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天兵在1917 > 383 马赫诺和彼得留拉

天兵在1917 383 马赫诺和彼得留拉

作者:马口铁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5:19 来源:笔趣阁

马赫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一百个人眼里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同理一百个人眼中也会出现一百个不同的马赫诺,原因是这个家伙争议性太大了,根本不能用简单的好人与坏人来评判他。

我们从头说起吧,这位“带着毛瑟枪的空想家”就连出身日期都极富争议!当然,不是马赫诺粗心的父母记错了日子,他的生日被搞错,原因是相当深刻的。

话说马赫诺的童年相当的不幸,他的死鬼老爹像所有俄国人一样沉迷于一样东西——酒精。不过比斯 大林幸运一点的是,他的老爹在马赫诺不到一岁的时候就喝死了。小小的马赫诺虽然不用担心被酒鬼老爹暴打,但同时也决定了他很小的时候就得挑起家庭重担。

马赫诺从小就为农场主放牧、做油漆粉刷工、在翻砂厂打小工……总而言之跟布尔什维克中的很多老革命一样,根红苗正妥妥无产阶 级苦 逼穷光蛋。

很早就体会到生活艰难的马赫诺绝对不是一个老实本分的孩子,1905年俄国闹革命那一年,16岁的他跟一群无政 府主义者“学坏了”,费了相当大的功夫才加入了有“无政 府主义者”主导的“贫农协会”。

那么这个“贫农协会”是个什么性质的组织呢?这么说吧,他们跟梁山好汉干一路买卖,最擅长的就是打家劫舍的无本生意。更可怕的是,马赫诺在“梁山”干得相当的不错,工作成绩一向突出。很快就在好汉们中间享有“铁面革命家”的“美誉”。

草莽英雄马赫诺在那几年过得算是相当的滋润。匪气十足而又相当彪悍的他很快就因为工作成绩太过于“突出”引起了沙皇政 府的高度重视。

1910年。马赫诺那年将将21岁(注意这个年龄,相当的重要!),在一次“严打”行动中,马赫诺不幸落网,沙皇政 府可不会对他这种草莽英雄客气,鉴于他的光辉业绩,很快就法庭就做出了最终裁决——绞刑!

如果马赫诺被绞死了,自然后面就没那么多故事了。值得感叹的是马赫诺拥有一位好母亲,为了拯救儿子的生命,这位母亲想尽了办法,当时甚至给尼古拉二世的皇后,也就是那位很不得民心的德国公主写了求救信。

在信中,这位“英雄”的母亲声泪俱下的宣称,她的儿子并未成年(俄国当时的法律规定21岁是法定成年年纪),希望法外开恩。在这位母性泛滥的皇后斡旋下,沙皇一家子法外开恩,尼古拉二世亲自下谕旨。改判马赫诺终生苦役。

那么马赫诺到底成年了没有呢?很可惜,那位英雄的母亲撒谎了。她篡改了马赫诺的出生记录,这位“孩子”当时已经是成年人了。

马赫诺侥幸在鬼门关走了一个来回,服苦役阶段,自感实在无聊的他选择了用阅读来打发时光,那些年里他几乎读便了俄国所有作家的著作(看来基督山伯爵也不是完全不靠谱,监狱果然是最好的教 育部)。在狱友、无政 府主义者马林的影响下,马赫诺的无政 府主义世界观终于形成了。

随着二月革命的爆发,“牛鬼蛇神”们全部被释放了出来,在一片混乱中马赫诺逃回了乌克兰老家,与痴心等待了他七年之久的心上人纳斯塔.瓦谢茨卡亚结婚。

不过比较搞笑的是,“贫农协会”的好哥么担心马赫诺沉迷于儿女情长,怕他丧失革命斗志,强迫纳斯塔悄悄的离开了马赫诺(真是一群好兄弟啊!)。

马赫诺起初对夫妻分离感到痛苦,不过很快随着俄国天下大乱,随着他从其他方面得到了补偿,这种痛苦也就淡忘了。

鉴于马赫诺过去坐牢的“英雄经历”,他顺利地当选了“贫农协会”会长,在他的领导下,“贫农协会”对地主老财展开了无情的“革命清算”,一时间他成为了乌克兰农民心中的偶像。

1918年2月,德国侵占了乌克兰,当中央拉达跟德国侵略者暗通款曲,当斯科罗帕茨基为德国人当牛做马的时候,马赫诺带领一帮穷兄弟却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反抗德国人。

1918年夏季,马赫诺悄悄地离开了乌克兰,前往莫斯科同公认的无政 府主义者领 袖克罗波特金会面,但是后者却拒绝同匪气十足的马赫诺交流。

于是马赫诺又找到了布哈林和斯维尔德洛夫,其中小斯对他比较欣赏,亲自将其引到列宁面前。多年以后,马赫诺回忆说,列宁像慈父一般拉着他的手,让他坐在扶手椅上。并告诉他,相当期待他能将农民暴动纳入各地的起义,希望他能与红军合作,还询问他需要什么帮助。

甚至导师大人还称赞无政 府主义者充满献身精神,唯一可叹的就是目光过于短浅(这一点确实没说错),属于“只会破坏,不懂得建设的狂热份子(太精辟了!为导师大人鼓掌!)。”不过导师大人马上安慰马赫诺说:“别把自己与我前面说的家伙对号入座(马赫诺还真是这号货)。”

1918年7月,马赫诺孤身一人密密地返回了乌克兰准备领导新的武装起义,不得不说,他干得相当不错,或者说他极具军事才华。到1919年初,马赫诺拉扯起了一支拥有一万余名步兵,八千余骑兵,拥有机枪500余挺和大量火炮的强大军队。

而到了1919年底,马赫诺的势力进一步扩张,部队2万5千余人,拥有火炮48门,四列装甲列车、4辆装甲汽车以及1000余挺机枪。根据莫斯科的档案显示,马赫诺还专门组建了由骑兵、装甲汽车、装甲列车和飞机构成的“敢死队”,绰号“铁师”。专门用于决定性的突击作战(对于一个农民子弟而言。能做到这一点相当的不容易)。

不得不令人惊叹的是。这个只读过四年小学的浪荡子竟然能将邓尼金打得抱头鼠窜,还将前来围剿他的红军也一一击退。他的军队特别喜欢各自为战,独立作战能力十分惊人,而且情报工作搞得尤其出色。

据说在马赫诺手下,有一大批农村大嫂和村姑情报员,她们十分厉害,出入敌人后方如入无人之境,能迅速准确地将情报通知给马赫诺。

并且马赫诺还有勇有谋。是相当天才的自学成才型野战指挥官,而且他相当善于弄络人心,手下的乌克兰人、俄罗斯人、希腊人、保加利亚人,甚至是犹太人都愿意为他赴汤蹈火。

当然,更关键的是,马赫诺拥有小强一般的生命力,俄国内战期间,他先后负伤12次,“革命”失败逃亡罗马利亚的时候才被打断了一条腿,落下了终身残疾。

更有趣的是。这位的立场从来都是一如既往的坚定,跟白卫军之间完全势不两立。对于白军派来调停的特使从来都是见一个杀一个(这个习惯貌似比较野蛮)。但对布尔什维克却不太一样,虽然他也不赞同布尔什维克的方针政策,但是却前后三次同布尔什维克结盟。尤其是1919年春天,经过浴血奋战,马赫诺将邓尼金的白卫军赶到了亚速海边,清点完战利品之后,他把100节车皮的粮食送给了莫斯科和彼得格勒,用于支援那里挨饿的工人兄弟。

甚至马赫诺为了对抗邓尼金还加入过红军,还被苏维埃政 府授予过第四号“红旗勋章”。在1919年秋天,当邓尼金利用协约国集团的支援急势力剧膨胀,一口气打到奥缪尔直接威胁莫斯科的时候。又是这位马赫诺杀入邓尼金背后,一口气歼灭了邓尼金几个精锐的军官团,协助解除了莫斯科之围。

这么看起来,马赫诺似乎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英雄。不过先别忙着下结论,沙皇的子民们似乎遗传了双头鹰的性格,每一个人都有两副面孔。马赫诺也一样,在他光鲜的英雄形象背后,一样有阴暗的那一面。

马赫诺这一生因为无政 府主义大放异彩,毁也毁在了无政 府主义上。马赫诺为人放荡不羁嗜酒如命,而他的光荣榜样也影响着他的军队,他的乌克兰革命起义军军纪,涣散酗酒现象相当的普遍。马赫诺的第二任妻子加琳娜.库兹缅科娃在日记中就写道:“首领今天又喝酒了,嘴里念叨个不停。他醉醺醺地满街晃悠,一边拉着手风琴,一边跳着舞……每说一句话,他都要骂一个脏字。说够跳够后,他就睡着了。”

相当有意思的是,马赫诺的军队有一条很特殊的军规:当指挥官喝醉时,手下人可以不服从命令。

当然,喝酒什么的是小节,事实也证明,醉醺醺的马赫诺一样能打胜仗的。但军纪涣散就是大问题了,实际上马赫诺的军队纪律涣散的问题是他一手造成的,因为他始终坚信——最完美的国家机器应该是无组织的“自由创作”。所以马赫诺杀人相当的随便,不光杀白卫军,而且还滥杀无辜的百姓。

偶尔马赫诺良心发现的时候,才会命令手下向贫苦农民百姓广济钱财,童年饿过肚子的马赫诺还会去孤儿院,查看那里的粮食够不够。

总之,这是一个梁山好汉似的“英雄”,他军事上、人格上的才华跟政治上的幼稚成反比。而且正是他政治上的幼稚,从某种程度上破坏了托洛茨基世界大革 命的宏伟计划。

1921年,当红军绞尽脑汁的全力围剿这个“革命浪子”的时候,协约国集团纠集起了四十万大军,一举荡平了匈牙利红色政 权。这一举动不仅使匈牙利的革命浪潮戛然而止,更是连带着毁灭了德国革命的希望。而马赫诺的举动无疑是帮了协约国的大忙,就像1920年叶卡捷琳诺斯拉夫的布尔什维克省委递交给中央的报告中所言:“马赫诺试图建立一个与资产阶 级对立的政权,但又和无产阶 级关系紧张!”

1921年8月28日,毁誉参半的马赫诺在红军的穷追猛打下。率领残部77人度过第聂伯河。逃入罗马利亚。当时苏维埃政 府要求引渡马赫诺。不过在罗马尼亚政 府犹犹豫豫的几个月中,聪明的马赫诺带着老婆亲信赶紧地逃往了波兰。

后来,更有意思的是,他的妻子背着马赫诺,打着他的旗号跟苏联情报机关联络,企图组织推翻波兰政 府在西乌克兰的农民起义。事情败露后,夫妻双双入狱。

1923年,马赫诺等人被无罪释放。和家人一起移居法国。不过那时候这位曾经的革命领袖又一次不名一文。原因是当年为了防备不测,马赫诺曾在乌克兰埋下几桶金银珠宝,但派去挖宝的心腹都被苏联国家政 治保 安总局(格别乌)一一逮捕,宝物也被截获充公。

穷困潦倒的马赫诺不得不重新开始为资产阶 级“卖命”,在电影制片厂做过木匠,在鞋厂做过胶鞋。而就算是在这种落魄的时候,他仍然积极的参与无政 府主 义者组织的“黑色国际”,一度拥有大批的拥趸。直到1934年,因肺结核死于巴黎的穷人医院。

当然,现在还是1918年。没有邓尼金搅局,马赫诺可以一心一意的跟布尔什维克跟红军周旋。持有乌克兰人的乌克兰观念的他,和另一个很有问题的所谓“乌克兰”民族英雄彼得留拉一起对抗红军。

实话说是,这位彼得留拉不像是什么民族英雄,更像是卖国贼。他的上台完全是依靠肮脏的政治交易达成的。历史上,他利用了同盟国集团倒台后斯科罗帕斯基失去支持的时机,联合了不被斯科罗帕斯基重视的“灰衣军”,成功的发动政 变,让斯某人下台。

从获得权力一开始,彼得留拉就不断的玩弄外交政治手段,先是在1919年1月联合原奥匈帝国加利西亚地区的西乌克兰人 民共 和国结成了一个邦联性质的同盟。虽然同盟持续时间相当的短暂,但也是乌克兰历史上头一次实现了“头颅与身躯合体”。

不过彼得留拉的运气实在不好,当时,刚刚从德奥集团统治下真正独立的波兰民 主主 义思潮泛滥,乘着德奥垮台、俄国半死不活的情况,准备一举恢复波兰的荣光。他们打着恢复历史的旗号,奉行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扩张政策。

波兰领导人毕苏斯基就公开表示加利西亚和沃利尼亚属于波兰,还主张成立一个大波兰联邦,其中的领土就包括波罗的海三国、白俄罗斯、乌克兰。

应该说,当时让毕苏斯基眼馋的那一片范围,没有一家喜欢跟波兰结亲。更可怕的是,在波兰的刺激下,罗马尼亚人也如法炮制,乘着俄国崩溃之际,兼并了乌克兰西南部的摩尔达维亚地区。

一时间彼得留拉政权的日子是相当的不好过,“国内”一片混乱,马赫诺、红军、白军战成一团,而他的实力最为弱小。为了自保,这位选择了献出膝盖,对波兰人的无理要求根本是来者不拒。

1919年初。西乌克兰首都利沃夫的波兰居民在毕苏斯基的指示下发动了所谓“起义”,宣布西乌克兰脱离乌克兰人的政权。紧接着胆肥的毕苏斯基率领10万波兰大军开始了“东方圈地运动”,波兰人在接收了大批德奥集团遗留军火,以及在协约国集团源源不断的支援下,实力像吹气球一样膨胀起来,兵锋所指似乎战无不胜。

到了1919年春季,整个西乌克兰到处飘扬着红白色波兰国旗,甚至还把战线推进到了乌克兰兹布鲁奇河一线。

此时,可以说是乌克兰独立与自主是否能保持的关键时刻,腹背受敌的彼得留拉(红军、白军也在揍他),在生死存亡之季不顾西乌克兰盟友的反对,以牺牲掉西乌克兰利益为代价,通过协约国向波兰发出停火要求,以便其集中兵力对付红军。

不过彼得留拉就算集中了兵力,也不是红军的对手,在短暂的反攻之后,很快又一次被红军和白军(邓尼金也不待见这个家伙,将其称之为品格低下的乌克兰分 裂分子)打得抱头鼠串。无奈之下,彼得留拉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正式答应波兰人的要求,承认波兰对西乌克兰的主权!

彼得留拉打的算盘是不错,准备利用停战、利用波兰人担心吃进嘴里的肥肉被迫吐出来的心里,以出卖国家利益的方式获取援助,好一举打败白军和红军。

可是这个白痴千算万算就是没有算到,他的“委曲求全”却导致了乌克兰内部的大分裂。原因是西乌克兰与波兰人仇恨不共戴天,彼得留拉越俎代庖承认波兰对西乌克兰的占领,在乌克兰人看来,这就是赤果果的背叛!

1919年11月,乌军发生大规模的哗变,西乌克兰人直接宣布脱离彼得留拉的民 族军,转投邓尼金的白军(老邓倒是承认西乌克兰的主权和独立,理由是这片地区没有归于沙俄的统治之下)。

好笑的是,随着红军越来越强大,西乌克兰人开始朝秦暮楚,很快又转投红军,在摧毁邓尼金和彼得留拉时,打头阵的就是这帮西乌克兰人。

更好笑的是,九十几年后,还是这帮不安分的西乌克兰搅屎棍再次导致乌克兰陷于分裂,那一次,他们选择性的遗忘了彼得留拉的背叛,竟然将其奉为所谓的民 族英 雄。

不得不让人感叹,不管是从前还是现在,西乌的逗 逼真心都是没药可治啊!(未完待续。。)

ps: 鞠躬感谢南方流浪者、hzwangdd、尤文图斯和胖子逯非同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