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天眼 > 第十三章 夜袭小镇

天眼 第十三章 夜袭小镇

作者:复仇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5:30 来源:笔趣阁

崔振阳摸黑出了山,不敢走大路,借着夜色掩护,抄小道一路小跑摸到陈家集木桥旁边。这时已过午夜,但见满天乌云密布,看来暴雨将至。他在距木桥百十步的地方找了个隐蔽处伏下,掏出怀表看了看,一点二十五分,距约定时间还有四十五分钟。崔振阳点点头,在一块大石后趴好,定了定心神,再次远远观察前方不远处的木桥。

这条河并不算宽,大约十来米的样子,但由于河水刚刚从山上泻下,水流湍急。架在河上的木桥看来有年头了,桥身每边各有五根木柱插入水中,起到支撑作用,急急的河水从桥下飞流过。

崔振阳以前也跟二叔崔二胯子炸过几座桥,一看这座桥结构,就知道桥身受力最大的是中间那两根柱子,桥身两侧一边一根。只要炸掉其中任何一根,桥就算不马上塌,也无法再承受车辆通过。

观察完毕,他伏起身来,猫着腰慢慢靠近桥身。行至近前,再次看了看四周,一蹿身上了桥面。来到桥身中央位置,摘下肩上绳索,在栏杆上系紧了,快滑到桥下。

此处正是桥身左侧木柱,他伸双腿抱紧桥柱,从腰间取了三颗手雷,用绳子绑好,系在桥柱上,再用绳索将手雷拉环系在一处。一切准备完毕,拔出匕,将连接手雷拉环的绳索系在匕尾部。看了看桥身右侧那根承重木柱,“嗖”地一扬手,匕连着手雷拉环上的绳索正扎在左侧桥柱上。

三下两下爬上木桥,解下系在栏杆上的绳索,再走到桥身右侧,将绳索系在栏杆上,轻轻滑下。这一次崔振阳滑下的地方正是桥身右侧中央桥柱。他在木柱上系好手雷,拔下匕将两边连接手雷拉环的绳索系在一处,在口里衔了,像狸猫一般飞快攀上了木桥。

一切安置妥当,他将引线绳索顺到离桥几十米的位置,找了一块大石悄悄伏下,取出怀表看了看,一点五十分,离约定时间还有十分钟!

崔振阳将怀表放到旁边,抬头看了看天色,只见天上乌云更浓,一团一团翻滚着,远处已隐隐传来雷声,不时有闪电划过夜空,看来大雨顷刻将至。

崔二胯子一行九人,于凌晨一点三十分准时到达陈官屯外。借着夜色的掩护,他们掩到了距陈官屯百十米的一座小树林中。崔大胯子掏出怀表看了看时间,然后开始仔细观察位于远方屯口的鬼子炮楼和岗哨。

在陈官屯进村位置,立着一栋五层炮楼,炮楼上插着一面小鬼子膏药旗,隐隐可以看见一个鬼子兵端枪在炮楼上来回走着。炮楼下面,大路两旁,各有一个用装满黄土的麻袋垒成的工事,工事后面,分别有一个伪军站岗。

崔大胯子观察完毕,伏下身来,众位兄弟也聚到了跟前。崔大胯子指了指前方,低声道:“看到了么,一共三个岗哨,一个鬼子兵,两个二狗子。”众位兄弟点了点头。崔大胯子低头沉思了片刻,道:“弟兄们,看来难对付的是上面的鬼子,太高,飞刀够不到。这样吧,老十一,你拿着老三的马枪留在这里,上面的鬼子没觉便罢,他一旦觉,你立刻开枪把兔崽子揍下来。”

老十一年龄不大,虚岁只有十九岁,白白净净,瘦瘦弱弱,不过枪法可是十二金刚中除老三外最准的,虽说还比不上老三,但百十米距离揍个小鬼子,虽在夜里,还是有九成以上的把握。十一弟腼腆地笑笑,拍了拍手里的马枪,低声道:“大哥,您放心吧!”崔大胯子拍了拍十一弟肩膀,继续道:“老二、老十,你们两个武功最好,这次就由你们两个打头阵,解决了两个二狗子,各位兄弟就撵上去,过去的时候大伙儿注意,别让岗楼上的鬼子现。”分配已毕,崔大胯子再次看表,凌晨一点四十分,道:“各位兄弟,你们分别找地方藏好,五分钟以后准时行动。”各人点了点头,分别找地方伏了下来。

崔大胯子藏在一棵大树后面,再次观察了前方鬼子的炮楼和岗哨。两个伪军明显睡着了,看来连月来大举清剿进行得很顺利,确实使防备松懈了很多,而且,小鬼子和伪军经过这几个月的折腾,也是强弩之末,快顶不住了,老三说得对,这种时候,就看谁能咬得住牙了!

时间已过半夜,夜凉如水,远方屯子里不时传来一两声犬吠。崔二胯子回过头来,看了看身旁的老十,低声道:“十弟,记住,咱们这一仗,只能赢,不能输!”老十点了点头。崔二胯子又道:“不仅要赢,还要全身而退,而且,还要狠狠羞辱羞辱小鬼子!最近这几个月清剿,不仅弟兄们一提起小鬼子都有些怕,咱全东北抗日队伍和老百姓都对小鬼子一提起就胆寒,所以,今儿个咱要好好杀杀小鬼子的锐气,给大伙儿和全东北的父老乡亲们鼓鼓劲!”老十听了崔二胯子的话,咬了咬牙,眼里升起一阵阴鸷之极的神色,冷冷说道:“一会儿抓了小鬼子,我要将兔崽子剖腹挖心,祭我们死去的兄弟!”崔二胯子拍了拍老十的肩膀,道:“由着你来。”

再次看表,已是凌晨一点四十五分整,崔二胯子挥了挥手,对老十道:“十弟,我们走!”二人借着夜色,狸猫一般蹿出树林,不大会儿功夫,已摸到屯口的工事旁。两名伪军正自瞌睡,还没醒过神儿来,已被两把雪亮的匕顶在了胸前。

伪军被制住,崔二胯子做了个手势,树林的六名兄弟迅撵了上来。崔二胯子松开捂在伪军嘴上的手,小声问道:“岗楼里有多少人?”那名伪军吓得浑身筛糠、哆哩哆嗦道:“一楼二楼没有人,三楼有七八个皇协军,四楼住的是四个皇军,五楼是皇军的小队长。”

老十低声骂道:“他***,什么皇军,是他妈小鬼子!”伪军连连点头:“是,是,是小鬼子,小鬼子!”崔二胯子道:“带我们上去!”一挥手,众人押了两名伪军,上了小鬼子的炮楼。

正如那名伪军所说,一楼二楼都是货物,并没有人。上得二楼,崔二胯子一马当先爬上通往岗楼三层的木梯。用手推了推上面顶板,是从里面反锁了的,冲下面的伪军使了使眼色,伪军会意,点了点头。崔二胯子伸手敲了敲顶板。过了半晌儿,上面有人问道:“什么事儿,挺尸么?”下面那名伪军倒甚为乖巧,连忙答道:“是我呀,刘二子,该换岗了!”上面那人叽哩咕噜骂道:“换他妈什么岗,这才几点啊?”刘二子答道:“黄三儿,今儿个兄弟实在肚子痛得厉害,您就帮兄弟盯一会儿吧。”上面那人又嘀咕着骂了几声,一阵窸窸窣窣穿衣服声音,随后“哐啷”一声,顶板打开了。

顶盖一开,崔二胯子双腿一纵,人已跃上岗楼三层,左手枪把一下将开门的伪军打昏,同时右手枪指向床上的伪军,低声喝道:“想活命的就别出声!”

床上七八名伪军早就被吵醒,这时听到动静,刚从床上坐起来,猛见到两只黑洞洞的枪口指向自己,一下全傻了眼,没一个人敢动。老十和剩下的弟兄已押着刘二子上来,崔二胯子低声道:“老四,你带两名兄弟留在这儿看着,其余弟兄跟我上!”

岗楼第四层拿下得非常容易,通往第四层的顶板并没上锁,除一名小鬼子在顶楼站岗,剩下三人还在呼呼大睡,根本不知下面生了什么事情。崔二胯子上去一人一指,三名鬼子被点昏在床,老十已上了通往岗楼第五层的梯子。

刚爬上木梯,岗楼外猛然一声枪响,是十一弟的小马枪。老十和崔二胯子交换了一个眼神儿,看来,顶楼站岗的鬼子兵已然觉。老十猛一推顶板,刚要向上冲,“啪”地一颗子弹打在旁边。听声音是鬼子常用的王八盒子,看来楼上的鬼子军官已经惊动。老十伸出手抢,将顶板推开一条缝隙,打了一梭子子弹,上面又有两颗子弹打在铁做的顶板上面。

看来一时攻不上去了,老十松手盖上盖板,向下看了看,楼梯边有一条木棍。做了个手势,老九递过棍子,老十接了,蹲在梯子上用棍子捅了捅顶盖,顶盖刚一捅开,又是一颗子弹打了下来,不过老十正蹲在木梯上,下面众弟兄也闪在一旁,没有伤到人。老十又捅了几捅,一边记着数,小鬼子的王八盒子只能装六颗子弹,这时候已经打了五,枪里还只有一颗子弹,但是小鬼子学聪明了,老十如何再捅,鬼子也不再开枪了。

见时机已到,老十用棍子又捅了两下,鬼子已不再开枪。他定了定神儿,猛地推开头上盖板,身子已噌地一下飞上了岗楼第五层。楼上小鬼子见人真的上来了,赶忙开枪射击,但慌乱之中并没有打中老十,再开枪,枪膛里已没有子弹。小鬼子一把将手枪扔了过来,反身去拔墙上的战刀。老十哪会容他有这个机会,伸左脚踢飞砸来的手枪,右脚一个箭步已跨到小鬼子面前。小鬼子右手刚刚摸到刀柄上,老十轻轻一掌,已切在小鬼子后脖梗上,鬼子连吭也没吭,软倒在地上。其他人已冲了上来,见小鬼子已被解决,齐赞老十好武功!

大伙儿登上炮楼顶层,站岗的鬼子已趴在了垛口上,一动不动。崔二胯子将小鬼子翻过身来,只见十一弟那一枪正中眉心,不由暗赞老十一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的,果然好枪法!

当下吩咐众人分层搜索整个炮楼,将所有俘虏及粮草武器押到下面空场上等候落,大伙儿欢天喜地接令而去。

众人下去,崔二胯子掏出怀表看了看,时针已指向午夜两点零二分,离约定的炸桥时间过了两分钟,望了望陈家集方向,依旧毫无动静,崔二胯子皱了皱眉,莫非,振阳那边出了什么变故?

夜色异常沉寂,只有远处天边隐隐雷声,以及木桥不远处陈家集偶尔传过的几声犬吠。虽已盛夏,关外的夜晚依旧寒冷。崔振阳趴在地上,手心还是隐隐渗出了汗水。他将双手在大腿上蹭了几下,又看了看旁边的怀表,一点五十九分,离约定时间还有一分钟。

正在这时,远处忽然传来一声清脆的枪声,在夜空中更显得异常刺耳,稍一停顿,又是一阵密集的枪响,崔振阳竖起耳朵听了听,是二十响匣子炮的声音,并没有小鬼子的歪把子和三八大盖!

“看来,叔叔们得手了!”崔振阳心中暗喜。这时,怀表指针已指向午夜两点正。崔振阳往手心吐了两口唾沫,抓起地上绳索,猛然往后一拉,迅伏到大石后面。

良久,没有任何动静。崔振阳爬起身来,抓起地上绳索往后扯了几扯,没有任何分量,一直将绳子倒回头儿,只见绳子尽头,拴手雷拉环的布条已断!

正在此时,离此不远的陈家集已经炸了营,枪声人声响成一片。崔振阳抓起地上绳索,也顾不得再隐藏,拼命跑回桥上。系好绳子,再一次将自己顺到桥身左侧桥柱边。检查了手雷拉环处,只见另外一半绳索还在里面。这条绳子因为要做引线,不能太粗,是老四用自己一件褂子撕成碎条并成,但这件褂子穿着已久,布条已朽,在崔振阳奋力撕扯下,一下断掉了。

崔振阳明白了原因,马上取下身上备用的布条绳索,两股并成一股,要将手雷拉环连到一处。但用布条做成的绳索本就已很粗,又是两股并作一股,而手雷拉环极为细小,崔振阳几番尝试不成,汗水已将全身衣服打透。

这时,远处陈家集的一片嘈杂之中,已经隐隐可以听见鬼子的运兵车轰大油门,正向此处窜来。崔振阳眉头紧锁,心中暗想:“来不及了!这座桥要是炸不了,前去陈官屯的叔叔们很可能就前功尽弃,甚至全军覆没!”

猛然想起前些天昆嵛山尸横遍野的情景,胸口一痛,险些从桥上跌下来。崔振阳狠狠咬了咬牙,胸中豪气陡升,暗自叫道:“小爷反正也多活了这些天了,早就赚了,他***!就是死,也要拉几个小鬼子当垫背的!”想到此处,崔振阳焦急的心情平静了下来。

他用双脚勾住桥墩,扔下布条,伸手抓住绑在桥柱上三颗手雷的拉环。鬼子的运兵车已开到了很近的地方,崔振阳静静地计算着,然后猛一使力,三颗手雷的保险全部被拉掉。导火索拉下,手雷呲呲冒着白烟,崔振阳已翻身跳入翻滚的河水。他跳下的地方正是河水上游,不到一秒钟,人就被冲到桥身右侧木柱旁边,崔振阳伸手抓住桥柱,三下两下攀了上去,又拉响了上面的三颗手雷,反身跳入水中。

就在他刚刚跃入水中,只听身后“轰”然一声巨响,紧接着肩头一痛。河水湍急,人一下子就被冲出了几十米远,身子还没浮出水面,又是一声巨响。崔振阳奋力蹬出水面,终于看到了最后一幕,只见身后的木桥上一团火光,鬼子卡车的车头先是向上一抬,在半空中仿佛突然凝固了一般,僵了几乎一秒钟,随着断裂的桥身一头扎进了翻滚的河水中。

崔二胯子趴在陈官屯炮楼垛口上,远望陈家集方向,忧心忡忡。忽然间,远处一片火光,片刻,两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声远远传了过来。崔二胯子大声呼道:“是振阳,一定是振阳把小鬼子的桥炸了,这小子,俺就知道他不是孬种!”岗楼下搬运东西的弟兄也听到了这两声响动,欢声雷动。

崔二胯子下了炮楼,物资武器已搬运下来,被俘的伪军和四个鬼子被老六押着蹲在墙根儿。远处的墙垛后面,似乎有几个老乡探头探脑正向这边张望。

崔二胯子上前喊道:“乡亲们!我们是长白山崔大胯子崔二胯子的队伍,专门打小鬼子的,你们不用怕!”几个老乡在远处窃窃私语了几句,当下有一个胆大的站出来问道:“这位大爷可就是崔二胯子崔爷吧?”崔二胯子笑道:“崔爷不敢当,我就是崔二胯子!”几位老乡交换了个眼神儿,均面露喜色,喊道:“崔爷,我们去叫乡亲们来,看看咱东北的好汉!”几人从墙垛后闪出,向村里跑去,一边喊道:“乡亲们不用怕,是长白山崔爷的队伍,专门打小鬼子的!”

不多时,空场上聚集了上百老乡。老六上前问道:“二哥,抓的那几个小鬼子和伪军怎么处置?”崔二胯子转头看了看一旁沉吟不语的老十,使了个眼色,老十会意,走到俘虏面前,面色阴沉,咬牙切齿道:“弟兄们,我要把小鬼子挖心剖腹,祭我们死去的兄弟!”

众兄弟都点了点头。片刻,四个小鬼子被扒光衣衫,众人连踢带拽,押着小鬼子绕场一周,四围乡亲们欢声雷动。

将小鬼子按倒在空场中央,崔二胯子喝道:“兄弟们,将小鬼子们全给俺毙了,挖心剖腹,给众乡亲和俺们死去的兄弟报仇!”众人听罢,扑上前去,一刀一个,几个小鬼子顿时了了账。老十掏出贴身钢刀,把四名鬼子的人皮剥下,钉在场边墙上,人头则高高悬挂于旗杆顶,又将小鬼子的狼心狗肺用尖刀挑了,供在场边的圆石上,崔二胯子带众位兄弟在石前跪下,洒泪祭了昆嵛山死去的众兄弟及十二弟。

众人祭奠完毕,老六问道:“二哥,那群二狗子怎么办?”崔二胯子看了看蹲在墙角,吓的筛糠的伪军,沉吟了片刻,走上前道:“弟兄们,咱们都是中国人,自己人不打自己人,你们也不一定就是心甘情愿给小鬼子做汉奸。今天,咱们是专程来寻小鬼子晦气的,你们几位,完了事就各自逃命去吧,但有一句话记住了,以后再为小鬼子办事让俺抓住了,俺饶得了你们,俺兄弟可饶不了你们!”说完,崔二胯子拍了拍腰间短枪。几名伪军听说能够活命,磕头如捣蒜、没口子地道谢。

一名伪军忽然道:“这位可是长白山崔二胯子崔爷?”崔二胯子道:“不错!”那伪军道:“崔爷,我们几个原本都是长白山张三子部下,半年前鬼子清剿,张大哥……被小鬼子打死了。”崔二胯子心中一凛,张三子此人他早就如雷贯耳,也是关外绿林十虎之一,只是此人品行不好,欺扰百姓、强抢民女之类的坏事无一不粘,不过打起小鬼子来倒并不含糊,最后还是死在日本人手里,也算得上是一条好汉!只听那伪军接着道:“二寨主王二胡子是个软骨头,当时就要带着兄弟们投降,有几个不从的被他杀了,我们几人也是没有办法,这才当了伪军,这不,我们看不惯王二胡子给小鬼子舔卵蛋的模样,跟他不和,就从陈家集给踢到了这里!”

崔二胯子问道:“你们是从陈家集来的?”那伪军点了点头。崔二胯子沉吟了片刻,详细问起陈家集鬼子排兵布防情况。几名伪军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崔大胯子听罢,暗暗点头。其实早在这一仗之前,崔二胯子就已想好,下一回的目标,就是陈家集,只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

只听那带头的伪军道:“崔爷,要是成的话,您老就带上我们几个一起上山打鬼子吧,当汉奸这窝囊气,我们是不愿意再受了。以后就算是死,死在小鬼子手里,也总比被别人背后戳脊梁骨强!”另外几名伪军听了这话,纷纷点头,央求崔二胯子收留。

崔二胯子低头沉吟了片刻,要想拿下陈家集,确实需要几个了解那边情况的兄弟,而且,这几名伪军,看来也是几条汉子。想到这里,崔二胯子道:“好,既然几位兄弟看得起崔某,大伙就一块上山,以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一起跟小鬼子干!”众人见崔二胯子应了下来,一脸喜色。

此时炮楼的各种物资已全部清点完毕,老六上前报了数目,歪把子机枪一挺,三八式步枪二十只,手枪两支,香瓜式手雷两百颗,子弹两万多,还有五十公斤炸药和两架小钢炮。至于粮草食品,除罐头青菜以外,光粮食就有一百多担,均是小鬼子日常搜刮乡里得来。

崔二胯子点了点头,对老六道:“所有的粮食,留一半给老乡,其它物资,全部装车运回山上!”小鬼子日常对百姓盘剥甚紧,所种庄稼全部上缴,再统一下日本人所谓的“共和面”,均是用粗糠混杂着荞麦皮做成,人吃了连屎都拉不出来。老乡们听说要分粮食,欢声雷动,纷纷回家去取各种容器。这边众人及刚刚投诚过来的几个伪军忙着装车。

不多时,分粮已毕,在众人劝说下,老乡们才纷纷回去,但最后还有二十来人死活不走,一定要跟崔二胯子上山打鬼子。

崔二胯子看了看留下的二十多人,均是年轻力壮、老实巴交的庄稼汉,面露憨厚之色,一脸诚意。不忍拒绝,但考虑到自己队伍初到此地、立足未稳,武器粮草都还接济不上,也不能收留太多人,于是挑了七八个精壮小伙子留下,其他人则劝他们回去。

被挑中之人自然是欣喜若狂,没被挑中的则面露惋惜之色,一步三回头,慢慢走回村子。崔二胯子见众位老乡都已回村,兄弟们也已将所有物资装车套上牲口,掏出怀表看了看,凌晨两点三十分,于是大喊一声:“弟兄们,将小鬼子的炮楼点了,咱们回山!”众人欢声雷动,熊熊大火映照之下,一行人赶着十几辆大车,浩浩荡荡向山寨奔去。

陈官屯据点被端掉之后,镇守陈家集及陈官屯一带的日军少佐气得哇哇直叫,恼羞成怒之下,立刻纠集一百多小鬼子,近一千号伪军进山清剿,但崔二胯子的山寨所处极为隐秘,再加上弟兄们也是格外小心,鬼子清剿数日,一无所获。

这一个多月来众人都没有下山,好在山寨粮草充足,日子并不难过。拿下陈官屯第二日起,崔二胯子开始重新操练队伍,所有弟兄均加劲练习,准备等这次清缴结束后,鬼子防备放松下来,一举端掉陈家集。

闲来之余,崔二胯子兄弟两人继续开始传授崔振阳武功心法。崔振阳的武功自幼传自兄弟二人,后在奉天读书时与两人分开,只能自己习练。两年前到山上后,二人才又开始继续传授振阳武功。两兄弟的武功传自当年将二人从虎口救下的那位老参客,教授之时老人并未告知自己门派,出师后二兄弟与人动手,被误以为是武当门下,两人也一直以为老人的武功传自武当派。但数年之后,老参客临去之前,将二人叫到跟前,亲手相赠了一部祖传武功秘籍——《气剑真经》,并对兄弟二人说道,老人武功传自祖上,但并非武当,仅仅是有些形似而已。

原来相传明末年间,江湖上出了一位武林奇人,其名已不可考,传说此人穷数年之功,悟出《气剑真经》这套武功心法,一出山立刻名震江湖,与他过招之人从未在他手下走过百招以上。这位高人一生并未收徒,去世之后,亲手撰写的《气剑真经》也落入江湖之中。武林人士为抢夺这部经书,一时之间腥风血雨,打得昏天黑地,武林因此元气大伤。但不知为何,每一个辛苦抢到经书之人,按上面记载练成的武功都不一样,而且威力大减,充其量只能算二三流的功夫而已,因而这部真经数度易手。

真经最后被一位少林寺高僧得到,高僧将真经细细参详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依旧未能悟透。这三个月中,无数江湖豪杰为这部经书到少林寺滋事、屡有死伤。为保持少林寺和武林清净,三个月后,高僧以少林寺名义广撒英雄帖,召集天下武林人士当众宣布,真经原是一场骗局,如果按照真经所载习练,并不能练成绝世武功,留下真经的这位前辈仅仅是跟后人开了一个玩笑而已。高僧又告诉大家,他已将真经内容悉数刻录在少室山绝壁之上,众人可以一并前往观瞧。大伙儿将信将疑跟着高僧来到少室山绝壁,果见真经已经完完整整刻在石壁之上。众人立刻手抄脑记,便有很多人将真经抄录了下来。

回去之后,大伙儿按真经记载试炼,果然练出的武功均不相同,但无论怎样,根本不可能练成绝世武功,过了几年,大伙儿忽然想到,是否当年这位少林高僧欺骗了大家,山壁上抄录的仅仅是一卷假经?众人一同去少林寺理论,才现这位高僧早已于数年前出外云游,再也没回来,从此这部《气剑真经》也不知所踪,成为当时武林一大悬案。

而这位少林高僧,当年确实对大伙儿隐瞒了实情,真经最后一部分他并未抄录在山崖上,而这一部分,他也是一直未能悟透。武林大会一结束,这位高僧就离开少林,寻得一处深山隐居起来,但穷其一生精力,也未能将真经悟透。到了晚年,他收养了一位孤儿,将毕生所学传授于他,临去之前也将这部真经相授,并告诉了他这个秘密,而这位孤儿,就是老参客的先祖。

老参客临去之前将这秘密讲与崔二胯子兄弟,并将真经传与二人,临终前郑重嘱咐:真经中藏有一项巨大秘密,但几百年来老人几十代先祖并未有人参透,他二人如能参悟出这项秘密,将会练成绝世武功。崔二胯子兄弟将师父安葬之后,开始根据《气剑真经》继续修练武功,这才现,除真经最后一部分,其余部分老参客果然已经倾囊而授,而真经最后一段经文,委实难以索解,好在兄弟二人即知道了原委,也并不急于求成。

忽忽数年,二人长大后由于打死参商,上山做了胡子,再其后日本侵占东三省,两人组建了东北抗日义勇军,再没有时间继续参悟真经上的武功。不过让两人感到费解的是,兄弟二人得老参客传授的武功,在当时东北已是一流绝顶高手,绝没有老参客临终前所讲:根据真经练得的只是二三流武功。兄弟二人不得其解,若干年后,两人忽然醒悟,人类随着科技展,武功一向已是大大没落,他二人的武功若放在明末年间,至多也就是二三流的武功,然而换到现今,就已是一流高手了。

由于战事紧张,再加上二人在武功一道在当时已是绝顶高手,而真经最后一段经文又着实无法索解,于是二人也就没有再继续钻研真经最后一段的武功。

每日训练完毕,兄弟二人轮流教授崔振阳武功,除此以外,老三病好之后也继续训练崔振阳枪法,其他兄弟也分别将自己的绝活交给他,崔振阳聪颖好学,又能吃苦,进境甚快,兄弟们都甚感欣慰。山谷之中岁月悠长,练武训练闲来之余,崔二胯子兄弟又带众位兄弟在山后开垦荒地,这山谷后面有大片荒地,土地肥沃。大伙儿合力开垦出数十亩荒地,种上瓜果蔬菜,准备来年再种上庄稼,这样自给自足,也能解决山上的一部分吃用。

如此过了两月有余,鬼子清缴结束。这正好是秋收时节,小鬼子忙于下乡抢粮,陈家集的防守也就松了下来。崔二胯子带了几个兄弟下山踩了几次盘子,彻底摸清了情况,然后一举端下小鬼子陈家集据点。这一来,崔二胯子兄弟的名声在全东北又响了起来,慕名投靠的好汉络绎不绝,到第二年开春,山上已聚了七八百之众,队伍空前壮大。天眼第一卷天眼第十三章夜袭小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