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天眼 > 第八章 荒郊小店

天眼 第八章 荒郊小店

作者:复仇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8:58 来源:笔趣阁

正是华灯初上时分,位于奉天城八大牌坊街角的一家茶楼内,热闹非凡。二层大堂一角儿,一伙儿泼皮正聚众豪赌,吆喝之声震天动地。为的是个身材矮小、贼眉鼠眼的汉子,额角贴了一块膏药,正是全奉天最有名的“神偷”左八儿。只见他双手捧了两个倒扣着的茶碗,摇得哗哗乱响。口中大声叫道:“押了押了啊,英雄好汉,越输越笑,王八羔子,赢了就跑,弟兄们下注啊!”一旁众地痞伸直了脖子,纷纷下注,有的押大,有的押小。

不多时,下注完毕,左八儿斜了斜眼睛,将手中茶碗又摇晃了几下,大声喊道:“开!”茶碗重重扣在桌子上,一旁众人睁大眼睛,紧紧盯着左八儿双手,神情紧张。左八儿贼眉鼠眼地一笑,将茶碗慢慢揭开个缝儿,眯着眼往里瞧了瞧,片刻,面露喜色,猛地将茶碗揭开,大声呼道:“豹子,通吃,通吃!都是我的啦,哈哈,哈哈哈!”

左八放下茶碗,将桌上的钱全拦到自己面前,喜笑颜开。旁边一脸有刀疤的地痞捶胸顿足,大声骂道:“他***,怎么又是豹子!来来来,再来,再来,我今儿个他妈就不信了!”说完话,又往桌上下注。

左八儿满脸得意,拿起茶碗招呼道:“弟兄们,来来来,再押再押!”一旁众人中,有的已开始露出犹豫之色,一时拿不准是否该继续下注。左八儿晃悠着茶碗,不停地催促着。

正在这时,楼梯上忽然晃晃悠悠上来一人,左八儿斜眼望去,脸色突然一变,愣了片刻,慌忙收拾起桌上的钱财,口中叫道:“众位弟兄,对不住了啊,兄弟要先闪了!”说完话,将桌上的钱塞到口袋,转身就要跑。

一旁的“刀疤”一把拽住左八儿肩膀,骂道:“你***属王八羔子的啊,赢了就想跑!”左八儿回头看了看远处已走上二楼那人,一脚将刀疤脸踹开,骂道:“去你妈的,给我滚!”说完话,一转身从二层窗户窜了下去。

左八儿狸猫一般轻轻落在地上,抬眼看了看楼上,脸露得色。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刚要转身,突然见前方不远的树后,踱出一个人来。

左八儿的表情一下子僵住了。只见萧剑南叉手而立,面露微笑,正在前面看着他。左八儿硬着头皮踱上前去,满脸尴尬:“哟,是萧大队长啊,今儿怎么有空到这儿逛啊!”一边说话,一边暗自打量周围环境。

萧剑南道:“左八儿,我正有事儿找你,跟我走一趟吧!”左八儿一愣,抬眼瞟了瞟一旁茶楼二层楼上。二楼阳台上,刘彪正悠然自得,探出半个身子,向两人笑着。

左八儿眼珠一转,猛然一低身,扭头便跑。萧剑南一个箭步窜上前去,已抓住了左八儿肩膀,左八儿疼地一咧嘴,口中狂呼:“萧队长,饶命,饶命,小的不敢了,再也不敢了!”

萧剑南放下手。左八儿呲牙咧嘴,揉着肩膀。片刻,似乎猛然缓过味儿来,看着萧剑南:“对了萧队长,您…您抓错人了吧,兄弟自打您上回把我放了,一直…一直没犯过什么事儿啊!”

萧剑南微微一笑:“我找你,就是想让你来犯件事儿的!”左八儿一下子愣住了。

这一日傍晚时分,位于奉天城北面的集市上,一派繁华景象。沿大道两旁,各式各样店铺与摊位一字排开,小贩们正声嘶力竭叫卖。路上行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凡。

翠儿祖孙两人正挨着摊位挑选商品,不时与店主人讨价还价。身后不远,是店小二与另一名大汉,两人身旁,是萧剑南与刘彪在小店见过的那名女人。

几人一个摊位一个摊位逛着,不多时,来到路口。远远晃晃悠悠走来一名醉汉,翠儿爷爷拉了拉翠儿,两人往旁闪了闪。那醉汉似乎没长眼睛,一溜歪斜,往两人身上撞去。老人伸手扶住,醉汉抬起头来,斜了斜一双醉眼,咧了咧嘴,转身离去。

翠儿爷爷摇了摇头,正要往前走,猛然一摸口袋,钱袋已然不见。愣了片刻,大声呼道:“有小偷,快抓小偷……”

前方醉汉听到老人这一声大喊,拔腿便跑,迅消失在人群中。一旁行人纷纷驻足,翠儿爷爷迈开一双老腿,拉着翠儿,颤巍巍往前追去,口中不停呼喊:“抓小偷,抓小偷……”身后三人这才回过味儿来,跟在那女人旁边的大汉抬腿就要追赶,店小二一把拉住,使了个眼色,大汉会意,停了下来。

人群中忽然跑过两名歪戴着帽子的警察,拦在前面,大声喊道:“什么事儿,什么事儿?”翠儿爷爷停下脚步,气喘吁吁道:“有小偷,有小偷,偷了我的钱袋儿!”翠儿也手指前方:“就在那边儿,往那边跑了……”

一名警察推了推帽沿儿,摘下背着的大枪,往翠儿手指的方向看了看,回过头来,问道:“谁被偷了?”翠儿爷爷道:“是…是我被偷了……”

警察上下打量了老人几眼,说道:“那还愣什么,跟我走吧,回去录口供!”翠儿爷爷道:“两位老总,您二位快帮我抓小偷啊!”

警察一斜眼睛:“抓什么,小偷儿在哪儿呢?”翠儿爷爷道:“刚跑走了!”警察道:“跑了?跑了还费什么话?快走!”说完话,就去推搡老人。

翠儿急了,冲两名警察喊道:“你们讲不讲理啊,不抓小偷,抓我们干什么?”警察眼睛一斜,就要作。

老人见形势不对,拉住翠儿,向两位警察陪笑道:“两位老总,小孩子家不懂事,我跟您们走……跟你们走……”警察一抬枪口,押着两人就往前走。

人群中那店小二挤出身来,拦住几人,问道:“两位老总,你们为什么要抓人?”一名警察上下打量了店小二几眼,骂道:“你***哪儿的啊,大爷抓人,还轮得到你管闲事儿?”

翠儿爷爷拉住店小二,解释道:“十一爷,我的钱袋儿被偷了,现在跟两位老总录口供,一会儿就回来。”店小二瞪了瞪眼,正要理论,那女人已走到旁边伸手拉了拉他。店小二微一愣神儿,不再言语。随即向后面那名大汉使了使眼色,大汉会意,点了点头。

两名警员押着翠儿祖孙两人往警备厅走着,一路推推搡搡。身后不远处,那大汉若即若离跟着。走了一阵儿,翠儿爷爷道:“两位老总,你们这是带我们去哪儿啊!”

一警察骂道:“废什么话,跟老子回奉天警备厅!快走!”说完话,用枪托推了老人一下,老人一个踉跄。翠儿上前扶住爷爷,回身对那警察大声道:“你们凶什么凶,是我们丢了东西,还是我们偷了东西?你们怎么不讲道理?”

一警察眼睛一瞪,骂道:“他***,你个小妮子,反了你了!”翠儿还想再说,老人伸手拉住他,陪笑道:“两位老总别跟小孩子一般见识,她还小,不懂事!”

说到这里,猛然间瞟见不远处跟踪的大汉,老人脸色一变。那警察道:“别废话了,赶紧走!”老人拉了拉翠儿:“快走吧,咱们跟老总走,准没错的!一会儿录完了口供,咱们就能回家喽……”老人这个“家”字,音拖得格外长,似乎另有深意。

不多时,几人走进警备厅。警察将两人带到审讯室,随即出去了。翠儿撅着小嘴,满脸委屈。老人笑了笑,摸了摸翠儿头,问道:“翠儿,有什么不高兴?”翠儿撅嘴道:“爷爷,钱被人家偷了,咱们还怎么逃?”

老人从怀里摸出一个袋子,晃了晃,哗哗乱响,似乎是大洋的声音。老人笑道:“你这个小机灵鬼儿,看看这是什么?”翠儿张大了嘴,随即满脸笑容:“爷爷,你才是个老机灵鬼儿呢!”两人相视一笑。

房门突然被人推开,快步走进两人。翠儿抬起头来,看清来人,脸上的笑容一下凝固了。转头看了看爷爷,老人也一脸惊讶。

进来的正是刘彪与萧剑南。只见萧剑南神情和蔼,搬了张椅子坐到两人身前,向翠儿微微点头,说道:“翠儿,我们又见面了!”屋内一老一小交换了一个眼神儿,满脸狐疑,老人颤巍巍问道:“敢问,您……您二位是?”

刘彪嘿嘿一笑,指了指萧剑南:“这位就是咱们奉天城鼎鼎大名的刑警大队萧剑南萧队长!”老人睁大了眼睛,看了看刘彪,又看了看萧剑南,结结巴巴道:“您…您老就是…神探萧队长?”

萧剑南笑道:“神探不敢当,我就是萧剑南!”老人转头看了看翠儿,两人都是一脸惶恐。萧剑南从刘彪手里接过一个钱袋,正是老人被偷的那只,递给老人,说道:“这是您的东西,看看少了什么没有?”老人诚惶诚恐接下。

萧剑南又道:“老人家,翠儿,实在抱歉,今天要用这种方法将你们请来!”顿了一顿,道:“我将你们请到警备厅,是希望向你们了解一些情况。”

翠儿问道:“什么情况?”萧剑南沉吟了片刻,道:“关于你们那家小店!”翠儿冲口而出:“你们…全知道了?”老人也是一呆,醒过神儿来,使劲拉了拉翠儿衣角。

萧剑南微微一笑,点头道:“全知道还不敢说,所以希望从你们这里,进一步了解一些情况!”翠儿看了看爷爷,欲言又止,老人叹了口气,低下了头。

刘彪道:“明说了吧,我们已经知道你们并不是开店的,这家小店,只是一个幌子!”老人抬起头来,连声说道:“萧队长,我和翠儿……都是好人啊,我们……没做过犯法的事儿啊!”见老人如此慌张,萧剑南安慰道:“老人家,您不用害怕,我知道你们都是好人,如果我猜得不错,你们应该是被雇来的吧?”

老人看了看萧剑南,张了张嘴,欲言又止。翠儿使劲拉了拉老人衣袖:“爷爷,到了这个地步,您就跟萧队长说了吧!”

老人沉默了片刻,长长叹了口气,说道:“唉,这都怪我贪财,早知如此,打死我也不应这份差了!”

老人与翠儿两人,确是被小店那书生模样的中年人雇来的!

祖孙两人原本祖籍黑龙江龙江府(注1.),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在黑龙江地区久剿义勇军不利,于是坚壁清野。其后不久,祖孙俩赖以生计的店铺被日军焚毁,人也被赶了出来。没有办法,两人靠一点绵薄的积蓄逃到奉天城。老人在路边支了个馄饨摊,勉强度日。

三个多月前一天傍晚,摊子上来了几位颇不寻常的客人。为是个三十来岁的中年人,带了几个手下,个个面貌凶恶,而且行为举止流里流气,一看就不是什么好路数。

翠儿与爷爷犯起了嘀咕。这样的人多是吃白食的,而且万一伺候不好,还会挨一顿臭揍。战战兢兢挨到那伙儿人吃完。为的中年人不仅付了账,还多给了些赏钱,翠儿爷爷受宠若惊。那人很客气地问道:“老人家手艺不错,不知有没有兴趣,到敝号帮帮忙?”

翠儿爷爷问道:“不敢问掌柜的宝号是哪一间?”那人挥了挥手,一脸高深莫测的样子,说道:“这你就不必多问了,这样吧,凭您的手艺,一个月十块大洋,食宿全免,你们看如何?”

翠儿和爷爷吃了一惊。

东北沦陷后,伪政府虽行了货币,但民国货币依旧在民间流通,尤其是大洋,也就是俗称的银元、袁大头,极受欢迎。因为是硬通货,不贬值的。那中年人开出一月十块大洋的薪水,委实不少,要知当时国统区一个工厂壮工,也不过月俸两三块大洋而已。

见两人呆,那中年人微微一笑,说道:“这样吧,也不必现在答复我,明天我还会过来,到时候再说。”说完话,拍拍屁股,带着几个手下扬长而去。

当夜翠儿与爷爷商量了半宿。按翠儿看,这伙人来路不明,又莫名其妙给这么多薪水,一定没什么好事儿,劝爷爷不要答应。老人也知道翠儿人小鬼大,说的有道理。不过如此薪水实在诱人,翻来覆去想了一个晚上,还是决定应这份差。

第二天傍晚,两人被领到那中年人所谓的“敝号”。这家小店真可称得上是间“敝号”,只几间简单的木房,四壁空空、陈设粗陋,看来是刚刚搭建而成。除昨天见过的四人外,店里还有另外两人,都是二十来岁,神色凶恶。

当晚那中年人将两人叫来,宣布约法三章:其一,前堂生意从现在起就交给爷孙俩负责。日后若有人过问,一概回答说小店生意不错;其二,无论生意如何,每日都要好好准备,把店里弄得热热闹闹,所有材料均多多备好,如果没有客人,大不了倒掉,但不能让小店显得冷清;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若没有特别许可,绝不可以踏入后院大屋半步。祖孙两人应了,当晚,两人就在小店安顿下来。

提心吊胆过了数日,并没有任何事情生,两人最开始的担心慢慢放下了。东家似乎对两人不错,不仅按时支付薪水,而且生意好坏从不计较。那几个看似凶狠的手下,也从不来找麻烦。

如此过了月余,一切似乎风平浪静。可翠儿却慢慢感到,这家小店似乎平静的不太正常。先是他们的东家。平日里他几乎整天把自己关在后院大屋,很少到前堂走动。两人也慢慢现,东家似乎根本不关心店里的生意如何。

从两人搬到小店,生意一直可以说惨淡之极,每天最多也不过五六桌客人。东家对此几乎从不过问。不过有一次他却大雷霆,原因是两人没有按照他的吩咐,多备材料。祖孙俩原本也是好意,因为那几日每天一个客人也没有,怕多备了材料,太过浪费。

翠儿记得很清楚,当时东家的原话是:“没有客人也就罢了,材料不多准备点,还像什么开店的样子!”翠儿一愣,马上想到,东家开这家店,难道真的只是在装样子么?那么东家实际的用意,会是什么?

于是从那天起,翠儿开始暗暗留意东家每天把自己关在后院大屋究竟在做什么。没想到这一留意,竟让祖孙两人大吃一惊:两人最初进小店的时候,一共八人,除翠儿祖孙两人,就是东家和那五个手下。其后不久,又来了一个女人,这样算起来,小店之中应该是九个人。翠儿观察之下却现,原来后院的大屋住的,根本不仅仅是最开始见到的那几个人,而是更多!

听到这里,萧剑南突然打断翠儿,问道:“你说小店不止九人?”翠儿点头道:“对!”萧剑南又问:“总共有多少?”翠儿道:“最少也有几十个人!”萧剑南眉头一皱,喃喃道:“果真如此,我原想他们几个人也做不了这么大的事情!”

翠儿问道:“萧…萧队长,你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了?”萧剑南微微一笑,说道:“你叫我萧大哥就行,对了,你怎么会知道小店之中不止这九人?”

翠儿道:“我和爷爷负责给他们做饭!”萧剑南点了点头。翠儿继续道:“最开始的时候,每顿给他们送过去两三斤包子就可以了,但后来却越来越多,最后,最后每顿饭就要……就要…”

刘彪问道:“要多少?”翠儿咽了口口水,答道:“二三十斤!”

“什么?二三十斤?”刘彪呆住了,看了看萧剑南,道:“那不……那不要四五十人?”翠儿点了点头。

萧剑南眉头紧锁,沉默了片刻,问翠儿道:“东家不让你们进后院大屋么,你们怎么给他们送饭?”翠儿道:“我和爷爷做好饭后,端到大屋门口敲门,他们自己拿进去,吃完后再把碗筷送出来。”

萧剑南道:“这么说,你从来没进过那间大屋,也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

翠儿听到萧剑南这句问话,面上瞬间闪过一丝恐惧。愣了半晌儿,喃喃说道:“萧……萧大哥,我……我进过他们的大屋!”说到这里,翠儿下意识抓住一旁爷爷的手,似乎非常害怕,身子微微抖。

萧剑南与刘彪交换了一个眼神儿,回过头来,萧剑南拍了拍翠儿肩膀,安慰道:“翠儿,不用害怕,有萧大哥和刘大哥在,你慢慢讲。”

翠儿道:“就在昨天晚上,东家他们好像突然遇到了什么高兴事,让我和爷爷做两桌好菜送过去。菜做好后,我们像以往那样把酒菜送到大屋门口。吃完后,东家两个手下把碗筷送回来,吩咐我们,说东家累了,准备休息一会儿,叫我们不要去打扰。他们前脚刚回大屋,我忽然想起刚刚给东家熬好的汤药还没端过去。东家那几天受了风寒,每日都是我给他熬药。”

说到这里,翠儿停了下来,使劲咽了咽唾沫。刘彪问道:“后来怎样?”翠儿抬头看了看刘彪,继续道:“后来,后来我马上端药过去,也就是那两人前脚儿刚进屋,我就到了。我敲了敲门,里面没有人答应,又敲了一会儿,还是一点动静也没有。我当时就奇怪了,心想,这么多人,怎么一个都听不到呢,莫非都睡着了?我又喊了几声,还是没人理我,于是我轻轻推了推房门。门并没有锁,我就大着胆子走了进去,但是一进门,我就现,就现……”

翠儿再一次停了下来,神色惶恐,使劲攥住老人的手,指甲都几乎陷入爷爷的手里。老人拍了拍翠儿的手背,安慰道:“翠儿,不要怕,有萧队长给咱们作主呢,你尽管说!”

萧剑南也点了点头,但没有催促。翠儿缓了好一会儿,说道:“我现……现……”说到这里,翠儿瞪大眼睛,满是恐惧,似乎又看到了昨晚大屋内的场景。

刘彪急道:“翠儿,你究竟看到了什么?”

翠儿再次使劲儿咽了口口水,说道:“我……我看到,整栋大屋里面,一个人也没有!”

刘彪一下子呆住了,愣了片刻,问道:“他们……是不是都出去了?”翠儿拼命地摇了摇头:“不可能!别人我不知道,那两个人是我亲眼看着他们进去的,我回屋端药再走过去,最多几分钟时间!”说到这里,翠儿转过头来,一把抓住萧剑南的手,叫道:“萧大哥,他们一定不是人,我……我一定是撞到鬼了!”翠儿声音尖利,显然已经害怕之极。

萧剑南拍了拍翠儿的手,微微一笑,安慰道:“不要害怕,没有鬼的!你告诉我,送药的时候,有多长时间,你的视线没停留在那间大屋上?”

翠儿想了想,答道:“我眼瞅着他们进大屋,忽然想起药还没送,就立刻回屋去取,到我再出来,最多只有半分钟时间。”

萧剑南又问:“你进入他们的房间,里面都有什么?”翠儿神色茫然,道:“我当时吓懵了,没注意别的,而且马上就退出去了。”

萧剑南问道:“有没有注意床铺,上面有多少被褥?”翠儿思索了片刻,道:“好像……有十几床。”萧剑南问道:“你确认么?”翠儿皱着眉想了想,肯定地答道:“没错,差不多就是十几床的样子!”

萧剑南站起身踱了几步,又问:“除了刚才讲的事情,还有其他怪事生么?”翠儿低下头仔细回忆,忽道:“对了萧大哥,还有一件怪事,不知和这有没有关系?”

萧剑南微微点头。翠儿道:“是这样的,去那里以前,爷爷一直有夜里睡不着觉的毛病,经常起夜。我睡觉也很轻,稍有动静就会醒,他一起我就知道。但自从搬过去,我夜夜睡到大天亮,后来问爷爷,他起夜的毛病也好了,你说怪不怪?”

萧剑南眉头紧锁,思索了片刻,对翠儿祖孙两人道:“好了,咱们就聊到这儿。”翠儿问道:“萧大哥,他们,他们到底是干什么的?”萧剑南道:“这件事情暂时还不能告诉你们。你们先在这里休息一会儿……”沉吟了片刻,道:“小店是不能再回去了,这样吧,你们先在警备厅呆一段时间,等事情过去了再说!”

说完话,萧剑南站起身来。翠儿道:“萧大哥,你……能不能放我们走?”萧剑南微微一笑,答道:“当然可以,不过现在还不行!”

走出审讯室,刘彪道:“萧队长,幸亏咱没轻举妄动!真没想到,那小店后面大屋里,竟藏着几十口子人,弟兄们要是去了,肯定吃亏!”

萧剑南停下脚步,看着刘彪,道:“小店并没有几十号人!”刘彪一惊,半晌儿才道:“没有?那他们一顿饭怎么……吃那么多?”刘彪瞪大眼睛,看着萧剑南。

萧剑南注视着刘彪,缓缓说道:“原因很简单,大屋内的人,正做着一件极重的体力活!”

刘彪结结巴巴问道:“萧队长,那……他们到底在干什么?”萧剑南沉默了片刻,一字一句道:“盗墓!盗掘奉天北郊的皇太极清昭陵!”刘彪张大了嘴巴。

其实早在第一天接触那间小店,萧剑南直觉就感到:这伙人在如此荒郊僻壤开设这样一家店铺,无疑在掩饰一件其它图谋。具体是什么,其实还不得而知。萧剑南当时的怀疑是,会不会是一些抗联分子,利用小店在做地下抗日活动?

若是这样,自己大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然,除非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祁老三正在其中!

不过没有多久,他便推翻了这种假设。原因就是那天早上,他在店外树林中与翠儿东家几人的“偶遇”。当萧剑南走近那几人时,其中一人明显将手里的东西往身后藏了藏。萧剑南事后回忆,那人手里拿的,正是只有风水先生才会用到的罗盘!

风水先生的一项重要工作便是替人寻找风水宝地,以埋葬去世的亲人。古来大墓,多是死者生前由风水先生选址。不过反过来讲,风水先生既然能根据风水之学为人选择墓葬地点,自然也更能根据风水学说,寻找到何处埋有大墓。自古以来,风水与盗墓一直有着密切的联系,大盗墓贼多是风水大师,例如唐末五代时期名动江湖的杨筠松,早期便以盗墓为生,相传著名的风水之学三部宝典《撼龙经》、《疑龙经》、《辨龙经》,均是出自他手。(注2.)

当萧剑南回忆起那三人确是手持罗盘,脚踏方位,似乎正在寻找着什么时,他马上想到,翠儿东家这一伙儿人,会不会正是在利用堪舆之术,寻找墓穴真冢,伺机盗墓呢?

他立刻在记忆中搜索了一下,不错,关外三省陪葬最富庶的几座陵墓,确实都在奉天北郊外。而其中清太宗皇太极的昭陵,更是就在小店东北不远处!

萧剑南做事谨慎,从不会轻举妄动,想到这一点之后,他又反复斟酌了良久。但随着继续推敲,他对最初的判断又产生了怀疑。原因很简单,历来盗墓者很少掘盗皇陵!

其缘由有二,一是皇陵的真冢位置很难精确确认,地宫位置更是难找;另外一点,皇陵地宫往往机关重重,结构亦是复杂牢固,绝非一两人之力就能打开!盗墓是极为隐秘的行当,不可能大张旗鼓进行,自古以来,最多也就是两人搭手而已。

除此以外,清昭陵于民国十六年便被奉天市政府改为北陵公园,现下正是旅游旺季,游人不绝,这时候盗掘皇陵,似乎不大现实。唯一的可能,就是从小店处掘土,但小店位于北陵宝顶近两公里远,从这里开始盗墓,除非那人是疯了。所谓土木之工不可擅动,从几公里外长距离挖掘,先不说如何控制误差,即便土方量也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萧剑南反复推敲,始终有四点问题无法落实。其一,如果这帮人是在盗墓,如何解决皇陵地宫精确定位问题,其二,如何突破地宫厚重的花岗岩以及重重机关,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如何在几公里外精确定位,能够准确挖到地宫,这么长的距离,误差如何解决?还有,也是最要命的,换气问题如何解决?

萧剑南一生谨慎,自四年前错抓了倩儿的哥哥谭青,每逢破案,如果没有充足的证据,他决不会动手。思量再三,他决定用几天的时间,找到这几个问题的答案再作打算。

之后整整三天时间,萧剑南驱车奔驰了数百公里,分别拜访了隐居在吉林琵琶顶子的前清盗墓高手,楔子于三以及全东北最著名的土木工程专家,万启琛教授。

楔子于三已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了,二十年前就已收手,不问世事。几年前因为一件意外事件,萧剑南和老人打过交道。萧剑南与老人整整谈了一晚,于三告诉他,如果有绝顶的风水高手,寻求皇陵真冢的位置应该是没有问题,除此以外,要想精确定位地宫,还需要借助一种特殊工具,洛阳铲。

至于皇陵内部机关就不好说了,但只要功夫到家再加上不怕死,是一定可以破解的,因为机关毕竟是死的,而人是活的。

而萧剑南一直搞不懂的长距离挖掘的误差问题,老人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不过有关换气的事情老人告诉他,只要有洛阳铲换气不是难事。

告别老人后,萧剑南又赶往长春,拜访了全东北最著名的土木工程专家万启琛教授。教授帮萧剑南详细查询了奉天北郊的地质结构,又认真计算了长距离挖掘的土方量,并且在理论上寻找到了误差问题的方法。

这一切都寻找到答案,萧剑南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匆匆赶回奉天。不过从谨慎出,他感到还是必须要了解到第一手资料才能动手,于是回奉天后他找到左八儿,亲自布置了诱捕翠儿祖孙两人的行动。

萧剑南将这一番经过讲与刘彪,刘彪惊得半晌说不出话。愣了好一会儿才问道:“萧队长,那……咱们下一步怎么办?他们……人数可不少!”

萧剑南低头思索了片刻,道:“你现在就通知弟兄们,无论是否在休假的,全部取消。所有队员半小时后在警备厅大院整装待命!”刘彪敬了个礼,转身离去。

刘彪走后,萧剑南回到办公室,又把整个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反复想了一个周全,再仔细思忖过一遍行动方案,感到这件案子实在重大,有必要向厅长汇报一下。再说自己身边只有十来个人,也不一定对付得了这帮悍匪。

想到这里,萧剑南给厅长挂了个电话。厅长听罢萧剑南汇报,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电话那头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厅长问道:“你打算怎么办?”萧剑南将自己的计划讲了一遍。厅长缓缓出了口长气,喃喃说道:“没想到出了这么大乱子,这事情我也做不了主,必须再向上面请示一下。你听着,所有队员到位后原地待命,等我的消息,半小时后我会再打电话过来。”

半小时以后,所有队员列队完毕,每人一支崭新的“三八大盖”,配两百子弹。除此以外,还有两颗“香瓜”式手雷。队员们见到这次行动所携带的武器,无不心中嘀咕,但没人敢私下议论。萧剑南简单训话之后,让队员们原地休息待命,他暂时没有把这次行动的目的告诉大家。

足足等了一个小时,厅长那边毫无消息。又过了半个小时,电话总算响了。萧剑南接起电话,是厅长的声音。萧剑南问道:“怎么样?”

厅长在电话中沉默了半晌儿,对萧剑南道:“通知所有队员,就地解散,一切行动取消!”萧剑南一下子呆住了,问道:“厅长,到底怎么回事儿?”

厅长突然在电话中骂了句娘,道:“他娘的,老子也不知道是怎么个回事儿!”原来厅长接到萧剑南电话后,立刻联络了奉天市长。市长对此事非常重视,马上给日本宪兵队去了电话。但非常奇怪,接电话的是日本宪兵队井川大佐,井川似乎对此事非常冷淡,只淡淡地说他知道了,告诉市长,宪兵队自会去处理,让警备厅不要再插手了。

厅长感到此事蹊跷,其中必有隐情。于是与市长赶往宪兵队,但两人说破了大天,日本人死活不让警备厅插手。

奉天警备厅厅长是老官油子,他很清楚,盗掘皇陵,尤其是满洲国皇帝溥仪先祖的陵寝,非同小可。若处理不好,将来万一有人追查下来,自己脱不了干系,而日本人是绝不会替他开脱的。不过日本人既然已经了话,他也毫无办法。

萧剑南眉头紧锁,事情似乎有点儿出乎意料。按常理讲,挖坟盗墓这种事情属于刑事案件,一直由警备厅负责,可这次日本人怎么会突然横加干涉,难道真的如厅长所说,有什么隐情么?

看了看表,时间已过八点。萧剑南道:“厅长,有一句话,我不知当讲不当讲?”厅长道:“你我兄弟,还有什么当讲不当讲?尽管说”萧剑南思索了片刻,说道:“这件事情按道理讲,本该由警备厅负责,现在日本人横加干涉,不出乱子则以,万一出了乱子,日本人绝不会为我们顶雷,我们肯定是替死鬼!”

厅长倒吸了一口冷气,道:“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日本人既不让我们插手,还能有什么办法?”

萧剑南道:“是否能直接与长春方面联系!”厅长道:“你的意思,是让我直接联络皇上?”所谓的皇上,就是满清最后一任皇帝宣统,爱新觉罗-溥仪。民国二十年日本占领东三省,三年以后将溥仪请过来,做了伪满洲国傀儡皇帝,年号康德,这一年正是康德元年。萧剑南道:“不错,我记得厅长说过,溥仪的亲信军机大臣鹿传霖,曾与厅长有师生之谊。”厅长沉默了片刻,道:“好,就这么办!你们原地待命,我立刻去联络,一有消息我马上通知你!”

放下电话,萧剑南暗自思量,这件事情看来有些蹊跷,盗墓的事情跟日本人有何关系,怎么会突然横加插手?

思来想去,萧剑南暗下决定,无论如何决不能让这帮匪徒就这么放跑了,万一祁老三在里面,自己将追悔莫及。如果日本人再不松口,自己只有私自行动了。

主意打定,看了看表,时间已指向八点半。翠儿祖孙两人已在警备厅呆了多时,再呆下去,恐怕要打草惊蛇!

萧剑南出了房间,直奔审讯室。翠儿祖孙两人刚刚用过晚饭,见萧剑南进屋,翠儿问道:“萧大哥,我们能走了么!”萧剑南点头道:“我现在就放你们出去,不过,你们还要回小店一趟!”

老人和翠儿齐声问道:“还要回去?”萧剑南道:“对,一定要回去,不能打草惊蛇,我们现在暂时还不能行动!”翠儿看了看爷爷,回过头来,问道:“为什么?”

萧剑南道:“来不及解释了,记住,回去以后找个理由搪塞他们一下。晚上你们照常睡觉,千万不要有异常举动。”祖孙两人点了点头。萧剑南又道:“还有,千万不要睡着,找湿毛巾把口鼻捂上,等到十二点半整你们悄悄起来,用枕头放在被子底下装做床上有人的样子,马上离开小店,我们会在外面接应你们。”

将两人送走后,萧剑南回到办公室,焦急地等候。刘彪一连进来催了三次,都被萧剑南轰了出去。

十一点整,厅长终于来了电话。告诉萧剑南他已顺利联络到鹿传霖。皇上知道此事后立刻给长春关东军司令总部施压,日方已同意奉天警备厅与日军协同抓捕,由中方人员——也就是厅长与萧剑南全权负责此事。抓捕时间定在今晚12点3o分整!

萧剑南松了口气。厅长又告诉他,上面有命令,关于这件事情要严格保密,对外只能宣称抓捕抗日分子,日本人会立刻派出一个小队配合萧剑南行动。

半小时后,日军派来支援萧剑南的山田小队长带一队鬼子兵赶到。萧剑南皱着眉将行动方案做了简单布置,按照他的命令,所有参与行动人员再次整装检查装备,五分钟后出。

十一点四十五分整,卡车载着萧剑南和他的八个手下,以及十几个鬼子兵悄悄驶出了奉天城。按着萧剑南的指示,卡车在距离小店一公里左右的地方熄火停下原地待命,所有队员徒步包抄到小店。

注1:龙江府,即今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注2:杨筠松,唐代风水大师,字叔茂,号救贫。生于唐文宗太和八年(公元834年),卒于唐天佑三年(公元9o6年),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正三品,拜国师。公元88o年,黄巢起义军攻陷长安,杨筠松避难至虔州(今江西赣州),为当地风水胜境吸引,于是定居下来,潜心研究风水,后留下了《青襄奥语》、《憾龙经》、《疑隆经》等风水学传世之作。至于书中所提杨筠松早年盗墓一说,史料上并无记载。天眼第一卷天眼第八章荒郊小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