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天兵在1917 > 134 新武器的需求

天兵在1917 134 新武器的需求

作者:马口铁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5:19 来源:笔趣阁

李晓峰交代给费德洛夫的任务,就是设计一种全自动步枪,其实这项工作费德洛夫早就已经开展了,而且已经取得了阶段xìng的成果——那就是m1916自动步枪。

不可否认m1916自动步枪是空前超前的,而且费德洛夫也是用尽全力力求打造一支完美的自动武器,但是这种武器对于当时的俄国来说显得太超前了:

m1916采用枪管短后坐式工作原理、双卡笋摆动式闭锁机构,因而导致全枪结构过于复杂,零件多,分解结合、擦拭保养极不方便。而且该枪把大部分可能刮伤人的零部件都设计成圆角,从人机工程角度看很好,但大大增加了加工时间。

更重要的问题是,当时俄国的工业加工能力相当的不给力,生产出来的m1916从外部的节套、拉机柄、护简,到内部的击锤等许多零部件上都打有枪号,可见当时俄国的生产工艺还不能保证零件的通用xìng。而一件不能保证零件通用的武器,恐怕根本不可能大规模的量产的。

反正,m1916看上去很好很强大,但是却非常难以生产。而且,当时俄国士兵的整体素质相当的不给力,十几年后的svt他们都觉得保养复杂不好使,远远比svt更复杂的m1916自然不可能受到他们的欢迎。

实际上李晓峰也不喜欢m1916,不光是因为它复杂和难以生产,更主要的是,这种武器使用的弹药让他有些蛋疼。一般的资料上都说费德洛夫设计了m1916和一种全新的6.5mm弹药。但实际上这是不正确的,m1916使用的6弹并不是费德洛夫研制的。而是rì本的有坂6.5mm步枪弹。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俄国严重缺乏步枪,不光委托美帝和高卢鸡帮他生产莫辛纳干,也曾从rì本进口了很多三八式步枪。所以子弹其实是现成的。

小鬼子的有坂6.5mm步枪弹跟同时期的欧美列强的制式枪弹比起来,口径稍小,而且后坐力也小很多。实话实说非常适合东方人使用。

而正是因为有坂弹后坐力小,就被费德洛夫看中了,选为m1916自动步枪的弹药。这样可以大大减轻全枪重量,以及控制后坐力和枪口上跳。

不过,必须要说明,小鬼子的有坂弹虽然威力和后坐力稍小。但不管怎么说,它依然是一种全威力的步枪弹。跟后世突击步枪使用的中间威力步枪弹比起来,它还是太大了。这些也为什么轻武器方面的专家不承认m1916是突击步枪的重要原因。

李晓峰需要的是一种真正的突击步枪,他才不会接受m1916这个怪胎,对他来说最好一步就跨进到ak系列,根本就没必要折腾这种半吊子的玩意。

所以他交给费德洛夫的任务。第一就是设计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中间威力步枪弹,说白了就是让7.62x39m43步枪弹提前几十年出来。第二,就是重新设计一种适合发shèm43弹的真正意义上的突击步枪。

有人问了,说某仙人根本就不需要这么复杂,直接copyak47和m43弹不就好了。用得着这么麻烦吗?

李晓峰觉得用得着,虽然他能从聚宝盆里兑换出ak的全套图纸,但是那没有任何意义。卡拉什尼科夫设计ak47的时候。当时苏联的机械加工能力和现在的俄国简直是有天壤之别,那个时代苏联能做到的,不代表这个时代的俄国也能做到。

所以直接拷贝肯定要面临水土不服的问题,这些问题,光靠他一个仙人根本无法解决,而且他也没有那个时候更没有那个能力解决。所以正确的做法是提出一些先进的设计理念,然后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家解决。

这还只是其一,其二就是李晓峰觉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从聚宝盆里兑换出后世的“高科技”产品。固然能一时的提高俄国的实力。但是,这真心不是长久之计,搞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必须形成完成的研发生产体系。投机取巧绝对不是正道。

所以,适当的启迪费德洛夫和他的团队可以,但李晓峰不会过于干预武器的设计,除非费德洛夫的工作出现了极大的偏差。

“武器设计工作进展如何?”某仙人问道。

“进展不是特别快,所有的工作都被图拉契卡给耽误了!”老设计师愤愤的说道。

对此,李晓峰不能说什么,谁让契卡几乎是他一手推动成立的,而且他本人也是契卡的领导人之一。

“你们之前进行到了哪一步?”李晓峰只能转移话题,“新的步枪弹设计好了吗?”

一谈到专业上的事情,费德洛夫像所有的设计师一样着迷,他立刻就忘记了被契卡逮捕的不愉快,兴致勃勃的开始讨论技术问题:“说实话,最大的问题就在新弹药上。按照您的要求,新的弹药将要显著的缩小体积,最好是比有坂弹更短,可是经过我们初步的计算,如果进一步缩短弹长,这种新弹药的动能将大大的打折扣,很难保证在六百米以上的jīng度和威力……”

“哦,”李晓峰点点头,问道:“这有什么问题吗?”

费德洛夫像看怪物一样看着某仙人,如果不是某人在之前表现出了在轻武器方面的专长,提出这种外行问题将被他直接赶出去。

所以费德洛夫只能一五一十的说道:“这样的子弹很难被军队接受的,大部分国家都要求步枪shè程必须达到1200米,您的要求似乎有些离经背道……”

原来是这个原因,李晓峰忍不住在心里吐了个槽,那种不合时宜的要求有什么意义?所以他立刻反问道:“保证一千米左右的有效shè程真的有意义吗?哪个普通士兵用一只普通的步枪能保证能准确击中一千米左右的目标?恐怕对俄国的广大士兵来说,击中四百米开外的目标都要碰运气。所以,这样的要求有什么意义?”

费德洛夫愣住了,作为自动步枪的提倡着,此时,他并没有太多的考虑过这个问题。否则他也不会选用一种威力稍小的全威力步枪弹作为m1916的制式弹药了。虽然他在减小步枪口径、缩短步枪作战距离和提高步枪火力方面算是个“先知先觉”者,但这种先知先觉更像是实验xìng质的,他看到了大方向,但是并不能准确的把握住他。

所以当李晓峰提出那个尖锐的问题之后,他愣住了,作为一个设计师。尤其是这个年代的设计师,他们很少从士兵的角度考虑去设计武器,对他们来说,兵工局的头头脑脑们提出武器的指标,然后他们用尽一切办法朝这个指标靠拢也就行了。

想了想,他问道:“可是。如果我们士兵手中的武器shè程太近,跟敌人对shè的时候岂不是会吃大亏?”

这个问题似乎是有道理,但是李晓峰并不是要用一种弹药统一天下,随着机枪、大炮、飞机、坦克的普及,步枪的重要xìng在一步步的下降,对于远距离目标,步枪的杀伤效果实在不给力。既然如此,步枪干嘛要去跟机枪、大炮、飞机、坦克抢活干?

远距离的目标就交给重火力好了,没必要让步枪去包打天下,而且实话实说,步枪也干不好那些活,因为基层的士兵从来都不是神枪手,做不到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按照李晓峰的设想,超过600米的目标,交给机枪和连排所属的迫击炮就好了,步兵老老实实的照顾600米以内的软目标就行了。追求超远的有效shè程根本没意义,反正距离远了也只能做概略shè击。

这种十分新颖的想法打动了费德洛夫,老头也不是那种食古不化的老顽固,不会像美国佬一样,二战都打完了还抱着全威力步枪弹不放。结果让整个五六十年代,让北约的各种制式自动步枪都变得傻大笨粗,实际使用中还是只能当半自动步枪用。

老头摸了摸下巴:“如果按照你的想法,新的自动步枪后坐力将更小,全枪尺寸和重量也能继续减少,连shè也能更好的得到控制……这个想法十分不错,我觉得可以试一试!”

说完这些,费德洛夫已经有些跃跃yù试了,恨不得立刻就开始工作,但是李晓峰马上叫住了他,今天他来,可不是只为了自动步枪而已。实际上,他觉得新的自动步枪完全不需要太着急,暂时俄**队并不需要大规模的普及突击步枪,sks45暂时就足够了。正经的俄**队最缺乏的还是重火力,比如机枪和反坦克武器。

尤其是后者,苏联虽然后来是坦克大国,冷战高峰时期拥有近七万俩坦克,用坦克海可以平推整个西欧,反坦克对那时候的苏联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正经的需要担忧这个问题的是北约各国。

但是在1917年,俄国在这方面很成问题,作为列强中工业很不发达的农业国家,俄国的重工业能力实在是成问题,当英国的mk系列和法国的ft-17闪亮登场之后,俄国根本就没有能力跟进。

直到1920年左右,彼得格勒基洛夫工厂的工人师傅才拷贝雷诺ft-17手工敲了一个山寨品,当好消息传到导师大人耳朵里时,他老人家是笑得合不拢嘴,后来这辆山寨货被命名为列宁号。

也是在1920年,斯大林和图哈切夫斯基兵败华沙,除了指挥配合上的问题,英法支援给波兰的坦克和装甲车辆也起到了重大的作用。缺少反坦克武器的苏联红军几乎拿波军的坦克没有什么办法。这才被欧洲的擦脚布之国逆推了一回。

虽然最后保住了乌克兰,但是签订和平条约的时候,对苏联却很不利,不得不割让了一部分国土。而李晓峰自然不想再经历一次华沙的惨败,提前做好准备。给未来的苏联红军准备好反坦克武器就很重要了。

不过李晓峰并不打算逆天,既不准备装备反坦克导弹(就算有,当时的苏联红军也用不起),也不准备发展一种争锋相对的坦克,甚至都没打算普及反坦克炮。

不是不想。那是真心做不到,对于现在的俄国来说,让每个士兵都拥有一支步枪都很为难,大规模的装备马克沁还得让图拉厂大跃进,更别提什么导弹、坦克和大炮了。

而且俄国糟糕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不利于大规模的装备坦克和大炮,在三年内战中。红军、白军双方的士兵连迫击炮都觉得累赘,都不想要,宁愿多装备一挺机枪也不愿意要一门迫击炮,这种情况下,李晓峰就算能生产反坦克炮,基层的士兵也不要。

当然。这种情况是可以理解的,俄国内战跟一战的战壕战完全不一样,因为国土面积广大,红军和白军都要大范围的机动,奔袭上千公里是再正常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哪个士兵和指挥官都不愿意要笨重的武器。

相反。机枪多好使,不太重,弹药好找,火力也算够用,反正对方基于同样的原因也不会有多少重武器,那干嘛费那个功夫装备一些死沉死沉的家伙?

所以,李晓峰要搞一种反坦克武器,那么首先就不能太笨重,自然那些坦克大炮什么的都被淘汰。而除了这些,在这个时代。恐怕也只有一种武器能符合要求了——那就是反坦克枪。

虽然这种武器在二战初期就被淘汰了,但是李晓峰觉得,对付一战中的那些早期坦克,用反坦克枪威力足够了,反正不光是英国的mk系列还是法国的ft-17。都是薄皮货,而且早期的坦克设计很有问题,英国人的mk系列驾驶员屁股后面就是油箱,还装的是易挥发的汽油,只要能穿透表层装甲,几乎是一打就着,那真是名副其实的打火机。

李晓峰记得为了回收这些被点燃的“水柜”,英国佬还专门成立了一只回收部队,严令该部队不得向坦克兵透露他们的工作xìng质,原因就是那些被回收的“水柜”状态极惨(不光是车,以包括里面的人)。为了保证坦克兵的士气,不能让他们了解这些坐骑的危险xìng。

按照李晓峰的设想,该反坦克枪在需要能在100米内击穿30毫米装甲板就足够了,反正这个年代的坦克很少有装甲超过30毫米的,而且受限于低劣的观瞄设备,这些坦克很难准确的shè击远距离目标。

“我需要你们暂时放下自动步枪的设计工作,全力研发一种能够有效击毁装甲目标的大型步枪!”

这个提议让费德洛夫吃了一惊,他现在真心只对新的自动步枪感兴趣,尤其是在某人提出用中间威力弹取代全威力弹之后,他十分有信心设计出一种划时代的武器。而现在,某人突然让他半途而废,费德洛夫多少有一点不能接受。

李晓峰只能耐心的解释道:“我只能这么跟你们说,前线十分需要一种能够打击装甲目标的武器,有情报显示,德国人的第一种坦克即将投入战场,而且随着坦克和装甲车辆的普及,我们的士兵缺少能与之对抗的武器。所以我希望您能尽快的拿出一种解决方案!”

不过费德洛夫对此并不是特别在意,作为一个轻武器设计师,而不是一个坦克和装甲兵方面的专家,他并不觉得装甲兵有什么特别重要的意思,实际上他都不知道坦克是个什么玩意,还是某仙人跟他科普了一番之后,他才明白某人说的是什么。

不过就算如此,费德洛夫依然不是很感兴趣,如果不是某仙人之前救过他的命,老头恐怕会直接拒绝这个提议。

“这样吧,”老头面有难sè的说道,“您所需要的反坦克枪我觉得可以交给瓦西里.阿列克谢耶维奇来设计。”老头很热诚的为李晓峰介绍他的助手,“而我将继续负责自动步枪的设计工作,双头并进,哪个项目也不耽搁!”

说实话,李晓峰并不喜欢这个结果,倒不是他看不起捷格加廖夫,毕竟这位也算是大师级别的人物,而且他后来的作品中就有一种反坦克枪,让他来主持设计工作并不是不能接受。

但此时的捷格加廖夫跟后来的他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现在他仅仅是费德洛夫的助手,还没有亲自担任过一个型号的设计师,李晓峰很怀疑他是不是有这方面的经验,他对反坦克枪的需求可是很急迫的。

费德洛夫似乎看出了李晓峰对捷格加廖夫的不信任,老头赶紧说道:“安德烈先生,您不要小看了瓦西里.阿列克谢耶维奇,虽然他只是我的助手,但他有轻武器方面的天才,而且经验相当的丰富,您只要给他一个机会,他绝不会让你失望的!”

李晓峰看了看旁边可怜巴巴望着他的捷格加廖夫,他能看出对方确实是很想证明自己的能力,似乎这么直接拒绝一个未来的大师,不太妥当。

想了想,李晓峰咬了咬牙:“既然您如此信任他,那我就将这个项目交给他。我相信您的眼光!”

费德洛夫顿时也高兴了,一部分可能是保住了自动步枪的项目,另一部分则是为自己的助手感到高兴,他笑眯眯的说道:“安德烈先生,我可以保证,你绝不会对这个决定失望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