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大国重工 > 第六百一十八章 组团出海

大国重工 第六百一十八章 组团出海

作者:齐橙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1 03:02:16 来源:笔趣阁

1995年春,德国慕尼黑。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新落成的国际贸易中心门外彩旗招展,大幅的广告从贸易中心的展厅楼顶一直垂到地面,上面印着的都是一些鼎鼎大名的国际品牌:卡特特勒、小松、利勃海尔、普迈、海丁斯菲尔德……。在14万平方米的室内展厅外面,有多达30万平米的露天展位,密密麻麻地摆放着各种各样的钢铁巨兽,长长的吊臂、硕大的挖铲、几人高的车轮、两寸多厚的履带,无处不透着浓浓的重金属气息。

这是三年一度的国际工程机械博览会,来自于全球30多个国家的2000余家生产厂商云集于此,展现自己在工程机械方面的最新成就。而更多国家的采购商也纷纷赶来,一掷千金,其疯狂丝毫不亚于后世互联网上的剁手一族。

“咱们的广告,根本看不见啊。”

在一台长12米、高7米的175吨电动轮自卸车旁边,罗丘冶金机械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王伟龙感慨地向身边的冯啸辰说道。他们此时正举目眺望着展厅外悬挂着的那些广告,从中辨别着属于中国展台的那一个窄条。其实,说根本看不见也是不客观的,那幅广告也有二尺来宽,从楼顶垂到地面,面积也颇为不小了。只是如果不认真去找,很容易被忽略。

冯啸辰上任尹始提出要搞大型技术装备预研,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资金问题。90年代中期,国家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国家财政因为利改税的机制转换而处于暂时的困难之中,大批国企则由于不适应市场经济模式而陷入了严重的亏损。在这种情况下,要筹措数以亿计的研发资金,几乎就是痴人说梦。

冯啸辰自然不是那种坐着等米下锅的人,他提出,国内资金短缺,可以从国外想办法,用一个调侃的说法,那就是让国外“赞助”。

在80年代初,他也曾经出过一个到国外找赞助的点子,那是由国家经委出面成立了一个国家装备工业科技基金,再通过冯华的明堡银行,在欧洲市场上发行中国装备工业科技债券,募集资金。晏乐琴担任了这个基金的理事长,利用她在波恩大学任教多年形成的声望,为这个基金的发行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到目前,装备工业科技债券已经发行了十几期,前几期的本息都已经按时偿还,让投资者获得了丰厚的收益,进而也带动了后期债券的销售。依靠基金支持的许多科研项目都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各种专利的收获用于支付债券本利还有很大的节余,这些节余部分被重新投入到基金中去,形成了良性的循环。

郝亚威在当年就担任过基金的财务负责人,对于基金的运作情况非常了解。在冯啸辰最初说出“赞助”二字的时候,郝亚威第一个反应就是冯啸辰打算故伎重演,再次去欧洲市场发债圈钱。但郝亚威又知道,这个想法已经是不太现实了。

时下的欧洲资本市场,与80年代中期已经有所不同。在当年,欧洲市场上有大量的游资,急于找到投资去向,中国装备工业科技基金的发行,正迎合了这种需求。而到90年代中期,欧洲经济开始陷入沼泽泥潭,各国财政赤字不断上升,失业率高企不下,内部的资金需求都难以得到满足,哪里还有闲钱在中国进行长线投资。

欧洲经济衰退,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从内因来说,是受到福利社会的拖累,百姓不愿意干活,却要求超前的享受,寅吃卯粮,家底日益掏空。从外因来说,苏联的解体使美国失去了最大的军事竞争对手,广场协议打折了日本的腰杆子,让美国解除了经济上的心腹大患,中国又尚未达到让美国重视的程度,于是欧洲便成为美国要遏制的对象。在这种情况下,欧洲各国或许是出于自保的目的,签订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成立了旨在与美国分庭抗礼的欧盟,触动了美国的逆鳞,美欧关系开始恶化,欧洲的发展自然也就遭遇了危机。

冯啸辰对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一向极其关注,再加上还有一个在美国当银行家的叔叔,自然也知道欧洲目前的状况。他并没有打算复制过去的模式,而是提出了一个组团出海去海外淘金的战略。

赚海外的钱,同样也不算是什么新鲜思路了。重装办至少在10年前就已经力促各家装备制造企业前往亚非拉的发展中国家进行设备销售,目前非洲、东南亚、南美等地还有一些中国承建的工厂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不过,冯啸辰这一次提出的做法,比以往要更为大胆,他要求各家装备企业要积极参与各种国际装备展会,到一流的舞台上去与国际巨头当场角逐。

“啸辰,这个想法有点太超前了吧?咱们的技术水平,和欧美国家还有相当的差距啊!”吴仕灿这样对冯啸辰劝诫道。

“可是,咱们的东西便宜啊。”冯啸辰笑嘻嘻地回答道。

“人家的品牌知名度比咱们高多了。”钟启帆也提醒道。

“可是,咱们的东西便宜啊。”冯啸辰道。

“那些国外大企业,都有成熟的销售渠道,咱们只怕是拼不过他们吧?”市场部的张瀚匀道。

“可是,咱们的东西便宜啊。”冯啸辰还是这句话。

“啸辰,咱们能不提便宜的事情吗?”王根基忍无可忍了。

“那么……”冯啸辰想了一小会,最后蹦出了一句:“咱们物美价廉啊。”

众人全都崩溃了,这不还是一回事吗?合着这位新上任的总经理,手上就攥着这一张牌呢,自己还以为他有硬的底牌。

冯啸辰也是存心跟大家逗乐,见大家都被自己给逼疯了,便笑呵呵地说道:

“各位,不是我成心,而是你们说的都很对,咱们技术不行、品牌不行、渠道不行,的确是没有太多优势。但在今天的世界上,价格便宜就是一个极大的竞争力。

其实大家都清楚的,咱们的产品虽然说技术水平不如西方国家,但主要的性能指标都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了。西方国家产品比我们强的地方,不过是更方便、更环保、更耐用、更美观。这些东西重要不重要呢?当然是重要的。但是,对于大多数的用户,甚至包括发达国家的用户来说,花几倍的价钱只为了方便、环保、耐用、美观,是很不值得的。

当今科技发展速度极快,十年前的产品,放到今天就已经过时了。花几倍的钱买一套能够耐用50年的设备,既无必要,也不经济。一台设备用上几年就扔掉,换更高科技的设备,这才是一种理性的做法。在这方面,物美价廉这个特点就很重要了。就说你们各位,10年前买的老冰箱是不是还在用呢,有没有抱怨过冰箱质量太好,弄得你们没有了换冰箱的由头?”

一句话让大家又笑起来了。可不是吗,在座各位都算是成功人士,是中国第一拨有钱买冰箱的人。10多年前一台冰箱2000多块钱,买回家去可谓是风光无限。可这几年市场上的冰箱越来越便宜,功能越来越多,外观越来越漂亮,他们这些人中间十个中有八个都不止一次地生出过怨言,盼着家里的冰箱赶紧出点故障,最好是那种根本修不好的故障,这样就可以去换一台更新更炫的冰箱了。

推广到装备工业方面,似乎也有这样的情况。六七十年代建成的那批炼钢电炉、燃气轮机,如今运转还非常良好,但技术却已严重落后了。炼钢电炉已经发展到超高功率,火电设备讲究的是超超临界,新技术更节能高效,谁不喜欢?可如果为了采用新技术而把还能使用的旧装备淘汰掉,又让人有些心疼。早知道技术发展得这么快,当然还不如挑个便宜货先用着,过几年再换新的,至少损失也会小一点吧?

中国的装备工业曾经严重落后于西方国家,经过十几年的引进、消化、吸收,如今在不少领域已经达到了西方国家八十年中期甚至后期的水平,与西方的差距也就一代左右。可以这样说,不提亚非拉的发展中国家,就算是西方发达国家,许多企业里正在使用的设备,也并不比中国目前能够制造的设备更先进。如果中国能够提供廉价而又不算特别落后的设备,这些企业有什么理由不予以更新呢?

西方装备巨头们生产的装备倒是更先进,但价格是中国产品的好几倍,换一套就能够让企业伤筋动骨,而且过几年又会过时,谁乐意把辛辛苦苦赚下来的钱都扔到这个坑里去?

就这样,冯啸辰成功地说服了自己的下属们,又由这些下属去说服了他们各自负责联系的那些国内装备企业,让他们意识到目前已经到了出海去淘金的时候了。这一次,由装备工业公司牵头,组织全国十余家整机厂和二十余家配件厂前往慕尼黑参加国际工程装备博览会,就是冯啸辰组团出海战略的一部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