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天兵在1917 > 434 围魏救赵之计

天兵在1917 434 围魏救赵之计

作者:马口铁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8:50 来源:笔趣阁

相关情报显示,一门心思跑路的毕苏斯基已经带着残存的部队跑到了埃乌克,不出意外的话这位波兰的民族英雄将会像丧家之犬一样继续向比亚韦斯托克逃跑,直到最后逃回华沙。

而现在,李晓峰却说接下来的战斗依然是围绕歼灭毕苏斯基的主力部队展开。说实话,这在乌博列维奇和特里安达菲洛夫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

要知道这一路毕苏斯基可不仅仅是埋头逃跑,一路跑一路还破坏了沿途的交通线路,比如桥梁铁路神马,那真心是不把自己当波兰人,也没把这些设施当成波兰的财产。大概在这位仁兄看来,没有什么比逃命更重要,破坏了也就破坏了,反正以后全体波兰公民会为此买单重建的。

而对于东普鲁士人民解放军来说,没有畅通的交通线路,根本没办法追上去。也就是说追击然后歼灭敌人的方案肯定是没戏的。

那现在问题就来了,追不上敌人,却要歼灭敌人,这该怎么办?

乌博列维奇和特里安达菲洛夫对此束手无策,接受过欧洲传统军事教育的他们,更擅长用正规的方式打仗。而当前的局面用正规手段是完全无解的,所以他们只能很直白的告诉某仙人,这根本做不到,也不可能!

李晓峰没有受过什么正规的军事教育,而且对于脑子一向很活的和谐国人来说,钻空子是与生俱来的本领。李晓峰觉得眼下的问题并不是无法解决的,而是俄国人太一根筋了。

“我们应该向华沙进攻!”

李晓峰重重地点了点地图上华沙所在的位置。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说出了他的意见。而这个意见让乌博列维奇、特里安达菲洛夫、帕维尔和本.古里安勃然变色。

为什么变色?原因很简单。在上述几位看来。去攻打华沙等于作死。这么说吧,华沙是拥有百万人口的大城市,虽然毕苏斯基的遭受了重创,但华沙还是有相当的军事力量的,以东普鲁士人民解放军的实力,去打华沙一点儿把握都没有!而且,一旦部队陷入了华沙这个烂泥潭,毕苏斯基带着残余的部队再冲过来。那真心是歇菜!

反正,他们都觉得某人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脑子发热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李晓峰坚决不承认这一点,他认为攻打华沙理由是相当充分的:“作为所谓的波兰共和国首都,华沙对于刚刚独立的波兰人来说,具有相当重要的政治意义。我们去攻打华沙,本身就是标志性的事件,这能极大的宣传我们,让我们获得更多的东普鲁士德国人的拥护!”

帕维尔面露难色地说道:“这一点我们非常清楚,攻打华沙确实具有相当不一般的政治影响力。但是。我们不能只顾政治影响力,而不顾实际。万一华沙打不下来,毕苏斯基又偷袭我们,怎么办?”

稍微一顿,他迫不及待地说道:“我认为之前的柯尼斯堡会战中歼灭了毕苏斯基一半的部队,已经为我们争取到了足够的政治影响力,我们现在不缺乏政治影响力,而是应该借着这股影响力的作用壮大我们,然后徐徐图之!”

帕维尔的意见获得了其他三个人的认同,认为这是最稳妥的做法。李晓峰也认同,这确实是最稳妥的做法,但是对于犹太人来说,这种稳妥就是放虎归山,就是养虎为患。像毕苏斯基这种狼子野心的枭雄,必须穷追猛打,不能给他一丝喘息的机会,一旦让他喘过气来了,柯尼斯堡战役的胜利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先生们,我们的眼光必须放长远一些,我们没有求稳的资格!”李晓峰很严肃地说道,“从我们在柯尼斯堡开展起义开始,我们就生存在夹缝当中,必须只争朝夕,必须每一次都全力以赴!因为我们周围的敌人太多也太强大了,任何懈怠都会葬送我们之前全部的努力!”

李晓峰制止了帕维尔插嘴,继续说道:“我知道以我们当前的兵力不可能打下华沙,打下来了,那也是一块烫手的山芋,我们不可能将其吃下去的,可是我为什么主张打呢?”

说着他望了帕维尔他们一眼,郑重地说道:“原因当然不仅仅是什么政治影响,而是攻打华沙本身就是一种战术!”

特里安达菲洛夫顿时起了兴趣,问道:“什么战术?”

李晓峰反问道:“听闻我们攻击华沙,你们说毕苏斯基会怎么做?”

乌博列维奇和特里安达菲洛夫对视了一眼,理所当然地回答道:“自然会前来救援。”

李晓峰笑了:“要的就是他前来救援,从比亚韦斯托克到华沙可没有第二条线路可走,我们完全可以围点打援!”

“围点打援?”特里安达菲洛夫猛地眼前一亮,问道:“你是说,华沙其实只是一个诱饵,我们只是摆出攻城的架势,然后将毕苏斯基的主力吸引过来予以歼灭?”

李晓峰拍了一下巴掌,笑道:“我就是这个意思,对于毕苏斯基而言,华沙是波兰的象征,这里他无论如何都丢不起的。所以只要我们摆出一副不拿下华沙誓不罢休的架势,他一定会上钩!”

乌博列维奇露出了深思之色,特里安达菲洛夫也在紧张的做着推演,倒是门外汉本.古里安说道:“我认为不用如此麻烦吧?完全可以不打华沙,我们带着部队去比亚韦斯托克至华沙的交通线上等毕苏斯基不就行了,反正他的目的是退往华沙,没必要多此一举地围困华沙吧?”

乌博列维奇摇了摇头道:“那是不可能的。从毕苏斯基之前表现出的军事素养来看,这个人的军事能力虽然不算突出,但是行军打仗还是有板有眼的。而且从他断然撤退的行动来看。此人的警惕性相当的高。”

本.古里安不明白乌博列维奇的意思。特里安达菲洛夫不得不帮着解释道:“我们不围困华沙直接去半路等毕苏斯基。这看似简单直接,但是问题也相当大。首先这种重大的军事行动就很难保密,尤其是我们在波兰的腹地战斗,那里的波兰人都是向着毕苏斯基的,我们不太可能成功的伏击他!”

特里安达菲洛夫说得一点儿都没错,以毕苏斯基的警惕性和情报网,犹太大军一开进波兰腹地几乎就没有什么秘密可言。试想一下,毕苏斯基明知道前面有一支强大的部队在等着他。还会傻乎乎地往华沙方向撤退吗?

正常人都不会做这么脑残的选择,更何况毕苏斯基还是一只老狐狸,像他这样的老狐狸怎么会明知道前面是个陷阱,还往坑里跳呢?更有可能的是,这只老狐狸会将计就计,反而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本.古里安很意外地问道:“他有这样的能力?”

连帕维尔都点点头:“虽然我们之前打了一个大胜仗,但是仅仅只能说削弱了他,并没能真正让波兰人丧失军事能力。从我们得到的情报看,在华沙周边地区,波兰人至少还拥有三到四个师的兵力。再加上毕苏斯基的残余部队,波兰人至少还有八到十个师的作战部队。哪怕那些留守部队并不满编。而且战斗力也不高,但是并不能忽视。至少我们没有绝对的把握可以说,远远地超出波兰人一头!”

乌博列维奇补充道:“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管华沙,去半路等毕苏斯基,很有可能腹背受敌,情况将非常不妙!”

李晓峰也道:“而且我们必须看到,毕苏斯基有协约国集团撑腰,必要的时候,那些流氓们会直接支援毕苏斯基,帮助他在短时间内武装出大量的部队。”

本.古里安有些不相信:“这不太可能吧?毕竟我们掌控了出海口,柯尼斯堡和但泽都在我们手里,我们还有一只可以唬人的公海舰队,协约国集团不太可能直接援助毕苏斯基吧?”

李晓峰叹了口气,点了点地图上的波兹南:“协约国想要直接军事援助毕苏斯基现在来看难度确实很大,但是他们完全不必要这么麻烦。只要给艾伯特政府施加足够大的压力,让波兹南等地区的德**队将军火移交给波兰人不就成了?”

本.古里安呆住了,不可思议地问道:“这也可以?”

帕维尔苦笑道:“当然可以,我们跟那些流氓的关系十分糟糕,必要的时候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来打压我们。”

见本.古里安已经了解到他的计划有多天真,李晓峰则继续说道:“所以,我们必须用攻打华沙将我们真实的目的隐藏起来,最好是能做出一副完全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要不惜一切代价拿下华沙的假象。只有这样毕苏斯基才会上当!”

他笑了笑,问道:“你们想想,如果毕苏斯基真的觉得我们准备不惜代价拿下华沙,他会怎么做?”

答案是很显然,毕苏斯基绝对会命令华沙严防死守,会命令华沙的守军尽可能的削弱东普鲁士人民解放军,然后在抓住东普鲁士人民解放军久攻不下,士兵、士气和作战意志都跌落的时机,带着他的主力部队回来翻盘。

一旦翻盘成功,毕苏斯基不光可以一雪前耻,还可以乘势杀回东普鲁士,完成之前他那个遭受重大挫折的构想。

“我们现在要做的是进行第二次战役欺骗,我们必须要让毕苏斯基,不!是让全世界都以我们信心已经爆棚,已经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这是李晓峰做的最后的总结,当他说完这句话之后,会议室里的五个人立刻各司其职全面开动。乌博列维奇和特里安达菲洛夫开始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完善所有的战术细节。而帕维尔和本.古里安则发动犹太世界的力量,炮制出一系列不知天高地厚的假象。

至于我们的仙人同志,这位也难得的陷入了沉思,不过他思考的并不是接下来的华沙战役。对于西南方面军的大调整。他相当的忧虑。历史上图哈切夫斯基也被派往过西南方面军。不过当时天才统帅被一群土鳖戏弄得相当的惨。

以斯 大林为首,布琼尼和伏罗希洛夫为辅的西南方面军势力将这位完全撇在了一边,干坐着什么也做不了。甚至在列宁都对此有所不满,觉得斯 大林做得太过分了的情况下,小图的情况也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直到托洛茨基出手将图哈切夫斯基救出了西南方面军的火坑,图哈切夫斯基才重新发挥出他的军事才华。

虽然现在的历史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伏罗希洛夫和叶戈罗夫被调走了,西南方面军斯 大林系的力量一定程度上被削弱了。但是也必须看到。斯 大林依然是西南方面军政委,他个人对这个方面军依然有着无可比拟的影响力,整个方面军上上下下不是斯 大林系就是列宁派,图哈切夫斯基只是光杆司令一个。

而且更值得忧虑的是,历史上为图哈切夫斯基说过好话的列宁,现在恐怕也不太可能站在小图那边。因为老托的手段太明显了,连李晓峰都能看出他是准备虎口夺食,导师大人会看不出来?

反正,李晓峰认为托洛茨基干了一件蠢事,他小看了斯 大林。以为抢到了西南方面军司令,以为让才华卓著的图哈切夫斯基当西南方面军司令就能杀开一条血路。恐怕他和小图都会碰得满头是包。

李晓峰可以预见,在列宁的默许,在斯 大林放手施为之下,图哈切夫斯基这个司令很快就会成为摆设,小图会发现他的命令根本就出不了司令部,还会发现整个方面军上上下下都不喜欢他,会被架空会被排挤,直到他灰溜溜的走人为止。

李晓峰不关心图哈切夫斯基是不是不爽,也不关心列宁派和托派之间的那点龌蹉事儿。他只是忧心战局,西南方面军在内斗,必然影响整个方面军的战斗力。而他们所面对的邓尼金着实是只老狐狸,一不留神就会被反咬一口,如果西南方面军不能在六月份左右结果掉邓尼金,一旦拖到下半年,随着德国的投降,协约国的全面干涉将会来临,那时候这场内战必然要拖到1920年了。

李晓峰不想拖那么久,如果不能在1919年下半年开始恢复生产,1920年对布尔什维克来说将是严峻的考验。国外世界大革命歇菜,国内的经济又是一片混乱,工人怨声载道,农民揭竿而起,而党内更是水火不容。按照这种节奏,必然又要耽误一两年了。

对李晓峰来说,真心没有那么多时间可以耽误了,不趁着大流氓们忙着享受和平红利的大好时间埋头赶上,二战真心是不好弄啊!

可是李晓峰又没太多办法干涉西南方面军的事儿,本来那里就够闹腾了,列宁派、托派斗得不亦乐乎,他再参合进去,恐怕就要演变成斯 大林系、斯维尔德洛夫系和托派的大乱斗了。

李晓峰想得脑仁都疼了,也没有找到有效的办法,这根本就是一个无解的局面。叹了口气,他也只能希望那几位能在搞内斗的时候别忘了狠狠地招呼邓尼金,别搞出内斗内行外战外行的笑话来。

李晓峰皱了皱眉头,暂时将西南方面军的事情丢在一边,又拿起了另一份文件,这份文件上大都只描述了一个人的活动,而在不久之前此公很是出了一大把风头。

米罗诺夫,俄国最优秀的骑兵将领之一。

对于这位有些脑残又有些天真的将领,李晓峰是既同情又可惜,平心而论这位真不算是坏人。相反,他还有良心,至少比斯 大林一系有良心得多。

这么一个有良心又能打仗的牛人,却叛变了,李晓峰虽然不觉得骑兵有什么大发展,但他真心觉得可惜。所以在米罗诺夫“叛变”之后,李晓峰一直派人关注着他的行动。

不得不说,这位真心是个怪胎,反叛了红军,就该一门心思的跟白军干。但这位不,加入了白军依然不改有良心的本色,看不顺眼的事儿就要说,一而再再而三的“乱”发言,连邓尼金对他都是相当的头疼。

接受他的批评吧,那是不可能的,白军不拉壮丁、不抢粮食、不虐杀俘虏,怎么生存?邓尼金不是不知道白军有那些问题,而是知道了也没办法改。这是战场形势决定的。

可是不接受这货的批评建议,他还没完没了,而且这货投过来的政治影响力太大,白军需要这种政治影响力。万一这货随便大嘴巴说什么白军军纪败坏又不接受正确的意见,那就相当不好看了。

思来想去,实在没办法的邓尼金也只能冷处理这厮,所有的意见和批评都嗯嗯啊啊的答应,但就是不改正。然后找一个冷板凳将米罗诺夫调过去干坐着,总之,米罗诺夫这一段时间过得那叫一个郁闷……(未完待续。。)

ps: 鞠躬感谢hzwangdd、随风的旅人和尤文图斯同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