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天兵在1917 > 第1647章 649

天兵在1917 第1647章 649

作者:马口铁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8:50 来源:笔趣阁

从二战胜利开始,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矛盾就开始凸显,尤其是1947年之后,矛盾就向着不可调和的方向发展。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期间也不是没有发生过军事危机,比如土耳其和南斯拉夫以及巴勒斯坦事件爆发期间,就有军事冲突的危险。

但是这一次的危机程度远远超过以往,波兰、奥地利境内驻扎的红军集群完全被动员起来了,五千多辆坦克几乎是在边境线上一字排开,而天空还有数千架战斗机、攻击机和轰炸机在活动,怎么看都像是三战的节奏。

红军的全面动员也给刚刚开始摆的北约军队吓了一跳,尤其是比利时、荷兰和法国,这三国的军事力量加一块都不到红军的一半,就是算上英国和美国驻军,也没能超过对面的红军集团。

而且更吓人的是,在奥地利、波兰一线的红军后面还有源源不断地的第二梯队开过来,后面至少还有五千多辆坦克和更多的飞机。这简直就是一股钢铁洪流。

请注意,这还仅仅是论数量,论质量北约更是要输掉裤衩。红军集结的钢铁洪流中,几乎全部是清一色的5455,34基本都被甩到了独联体和其他盟国。而北约这边依然是二战的那一批存货站台,最多的依然是4重型坦克,然后就是刚刚改名字的26潘兴,这货从重坦被降了一个档次,改为中坦了。至于更先进的46此时还在研发测试中,估计1950年才能投入生产。

从装甲力量的构成上看红军是占据有绝对的优势,尤其是随着红军新一代取代10的新式100毫米高膛压坦克炮服役,在火力上红军也渐渐取得了对美国90毫米坦克炮的一定优势,而随着更先进的弹药投入使用,这种优势还有扩大的可能性。

不光是在火力上,随着苏联激光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光电注入式火控设备和激光测距仪也开始投入生产,初步估计在50年代中期就能广泛的装备红军的装甲部队。

而且红军的有关部门还希望进一步扩大这种优势,55的大改型号62正在紧张的研发中,而另外一种高技术的未来坦克也在研发之中,按照李晓峰的要求,该坦克应该使用更新一代大口径滑膛炮、指挥仪式火控系统、第二代激光测距仪、复合装甲,要全面领先北约10年左右。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暂时让我们回到危机这个话题。因为红军突然的全面动员,北约集团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一方面美国开始紧张的调集兵力,从本土将大量的战机转飞到了英国和法国的基地。另一方面也从外交上发力,频频警告苏联不要乱来。

说实话这真心是强盗逻辑,一开始搞事的是他们,结果人家正常反应一下,他们又开始唧唧歪歪说什么这是挑衅和威胁。仿佛这个世界上的道理全都在他们那边。

对此苏联外交人民委员会的答复是:“苏联红军不过是正常进行年度演习而已,不存在什么挑衅,弱者对强者才是挑衅,经历过卫国战争考验的苏联红军是强者,不需要挑衅任何人!相反北约方面才必须好好解释一下为什么要在德国边境云集重兵,苏联政府同德国政府之间是有安全协议的,我们不允许任何国家和势力骚扰德国,破坏和平!”

这种嘴炮其实神马也看不出来,北约敢开战?恐怕不敢。苏联呢?也是不敢。大家不过都是做一个姿态而已。当然,这种姿态也是能分出胜负的,至少现在看来苏联略胜一筹!

“我对你们的表现非常不满意,我们需要的是有效的吓阻,必须能够震慑住苏联,而现在,受惊的反而是我们,这简直是个笑话!”杜鲁门是非常的不满意。

不过也可以理解,因为这一段时间共和党议员给他施加了极大的压力,尤其是在苏联云集重兵反而吓了北约一跳之后,议员们纷纷嘲笑杜鲁门像个小丑。

对此作为北约盟军总司令的艾森豪威尔回答道:“在常规力量方面苏联优势较大,我们还需要一段追赶的时间。暂时能有效威胁苏联的还应该是我们的核力量,我们应当充分的展示这方面的威胁!”

杜鲁门想了想认同这个回答,自从核平日本的竞赛中输给了苏联之后,美国的有关方面是加大了对原子能的投入,力求生产出数量更多、威力更大以及体积更小的原子弹。经过几年的努力,这方面的成绩斐然。

截止到1948年年底,美国已经拥有了超过一百枚原子弹,而且还有更多的原子弹正在生产之中,多次杜鲁门也是相当满意的。现在是时候算算1945年的旧账了?

很快美国又一次实弹试射了两枚中程弹道导弹,两朵蘑菇云升空的那一刻整个西方都在欢腾。大部分西方精英觉得,短时间内美国试射五枚中程导弹都取得了圆满成功,而且每一枚都携带了核弹头。一口气丢出五枚原子弹至少能说明美国的核武器库是相当的充实!

几乎就可以断言,美国在核军备竞赛上已经至少追平了苏联的水平,说不定还反超了。对于西方的精英来说,最害怕的还是苏联的核大棒,现在美国已经能够对等威胁苏联,那还有什么好怕的?

一时间整个西方都是喜气洋洋,比过圣诞节还要高兴。只不过这种高兴并没有持续多久,在美国第二次成功试射中程导弹的第二天,苏联先是一口气发射了三枚7洲际导弹,而且进行的还是全程飞行试验,第一枚飞行了一万两千公里,将一枚核弹头准确的命中了靶场。第二枚也飞行了一万两千公里,再次用核弹准确命中靶场。第三枚则更加引人注目,这枚7虽然只飞行了8000公里,但是却将三枚核弹头准确的扔到了靶场。

这次试验成功之后,苏联方面马上宣布,已经取得了多弹头试验的成功,未来苏联的洲际导弹将携带更多的弹头用于打击敌人。

虽然苏联没有明说敌人是谁,但是谁都能看出来,这个敌人只可能是美国。当美国人还在玩单弹头弹道导弹的时候,苏联已经开始玩多弹头了,虽然还仅仅是集束式多弹头,离分导式多弹头还有很远。但集束式多弹头怎么也是领先美国人的。这个谁都得认!

尤其是考虑到美国人现在连洲际导弹都没有,苏联的领先的幅度就进一步放大了,再看看苏联一口气也甩了五枚原子弹出去,简直针锋相对的打美国的脸。

当然,如果让美国人知道,苏联从1947年开始生产的核武器基本上就以氢弹为主,之前生产的原子弹要么拆了核原料重新回炉,要么就是留一点点作为忽悠美国的工具,恐怕美国人会活活气死。就比如这一回的五枚原子弹就属于库存产品。

兴高采烈的西方精英又被苏联当头泼了一盆冷水,那一颗颗火热的小心脏瞬间就凉透了。再也没有人提什么对苏联的全面领先和胜利了,这些家伙就像鸵鸟一样将脑袋埋在了沙子里,闭口不谈苏联的洲际导弹和原子弹,就装作之前什么事儿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当然,美国人被刺激得够呛,元老院是咬牙切齿的再次给原子能和弹道导弹相关计划拨款,那挥舞着支票本的样子比土豪还要土豪。一时间美国的洲际导弹和多弹头导弹的相关技术都获得了相当充足的资金,几乎可以说是钱多得花不完。

不过这些充足的资金也不是浪打来的,就在元老院恶狠狠的拨款的同时,也通过了一份加税法案。实在是大美利坚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不加税实在是入不敷出啊!

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在未来加税是没有终点的,随着苏联曝光出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比如人造卫星、比如水下发射的弹道导弹、比如核动力的潜艇、航母和巡洋舰,以及极端烧钱的登月和探索火星的计划。美国人不得不一次次被元老院洗劫,税负是越来越高,各种乱七八糟的开支变成了一个天文数字。这给日后美国的分裂和解体埋下了伏笔。

不过这也是后话,顺带一提,还是回到正题,面对苏联的强势反击,美国人又一次失望了,没能吓住苏联,反而又吃了一惊。这个节奏怎么看都是兴冲冲上门打脸反被爆菊的节奏,反正美国人是尴尬得不得了。

但是这个事儿总得收场吧?美国人原本是准备吓唬吓唬苏联,然后顺势就去切卡斯特罗的,最好是再来一个杀鸡儆猴。现在,怎么看都是一场空啊!

实话实说,现在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讨论得最多的不是怎么干涉古巴革命的问题,而是在干涉古巴革命之后遭遇苏联强势反对该怎么办的问题。

这个问题其实也讨论不出什么结果,因为结果无非是两个,一个是苏联不在乎卡斯特罗和古巴,那对美国人来说自然是皆大欢喜,只不过这个可能性实在是不大。而另一个结果就是苏联强势介入,到时候美国退让就是跌份丢面子以及丧失对美洲的绝对控制,而如果美国正面硬杠,恐怕就是三战的节奏了。

所以古巴问题作为一个难题摆在了杜鲁门面前,如果他一味的强硬,结果恐怕相当不好说。真要是三战爆发,很可能就算不毁掉全人类,美国、苏联和整个欧亚大陆也得跟着陪葬。

所以杜鲁门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为了区区一个古巴这么搞值得吗?

这是一个相当关键的问题,想通了这个问题,剩下的一切都不是问题,而已杜鲁门的智慧这个问题并不难想通。

如果说1898年古巴、菲律宾对美国还相当有意义,夺取了这两块殖民地宣告了美国也成为顶级大流氓的一员。可是五十年后,对于经历过二战而快速登顶的美国来说,古巴这个弹丸之地的价值已经大不如从前了。

这么说吧,当年的美国获得了古巴和菲律宾就好比一个穷人第一次吃上了饱饭。但是五十年后这个穷人已经变成土豪,吃饱饭根本就不算什么,鲍鱼燕窝都可以吃一碗倒一碗。这个时候让这个土豪为了一顿饭跟另外一个大敌正面撕一场,你觉得他会挽袖子真的上场?

古巴的价值不值得美国豁出去硬杠,对杜鲁门来说,那是绝对不值得的。所以他会更加谨慎的审视古巴问题,绝不会采取过激政策。

不过这也不等于美国就这么大方的放过古巴了,这也是不可能的,毕竟杜鲁门还要台阶下不是,无论如何他都要干涉一下古巴,但是干涉的力度不是那么大而已。

杜鲁门选择的干涉方式不是全面对古巴开火,而是继续扶植新的代理人跟卡斯特罗撕逼,巴蒂斯塔不行那就换一个马蒂斯塔或者朱蒂斯塔。三条腿的蛤蟆在古巴不好找,两条腿的野心家还是一抓一大把的。

在杜鲁门的请求下,元老院紧急通过了援助古巴“民主”逗士的计划,划拨了大量的款项,并排除了美**事顾问,扶植了一批巴蒂斯塔前政府军的余孽,指望通过这批人跟卡斯特罗打对台。

美国人的想法很好,但是结果并不是那么美妙,从1949年开始,一直到1955年,美国付出了大量的资金,扶植了一批“民主”逗士,那是这批人要么卷钱跑路到南美做寓公,要么就是被卡斯特罗碾成了渣渣,是一点儿用处都没有。

不过对杜鲁门来说这也就够了,反正他要做的就是给一个说法,表明古巴问题他是努力的去挽救了,至于成功还是不成功,那啥,老子的任期到了,这个问题该下一任总统去解决好不好?

至于下一任总统艾森豪威尔,这位也是官场老油条,踢皮球的水平是更加的高,前任的锅他是不背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