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天兵在1917 > 42 下决心

天兵在1917 42 下决心

作者:马口铁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5:19 来源:笔趣阁

“我的意见是,在这个敏感的时刻,能不打仗还是不打为好,一切以稳定为优!”伏罗希洛夫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说道。

不管是李晓峰还是斯维尔德洛夫都明白,与其说伏罗希洛夫的态度是不容置疑的,还不如说斯 大林的态度是不容置疑的。因为伏罗希洛夫长期担任的就是斯 大林御用传声筒的作用。斯 大林想要说但是却又不太方便说的话,一律由伏罗希洛夫来说。这使得假使说错了,斯 大林也方便更改,从而避免了说出去的话收不回来的窘境。

说白了,伏罗希洛夫就是斯 大林丢出去试探李晓峰和斯维尔德洛夫态度的棋子而已,实际上大家伙都知道“大个子”只能做这点儿用了。

实际上不光是伏罗希洛夫有这样的功能,包括李晓峰在内的其他人一样有这种功能。总不能一开始就将幕后老大冲锋陷阵,暴露在别有用心的敌对势力的直接火力打击之下吧?

不过些微有点区别的是,伏罗希洛夫真心就只能当当传声筒,其他的方面这货就是个废物,而李晓峰他们还有别的“功能”和用处。

“我们现在不能求稳!”李晓峰立刻就摆明了自己的态度,“现在政 治局、中 央委员会和军 委,甚至是全国人民都在看着我们的表现。如果我们表现得太过于软弱,那是会失分的。我们好不容易才控制了军 委,一旦失分,托派就会立刻反击!”

伏罗希洛夫阴阳怪气地挖苦了一句:“难道我们跟日本人开战就不会失分?”

米高扬也表示附和:“只要战争打响。不管我们表现得好还是不好。托派都会故意在鸡蛋里挑骨头。都会想方设法的攻击我们。跟保持克制相比,这失分会更加严重!”

斯 大林重重地点点头,看得出他是十分认同这个结论的,甚至斯维尔德洛夫虽然没啥表示,但也觉得此言有理。但李晓峰却不这么看,他猛然提高了嗓门说道:“这种想法太简单太肤浅了!请大家注意,我们之所以能在军 委中获得广泛的支持,原因是非常浅显的。那就是三军将领认为我们更关心军备建设,能为他们争取到更多的支持!”

稍微一顿,他继续说道:“那么,同志们,我问你们,我们的红军,尤其是那些将军们,是乐意开战,还是反对?”

斯 大林、斯维尔德洛夫陷入了沉默,至于伏罗希洛夫更是一脸错愕。因为李晓峰说的是对的,不管是陆军、空军还是海军都是摩拳擦掌。都想好好的跟日本人干一场。休整了十几年后,红军高层对荣誉的渴望是越来越强烈了,而且要特别注意对手是日本人。对于俄国人,尤其是对于俄国的军人来说,日俄战争失败的耻辱始终像一根刺卡在他们喉咙里,如今有一个血洗耻辱的机会摆在他们面前,你觉得他们愿意放弃吗?

实际上不管是伏罗希洛夫还是李晓峰,已经不止一次的接到高级将领们的请战意愿了。之前伏罗希洛夫认为这是托洛茨基在搞鬼,是他在故意怂恿将领们给他们施加压力,可是经过李晓峰这么已提醒,他那点儿早已遗忘的差不多的军人荣誉和使命感才找回来了一点。

“军事指挥员的意见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李晓峰很凝重地说道,“他们代表了红军全体指战员的选择,如果我们背离了他们,那等于是自毁根基,等于是将他们送给了托派,这才是最危险的!”

“可是战争始终是有风险的,”斯 大林终于亲自开口了,“如果打得不理想……”

“我认为这种忧虑大可不必!”李晓峰很有信心地回答道,“首先,从1930年开始,kgb就重点关注日本的军事动向,通过几年的观察分析,基本可以认为日本陆军只是一只一战水平的军队,军事思想极其陈旧,军事装备也谈不上先进。而我们的红军在这十几年来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有了全新的战术理念,也在全面开展机械化进程。两军相比,他们是日暮西山,而我们则是朝朝日上。所以我们完全不必要惧怕他们。”

李晓峰喘了口气继续说道:“其次,布柳赫尔同志是个优秀的军事指挥员,整个二三十年代,在大多数红军将领都在休息的时候,他并没有停下来休整。在中国他带领一只装备极其落后的军队进行了成功的北伐。他熟悉中国的情况,而且从1933年开始,他就在远东工作,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我们完全应该对他有信心!”

应该说这两条就让斯 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安心了不少,而李晓峰还有第三条:“最后,托派虽然不断的发动舆论攻势,有在大会开始之前给我们下绊子的想法。但我认为,虽然远东的形势很紧张,可是在五月份之前,日本人应该不会开启战端。1月份到3月份远东以及蒙古地区的气候是不利于大兵团作战的,以日本关东军的后勤保障能力根本就不可能进行大规模作战。我认为在这三个月,他们更多的是做准备,顶多就是进行小股的军事骚扰,进入四五月份之后,随着天气好转,大规模战斗才可能爆发!”

李晓峰这番话让斯 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眼前一亮,之前他们担心的就是在大会开幕之前战斗爆发会让他们比较被动,而现在看来,大规模的战斗不太可能在大会开幕之前,甚至是在大会闭幕之前爆发。也就是说托派的舆论攻势基本上就是放空炮,这还有什么可怕的?

“不过请大家注意,”注意到了斯 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的表情变化,李晓峰赶紧提醒道:“大规模的战斗不会爆发。但是小规模的袭扰恐怕会频繁爆发。这不代表我们可以高枕无忧。更不能轻敌大意!”

斯 大林点了点头,很愉悦地说道:“安德烈同志的建议非常关键。我们必须提醒布柳赫尔同志注意这种情况,我的意见是,不光要被动的自卫还击,还要主动出击,一定不能让日本人占了便宜。”

钢铁抽了一口烟,继续说道:“我们要做好战斗的准备,要在军 委通过一个惩戒日本人的作战计划。初步就定在五月份!一定要堵住托洛茨基那张臭嘴,不能让他继续借题发挥!”

斯维尔德洛夫也不甘于后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明确要打仗是必须的,但是我们也要麻痹日本人。我建议由军 委通过一个决议,禁止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继续渲染这个事,要紧守好舆论关口,甚至必要时还要在外交上释放一些烟雾弹,麻痹日本人的神经!”

其实小斯的这个提议重点在前面半截,守好舆论关口就是堵托洛茨基的嘴,托洛茨基不是借此大造舆论给军 委施加压力么,那么就通过正常手段让他闭嘴。下一个强制性的保密决议。如果某人再逼逼,那就抽丫的嘴巴子。

很快军 委就通过了斯 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的建议。当在五月份发动惩戒日本人的军事行动的提案摆在政 治局的案头时,斯 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的压力就全丢掉了。

甚至可以说,压力已经全在托洛茨基和列宁那边了,军 委决定要打仗,那政 治局的态度就很关键了。现在托洛茨基和列宁在政 治局是占优势的,如果他们否定这个建议,那么“丧权辱国”之类的帽子绝对落不在斯 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头上,相反那时候他们就能够发动舆论攻势让托洛茨基坐蜡了。

实际上托洛茨基此时就已经坐蜡了,因为之前他一直以为斯 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会求稳,会倾向于和平解决。所以他才大造舆论,准备让钢铁和小斯大失人心。

谁想到那两位却破釜沉舟了,通过军 委直接做了一个五月份惩戒日本人的军事提案。这个提案对托洛茨基太不利了,首先,究竟打还是不打,他和列宁也没有下定决心,之前确实就是唱高调给钢铁和小斯施压而已;其次,五月份开打这个提议让他觉得是那么的蛋疼,不到三月份大会就闭幕,原本他还指望借此在军 委扳回一局呢,现在是全都泡汤了。相反那些主战的红军将领如今都眼巴巴的望着他和列宁,只要他们拒绝,那绝对是大失军心的。

“那咱们就同意打呗!”皮达可夫建议道,“就算五月份开战又何如,到时候只要他们犯了错,一样的收拾他们!”

托洛茨基在心里头呵呵了一声,皮达可夫说得太简单了,开大会之前鸡蛋里挑骨头和大会闭幕之后再挑骨头,这意义完全不一样好不好。大会开完了,一切都尘埃落定了,那时候随便他们挑骨头斯 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都可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那还有什么意思?

“那就命令他们在二月份开战!”皮达可夫又道。

这下不光是托洛茨基听不下去了,连乌利茨基都忍不住了:“二月份的哈拉哈河地区气候恶劣,根本就不适合开战军事行动!”

皮达可夫想当然地回答道:“那不是更好吗?”

乌利茨基忍不住了:“更好什么?到时候下命令的我们就要被动了,所有的责任都要由我们扛!”

皮达可夫不说话了,抓耳挠腮的样子似乎很不好意思。对此托洛茨基也是很无语,瞧瞧他这些追随者都是什么智商阿!简直是说话不经过脑子,难怪列宁之前一直告诫他:“作为领导,尤其是核心领导,你最重要的任务不是带头冲锋陷阵,不是一切事务亲力亲为,而是要最广泛的团结自己同志,让他们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这一点是你做得最糟糕的!”

刚听到这番评价的时候,托洛茨基是有点不服气的,但是现在看一看他身边的乌利茨基、皮达可夫、普列奥布拉任斯基、拉狄克。再看看斯 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身边的那一批人,不得不说他在用人上是失败的。除了拉狄克和乌利茨基还管点用,其他的都是酱油党一样的存在。甚至连打酱油都不合格!

想到这儿。托洛茨基不禁有些沮丧。甚至有些不可思议,瞧瞧这些年他都干了什么?连合格的左膀右臂都找不到。而列宁呢?十月革命前有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十月革命之后有斯 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不管是哪个组合都能甩他如今的小弟几条街。

甚至别说列宁,跟斯维尔德洛夫比,托洛茨基都觉得自己比不上。看看斯维尔德洛夫都有李晓峰和鲁祖塔克帮忙。这么比起来,他简直就是政坛孤家寡人,能一直混到今天。不得不说是运气太好以及列宁太仁慈了。

托洛茨基这边在唉声叹气以及自我反省,而让他羡慕嫉妒恨的斯 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那边其实也不好过。既然决定要打,那么对于掌控着军 委的他们来说,怎么打就是一个大问题了。

主要是红军将领们太兴奋太积极了,陆海空三军稍微有点资历和地位的将领都嚷嚷着要去刷日本副本,如果不是布柳赫尔的资历和战功摆在那里,想抢他位置的人都不在少数。比如布琼尼就强烈的要求亲自带着他的骑兵去荡平日本小矮人。

好在斯 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都知道临阵换将是大忌,这才没有胡来。不过高级将领去不了,可不代表他们麾下的部队去不了。为了狠狠地教训日本人,军 委这回是准备用牛刀杀鸡了。准备至少增援给布柳赫尔一到两个军,至于空军更是将最先进的战斗机、轰炸机一股脑的全派去了。甚至连海军航空兵都抽调了一批。

连空军和海军都是如此积极,作为战斗主力的陆军自然是更加的亢奋了。比如斯 大林系的嫡系骑兵部队就非常的积极,在布琼尼和伏罗希洛夫的强烈要求下,由第一、第二和第四骑兵师组成的第一骑兵军在铁木辛哥军长的带领下已经蹬上了东去的平板列车。

斯 大林系积极,斯维尔德洛夫这边自然也不甘落后,不过小斯这边的部队存在一点儿小问题,因为小斯这边都是支持机械化的,而当时红军唯一的机械化部队就是机械化步兵第一军。而总所周知,图哈切夫斯基对这支部队是有相当影响力的,而且之前正式由这支部队跟海军的冲突拉开了钢铁小斯联盟同托派决战的序幕。

对于斯 大林他们来说,这个机械化步兵第一军是很讨厌,很不顺眼,也是今后需要重点“照顾”的对象。如今组团去刷副本,怎么能让这么一只讨厌的部队也进场呢?

用伏罗希洛夫的话说:“这不是平白的让图哈切夫斯基占了便宜吗?万一他们打得不错,托派的人肯定要为图哈切夫斯基鸣冤的,那时候咱们不就很被动了?!”

这种担心看上去有道理,但实际上没道理,至少在李晓峰看来是没道理的。机械化步兵第一军确实跟图哈切夫斯基关系匪浅,可这支部队并不是姓图或者姓托好不好。而且现在图哈切夫斯基已经被免掉了一切职务,被迫去预备役打酱油了,还有啥可怕的?

再说了,就算机械化步兵第一军真的打得不错,有人愣要往图哈切夫斯基和托洛茨基那边靠,也得看他这个仙人、布柳赫尔以及乌博列维奇和特里安达菲洛夫答应不答应,毕竟直接指挥战斗的可不是图哈切夫斯基,冲顶了也只能说图哈切夫斯基军事训练搞得不错,练出了一批好兵。而这一点,哪怕图哈切夫斯基倒台了也没人否定,图哈切夫斯基的错误是无组织无纪律攻击军 委的正确领导,没人否定他的练兵和军事思想好不好!

在李晓峰看来,斯 大林和伏罗希洛夫拿这个问题做文章,其实还是想打压机械化建军的思路,说到底还是为他们钟爱的骑兵张目。这他怎么会答应?

对李晓峰来说,通过实战检测图哈切夫斯基机械化部队的真实战斗力是很有必要也是很迫切的事情。因为从历史上看,图哈切夫斯基的那一套不管是战术还是部队的编制都是有很大问题的。不管是在波兰还是芬兰,他建立起来的机械化部队表现都是有问题的(当然,这其中也有大清洗和伏罗希洛夫糟糕指挥能力的原因在内)。

按照李晓峰的想法,乘着现在机械化部队的组建工作还没有完全普及和铺开,及早的发现问题并进行第一轮调整,然后1936年再去西班牙刷一回经验,再进行第二轮调整。等二战爆发的时候,红军机械化部队不管是战术还是编制就会比较成熟和好用了。

所以他是强烈地坚持一定要带上机械化步兵第一军,为此直接跟斯 大林拍了桌子。而在他的坚持下,这支红军机械化种子部队终于赶上了战斗。

不过当时,在机械化步兵第一军内部,对于这次参战还是有疑虑和争论的,因为这支部队当时的状况并不是特别好……(未完待续。。)

ps: 鞠躬感谢hzwangdd同志和尤文图斯同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