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天兵在1917 > 688

天兵在1917 688

作者:马口铁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5:19 来源:笔趣阁

戴高乐不光是下定决心选择第一代欧洲坦克,还发布了一个官方结论:“鉴于第一代欧洲坦克的不管是性能、价格还是欧洲范围内的合作意义都强于其他选择,法国政府正式宣布加入欧洲坦克计划。预计在未来三年之内接收第一批五十到一百辆第一代欧洲坦克!”

这个结论可是相当打脸了,尤其是让美国人觉得难堪,因为法国人的意思是第一代欧洲坦克性能比美国的m47/m48强,而且价钱还要便宜。这简直就是在吐糟美国坦克质次价高嘛!

而众所周知的是这个所谓的第一代欧洲坦克其实就是苏联t-55欧洲版。等于是说t-55的性能比m47/m48强,者不是公然打脸么!

所以美国是断然没有办法接受的美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很快就宣布:“所谓的第一代欧洲坦克不过是苏联劣质廉价坦克的粗劣仿制型号而已,跟精良的美国坦克无法相提并论。对于法国政府的选择,我们只能说这是绝对错误的,它不光背弃的盟国,而且试图用劣质武器欺骗法国民众,劣质的仿制武器无法保护法国的安全。据我们所知,这是法国政府被苏联间谍渗透的结果,这个结果是无比的荒诞可笑的!”

对于美国的反击,法国国防部很快就予以了还击,该发言人信心十足并略带挖苦的讽刺道:“美国人着急了,开始气急败坏了。因为法国没有屈服于他们的霸权自主的做出了选择,小丑一般的他们竟然攻击我们的坦克性能低劣,这真是天大的笑话,我们使用过m47,这种体型巨大的跛足怪物简直是装甲兵的噩梦,很庆幸的是我们的领导人明智的拒绝了美国的‘好意’,如果继续让我们的小伙子使用这个废柴,他们恐怕都要拒绝服兵役了。第一代欧洲坦克的任何一项性能都强于m47,美国人最好好好的检查一下自己的设计,不要再试图利用霸权主义推销自己的劣质货色了!”

这一段关于坦克性能的嘴炮足足打了一个多月,结果自然也是没有结果,坦克的性能怎么样,只有上了战场才知道。而实际上在战场上使用过m47和t-55的只有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前者在主流的国际社会没有太大的声音,而后者的幕后老板就是美国人,说美国人的坏话,不想混了是吧?更何况中东的武装冲突被欧洲这个圈子普遍认为技术含量和档次不高,不具备代表性。

也就是说这场嘴炮下来,美国人说自己的坦克好,而法国人则坚持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反正谁也说服不了谁。当然,这依然不是重点,重点在于美国人虽然嘴上攻击法国的选择,但幕后却依然在做最后的努力试图说服法国人放弃苏制坦克。

为此,艾森豪威尔也不得不强忍住怒气,命令杜勒斯给予法国一定的新优惠条件。都有些什么优惠条件呢?第一就是恢复之前中断的对法国的经济和军事援助,甚至还可以酌情加大援助的力度;第二就是授权法国凭借许可证生产m47坦克。

站在艾森豪威尔的角度说,这样的优惠条件已经是非常不错了,但是戴高乐却依然没有兴趣。原因在戴高乐的日记里就说得明明白白:“艾森豪威尔服软了,这充分说明了一点,法国坚持独立自主是正确的。只有坚持独立自主才能够赢得主动,我们完全可以在美苏对抗的大背景下游刃有余。”

所以法国政府再次拒绝了美国的“好意”,对于美国的“慷慨”表示感谢但同时表示法国已经做出决定而且并不准备改变。

法国人的固执让美国勃然大怒,在新一届北约峰会上,艾森豪威尔当着戴高乐的面猛烈的攻击法国,将法国描述成盟国内部的老鼠屎,甚至就差没在戴高乐面上吐口水了。

但比较奇特的是,戴高乐面对艾森豪威尔的攻击和谩骂表现得却非常的理智,并没有骂回去,而是有理有礼有节的逐条的进行反驳,并说:“法国政府感谢美国政府二战中对于法国解放所作出的贡献,这是我们永远都会铭记的,但这并不代表法国政府就会附和美国政府的一切决定,决定法国事务的始终是法国人民!”

其实当时戴高乐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原本他还想加一句“决定欧洲事务的也始终是欧洲人民”,但是后来他认为这句话的挑衅意味太重,容易引起美国的高度警惕,甚至会引发美国全面的打压法国,所以话到了嘴边戴高乐也放弃了,因为他知道现在还不是时候。

比较值得玩味的是本届北约峰会中丘吉尔的态度,表面上看丘吉尔完全站在了美国那一边,也攻击了戴高乐几句,但是这种攻击实际上的杀伤力不足,更像是象征性的敷衍了事,致力于英美特殊友谊的丘吉尔为什么没有紧紧的追随美国呢?

原因也非常简单,因为就在这届峰会召开的时候,英国第一次核试验已经准备就绪了,丘吉尔的心思根本就不在峰会这边,而是紧张的期盼着第一枚原子弹试验成功,如果动作足够快的话,他就可以在本届峰会上宣布这个好消息了。

丘吉尔的希望成真了,就在艾森豪威尔猛烈攻击戴高乐的时候,澳大利亚传来了一声巨响,英国第一次核试验取得了成功。当这个好消息传到丘吉尔耳朵里时,老烟鬼雀跃而起像个孩子似的手舞足蹈。并且马上命令新闻官立刻召开新闻发布会,他要亲自宣布这个好消息!

“……我很高兴的向大家宣布一个重要的消息,就在几个小时之前,我国在澳大利亚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这次的试验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我正式向各位宣布,英国成为了继美国和苏联之后第三个掌握了原子弹技术的国家……英国拥有了自己的核力量,我们将十分谨慎的运用这一力量维护国家的安全!”

英国人的核试验成功让戴高乐百感交集,虽然之前他就有了心理准备,但是事情真的发生之后他还是不免有些意兴阑珊,甚至有点有点嫉妒,如果法国也拥有了核武器该多好啊!

英国人的核试验成功直接就改变了本次北约峰会的焦点,之前法国和第一代欧洲坦克才是焦点问题,而现在英国的原子弹则是最瞩目的焦点,英国的成功让北约或者说全世界都意识到了国际关系又要微调了。英国的分量将有所提升。

尤其是美国人,他们必须重新定义一下英美特殊友谊的实质了,英国人成功的做了第一次核试验虽然不代表英国就拥有了真真正正的核武器,但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头,假以时日英国必然会拥有真正的核打击能力。而这意味着英国对美国的依赖有所降低,所以必须关注英国的态度,稍微对英国人好一点了。

尤其是现在,当法国人跳脚闹事的时候,美国必须拉拢英国,因为这是美国在欧洲的主要支点和支持者了,一旦英国也学法国的坏榜样,那事情就麻烦了。

实际上丘吉尔之所以如此的高兴也是因为他意识到了英美特殊友谊中英国全面被动的时代已经结束了,虽然今后英国依然处于追随者地位,但那位领导者也不能完全无视英国了。这意味着英国能从美国那里获得更多的好处了。

英国核试验的成功比较有意思的分析来自于民间,西欧媒体一片欢腾,民间分析家、民间政治家普遍认为——英国的核试验成功意味着自由民主阵营已经全面赶上和超越的苏联,英国和美国同时拥有核武器意味着对苏联的绝对优势,在这种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苏联的“侵略扩张”将被制止,世界将重新回到正常秩序。

尤其是那些秉持欧洲之上的民间政治家认为:英国核试验成功意味着老欧洲在重新崛起,英国人打破了美国和苏联的核垄断,意味着欧洲将逐渐找回自己的地位,今后世界的中心依然在欧洲云云。

不得不说这种想法实在是太天真了,欧洲大陆上的某些小天真一厢情愿的认为英国和欧洲是一条心,认为英国人的成功等同于欧洲的成功。但实际上真正的政治家会告诉他们:“乘早醒醒吧!”

英国人恐怕从来都没有认为自己是欧洲的一份子,更不认为自己是欧洲人,打入欧洲内部当搅屎棍是英国最终的目的,所以英国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欧洲的成功。成功了的英国人恐怕会同欧洲保持距离,以维护自身的利益。

所以对欧洲来说英国的成功没有任何意义,反而英国的成功将使欧洲变得更加尴尬,因为这意味着英美将结合的更加紧密,而英美的紧密意味着同欧洲的疏远。

实际上这次北约峰会的最后一天,丘吉尔的态度就有所变化了,他一改之前对法国的不痛不痒的攻击,变得有些犀利了,颇有些盛气凌人,仿佛他们已经是欧洲的带头人了。

峰会结束之后,戴高乐一张脸是铁青色的,据说返回巴黎之后他立刻将主管核武器项目的负责人叫了过去,整整训斥了半个钟头。也就是从这开始,戴高乐开始加大对核武器的研发投入,力求用最快的速度获得核武器,这不仅仅关乎面子,更关系国际发言权。

只不过法国人做的实在一般,历史上一直到1960年才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仅仅比大天朝早了四年,而后来玩氢弹的时候更是被大天朝超车。要知道当年按尖端技术按工业能力当年法国可是强出天朝一大截,然而最后却被天朝所赶超,不得不说当年的天朝科研人员真心是开挂的存在,当然也能从另一个方面反应法国人多么不给力,在这么好的条件下都会被超越,还有什么能说的呢?

不过要从国际关系上说,对英国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更加敏感的应该是苏联才对,毕竟美英是苏联的头号敌人,现在敌人有了跨越性的增长,苏联应该紧张才是。

只不过苏联其实并不紧张,他们的心态很好,原子弹这个东西其实技术含量并不是很高,原因基本上没有秘密可言。唯一考验人的其实是工业能力,浓缩铀是一项,高爆zha药又是一项,尤其是第一项只要能解决,也就成功了大半。

李晓峰早就知道以英国的工业能力攻克这些关卡只不过是时间问题,实际上对世界上任何有意获得原子弹的国家来说,只要有决心有钱有意志不怕国际干扰,基本上都能成功。

对于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拥有原子弹,李晓峰是早有准备,更何况英国人现在才迈出了第一步,有核装置不等于拥有能够用于实战的核武器,除非英国还准备像二战那样用大型轰炸机驮着几吨重的原子弹飞去苏联轰炸,真要这么来,苏联空军会分分钟教育英国人做人的。

接下来英国想要拥有真正能用于实战的原子弹,还要解决原子弹小型化的难关,还需要导弹和原子弹结合试验,这一套折腾下来少说也是两三年。也就是说近期英国的核实力还是一片空白,那有什么好怕的。

更何况苏联在1945年就已经解决了这些问题,不客气地说已经领先了英国十年。而且苏联已经搞定了氢弹,已经进入了另外一个高度,自然是更加不怕英国的核威胁了。

英国人指望用核武器吓唬苏联,让苏联在某些国际问题上让步,这就是个笑话。顶多顶多英国现在拥有了一定的自保或者说尊严,至于跟苏联叫板能力,恐怕丘吉尔还不会这么天真。对丘吉尔来说原子弹这个玩意儿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是用来吓唬苏联的,而是用来从美国敲诈好处的工具……(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