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天兵在1917 > 268 投桃报李

天兵在1917 268 投桃报李

作者:马口铁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5:19 来源:笔趣阁

李晓峰结束对日谈判,准备返回莫斯科的时候,在几千公里之外的白俄罗斯,古德里安正盯着作战地图发呆。UU小说,uu234三月份的激战之后,乌克兰的局势发生了深刻的转变。

被包围了几个月的基辅宣告解围,这不仅仅意味着希特勒攻占基辅的愿望落空,更意味着德军第一阶段闪电战最后的结果也已经浮出水面。

按照巴巴罗萨计划,德军的铁蹄应该碾碎列宁格勒、莫斯科和外高加索,但是这些全部落空了。北方集团军群在东普鲁士的铜墙铁壁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毫无进展。中路的中央集团军群也仅仅抵达了明斯克,一只脚踏入俄罗斯境内之后,又被赶了出来。一度南方集团军群的进展最大,但是随着基辅的围困被解除,南方集团军群虚弱的一面已经暴露无遗了。

“我不相信在涅任地区能取得多大的进展。”古德里安对他的参谋长说道,“俄国人在这一带集中了重兵,想要攻陷涅任,然后将俄国重兵集团拦腰切断,难度太大!”

说着古德里安又补充了一句:“尤其我们的装甲部队还不占任何优势的情况下,这无异于难于登天!”

参谋长疑惑地问道:“那您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在基辅这块我们已经占不到任何便宜了。而且在物资本来就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拿下基辅也只会增加额外的后勤负担!”古德里安点燃了一只香烟,深吸了一口,然后说道:“我们应当打击俄国人的薄弱地带。而不是去啃那些硬骨头。无疑的基辅周边的俄军就是一块硬骨头。但是在切尔尼戈夫东面。那里却是一片空旷!俄国布良斯克方面军实力有限。能扼守住白俄罗斯一线的边境就很不容易了,而在他们南边,乌克兰方面军以及抽调的白俄罗斯方面军主力已经被吸引在了基辅周边。在绍斯特卡周边是一片真空!如果我军能切入这一片地区,并且继续深入发展,攻占库尔斯克直到沃罗涅日,不光可以威胁莫斯科,还可以切断哈尔科夫一带俄军坦克生产基地的原材料供应。没有了坦克,俄军的威胁就大不如之前了!”

古德里安在地图中勾勒出了一记左勾拳。他重点在地图上标记出了几个要点,头一个是克洛托普,第二个是库尔斯克,在库尔斯克上他重重的画了两个圈,可见他对这个城市是多么的看重。

摊开地图,我们能看到,库尔斯克在基辅的东北方向,有铁路干线连接基辅和莫斯科,不光是可以连接莫斯科和基辅,从库尔斯克往西北方向走。是一线重要的城市,包括奥廖尔、布良斯克、斯摩棱斯克。往南走是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波尔塔瓦,往东走是沃罗涅日。可以说库尔斯克的关联甚多。

一旦库尔斯克被德军攻占,就意味着红军的防线上被凿开了一个大口子,接下来德军想朝哪个方向去都是轻松愉快。而且就如古德里安所言,此时的库尔斯克周边地区很空虚,红军的重兵集团全军云集在基辅,而基辅和布良斯克之间,哪怕不是一片真空,那也是相当的薄弱。

古德里安的眼光还是非常老辣的,一眼就看出了红军军事部署上的弱点,他强烈地主张从绍斯特卡方向打开突破口,向俄罗斯腹地挺进。不过古德里安的主张在德军内部却没有多少市场,原因很简单,在狼穴看来,诚然能在绍斯特卡打开突破口,能向俄罗斯腹地挺进,但是意义却不大?

为什么?在小胡子看来,现在最重要的不是打开什么突破口,而是围歼苏联的有生力量。之前闪电战已经证明了一点,光占领苏联的土地是不够的,是无法让布尔什维克崩溃和屈服的,只有尽可能多的歼灭苏联红军,才能达到征服俄罗斯的目的。

“俄国,国土面积太大了!”希特勒瓮声瓮气地说道,“我们前进一千公里或者两千公里对于庞大的俄国来说,不过是小小的一角。布尔什维克可以后退到莫斯科,甚至后退到乌拉尔山一线继续抵抗。所以当前最重要的不是攻城略地,而是给北极熊放血!”

说着,希特勒走到背后墙上的地图前,用教棒戳了戳基辅的位置,继续说道:“如今,在基辅周边云集了庞大的俄**队,如果能将其围歼,那么布尔什维克就会完蛋!我们当前最核心也是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围歼这些灰色牲口,将他们干净彻底的消灭!”

顿了一顿,希特勒又用教鞭点了一下库尔斯克:“而这里,没有俄军的主力,将主力从基辅转到这个方向,根本就是浪费!”

很显然,小胡子一点儿都不欣赏古德里安的计划,实际上在开这个会议之前,小胡子已经发了一封电报将坦克怪杰骂得狗血喷头。他严厉地要求后者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基辅,而不是遥远的库尔斯克!

恐怕小胡子不久之后就要后悔的,因为古德里安说的是对的,想要在基辅打歼灭战可能性太小,红军和德军是半斤八两谁也奈何不了谁,只要图哈切夫斯基不再犯冒进的错误,那德国人还想打歼灭战恐怕就是奢望了。

如果能按照古德里安的想法,向库尔斯克方向穿插,必然要打乱苏联的全盘战略布局,请注意,在这个时空,由于德军的进展不像历史上那么大,苏联留在乌克兰的相当一部分重工业是没有向乌拉尔山迁移的,比如说哈尔科夫,这里可是生产t-34的大本营之一!

占领库尔斯克,就能抄哈尔科夫的后路,哪怕不能攻占哈尔科夫,也能切断哈尔科夫的材料供应。要知道生产坦克、生产发动机和火炮,是需要能源、钢铁的。切断了材料和物资供应。就算德军没有攻占哈尔科夫。留在哈尔科夫的坦克工业也会瘫痪!

很可惜。希特勒高估了德军的战斗力,以为可以打歼灭战,错过了一次好机会。因为此时,就像古德里安所言,库尔斯克周边是一片真空,只有少量的部队在这一地区驻守。

当然,军 委也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片很薄弱,只是兵力实在有限。暂时顾不上而已。比如说在沃罗涅日附近就在组建一个全新的方面军。是的,你没有看错,军 委又组建了一个沃罗涅日方面军,暂时辖有两个集团军,即第37和第38集团军。

客观上说,这个沃罗涅日方面军实力很差,属于匆匆忙忙组建起来的草台班子,兵源奇缺装备也差。原本按照军 委的计划,这个方面军暂时只承担二线守备任务,主要任务就是训练和等装备。说白了这个方面军就是掌控在军 委手里的预备队。一旦前面几个方面军兵力吃紧。就要从沃罗涅日方面军抽调兵力。

所以这个方面军其实就是一个后方的训练营,真心是没什么意思。但是在基辅解围战实施之后。上面的意思变了,主要是托洛茨基的意思变了。之前说过了,老托对图哈切夫斯基绝望了,准备培养华西列夫斯基接班。而怎么培养华西列夫斯基呢?自然是让他从总 参谋部的故纸堆里解放出来,去一线直接带兵。

不过华西列夫斯基的军衔和资历都不太好看,直接上手集团军或者方面军比较困难,所以托洛茨基就盯上了刚刚组建的沃罗涅夫方面军。这个方面军地位很低,正好符合华西列夫斯基的身份。按照老托的想法,华西列夫斯基去当沃罗涅日方面军的司令员没有大问题吧?

很可惜,老托把问题想简单了,方面军司令毕竟是方面军司令,哪怕是个很憋屈的二线守备队方面军司令,那也不是华西列夫斯基暂时能顶上的。军 委拒绝了老托的建议,任命叶廖缅科担任该方面军司令,毕竟叶廖缅科的资历好看不少,从骑兵师长到机械化军军长一直到远东红旗独立第一集团军司令,是一步步爬上来的,现在提拔为方面军司令员是合情合理。

而华西列夫斯基呢?1940年6月才是少将,而且一直从事参谋工作,直接指挥部队,尤其是集团军一级的部队的经历都没有,谁敢让他一上来就指挥方面军?

无奈之下,老托也只能退而求其次,给华西列夫斯基谋了个第37集团军司令并兼任沃罗涅日方面军参谋长的头衔。反正当时老托是很后悔的,为什么?因为很快科涅夫也被任命为沃罗涅夫方面军政委兼副司令员兼第38集团军司令员。政委加副司令员就比参谋长高一头了,而且科涅夫还有第38集团军在手,怎么看都比华西列夫斯基台阶要高不少。

老托当时对乌利茨基说:“早知道去远东渡一下金就能换个方面军副职兼实质集团军司令,我就该让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去的。”

不过现在后悔也晚了,老托只能希望华西列夫斯基能有好的表现,当然,他也在积极地为华西列夫斯基创造机会。很简单嘛,之前沃罗涅日方面军可能是替补和供血的奶妈,但现在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沃罗涅日方面军的补充和补给优先权被极大的提高了。按照政 治局和军 委的命令,该方面军将再补充一个集团军,并且要保证每个集团军至少拥有一个机械化军的水平。

要知道,这个标准是非常高的,一个机械化军就拥有千余辆坦克,很显然按照托洛茨基的意思,给沃罗涅日方面军的绝对不会死老掉牙的t-26和bt系列,至少也得给t-34不是。甚至在老托的直接干预下,配备给该集团军的很可能还不是老旧的t-34-76,而是t-35a。

不光是给机械化军的配置,老托还亲自做图哈切夫斯基的工作,希望让图帅让出部分重型坦克装备给沃罗涅日方面军。这里插一句嘴,简单的介绍一下苏联的重型坦克的配置情况,按照战前机械化军的标准配置。每个机械化军拥有两个坦克师和一个机械化师。其中每个坦克师编有两个坦克团。每个坦克团由四个坦克营组成。包括一个重型坦克营、两个中型坦克营和一个喷火坦克营。

只不过这一套编制基本只停留在了纸面上,因为工业产能和战损的关系,哪怕是近卫机械化第一军也只在战前达到了这种配置,而且很快就在战斗中挥霍得差不多了。

所以当时,红军机械化军的普遍配置是,一个坦克团四个坦克营,其中一个重型坦克营,两个中型坦克营以及一个轻型坦克营。重型坦克营装备优先级高的部队自然有t-54。但是优先级低的就只能用kv-1(也就是所谓的t-36凑合了)。

很显然不是所有的机械化军都能分到t-54的,相当一部分都是拿t-36(kv-1)或者原本被称之为is-1但在斯 大林倒台之后被改称为Вn-1的重型坦克凑数。

所谓的Вn-1大家可能看不懂,其实这两个首字母代表的就是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也就是伟大的导师列宁同志。所以这也就是所谓的列宁一号坦克。

当然列宁一号跟历史上的斯 大林一号没啥区别,仅仅是名字不同而已。之所改这么一个名字,完全是因为科京的后台倒掉了,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也为了保住自己的前途,不得不拍导师大人的马屁,来个蒙混过关。

李晓峰本来是要收拾这小子的,不过战争爆发打乱了他的步骤。就暂时放过了科京,只不过斯 大林坦克是别想像历史上那么风光了。

整体来说。Вn-1性能一般,主要是火力不足,所以生产了大约百余辆之后就立刻改进为Вn-2。说实话,Вn-2的性能也根本没办法跟t-54相提并论,只不过列宁格勒方面的基洛夫厂暂时没有能力生产t-54,只能先拿Вn-2凑数了。

所以在1942年,除了重点建设的机械化军之外,其他的一般部队是基本不可能获得t-54,绝大部分装备的都是Вn-2。而且必须说明一下,这个Вn-2和历史上的is-2还是有区别的,因为d-25 122毫米坦克炮还没有搞定,而d-5t威力又不足,暂时只用从北方工业借用100毫米滑膛炮凑合。直到1942年下半年,紧赶慢赶搞定了d-25之后,Вn-2才是完全版的。

而托洛茨基之所以朝图哈切夫斯基开口,就是想让图哈切夫斯基将原本应该配备给近卫机械化第一军的t-54让给沃罗涅日方面军。那么老托成功了吗?

没有,他的要求遭到了图哈切夫斯基断然拒绝,因为图哈切夫斯基也不是傻瓜,这些日子也能看出一些苗头,很显然老托对他有些冷淡了,而且不少风言风语也传到了他耳朵里。图哈切夫斯基是什么人?那是骄傲的小公鸡啊!

他认为,就算你老托要栽培华西列夫斯基,但也得分清楚轻重缓急好不好,如今近卫机械化第一军在一线,自然需要更好的装备,凭什么把急需的装备让给二线部队?

老托对此也有解释:“我又不是不给近卫机械化军第一军重型坦克,Вn-2性能也不错嘛!而且数量充足……”

老托还没说完,就被图哈切夫斯基无情打断了:“既然Вn-2性能不错,那就装备给沃罗涅日方面军好了,我们近卫机械化第一军用惯了t-54,没必要临时换装,我们的坦克手不熟悉Вn-2,不能尽快形成战斗力!”

反正图哈切夫斯基的意思只有一个,想忽悠我接受Вn-2,没门!

这下连托洛茨基也没辙了,现在他又不能马上跟图哈切夫斯基翻脸,可是他又想尽可能的提高华西列夫斯基那边的战斗力,怎么弄啊?

最后,还是李晓峰给老托想出了解决的办法:“既然军 委已经决定将沃罗涅日方面军作为重点建设部队,那自然是要突出重点。Вn-2的性能确实不如t-54,但暂时也没有更多的t-54,我看这样吧,从军 委直属的重型坦克旅中拨一个加强给沃罗涅日方面军使用!”

所谓的重型坦克旅可是很牛逼的,一般都直属于军 委指挥,一般都是临时加强给战役重点突击部队使用。这样的重型坦克旅此时军 委手里也只有三个,其中还有一个是不满编的。

此时的重型坦克旅编有三个重型坦克团,每个重型坦克团装备有21辆t-54,也就是一个旅至少拥有63辆t-54,这可是相当牛逼了。将这样一个重型坦克旅直接配属给沃罗涅日方面军使用,这真心是大手笔。

而这样的大手笔也让托洛茨基不得不承情,正所谓投桃报李,李晓峰解决了他的棘手问题,那么在某仙人遇到麻烦的时候,托洛茨基自然也不能装作没看见。

那么李晓峰暂时有麻烦吗?你还别说,某仙人身边别的没有,但是麻烦这东西却是特别的多……(未完待续。。)

ps: 鞠躬感谢浩川、奥芬、老学生、老学生和尤文图斯同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