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天兵在1917 > 492 关门打狗(下)

天兵在1917 492 关门打狗(下)

作者:马口铁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5:19 来源:笔趣阁

爆炸之后不到一分钟,688团1营尖刀连就按照预定方案冒着滚滚的烟尘和毒气随着冲锋号声一跃而起,呐喊着急速向鬼子的阵地冲去。

其时烟尘滚滚天昏地暗,哪怕是看不到一丝光明,但战士们却觉得希望和未来是那么的近,几乎是触手可摸。等尖刀连冲到了鬼子的土堡垒附近发现原本隆起的土堆子已经塌陷下去,并且周围的土层已经被爆炸给震松了,一指宽的裂缝的随处可见。

此时,被炸蒙了的鬼子才稍稍缓过神来,西南侧地堡里的鬼子拼命的开始射击,但是很快就被跟上来的八路军喷火兵用喷火器烧成了焦炭。据活下来的鬼子兵交代,爆炸之后有些没炸死的人拼命的爬出了地堡,面对着潮水般冲过来的八路军也是吓破了胆,当即一窝蜂的向后逃窜。

正在此时,前来增援的中队长真锅冈人大尉堵住了溃逃中的鬼子,只见他挥舞着战斗大声威胁:“退回去,立刻去战斗!只有战死的大日本武士,没有逃跑的大日本武士!”

不过这作用不是很大,被爆炸吓破了胆的鬼子实在提不起战斗的**,无奈之下,真锅冈人只能挥刀砍死了几个带头逃跑的鬼子兵,这才稳住了阵脚。由此可见鬼子也不是真的不怕死,在剧烈的惊恐中这群渣渣一样会屁滚尿流。

真锅冈人试图带队反击,但是当他们一头撞上全员装备冲锋枪的尖刀连时被凶猛的火力尽数杀伤,真锅冈人直接被打成了筛子,肠子肚子流了一地,悲惨且痛苦地死掉了。

当然,这不意味着后面的战斗就很轻松,遭到爆破的是鬼子最大的三个堡垒,但是在这些大堡垒周围还有很多小堡垒,这些堡垒中的鬼子虽然被震得晕晕乎乎,但是战斗力还在,这些该死的地老鼠拒绝投降,依然在负隅顽抗,给八路军造成了一定的伤亡。一直到第二天中午,残存的敌人才被喷火器一一清扫干净。

不过在日军的记载中,这次大爆破仿佛也就是那么回事,普遍以一种轻描淡写甚至带有酸味的口吻淡化其效果。都说这次爆破所造成的伤亡并不大,大部分士兵都是被苏联红军的大炮和喷火器烧死炸死的。甚至在不少以虚构见长的日本记者的UU小说,这次爆炸根本就没能摧毁土堡垒,说什么“大日本皇军精心构筑的工事是不可能被区区爆破摧毁的”,还说“堡垒中的皇军一直抵抗到底,给予八路重大杀伤”。甚至在这些“有良心”、“只记录史实”的记者的UU小说,接下来皇军的逆袭重创了八路军,是皇军最后寡不敌众才败在了八路的人海战术之下。

那么事实是怎样的呢?八路军指战员普遍回忆,确实遭到了鬼子的逆袭,但什么寡不敌众和人海战术就是纯粹扯淡了。

八路军老兵回忆:“半夜里,敌人不声不响地冲上来了,他们全发了疯不顾死活的往上冲。不少鬼子被我们打中,倒下去滚了几滚,又挣扎着向我们冲过来,硬是要和我们拼命。我们也被鬼子的疯劲挑得性起,硬碰硬就硬碰硬,谁怕谁!”

“有长枪的插上刺刀,没有长枪的抡起工兵铲,在排长的带领下我们也冲出战壕,和鬼子拼了!我一枪托打倒一个鬼子,他还在地上滚,我上去就是一刀给钉在地上,然后反手又是一枪托,登时这个鬼子的脑瓜就爆开了,红的白的全都流出来……打仗打倒发疯卖命的时候,有一种痛快感,不经过无情拼杀的人,是永远也体会不出这种滋味的。我做人一声,最大的幸福,最自在、最解恨的时候,就是那一晚杀鬼子,时隔几十年,只要一想起那一幕,我就浑身是劲!”

当鬼子发疯爆种都没有用的时候,离溃败就不远了。尤其是当八路军根本就不打算放过这些鬼子的时候,他们就是兵败如山倒了。从第二天清晨开始,115师和129师集中兵力猛打猛冲,只用了一个白天就将挡路的第37师团冲了个稀里哗啦。

也就是那天第37师团的阻击宣告彻底失败,其残存的两个联队慌慌张张的向安阳方向退去,将冈村宁次的屁股冲得一片混乱。此时的冈村宁次哪里还有往日的气势,脸是黑的,眼睛也没有神采,完全就像斗败了的公鸡。无他,陈大将这几天可是狠狠地给他上了一堂课,让他领教到了八路军打阻击战的顽强!

苏联红军顾问团的瓦西里.德尼索夫上士也参加了这场阻击战,作为资深炮兵,他的任务是指挥华夏同行使用战防炮。他后来回忆道:

“我们在早上得到命令,向安丰方向移动,支援那里的129师770团,据说这个团正面出现了大量的日军坦克,压力非常大……我们花了不少时间穿过田野进入预定阵地,主要是道路太不好走了,华夏几乎没有沥青路,都是黄土路,下几天雨或者车马多跑几趟就变得坑坑洼洼,好在八路军装备37毫米战防炮很轻,饶是如此,我们也出了一身臭汗。”

“抵达安丰之后,我很快发现情况确实很严峻。日本鬼子的坦克不断地发动攻击,770团虽然有一些反坦克枪,也击毁了一些坦克,但是鬼子的攻势太猛烈了,几乎是不惜代价的向前冲锋。”

“我赶紧命令挖设阵地,八路军的小伙子们一个个都是好样的,吃苦耐劳毫无怨言,最重要的是他们学习能力很强,传授给他们的技术要领很快就能掌握,然后融会贯通。和我们国内的一些小伙子相比,他们哪怕是文化差一点,但是可塑性和服从性更好。”

“日军的轻武器曾经给我们布置阵地的工作造成了一些麻烦,这些鬼子的枪法很好,而且他们使用的步枪因为后坐力比较小,也很适合精确射击,他们一个个都是神枪手,所以在战斗中千万不能给他们可乘之机。我的好朋友巴里诺夫就是因为马虎大意而中了鬼子的冷枪,差一点就丢掉了性命。”

“我们支援给八路军的大部分都是37毫米步兵炮,凭良心说这种火炮的威力很小,比我们自己曾经装备过的37毫米战防炮都弱得多。好在鬼子的坦克也不甚坚固,比我们在欧洲遇到的德国坦克差了不知道多远。一般而言,哪怕是不用穿甲弹,用榴弹我们也能将他们的坦克打停,他们的装甲技术水准还停留在三十年代初期。至于鬼子对装甲兵的应用,更是停留在一战的水平上,如果不是八路军反坦克能力和重火力实在有限,这些坦克应该不比玩具强多少。”

“我们的射击速度很快,一方面是37毫米步兵炮确实简单灵巧,另一方面是八路军的炮兵下了苦功夫,每一项技术动作我都必须给他们满分,除了实战经验不足之外,就没有其他缺点了。尤其是他们意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些东方的阶级兄弟们不畏惧死亡,敢于在战场上拼刺刀,为了尽可能的提高命中率,他们会故意将鬼子的坦克放倒极近的距离上再打。实话实说这几乎是自杀的距离了,面对着轰隆隆开过来的坦克,这些刚刚成为炮兵没多久的小伙子虎着脸,一言不发,无比的严肃,没有一个人逃跑,每一个人都按照技战术的要求坚守在岗位上,等待着最后射击命令的下达。”

“我自认为是一个老兵,在欧洲见惯了同纳粹坦克缠斗的场景,自认为已经可以在战斗中做到心静止水,但是在华夏,在这个无比艰难的战场上,面对着滚滚而来的日军及其坦克,我不可避免的还是有些心慌,哪怕是我并没有表现出来,但我知道我心里还是害怕的。而他们却真的看不出有这种倾向。”

“随着射击的命令下达,一瞬间所有的八路军炮兵都活跃了起来,顶着敌人的机枪和炮火,他们极其迅速也一丝不苟的完成上膛、闭闩、开火、退壳等一系列的工作。这一套动作如行云流水一般让人赏心悦目,让你情不自禁的想要夸赞他们。”

“这些小伙子也确实值得夸赞,他们打得又准又狠。就像一台精密的机枪一样完美的运作,轻松惬意地收割敌人的生命。而日本鬼子则没有他们宣传的那么顽强,被击毁了七八辆坦克之后,在步兵和炮兵的掩护下,他们狼狈地退走了。”

这仅仅是战场上极简短的一个片段,从这个片段我们也能看出八路军战士们是怎么使用落后的武器同敌人对抗的,在他们手里就没有差劲的武器,只有不会打仗的呆瓜。

当冈村宁次的坦克部队再一次被拦住之后,鬼子除了用大炮猛轰用人海战术猛冲之外,也就没有更多的办法了,只不过他们这种不计成本的打法根本就持续不了多久,随着人员损失越来越大,而弹药消耗也越来越多,渐渐的鬼子的气势是一日不如一日。

而陈大将和386旅撑过了最困难的那一段时间之后,突然感觉压力一轻,鬼子的猛攻在他们看来就跟挠痒痒一样了。尤其是在129师协助115师突破了鬼子第37师团的防线之后,正面的压力几乎是一扫而空!

冈村宁次惊讶了,这还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被八路军包围,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他竟然被一群游击队包围了?这尼玛不科学啊!

不过现在已经不是科学与否的问题了,对冈村宁次来说现在面临的是生存还是死亡的问题。他稳定阵脚之后再次试图突围,但是386旅依然是岿然不动。眼看打不破386旅的防线,他又断然转向东面,试图在120师的防线上做文章,但是尝试两次之后,他就发现,120师也不是善茬,不好惹。

此时,冈村宁次第一次有了危机感,突围似乎是不可能了,他的四面八方都是铜墙铁壁,撞上去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满头是包。

“向大本营求救,我们需要增援!”冈村宁次不得不低下了他高傲的头颅,承认他已经陷入了绝对的被动,“田中君,立刻命令各联队加紧抢修工事,此次八路之作战就是冲着我们来的!不能再马虎大意了!”

田中久一也表示同意,现在只有傻子才看不出八路的作战企图,那就是打一个歼灭战,一口将他们吃掉。在这种情况下盲目突围已经不可取了,只能固守待援。田中久一相信只要能坚守阵地,八路也很难将他们吃掉,时间一长,未必没有突围的机会,更何况大本营绝不会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覆灭,必然会组织兵力前往救援,到时候来个里应外合中间开花也未必是妄想。

冈村宁次决心固守待援,从策略上说没有问题,但具体实施上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安阳地区是一片平原无险可守,对于防守的一方来说,没有地理上的优势是很难办的。尤其是当前日军不光没有地理上的优势,甚至连火力上的优势也不具备了。以前他们能守住,能等待救援,无非是欺负八路军攻坚能力差,而现在,当这块短板被苏联补得七七八八之后,很难说冈村宁次下决心坚守究竟是不是个好主意了。

至少,当t共军委以及彭帅听到冈村宁次决心坚守的时候,那是长吁了一口气,为什么?之前陈大将和386旅确实打得不错,但是客观的说,指望386旅硬扛住鬼子还是不现实的。毕竟包围圈里还有差不多十万多鬼子,这些疯子真的发起狂来玩命,恐怕陈大将和386旅还真顶不住。

所以不管是t共军委还是彭帅都十分担心鬼子来个鱼死网破,所以才一直不敢逼得太急,就是怕鬼子狗急跳墙。而现在鬼子自己放弃了突围老老实实的呆在了包围圈里,这让大家伙的心算是放进了肚子里。因为事情已经很明显了,鬼子放弃跳墙,现在需要的就是慢慢地将其烹制,吃顿好的了。

所以当鬼子选择“坐以待毙”之后,八路军三个主力师没有选择猛冲猛打,而是选择了用小火慢慢熬。一方面锁紧包围圈,将鬼子真真正正的关进笼子里,另一方面不断地用炮火骚扰和空军轰炸,消耗其锐气。等鬼子被耗得七七八八了,再大口吃肉!

当然,这里面是有一个问题的,那就是鬼子的援军来了怎么办。客观上说,鬼子还是具有增援冈村宁次的能力,比如说河南、湖北的畑俊六麾下的第11集团军还有八个师团的兵力,虽然要跟刮军继续对峙,但是抽调两到三个师团北上是完全有可能的。

不光是畑俊六这边,鬼子在山东配合冈村宁次的辅攻部队也有一定的实力,如果他们不再选择同陈元帅和粟大将捉迷藏,一心一意的增援冈村宁次,也能给战场带来变数。

所以经过一番讨论之后,t共做出了决定,将115师主力拉出战场,前往新乡以北地区休整,一方面是115师确实需要休整,另一方面也是让115师监视日寇的活动,一旦日寇准备北上增援,那115师就需要断然予以阻击。

剩下的129师和120师则负责歼灭冈村宁次的部队,至于陈元帅和粟大将,他们可以继续同山东的日寇捉迷藏,可一旦这股日寇准备向西增援冈村宁次,那么新四军的任务就变成拦截和阻击,军委的要求是断然不能让这股日寇进入河南!

作战构想完成之后,压力最大的恐怕就是120师和129师了,能不能尽快的吃掉包围圈的日寇,关系甚大。如果他们不够给力,一旦115师和新四军那边顶不住了,后果将不堪设想。

为了尽快的歼灭日寇,贺帅和刘帅做出了全盘部署,首先是集中两个师的重火力,统一配属,其次即刻开始对壕作业。因为实战证明,哪怕是八路军拥有了比较强的火力,也很难一口气打死鬼子,鬼子在绝境中的反抗能力是空前的,为了减少损失,也为了尽快的拿下敌人,老办法也还是管用的!

对此,苏联顾问也比较赞同,库利科夫就认为这个办法很务实,应该提倡。当然,他也如实的向布柳赫尔反应了八路军的困难,希望远东方面能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库利科夫的反应也很快,立刻通过空运送过来了十几门160毫米重型迫击炮,此外还支援了一大批炸药。最最重要的是再调拨了一批b17和重达一吨半的航空炸弹。看这个架势,只准备将鬼子炸一个底朝天了。

经过十天的准备,129师和120师对冈村宁次的总攻终于打响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