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天兵在1917 > 160 一地鸡毛

天兵在1917 160 一地鸡毛

作者:马口铁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5:19 来源:笔趣阁

第3和第10集团军是不是只能被放弃成为了接下来一段政 治局和军 委讨论的重点,会场上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就是李晓峰所代表的放弃论,准备通过放弃这两个集团军,然后大幅度后撤收缩防线,之后再在明斯克和基辅一线构筑新的防御阵线。

这种意见托洛茨基、图哈切夫斯基以及斯维尔德洛夫都不能接受,毕竟包围圈里的第3和第10集团军有几十万人,这么庞大的有生力量断然不能说放弃就放弃。否则影响力太恶劣了!

以图哈切夫斯基为首的另一种意见是,必须将第3和第10集团军拉出包围圈,应当暂时中止后撤行动,转过头打一记回马枪,重新撕开苏莱尤维克。

不过这种意见面临现实的困难,首先是兵力不够,哪怕是乌克兰方面军的第6集团军、12集团军以及白俄罗斯方面军的第13集团军全部投入营救行动,都不足以击退对面已经占据了优势的敌人。

其次,之前第6、第12集团军经过长期的战斗,消耗颇大,有没有能力反击都是问题,至少燃油一项就能让这两个集团军望而却步。

最后,基辅可是危在旦夕,一旦没能将第3和第10集团军拉出来,而基辅又丢掉了,那乐子就大了,到时候是两头都不靠谱,红军将面临更加恶劣的局面。

为了这三个问题,双方吵得不可开交,谁也不服谁。最后托洛茨基和斯维尔德洛夫只能通过政 治局下命令:“不能放弃第3和第10集团军的同志。红军没有抛弃战友的传统。应该集中一切力量营救我们的同志!”

行政命令可以解决尖锐的争端。但是无法改变战场上红军的不利态势,图哈切夫斯基面临的最棘手问题是怎么去营救第3和第10集团军,他必须想办法。

图哈切夫斯基的办法很简单,咱们不是兵力不足吗?那就补充兵力,让东普鲁士那边的波罗的海方面军暂时反击,抽调兵力增援白俄罗斯方面军,不行再从军 委的总预备队中央方面军抽调兵力,集中全力进行反击。就不信打不穿德军的防线!

这么搞好像是个办法,但是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波罗的海方面军本来就是西线三个主力当面军中最弱的,从它那边抽调兵力,无疑是进一步削弱了波罗的海方面军的实力。而之前波罗的海当面军一直都在给当面的德国北方集团军群施加压力,迫使北方集团军群无法抽调太多的兵力支援中央集团军群。

而现在这么一搞,看似补充了白俄罗斯方面军的实力,但同时德国北方集团军群的压力也小了,德国可以依葫芦画瓢的从北方集团军群再抽调兵力补充给中央集团军群。这等于是做无用功。

甚至德国如果够牛逼的话,直接让北方集团军群也转入进攻。一举打垮被削弱的波罗的海方面军,那时候东普鲁士也会变成一个烂摊子,这种情况一旦出现,图哈切夫斯基还能抽调兵力去堵这个窟窿吗?

很显然,图哈切夫斯基现在已经进入了拆东墙补西墙的怪圈,客观的说,随着第3和第10集团军被包围,红军已经无法维持东普鲁士—东波兰—乌克兰这条战线。必须向后收缩,缩短战线才能维持均势。

而此时,图哈切夫斯基、托洛茨基和斯维尔德洛夫固执的不愿意放弃这条无法维持的漫长战线,结果就只有一个——全盘崩溃。可以说越是勉强而为之,后果就会越惨重。正确的做法就是如李晓峰所言的主动后撤,不管是以空间换时间还是缩短战线重新稳住阵脚都是必要的。

可惜的是,李晓峰意见并没有被政 治局接受,这才导致了后面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7月13日,图哈切夫斯基命令包围圈中的第3和第10集团军停止突围,而转入就地防御,要求这两个集团军构筑好阵地严防死守。这是什么意思呢?图哈切夫斯基担心在德军优势兵力的围剿之下,这两个集团军会被马上消灭,而他从波罗的海方面军以及中央方面军抽调部队是需要时间的。第3和第10集团军必须坚持到救援部队赶到才有意义。

很显然,依靠这两个集团军的力量突围恐怕是没有意义的,反而会消耗宝贵的实力。所以图哈切夫斯基命令他们固守待援,甚至还企图来一个绝处逢生,如果第3和第10集团军能配合救援部队来个中间开花,必然能重创德军,从而夺回战场上的主动权。

说白了图哈切夫斯基依然是想要进攻,这位红色拿破仑似乎对防御始终没有兴趣,总是想用一轮又一轮不间断的攻击打垮对手。按照他的行动方案,接下来将是一场规模更大的“解围”行动,红军将一举投入7个集团军进行反攻,不光要将第3和第10集团军解救出来,还要搂草打兔子的解决德军中央集团军群。

这个计划十分宏大,十分壮丽,也十分想当然。充满了俄国式的蛮勇,很符合俄国人的情趣和省美观。但是在李晓峰看来,这等同于送死。本来前线就是摇摇欲坠,稳定防线都成问题,还谈什么大举反攻。这等于是把红军宝贵的有生力量往德军的虎口里送,这就是作死!

在政 治局决定支持图哈切夫斯基的方案之后,李晓峰是大发雷霆:“托洛茨基同志、斯维尔德洛夫同志,我希望你们记住今天这个决策,因为你们做出的这个决定将葬送上百万红军战士,将导致一系列不可收拾的局面变成现实,你们将要为此负全部责任!”

丢下这句话,李晓峰暴怒的离开了会场。哪怕斯维尔德洛夫一再的试图叫住他。继续解释和做工作也置之不理。那一天。小斯很尴尬,也很气愤,因为李晓峰竟然当众没有给他留一点面子,再怎么说,他也是李晓峰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二把手,这实在有点伤人!

甚至鲁祖塔克都看不过去了,当夜找到了李晓峰。希望某仙人向小斯道歉,并进行开诚布公的沟通。

“我绝不会道歉,这就是乱弹琴。军 委已经警告过政 治局了,按图哈切夫斯基的搞法再去反攻,风险极大,成功的可能性极低。而一旦失败,将意味着全面崩盘!崩盘!你知道什么叫崩盘吗?”李晓峰喷了鲁祖塔克一脸。

鲁祖塔克叹了口气,他也知道风险很大,但是风险大也意味着收获高,成功将可能结束战争。这种诱惑谁能忍得住?

李晓峰冷笑道:“确实可以结束战争,或者不说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有可能结束战争。区别就是。失败了,德国人将占据全面的上风,而我们将要战败!”

“图哈切夫斯基同志还是有能力的!”鲁祖塔克劝道,不过他还没说完,李晓峰又冷笑了一声:“之前命令乌克兰方面军全力反攻的时候,你们也是这么说的,结果呢?很有能力的图哈切夫斯基同志为你们赢得了胜利吗?而这一次依然跟上次一样,被图哈切夫斯基几句话就给忽悠的摸不着头脑了,以为可以一举翻盘。鲁祖塔克同志,你必须清醒清醒,这一次我们的局势还不如上一次,风险更大,上一次都没能成功,这一次怎么可能有好结果?”

鲁祖塔克说不出话来了,半晌才道:“那也不能拱手将第3和第10集团军留给敌人,这是多大的损失啊!”

“按照图哈切夫斯基的方案搞,你以为损失就小了,做好再丢掉至少两个集团军的准备吧!”李晓峰讥笑了一声。

这下鲁祖塔克都有些生气了,质问道:“安德烈同志,你怎么就这么悲观呢?为什么我们不能取得胜利,为什么我们不能像德国人一样闪电办的解决战斗呢?”

李晓峰看着鲁祖塔克的双眼,嘲笑道:“终于说出心里话来了吧?说到这儿,不管是你,还是雅科夫同志或者托洛茨基同志,始终想的就是所谓的速胜!你们太小瞧这场战争了,这将是一场残酷的绞杀战,将旷日持久,闪电般的解决战斗,做梦去吧!”

说完,李晓峰也懒得搭理鲁祖塔克,直接宣布谢客:“你也不用做我的工作,我们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再争论下去也是话不投机半句多。一切用事实说话,咱们等着瞧。现在,我也没时间陪你浪费口水,我还要忙着去督促军事生产,为将来你们惨败之后东山再起打基础!”

鲁祖塔克都惊讶了,他实在没想到,李晓峰直接就宣判了他们死刑,认为接下来红军必然是一场惨败。说心里话,他都觉得某人太狂妄了。

鲁祖塔克都是如此,更别说斯维尔德洛夫了,得知了某仙人的真实态度,小斯是气极反笑:“他以为他代表的是真理?他以为他比整个政 治局的集体意见要英明?真是狂妄!我看他是冲昏了头脑,以为自己可以凌驾于整个集体之上了。让他去负责军事生产工作,我就不信没有张屠户我们就得吃带毛猪!”

李晓峰的激烈反对甚至是反抗并没能改变政 治局的态度,哪怕是比较中立的伏龙芝和捷尔任斯基都认为:“安德烈同志的忧虑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红军并不是完全没有机会。如果我们能抓住机会,这将一举改变战争的走势,而这一次解围和反击行动也将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的转折点!”

被政 治局寄予很大希望的所谓转折点完全落在了第3、第10集团军肩头,这些在包围圈里挣扎的红军战士必须坚守至少一个星期,因为一个星期之后,图哈切夫斯基才能凑齐他所需要的那些反击部队。

7月14日,军 委在第102号训令中如此说道:“伟大的第3、第10集团军的红军战士们,你们将挑起重担,必须为我军接下来的反攻发挥更大的作用。作为苏联对抗法西斯恶魔的第一道屏障。阻止、延滞敌人的行动。尽可能多的牵制、削弱对方进攻的矛头是你们的责任。祖国母亲需要你们用勇敢和牺牲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为了祖国去战斗吧。无畏的红军勇士们,乌拉!”

作为参加过一战和国内革命战争的老兵,包围圈中的第3集团军司令基尔波诺斯上将却很不看好军 委对他的期待,他的部队是个什么情况,只有他自己最清楚,在之前的撤退中,整个集团军都是一片混乱,各军各师都搅在了一起。相当一部分师长和军长都失去了对部队的直接控制,说白了,他们已经找不到自己的部队了。

不光是部队乱了,更重要的是,在慌慌张张的撤退中,遗失或者丢弃了大部分重武器,甚至相当一部分士兵是光着手从华沙城下跑出来的。

所以在苏莱尤维克被封闭之后,基尔波诺斯上将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理清楚部队的指挥序列,以及清点他的集团军究竟还剩下多少武器装备和人员。

“各师平均只剩下了8000余人,其中有武器的约占三分之二。重武器的损失尤其严重,绝大部分火炮和坦克都被遗弃或者就地摧毁了……物资极端紧缺。初步估算,食品只够坚持三天,弹药只有半个基数,药品尤其紧张,有大量的伤兵需要救治……”

这么一个烂摊子是让基尔波诺斯想象不到的,进入东波兰的时候,他的集团军何其强大,拥有超过1500辆坦克,几乎是所向披靡。可是这才多久的功夫,那支整容齐整的大军就被蒸发了!那一刻基尔波诺斯真想冲自己的脑瓜开一枪。

“给方面军司令部发电,”基尔波诺斯长叹了一声,他知道自己现在还不能死,十几万士兵都在眼巴巴的望着他,如果他死了,谁去将这些战士带出包围圈呢?他捏了捏太阳穴缓缓地说道:“……我军在撤退途中遭到敌人集火杀伤,重装备损失殆尽,严重缺乏弹药和食品,为完成军 委赋予我军之任务,迫切需要援助……”

收到这封电报的时候,沙波什尼科夫自己也是一地鸡毛,他那里的情况不比基尔波诺斯好多少,甚至更糟,德军南方集群和罗马尼亚军队的前锋已经逼近到了基辅外围,基辅保卫战是一促即发。通向东波兰的铁路、公路已经完全被敌人切断,哪怕他这里物资成山,也运不出去哈!

退一步说,就算能运出去,也穿透不了德国人的包围圈,基尔波诺斯找他要援助,这真心是找错了人。

沙波什尼科夫唯一能做的就是一脚将皮球踢走:“将电报转给莫斯科中央军区,让亚基尔同志去处理!”

亚基尔倒是欣然接下了皮球,他也认为必须要尽快为包围圈中的部队补充弹药和其他物资,而且觉得红军完全能做得到。

“阿尔克斯尼斯同志,是时候轮到你们空军大展拳脚了,尽快地向包围圈内空投物资,解决第3、第10集团军的燃眉之急,这关系到反击的成败……”

接到亚基尔电话的时候,阿尔克斯尼斯心里头并不是滋味,因为开战以来空军的表现并不好,至少没有达到战前想象中的那种程度。当然,这不是说空军太废柴,而是实在没辙。

为什么?东波兰的机场损毁严重,而红军的战斗机普遍短腿,几乎都只能在华沙上空打个转,这对于夺取制空权是相当不利的。阿尔克斯尼斯也想尽快的抢修东波兰的机场,但是战时物资的优先保障权全都给了乌克兰方面军的突击集群,这导致空军只能干瞪眼。

不光是战斗机憋屈,轰炸机和攻击机部队也一样的憋屈,攻击机部队就不用说了,也基本上够不着华沙那块地儿,而且就算去了,没有战斗机掩护的他们也只有给德国战斗机飞行员送菜的。这直接导致战术轰炸相当的不给力,并不能给前线红军战士多少支援。

远程航空兵虽然不存在短腿的问题,不管是b17还是pe-8或者叶-2都能轻松的去华沙甚至柏林丢炸弹。可高空水平轰炸用来对地支援真心是不给力,要么连敌人和自己人一块炸,要不就是偏出去几公里远听响儿,其精度足够让人跳脚。

远程航空兵不光有技术上的问题,战术上的问题是更严重,图哈切夫斯基始终不知道该怎么用好远程轰炸机,他的眼睛就只盯着前线上那一亩三分地,总是让战略轰炸机去干战术轰炸或者前线支援的活。

这么搞根本就发挥不出远程航空兵的威力,而且让善于高空轰炸的远程航空兵去中低空战斗,颇有一点龙困浅滩的感觉。反正远程航空兵战果少损失还大,更可气的是,图哈切夫斯基还借此攻击说:“远程航空兵根本就是一个错误,苏联需要的是真正能给前线士兵支援的轰炸机!而不是这些大而无用的废物!”(未完待续。。)

ps: 鞠躬感谢胡德海军上将和喀秋莎同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