我游到了近前都未看出,要不怎么说是

你我兄弟的大造化呢,走,我带路!”

当下崔二胯子一马当先,绕到潭水的右侧,潭水在山壁边上之处并不算深,只没到小腿,崔二胯子带着众人淌着水,来到了飞泉的后面,崔二

胯子在泉水后面站定,指着前面一块大石说道:“就是这块大石!”

众人只见这块大石大约有房子般大小,正堵在泉水和后面山壁之间,看似与后面的山壁严丝合缝,并未见有什么入口。

只听得崔二胯子说道:“老四,你绕到石头的右侧好好看看。”

老四钻地鼠姚亮应声而去,走到石头的右侧,只见由于长年泉水从前方流过,大石和后面山壁上长满青苔,在大石和山壁的接缝之处,长有许

多蔓藤,门帘一样从上方倒垂下来,由于青苔也是绿色,所以远看果真与大石和山壁成为一体。

老四拨开“门帘”向里面望去,没一眨眼的功夫,转过身来大叫道:“兄弟们,果然好造化!”众人听了,纷纷上前观看,看罢均是对上天造

化的鬼斧神工啧啧称奇。

只听崔二胯子说道:“兄弟们!把马牵上,牲口过得去!”

众人纷纷大喊“得令”回去牵马,一行人牵过战马,沿着大石后面的山剌子鱼贯而入。

原来这飞泉之下别有洞天,整个山壁乃是两块巨大的石头相倚而成,在最下面留有一处底边宽度约为三尺来宽,大约一人来高的缝隙,缝隙前

方,也就是在飞泉之后,一块巨石挡住了山峰的入口,巨石与山壁颜色一体,远远望去几乎是连在了一处,再加上蔓藤挡住了巨石与山壁之间

的入口,即便是仔细搜查,没有些运气,也是极难现。

当下一行人,七八匹战马,绕过巨石,沿着蜿蜒的裂缝,在山腹中的穿行了大约几十丈的路程,突然前方一片开朗,只见山腹裂缝的尽头,乃

是一片巨大的山谷,四周高山林立,山壁陡如刀削,就如一块巨大的天井一般。

众人见了此番光景,都是大呼“造化”,劫后余生,又寻得此处仙境一般的去处,均是感觉心中异常的爽快,连日来的郁闷之情一扫而空。

众人正赞叹之间,忽见天上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瞬时间大雨倾盆而下,崔二胯子大呼“痛快”,笑道:“这下小鬼子再想寻得俺们,简直是

王八闻咸鱼,休想了。”

众人听罢,均是哈哈大笑,只听得崔二胯子说道:“大哥,那边有几处山洞,你带兄弟们前去躲躲,老四,你随俺去挖参!”

崔大胯子听罢,带着兄弟们前去避雨,老四走到崔二胯子近前,崔二胯子道:“老四,把你的裤带解下来!”

老四听罢,一把捂住裤档,笑道:“二哥,兄弟可不喜欢这个调调!”

崔二胯子听罢,笑骂道:“你***龟儿子,花花肠子倒不少!”说罢一把扯下老四的裤带,老四的裤子一下子掉到了地上,老四伸手捞起裤

子,愁眉苦脸的说道:“二哥,你不是要缴了俺的裤带吧?”

崔二胯子伸手从老四的裤带中抽出几根红线,再将裤带还给老四,说道:“这人参娃子都是精,你不用红绳将他的小辫子捆住,一旦跑了,你

抓也抓不住,俺们兄弟几个,就你是本命年,系的是红腰带,要不然你笨手笨脚的,俺叫你干吗?”

老四听罢,恍然大悟,一边系着裤带一边连连点头。

只听得崔二胯子继续说道:“待会你给我别出声,手脚轻点,这人参娃子精得很,你一大声,说跑就跑!人参跑了不打紧,老三的命可就救不

活了!”

老四听罢,连连点头,当下崔二胯子前头带路,老四跟在身后,蹑手蹑脚地向前走去。

着东北挖参之人均是极为迷信,认为这人参乃是通了人性的人参娃娃,所以挖参之时,一要不能大声说话,二要用红头绳拴住,否则一不留神

人参就会跑得无影无踪。

老四跟在崔二胯子身后,向前走了大约一里多地,转过一处巨岩,前面有一株大树,崔二胯子停住脚步,回身对老四说道:“就在前面,轻声

点!”老四不敢言语,拼命地点头。

崔二胯子蹑手蹑脚,走到大树下面,小心谨慎地拨开杂草,只见草丛之中,赫然是一支人参的四品叶子向上伸着,崔二胯子掩住心中的兴奋,

心中暗叫:“好兄弟,十几年不见,已经长成四品叶了!”

当下崔二胯子取出一根红绳,轻轻的用红绳将人参牢牢系住。然后也不顾大雨,趴在地上小心翼翼的挖掉人身周围的土,他的动作简直就如一

个正在绣花的女人,轻缓之急。崔二胯子每扣出一根人参的须子,都小心翼翼地用一根红线绳捆住,线绳不够了,转身向老四要,老四又一次

解下裤带,一手拎着裤子,一手拎着裤带,小心翼翼地在旁边看着。

大约挖了半个时辰的光景,终于一根三寸多长,棒槌形,须子足足有一尺多长的硕大野山参被崔二胯子完完整整的挖了出来!

*——

(转作者原话,这是作者在写第九章之前写的)

有人着急了,我把晚上新写的马上上来吧

其实大家知道吗,我可能比大家还着急,写小说不同于写故事,不能够简简单单地只写梗概,那样的话虽然能够马上看到结尾,但是看起来就

很没有意思了

故事的整个构思包括9o%以上的细节我都已经想好了,所以说我早就知道这个故事的结尾了,但是写了这么久还只写了三成,所以我更着急,因

为后面的就更精彩了,尤其是结尾,其实到现在为止还属于是铺垫阶段,大家记得倚天屠龙记的铺垫用了将近一本书吗?

其实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到点题的地方,也就是说,到现在为止,大家应该还不知道这个小说为什么叫天眼,但是快了,马上就到,但是马上

我估计也要等几天才能写完,为什么呢,还是因为写小说不同于写故事,不能平铺直叙,一定要有血有肉,其实读者也是矛盾的,一方面他

们希望马上知道结尾,另外一方面又不能够平铺直叙,不能太平淡,所以我还是保持自己的风格吧,呵呵!

下面这段文字用了将近3ooo字,我花了将近三个小时的时间,再加上查资料就更不止了,但是大家应该感觉到,这只是肉,是铺垫,和主要的

情节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没有了这些内容,文章就不丰满,看着就没意思了,大家说是吗,所以希望大家原谅我写的不快,但是还是要感谢

大家的支持!

你们的支持是我继续生活和继续努力下去的勇气,多谢了!——

*

二人双手捧着人参,觅路回到山谷入口处,在潭水中将人参洗净,再回到了山洞。众人正在山洞中围着老三,见二人从大雨中赶回,又是手捧

着人参,都是面露喜色。崔二胯子走到近前,取出贴身的匕将人参切下拇指肚一块大小,再用刀子剁碎喂到老三的嘴里,说道:“兄弟,好

东西,是百年的人参,没有称手的家伙,没办法熬汤,你慢慢含着,别咽了!”

老三点了点头,张嘴接了,接着嘴唇动了动,想说点什么但是没有说出来,众人见老三吃了人参,都是心头一松。

崔大胯子说道:“有了这根百年的老参,老三的性命算是保住了。兄弟们都累了,先休息一下,等睡醒大雨停了弄点吃的,然后再作打算。”

众人听罢,都是纷纷点头,连日来疲于打仗奔命,无论精神还是身体众人均是异常的紧张疲惫,听了崔大胯子这番话,大家随即东倒西歪,横

七竖八地躺在山洞地上,沉沉地睡去。

崔大胯子没有马上就睡,而是走到马前在马鞍子上取下小鬼子留下的钢盔,把里面的垫布卸了,拿到水潭边冲洗干净,装了半缸水,又在山边

采了几味草药,回到山洞将草药与剩下的人参剁碎放入钢盔,又找了几根树枝搭了一个三角支架,将钢盔架在火上慢慢熬着。火光掩映,见周

边众位兄弟因为连日来的疲倦,已经睡熟。

崔大胯子一边拨弄着篝火,一边回忆起这二年与鬼子周旋,大小百余战转战于长白山的白山黑水之间。这些日子以来,他身边的兄弟一个与一

个相继而去,尤其是这一次,一千多名同生共死的弟兄,只剩下了身边这几人,不由得感慨万千,眼角含泪,心中升起一股从未有过的绝望之

情。

但只是一阵,他马上压下了这股绝望之心,他很清楚,无论还剩下多少兄弟,哪怕还就只剩下他自己一个人,他永远是一个统帅,他一定要永

远乐观,充满信心。哪怕有一天拼的一个人不剩,那又怎样?只要对得起天地良心,对得起自己是一个顶天立地的汉子!

想到这里,崔大胯子心中豪气顿生,一掌击在身旁一块碗口大小的山石之上,只击得石屑乱飞,溅在火堆之中,火光掩映,照在他布满血丝,

然而却是刚毅之极,充满豪情的双眼之中。

崔大胯子站起身来,看看睡熟的众位兄弟,又看了看受了重伤的老三,虽然已是盛夏,但是山洞之中依旧是阴寒无比,他脱下外衣,给老三盖

上,又回到篝火之旁,加了几把柴火,再将钢盔向旁边移了移,以免将汤烧干,然后靠在火边的山石之上沉沉睡去。

这一觉直睡了三四个时辰,崔大胯子先醒来,见汤已烧好,浓浓的一锅,他将钢盔取下,放在旁边的平稳之处。又看了看老三的伤势,见没

有什么大碍,老三吃了崔二胯子挖来的人参,兀自睡得正香,山洞中其他兄弟们也尚自熟睡未醒,当下没有打搅他们,一个人轻轻地走出了山

洞。

这时只见大雨已停,满山飘着一股大雨过后的清新气息,太阳已经斜斜地快要落山,天边飘着一道绚丽的彩虹。崔大胯子细细地打量周遭的环

境,他们现在所处之地乃是群山环绕的一块盆地,准确地说更像一个天井,四周青山刀削的一般直插云天,鸟兽难越,若不是恰恰在泉水之后

有这一个狭小的入口,而且又恰恰被崔二胯子现,恐怕再过一百年,也不会有人能够进得此处,果真是一个藏身的好去处。

崔大胯子正自暗暗称奇,忽听得身后有人走近,回身望去,见是自己的二弟,只听崔二胯子说道:“大哥,此处藏身,鬼子应该不会找到!”

崔大胯子道:“我也正如此想,只是可惜那许多好兄弟,没有办法来跟我们来向这个福了!”

崔二胯子听罢,也是叹了一口气,低下头眼圈一红,喃喃的叹道:“是呀,可惜了俺们那许多好兄弟!”沉默良久,崔二胯子又问道:“大哥

今后有何打算?”

崔大胯子眼望远处青山,说道:“我也正在想,我看此处屯的下十万精兵,万事开头难,只要熬过了这一阵日子,我们再招兵买马,接着跟小

鬼子干!”

崔二胯子答道:“大哥说得是!”

兄弟二人当下又商量了一阵,然后回到洞中,只见兄弟们也已经纷纷起来,崔大胯子道:“老四老五,你们带几个兄弟去弄点吃的,记住,只

在此处随便找找就行了,不要下山,小鬼子很可能还在这一带巡逻,另外,不许用枪!”

二人接令而去,崔大胯子又道:“留下两个兄弟照料老三,老二,你带其他兄弟们跟我去四周看看。”

当下一行人走出山洞,细细将此处巡视一遍,只见此地长度大约有**里的样子,宽度一里地不到,山谷中长满果树,草丛中经常可以看到野

鸡、山兔窜出,偶尔也可以看到野山羊,麋鹿出没,看来虎豹之类猛兽身子笨重,无法翻山越岭来至此处。环绕四周的山壁上布满大大小小的

山洞,果真是屯的下十万精兵。

众人巡视完毕,见天色已晚,于是回到洞中。出去觅食的兄弟们已经回来,洞中篝火已经点旺,正在烤着各种野味。崔二胯子走上前去,看到

地上堆了几只剖好的野兔、山鸡,而且居然还有一只野山羊。

崔二胯子问道:“没开枪吧?”

老四正在火边忙和,听崔二胯子问话,抬起头来,眉飞色舞地说道:“二哥,此处真是宝地,我和老五本想到潭子里弄几条鱼出来,鱼还没有

弄到,就看到一群山羊站在树下吃草,老五拔了刀子从后面悄悄爬上树,然后跳下来一下子骑住了一只,几囊子就捅死了。接着老七又用大木

棒子从树上梆下几只野鸡来,看来这地方是从来没有人到过,野兽都不怕人的!”

崔二胯子点点头,只听得老四又说道:“我又撅了几根树枝子,用刀子将一头削尖了,趴在潭子边上,这潭里的鱼果真也是笨得要命,一扎就

是一条!”

崔二胯子这才注意到老四的脚边放着十来条一尺多长,剖洗干净的大白鱼。

众人取来各种随身工具一阵忙活,当下烧肉为炙,炖鱼为汤,一时之间山洞之中肉香四溢。几人都是连日来没吃过一顿正经饭,没睡过一个囫

囵觉,这时觉已睡足,又是大快朵颐,果真是无比畅快,几日来的郁闷之情一扫而空。

酒足饭饱,众人又推着老四老五要他们唱个东北的二人传,老四也不推辞,站起身来将红裤带解下缠到头上,一手提着裤子,学着小媳妇的样

子,扭扭捏捏地唱了起来,直逗得众人大笑不已。

老三也是喝饱了参汤,精神大好,斜靠在山洞中的大石之上看着老四他们胡闹,一时山洞之中满室皆春,劫后余生,众人均是感觉异常畅快。

如此胡闹了一个多时辰,众人都慢慢围坐到崔大胯子身旁,开始七嘴八舌地商量今后的去处,商量了一会儿,都是不得要领,于是说道:“还

是听听大哥什么意思吧!”

崔大胯子点上了一袋烟,默默地抽了几口,沉默了许久,才说道:“我们就在此处隐蔽下来,等待时机,东山再起。”

说罢,他在鞋底子上磕了磕烟袋,转身对崔二胯子说道:“老二,明日一早,你换上干净衣裳,带上两个兄弟,不要带武器,下山看看小鬼子

是否还在搜山,如果鬼子已经撤了,到山下附近的市镇踩踩盘子,采购点日用的家事上来,顺便看看鬼子的布防。”

“大哥,你是不是想要干上一场?”崔二胯子问道。

崔大胯子又续上一袋烟,说道:“不错,鬼子刚刚清缴完毕,决不会想到在这个时候还有不怕死的,敢打他们的主意,所以这个时候应该是小

鬼子们防备最松的时候,我们就一不做二不休,端他几个据点,搞点军需上来!”

众人听到这里,都是一拍大腿,道:“不错!大哥好主意!”

当下众人商量一阵,决定明日一早让崔二胯子带老八老九下山,踩完盘子再定下一步的事情。商量已毕,众人见天色已晚,于是在山洞中找地

方各自安息。

第二日一早,崔二胯子三人换上昨日洗好的衣裳,解下武器,只每人留了一把贴身的匕,告别众人下山而去。

留在山上的众人,这一日也是极为忙碌,砍树搭屋,撮土为灶,又是勘察了山壁上的各处山洞,分配好了各个山洞将来人马一旦壮大,分别作

何之用,几人又是打猎捕鱼,准备干粮。崔大胯子带着两个兄弟,将山前山后又是巡视一遍,安排好何处布岗,何处设哨,将来如若鬼子前来

何处布防,何处埋伏。

忙碌一日,到了傍晚时分,崔二胯子一行三人也回到山寨,带回来柴米油盐,锅碗瓢盆一应日常生活必备之物。

众人匆匆吃过晚饭,围坐在山洞之中,听崔二胯子讲述一日来下山的经历。

原来今早三人一下山,见鬼子兵已经撤离。下山后向东南方向走了二十多里地,到了一个小镇子,名叫陈官屯,三人到得屯子之中,采购了柴

米油盐之物,又向老乡打听了一下当地情况,这个镇子不大,只有百十户人家,有鬼子的一个炮楼,五六个鬼子兵再加十来个伪军把守。

从屯子向东再走上十来里地,过了一条大河,再走几里地有一处大镇子,名叫陈家集,是老少三乡赶集之处,甚是热闹,集上有几百家住户,

鬼子盖了两个炮楼,派了一小队十几个鬼子兵,几十号伪军把守,防守甚是严密。

崔大胯子听完叙述,吧嗒吧嗒地又抽了几口烟,问道:“那陈家集你们可曾去了?”

崔二胯子道:“没有都去,俺带老七前去走了一遭,老八留在陈官屯继续采办东西。”崔二胯子喝了口水,用手擦了擦嘴,继续说道:“这陈

家集确实是个大集子,驻守着十来个鬼子兵,几十号伪军,防守也很严。”

崔大胯子听罢,点点头,问道:“老二,你可有什么主意?”

崔二胯子道:“大哥,以俺们现下这几号人,陈家集看来是不容易拿的下来,俺的意思是要打,先打陈官屯!”

崔大胯子答道:“不错!”众人听罢,也是七嘴八舌的纷纷表示赞同。只听得崔大胯子继续问道:“要打,你可有什么想法?”

崔二胯子道:“俺是这个主意,这陈家集离陈官屯怕没有二十里的吧,小鬼子就算是要来救援,也要半个多时辰才会赶过来,俺们就半夜出

先派人打掉岗哨,然后把小鬼子和伪军一锅端了!”

崔大胯子点点头,说道:“好,动手的时候,要同时把到陈家集的桥炸了,这样小鬼子就算是想追,也追不上。”

众人听罢,纷纷表示赞同,当下大伙商量好何人炸桥,何人摸哨,办完事情以后如何撤退等等,商量已毕,崔大胯子道:“今日我看了天色,

明日半夜会有大雨,我们就明晚行动!”众人纷纷叫好。

当下众人开始着手准备,除神枪老三以外,几人均是短枪,崔二胯子兄弟两人都是使的双枪,所以一十二人倒有十三把短枪,但是由于前几日

被鬼子包围,突围时弹药几乎耗尽,这时检视所剩的弹药,子弹还有不到五百,平摊到每人的头上不足五十,此外还从缴获的鬼子的几匹

马上,现了十来颗手雷。

当下每人分了几十子弹,又各自揣了一枚手雷,剩下的手雷全都交给老七,因为老七的任务是负责炸桥。收拾停当,各人早早安歇。

第二日一早,众人早早醒来,打猎捕鱼,准备一天的干粮,切割树皮制成绳索,准备晚上炸桥之用。几人又收拾出几间洞子准备晚上胜利归来

存放从小鬼子那里抢来的枪弹物资。

这一日的时间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异常的漫长,好不容易熬到太阳落山,众人吃罢晚饭坐在洞中,一个个摩拳擦掌,磨刀擦枪,准备一雪连日

来的郁闷之情。

午夜十二点整,崔二胯子兄弟掏出怀表,对好了时间,崔二胯子将自己的怀表递给老七,说道:“记住了,半夜两点正,准时炸桥,不许早也

不许晚!”

老七接过怀表,又整了整挂在腰间的手雷,说道:“二哥放心吧!”扬长而去。

众人又在山洞中等了半个钟点,崔大胯子站起来一挥手,说道:“出!”

当下众人除了老四留下照料受伤的老三,其余的七个兄弟,跟随着崔二胯子兄弟二人,鱼贯出了山谷。

此时已过午夜,天上已是乌云密布,看来马上就要暴雨倾盆的样子。众人没有一个人出声,跟随在崔二胯子身后,大步流星,向陈官屯奔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