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天兵在1917 > 661

天兵在1917 661

作者:马口铁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5:19 来源:笔趣阁

就在以色列还在忙着制定全面的规划时,埃及抢先动手了。在纳赛尔的命令下,埃及军队突然开始了全面进攻,力求先发制人打以色列一个措手不及。

看起来局势对以色列是非常的不妙,但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埃及人除了在最初的那个上午向前推进了几公里之外,很快战斗就陷入了僵持。第一线的以色列国防军不能说轻而易举的挡住了埃及军队的前进步伐,但至少也是不为难的。

原因嘛,非常简单,以色列国防军从上到下的军事素质和军事装备都在埃及人之上,这要是会输那就怪了。而在这场战斗中,未来的一批将星表现得非常抢眼,比如说达扬。

历史上达扬是在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大放异彩的,一举成为以色列的战神。沙龙后来在谈起达扬的时候就说过:“他每天早上醒来,脑瓜里会有100个主意,其中95个是危险的,3个是坏主意,但剩下的两个真是精彩透顶!”

对于中东之外的世界来说,达扬是第二次中东战争中大放异彩的,但对于土生土长的巴勒斯坦人来说,达扬这个名字早已是如雷贯耳了。达扬的父母是一战后迁回巴勒斯坦的俄国犹太移民,14岁的时候达扬就参加了哈格纳,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开始记事帮家里挤牛奶的时候,我就开始摸我父亲的卡宾枪了。”

在历史上英国是一度利用犹太人打压阿拉伯人,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三十年代后期阿拉伯人爆发大起义的时候,英国和犹太人就联手合作镇压阿拉伯人,那也就是所谓的犹太警察部队或者特种夜间巡逻队的开始,当时达扬就在这支英国人组织和装备的部队里担任军士。

随着由来国际形势的变化,英国人又开始改变了对犹太人的态度,达扬所在的警察部队就被解散了,甚至达扬本人还被英国当局关押。不过转机很快就出现了,随着二战的爆发,英国要从全世界的殖民地和委任统治地抽调兵力前往本土和法国作战,所以必须留下一些可靠的力量维持殖民地的治安。于是达扬所在的哈格纳又一次同英国和解,达扬便加入了北非英联邦军队。

1941年6月7日,澳大利亚第7师与叙利亚的维希法**队作战中,一颗子弹打穿了达扬的望远镜,击中了他的左眼。当时战场上只有简陋的包扎条件,达扬的左眼因为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只能摘除了事。而这也成就了后来达扬的形象——带着类似海盗的黑色眼罩。

因为作战英勇,达扬获得了英国的杰出服务勋章,请注意,这是英国的最高勋章之一。再往后,在以色列独立战争(第一次中东战争)中,达扬因为英勇善战使得他获得了极高的威望,连本古里安对其也是青睐有加,将达扬和西蒙.佩雷斯当做了自己的铁杆心腹,而后者后来可是曾经三次担任以色列总理,后来更是担任以色列总统。

言归正传,达扬真正的在世界上的扬名之战还是第二次中东战争。因为实话实说,第一次中东战争的战役战术中蕴含的军事意义并不大,与其说以色列是靠着过硬的军事素质和军事艺术战胜了阿拉伯人,还不如说是在很烂的两群乌合之众中选择一群不那么烂的。甚至当年亚丁这位总参谋长根本就没有什么详细的作战计划,几乎是想到哪打到哪,胜利还是失败很多时候都是靠中低级军官和士兵的勇气和斗志解决问题。

但是到了第二次中东战争中,情况就大不一样了,这是第一次以色列有计划的战争。当时纳赛尔全力支持阿拉伯敢死队越境袭击以色列,并且全面的进行战争准备,力图一战将犹太人赶下海。与此同时英法两国对纳赛尔收回苏伊士运河和推翻殖民地秩序极为恼怒,图谋好好的教训一下纳赛尔并且将苏伊士运河抢回来,所以跟以色列是一拍即合,商定由以色列向西奈半岛方向进攻,英法在运河区空降。至于后面,埃及民众自然会食箪浆壶以迎王师,把纳赛尔关进笼子里去。

所以以色列当时的主要目标有三个:击溃西奈半岛的埃及军队,拔除加沙的阿拉伯敢死队基地,占领西奈半岛南端的沙姆沙伊赫。不过由于以色列国防军兵力不足,达扬知道不可能一举全歼埃及军队,所以设定了以击溃为主要目标的战术。

拔除加沙的阿拉伯敢死队基地用意就不多说了,但是占领沙姆沙伊赫却值得一提。位于西奈半岛南端的沙姆沙伊赫扼守阿喀巴湾通向红海的出海口提兰海峡,距离海湾出口的提兰岛最短的距离不过两百米,埃及只要在这里部署炮兵,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封锁以色列通往红海的唯一出海口埃拉特。当时,纳赛尔也确实封锁了埃拉特,还对以色列关闭了苏伊士运河,禁止悬挂以色列国旗的商船通过苏伊士运河。

反正犹太人对此是相当的恼火,早就想拔掉这些钉子了。不过要实现上述目标有两个难题:第一,以军应该先于英法伞兵行动。但为了打草惊蛇,尽量延迟埃及的总动员和兵力调动,以军必须制造西奈半岛方向只是佯动的假象,这还是比较困难的;第二,以色列预计到联合国将强力干预勒令停战,所以主要作战目标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造成既成事实。

而当时,埃及军队在加沙、西奈和内格夫沙漠的结合部拉法至阿里什一线部署重兵集团,北上可以威胁以色列第一重镇特拉维夫,直捣以色列的老巢;向东可以和占领耶路撒冷的约旦军队打通联系,把以色列拦腰斩成两段;甚至南下还可以切断胆敢通过内格夫沙漠进军西奈的以军。

加沙、西奈半岛和内格夫都是沙漠,但拉法一带有一点丘陵,埃及军队在此筑垒据守,如果以军前往进攻,不一定能攻克,容易变成持久战。不解决这一重兵集团,进攻西奈的以军侧翼就要暴露在埃及军队的弹雨之下。而沙姆沙伊赫靠近以色列一侧的都是难以通行的沙漠,仅有靠红海一侧的西海岸有一条公路,但是要想利用这条公路,就得穿越整个西奈,打破埃及军队的层层防御,这也是很难做到的。

看上去形势对以色列极其不利,但是埃及军队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战斗意志不强,一旦重要交通要道和战略要点被突破,比如说后方被包抄或者被孤立,埃及人很快就会溃不成军。

而达扬厉害之处则是准确的抓住了埃及人的这个弱点,决定不做正面攻坚,而是从侧后大纵深穿插,促使埃及人崩溃。他的作战计划是这样的:在西奈半岛中部用沙龙的伞兵旅打穿插,但在战争前夜,沙龙率领旅主力完全相反的约旦前线迷惑阿拉伯人。在战争打响的零时,一个营的伞兵首先在西奈中部的战略通道米特拉山口东侧空降,战争正式打响之后,沙龙旅的主力立刻掉头,高速穿越内格夫沙漠,突破昆提拉和纳卡拉,赶赴米特拉山口和先行伞降的伞兵汇合,切断西奈南北埃及军队之间的联系。然后伞兵向北进攻加沙,再向南长途奔袭沙姆沙伊赫。当时达扬只给了沙龙24小时时间,但他内心认为48小时能够汇合就谢天谢地了。

说起来,沙龙也是彪悍,这位干脆就没有等待配属给他的六轮越野卡车抵达就率队出发了,一路上强征了能够找到的一切民用车辆,连滚带爬的在沙漠中强行军,猛打猛冲碾过昆提拉,最后在不到30个小时内强行军近300公里,成功的完成了任务。

但也不是所有的以色列指挥官表现都有沙龙这么标准,负责战区北线的南方司令部司令阿萨夫.西姆霍尼求战心切,违抗了达扬的命令,不等伞兵的北线进攻开始,就迫不及待的将精锐的第七装甲旅及其100辆坦克投入了中线的战斗。

该旅的旅长接到命令之后命令悍将亚布拉罕.阿丹少将所在的营穿越达伊卡绿洲向敌人纵深穿插,突袭阿布.安盖拉。说起这位阿丹必须得说说,这位阿丹年纪不大(1926年出生),以色列独立战争时期才二十多岁,但别看他年轻,打仗真的很强。出生于巴勒斯坦在内格夫沙漠长大的他从小就参加了犹太人精锐部队帕尔马克。

在以色列独立战争前夜,还是上尉的阿丹率领一只小分队冲进埃拉特,为以色列抢到了宝贵的红海出海口。当得知以色列建国的消息时,机动的阿丹找来了一匹白布,用钢笔墨水染上了代表犹太人的大卫王之星,然后爬上旗杆升起大卫旗。这是两千多年来罗马人将犹太人赶出以色列后,犹太人第一次在故土上升起大卫的旗帜。虽然阿丹画的旗帜跟后来的以色列国旗有所不同,但一般认为这是历史上第一面以色列国旗。

对犹太人来说,阿丹爬在旗杆上升起大卫旗的照片和美国海军陆战队在硫磺岛上插星条旗的照片一样具有别样的历史意义。

继续说第二次中东战争时期的阿丹,此时已经是装甲营营长的他接到命令之后行动迅猛,等旅长尤里.本.阿里发现这次行动可能过于冒险,准备命令阿丹立刻停止行动时,都已经为时已晚,因为阿丹的部队干脆已经超出了无线电的联络距离。等下一次再联系上阿丹时,这位彪悍的营长已经占领了阿布.阿盖拉。

应该说阿丹的行动是个意外,而这个意外的效果却相当的好。埃及人根本就没有想到犹太人会这么疯这么浪,阿布.阿盖拉根本就没有重兵布防,面对“从天而降”的以色列装甲兵,该地的守军很快就被击溃。

好吧,神兵天降的阿丹成为了战场上的关键点,因为阿布.阿盖拉太重要了,阿丹占领了这里就相当于卡在埃及军队咽喉的鱼刺。很快成群的埃及军队开始向阿布.阿盖拉靠拢,准备拔除这根鱼刺。而阿丹仅仅带着一个装甲营同成群的敌人周旋了12个小时,确保了在旅主力到达的时候阿布.阿盖拉依然在手中。

阿布.阿盖拉的失守成为埃及人失败的关键点,这里就是埃及人的脊梁,被打断了脊梁的埃及人在正面的第七装甲旅和侧面的伞兵威胁下只能向苏伊士运河对岸的伊斯玛利亚撤退。

应该说这个开头是相当精彩的,但马上沙龙那个冒冒失失的脾气就发作了,处于争夺荣誉的需要,他希望抢先抵达苏伊士运河,于是屡次向达扬要求进攻,准备穿越离苏伊士运河只有48公里的米特拉山口。但是达扬不同意,因为他的意图始终是用最快的速度击溃埃及军队,抢在联合国强令停火前夺占战略目标,反正是坚决不同意沙龙的请求,只准他进行小规模火力侦察。

只不过沙龙真心有巴顿的风采,当年在西西里巴顿就将火力侦察发挥到了极致,而沙龙也不例外,他将火力侦察变成穿插,只不过他毕竟不是巴顿,这次穿插行动遭到埃及军队的强烈抵抗,导致沙龙的伞兵损失惨重。而这场米特拉山口之战在以色列军史上争议极大,一般认为沙龙一心为了个人荣耀无谓的牺牲士兵的生命,而且最后还没有达成任何战术目的。

好在在此之前犹太人已经完全占据了主动,而且随着中线的埃及军队溃不成军,其他各条战线上的埃及军队也被震慑得不轻,而且犹太人确实比埃及人战斗意志强,大部分部队都能克服丛丛困难完成作战目标。尤其是抢占沙姆沙伊赫的第9旅,他们以不可思议的毅力在沙漠中强行军,不顾车辆深陷沙中、给养掉队、装备损坏和人员疲乏,硬是向330公里外的沙姆沙伊赫猛冲,最终抢在了联合国停战协议之前夺取了沙姆沙伊赫。(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