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天兵在1917 > 番外02

天兵在1917 番外02

作者:马口铁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5:19 来源:笔趣阁

不得不说更历史上一样,阿拉伯人始终是烂泥扶不上墙,第一次中东战争就被刚刚从二战走来的东普鲁士国防军打得屁滚尿流,整个巴勒斯坦以及黎巴嫩和约旦的相当部分都被犹太人控制了。UU小说,uu234

这让当时支持阿拉伯联盟的英法是丢尽了面子,眼看仅仅靠代理人不能够打压以色列,英法不得不直接跳了出来,操纵联合国通过了一个和平协议,打断了以色列的进攻势头。

紧接着他们又通过白手套暗地里向阿拉伯联盟出口军火,甚至直接输送军事顾问。然后就在他们认为准备妥当之后,在第二年授意阿拉伯联盟撕毁停战协定,违背安理会的决议掀起第二次中东战争。

当时就连丘吉尔都认为,这次犹太人没戏了吧?但事实又一次打了他们的脸,阿拉伯联盟刚刚宣布停战协议无效,对面的新生的以色列国防军就直接杀了过来,用苏联的武器和美国物资狠狠地给英法和阿拉伯联盟上了一课。一场二战之后最大规模的装甲战役之后,阿拉伯联军惨遭重创,叙利亚和埃及军队几乎被全歼,阿拉伯联军一路奔逃千余公里,真心是溃不成军。

英国和法国又一次忍不住了,试图再次通过联合国给以色列施加压力,准备迫使以色列单方面撤军。而这一次他们的提案直接被美苏否定,甚至美苏反过来还强烈地谴责阿拉伯方面破坏和平以及违背安理会停战协定的非法做法。

总而言之,通过这一次中东战争,以色列是发展壮大了,占领了包括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在内的重要战略地点,让英法是相当的难受。

丘吉尔一直没有忘记这些耻辱,也发誓要让犹太人付出代价,而现在终于让他等到了机会。美国成功的进行了氢弹试验,终于再次压倒了苏联一头,这意味着美国将从之前的战略保守状态转入战略进攻,美国必然要跟苏联爆发更多的矛盾和冲突,也就是说大形势下美苏关系将走下坡路。

中东随着发现的大型油田越来越多,其战略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美国人自然不能放过这块肥肉。别看以前他是支持以色列的,但那说白是拿以色列人当枪使,以色列就是美国实现中东意图的撬棍而已。如果当以色列没有那么重要,如果阿拉伯人表示对美国一定程度的服从和利益让与,那么让美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不是什么难事。

尤其是当以色列跟苏联走得火热,并不能完全按照美国的意图办事的时候,敲打一下以色列对美国人来说不光能起到打醒犹太人的意图,还能够敲山震虎,给苏联一点颜色看看。

于是乎英美迅速就中东问题达成了一致,英法可以主导阿拉伯联盟给以色列一点颜色看看,美国人乐见其成,只要英法保证不威胁以色列的存在,这就没有问题。

搞定了美国之后,第三次中东战争就被丘吉尔拉开了大门,很快阿拉伯联军突然偷袭以色列,打了犹太人一个措手不及,苏伊士运河防线被轻易击穿,埃及军队长驱直入,而北面以色列国防军主力却被叙利亚军队牢牢拖住。战争形势对以色列是相当的不利。

这还仅仅是军事上,政治上以色列面临西方的围剿,以英法为首的西欧势力宣布对以色列和阿拉伯联盟进行武器禁运,以维护本地的和平。但实际上,英法却通过第三国向阿拉伯联盟大量出口武器,阿拉伯人只要用未来的石油收益偿还就行了。

美国人也确实态度暧昧,安理会就第三次中东战争的投票中,他竟然弃权,这可是前所未有的!

反正犹太人很惨,被阿拉伯联军一步步击退,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相继失陷,一时间是危如累卵。

那个时候,在国际上唯一为以色列说话和撑腰的也就剩下苏联了,一方面苏联加强了对以色列的援助,甚至直接将红军的防空部队运到了耶路撒冷,为以色列撑起防空天网,另一方面还严厉地警告阿拉伯联盟,让他们立刻停止一切军事行动。

只不过当时没有人把苏联的警告当一回事,丘吉尔甚至还嘲笑:“北极熊虚张声势的挥舞了两下爪子就想吓倒我们,它以为这还是1945年吗?”

这当然不是1945年,因为1952年的苏联比1945年的苏联强大得多,在1945年尚且不畏惧英美,更何况是1952年。很快,当苏联发现自己的警告没有作用,阿拉伯联军还在疯狂的进攻时,李晓峰下达了最终惩罚的命令。

苏联战略火箭军从中亚发射了一枚r-7洲际导弹,将一枚当量为五百万吨的氢弹扔在了埃及装甲部队的头上,猛烈的核爆将埃及人送进了地狱,百余辆坦克和装甲车被摧毁,核心区的万余埃及军人瞬间被蒸发,埃及人的良好势头就此被打断。

这一下可是震惊了世界,谁也没有想到北极熊竟然会如此的残暴,核武器是说用就用,一点儿犹豫都没有。尤其是之前还很是洋洋得意的美国人,原本他们还以为只有他们掌握了氢弹的秘密,但谁想到苏联不光掌握了,还已经与r-7导弹结合完毕,已经具备了完全的实战能力。这可是颠覆性的!

之前美国敢于尝试战略进攻,无非就是以为在战略威慑力量上压制住了苏联,可以敢于进攻而不担心苏联的报复。而现在,这尼玛原来只是一厢情愿,只是个肥皂泡啊!

这一枚氢弹震惊了世界,美国人是目瞪口呆了,至于英国和法国,一个刚刚才完成了原子弹的实验,另一个连原子弹都还没有搞定,哪里敢硬碰如此凶残的苏联?

反正一时间,“民.主”国家别说更“毒菜”的苏联硬碰硬,连发声谴责的勇气都没有,尤其是裤衩惨白的法国,直接就吓得怂卵了。丘吉尔嘛,也好不了多少,毕竟英国也仅仅是完成了第一次原子弹试验,离实用化还有距离,而且数量严重不足,万一北极熊发狠了直接开启核战模式,丘胖子还真心玩不起。

这一枚核弹直接爆掉了西方的裤衩,这时世人才发现,原来苏联也有氢弹啊。甚至还能直接投入使用,这似乎比美国还牛逼啊!

当然,问题也就发生了,苏联究竟是什么时候掌握的核聚变的秘密呢?对此苏联的回答是:“1945年10月,苏联就成功的在新地岛试爆了第一枚氢弹并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苏联的这个声明当时是被美国和英国嘲笑了的,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1945年美国才爆了第一个原子弹,估计苏联也才刚刚掌握核裂变,怎么可能一步跨越到核聚变呢!这根本就是苏联虚张声势,就是假的!

只不过打脸的还在后面,因为就在英美一番挖苦嘲笑没多久,苏联再次对叙利亚发出了严厉地警告,要求其立刻撤离戈兰高地,否则后果是清楚的。

叙利亚人自然是吓得两股战战,但是他就算想退也退不了,因为美英都不允许他撤军,一个自然是太丢脸,另一个也是英美想看看,苏联到底有多少氢弹。

这一回,英美是集中了大量的侦察机、雷达站,严密地监视苏联中亚的火箭发射场,想看看r-7究竟有多牛逼。只不过这一次,苏联又让英美大吃了一惊,这一次他们没有动用r-7,而是用图-16中型轰炸机向叙利亚军队发射了一枚带有中子弹的巡航导弹。这枚中子弹在叙利亚军队的防线上开了一个大口子,以色列国防军乘机大举反击,一口气夺回了戈兰高地。

英国人和美国人彻底地傻眼了,说好了的让我们看洲际导弹炸骆驼呢?说好了的氢弹呢?毛熊你不地道哈!

当然,中子弹的威力比氢弹更加震撼,这种“清洁型”核武器只杀人不伤武器,当以色列国防军开着缴获的百人队长举行盛大的欢庆胜利的游行时,丘吉尔觉得他抽的雪茄都是苦的。

1952年,这是一个高开低走的年份,丘吉尔原以为民.主世界的大反攻将要来临,但是苏联却用一枚氢弹和一枚中子弹告诉他们:“反攻?倒算?乘早洗洗睡了吧!”

很显然,苏联依然掌握着全面的核战略优势,而且当苏联很随意的就拿出核武器随便种蘑菇时,再也没有人敢随意的挑衅北极熊了。毕竟人家已经证明了自己绝不是嘴炮,谁想死大可以去试试。

第三次中东战争的刺激是巨大的,美国人开始疯狂的加大投入,军费全面的向核武器倾斜,投入巨资开发中子弹和洲际导弹,力求要全面压倒苏联。

核军备竞赛被点燃了,不够就在美国刚刚宣布自己的洲际导弹试射成功的时候,苏联却宣布成功的进行了第一次水下试射洲际导弹的实验,苏联的第一代潜射洲际导弹的开发进入最后的阶段。好家伙,美国人一看这如何得了,赶紧的也上马了自己的潜射洲际导弹计划,甚至为了加快进度,经费是进一步向其倾斜。如此一来不可避免的就挤占了大量的常规武器经费,以至于美国海陆空三军都不得不进行一定程度的裁军,比如说海军就砍掉了相当一部分二战遗存航母的现代化改造计划。

英国不可避免的也受到了冲击,在核工程上更加落后的他们需要奋起直追,而英国的经费和资源比美国还要有限,自然的常规军事力量变得更加的不堪了,一度仅剩下了三艘航母撑面子。

反正对于保守党来说是压力山大,因为被挤占的不仅仅是常规力量的军费,还有相当数量的社会福利经费也受到了影响,对于很挑剔的英国民众来说,核武器的看家护院能力他们很难看到,但是切切实实的生活质量受影响却是不能够忍的。

反正那一段时间丘吉尔是压力山大,说实话他这个年纪也确实太大了,这样的高强度的对抗实在是有些力不从心了。等他咬牙坚持到1955年时,实在是在内外压力下再也坚持不下去了,只能借口身体贵恙选择辞职。

也就是那一年,苏联宣布部署第一代导弹防御系统,号称能够拦截美国的洲际导弹和中程导弹,这让刚刚在核竞赛上追上来的美国人立刻是急了眼,立刻宣布立刻上马类似的导弹防御系统,自然的资金是像流水一样哗哗的消耗掉了。

反正从1955年开始,美国的压力也是越来越大,随着大量的资金被消耗在那些看不到的项目中去,其常规力量是逐渐缩水,唯一让美国人坚持下去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们认为苏联的经济更差,耗也能耗死俄国佬。

反正当时不管是丘吉尔还是艾森豪威尔都持有这种观点,五十年代说苏联在六十年代必将崩溃,进入六十年代之后又宣称顶多苏联只能撑到七零年。反正是一次次修改最后的时间,总是没有个准数。

不过这不要紧,因为丘吉尔始终认为这一天一定会到来,尤其是当他听说李晓峰决定在1965年正式退休之后,就认为这一天绝对不会太远了。

他在日记中写道:“安德烈.彼得洛维奇要走了,没有了他,苏联就是没有了牙齿的老虎,新一轮的权力斗争将很快在苏共内部开展,内耗将消耗掉苏联绝大部分精力。对于民.主文明世界来说,这是最大的好消息!”

这一天是1965年1月23日夜,写完了这篇日记,老首相像往常一样洗洗睡了,只不过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一觉他再也无法醒来……

1965年1月24日,丘吉尔没有盼来苏联的死亡,却首先迎来了自己的死亡。这不得不说是一个莫大的讽刺。丘吉尔终于死了,苏联人民的敌人又少了一个,那一年苏联人民庆祝伟大的领袖安德烈同志六十五岁生日,期盼他万寿无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