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在漫威当超级英雄的那些年 > 第三百章 风暴的前奏

只从图瓦卢宣布建国之后,这个世界就开始了一阵风起云涌的变化。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首先是中国方面和图瓦卢签订了友好互信的战略条约。其中的内容不用说的太仔细,但是大家都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中国是个传统上就和变种人关系很好的国家。在中央领导阶层都有部分变种人,他们对于图瓦卢的态度有一点像是犹太人对待以色列。当然了,这其中还是有一点不同的。

至少他们不会把图瓦卢当成自己的祖国,和犹太人对以色列的感情还是有区别的。最多就是感情和同情上有很大的加分。

不过有了中国的背书,再加上俄罗斯在这件事上面的沉默(因为可控核聚变的技术问题,俄罗斯有些受制于人)。

再加上在大西洋上剿灭九头蛇时图瓦卢展现出的武力(演戏)。新任总统凯蒂很明确的说了自己一手拿着橄榄枝,另一手猎枪。她希望建立和平而不是战争。当然她也不惧怕战争。

因为这样的不卑不亢的表态,让国际社会上对于图瓦卢建国的事件都有一些迟疑,没有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尤其是图瓦卢公开声明的这个时间段很巧,刚好快要到四月份了。而今年四月份将会有一件大事降临。那就是月球的里德博士将会带着差不多两吨的氦-3提纯矿石返回地球。里德博士已经在地球通讯的时候表达了月球一起计划都在按步调进行。

虽然听起来很少,一年只开采的两吨多的氦-3矿石。但是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托尼-史塔克虽然给里德博士等人提供了非常先进的工具和各种智能机械,让他们四个人就能完成一整个工程队的工作量。

但是月球作业毕竟和地球没得比,一年的时间要建设基础营地和一个基础矿场就已经很花精神了。还有一个初步的提炼工厂,虽然这一切都是全自动的,但是上月球的人毕竟只有四个。

再加上里的博士四人还有自己的科研项目。他答应托尼来月球建立先遣基地就是因为托尼答应给他提供大额的研究经费,以及在月球给他建立一个物理实验室。

所以里的博士的主要精力还是花在了研究上面。他建立的基础矿场真的只是基础而已。但是营地已经建好了,下一步月球可以容纳差不多一百人的生活起居了。

第一年的建设仅仅只是打基础,而第二年才是真正开始扩充。而且还要看到另外一点,那就是氦-3这种同位素蕴藏的能量比地球上已知的任何能源来的都高,并且清洁环保绝对的无污染。

以地球目前的能量消耗标准来说,一百吨氦-3的能源供应就能满足目前能源的需求了。

当然了,一百吨仅仅只是现在的数字而已。实际上当人类真正能够大规模开采氦-3的能源后,人类对于能源的需求必然也会出现爆炸性的增长。也许到时候人人类还是这么多人口,但是对于能量的消耗需求会暴增三倍甚至五倍。

以托尼和班纳博士的估算,氦-3新能源带来的产业变革会带动传统产业的大革命。尤其是许多原本看起来不值得消耗能源去做的事情都可以去做了。

因为当氦-3可以大规模开采的话,那么能源的价格会进一步降低。能源降低代表着可以投入更多的能源进入农业种植,家畜养殖,还有各种矿场和机械工程。

用能量的消耗来代替其他原本需要付出的代价,比如说制造业会设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标准之类的。许多的产业之所以不环保就是因为投入太多的能源去做的话成本不合算。所以只能用环境成本来折算能源成本。比如污水治理,比如空气治理等等。

实际上史塔克集团和奥斯本集团是最先思考到这些方面的公司,更先进的环保设备已经开始在全球布局。生态地球的理念已经开始出现雏形,我们要更先进,但也要更加自然。

“按照增量的估算,一百吨氦-3的能源仅仅只够替代目前地球每年的能量消耗。但是我们知道这个规模是不够的,以后肯定需要扩充。我预计在今年氦-3开采回来后回激起全球能源的最大冲击,现在已经是转型的最后时刻了!”托尼在难得参与的公司董事的大会上如此说道。

“一百吨肯定不够,未来十年我预测人类文明将进入爆炸时代。让全世界的人都享受北欧国家的生活标准不再是一句空谈了,我们有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了。但是我们需要更多的能源,未来十年我们至少需要一千吨甚至三千吨氦-3!我们的能源需求将会膨胀数十倍!”

托尼-史塔克在说服董事会对新能源进行更多的拨款,他已经下定决心了。要把史塔克集团的所有精力都用在新能源上了。

实际上不仅仅是托尼和美国在全力做这件事,新能源事关国家未来,这件事需要争分夺秒。慢一步就是步步慢。

比如说中国整体搬迁了一个数十万人的城市,征用了这边的所有土地。并且投入了数十万的土建基建工人进入工地干活。还有全国从上到下,从南到北数百万人在生产各种配套设施。

以及调用了全国百分之十的钢铁水泥,以及各种资源。他们在修建一个巨型的可控核聚变发电站。这个名为遂人一号的发电站如果全力开工那么能够满足几乎全中国百分之七八十还有余的电力。

而一期工程在紧赶慢赶,工地上四班倒,人休机器不休。因为第一期的工期越来越近了。上面要求在四月份之前必须完成第一期的工程。不要求发电量,但是要求能够转起来。

这不是国家面子工程,而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竞争。第一期的氦-3只有一点五吨。按照当时五常的分割,每个国家能够拿到的氦-3是有限的。所以先一步快一步总是好的。不然的话你就要晚上一整年,等待第二批的氦-3运回地球了。

英法德三国协力制作他们的方舟反应炉,由美国政府出面让托尼提供了技术支援。核心内容保密,并且建造完成后的维修保养日常运营也需要史塔克集团的人来做。就像是从前史塔克集团提供给北约国家的那些核心武器一样。

感觉有一点受制于人,但是有总比没有好。英法德算是捏着鼻子认了。至少他们的处境比俄罗斯好。俄罗斯的技术来自于中国,中国掐的更死。除了基建工程以外,几乎所有的核心零部件俄罗斯都不能参与制造。看看毛熊家的待遇,英法德觉得还是比较幸运的。

而除了当时托尼-史塔克发射的方舟飞船以外,拉脱维利亚的杜姆也发射了一条船。不过杜姆从来没有向国际社会上报备过他们的情况。并且拉脱维利亚飞船的降落地点距离里德博士他们相距数千公里。他们也不大可能去看对方的情况。

除了拉脱维利亚组建的新东欧联合体的国家以外,其他国家是不能指望杜姆会分出一些氦-3的。

而围绕着氦-3新能源展开的变革已经开始出现。仿佛一夜之间新能源汽车出现了一种井喷的趋势。国际上各大车厂都开始慢慢放松对下一代的汽油车和柴油车的研发,而把所有的精力投入了电动车上面。

原本在电动车市场上一枝独秀的特斯拉突然间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当丰田,本田,通用,宝马,梅赛德斯等大厂把全部的精力度放在电动车市场上的时候,他们的能量和技术储备是相当惊人的。

有的时候不是他们不会做,仅仅是因为他们不愿意做而已。毕竟市场决定了资本,而资本决定了技术走向。

虽然短期内也许会有所利益受损,但是这些百年大厂眼光放得更远。他们在角逐十年后的市场,到时才是真正的一决胜负。

而这仅仅只是这个世界变革的冰山一角。新能源带动的超级高速铁路计划已经开始展露雏形。世界上第一条超级高速铁路的短程列车已经开始通车。

由拉脱维利亚首都杜姆城到拉脱维利亚风光最好的旅游胜地杜母谷的铁路已经通车了。虽然仅仅只有短短的一百公里,虽然这更多的只是一种实验性质,虽然已经一再的压低车速保证了第一次通车的安全。

但是当旅客在极其舒适的状态下列车只花了十分钟的速度跑完了一百公里的距离,这份成绩依旧让全世界的人惊呆了。

已经有人闻到气味了,一种变革的气味。在中国名叫杰克-马的首富率先意识到了这一点。因为他的商业平台下养活着全球最大也是最多的物流从业人员。新的货物运达方式已经出现了,也许自己竞争对手那个在全中国到处建仓库的物流手段终将失败。

而更多的制造业企业则是从中看到了新的契机。欧亚大陆一体化看上去已经出现了雏形,能不能在这其中抓一些好处?甚至推动一把呢?有人在观望,但是也有人已经跳下场去率先开始了角力。

世界在变化,时间很凑巧,大家都很忙。所以图瓦卢的建立和公布在这个时间点上恰恰好的让所有人都没办法把经历全都花在他们身上。

对于很多人来说,世界已经很乱了。变化快到令人应接不暇,短短几年的时间仿佛地球就要翻天覆地一样。变种人成立一个自己的国家?好吧,是个大新闻,也仅仅只是个大新闻而已。有空关注这个还不如考虑一下在这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如何找到自己的新定位吧!

图瓦卢的建立真的只能算是一个新闻?而不是更深刻的东西吗?

在所有人都还没有注意到的时候,一场即将席卷人类变革的风暴已经开始悄悄酝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