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天兵在1917 > 461 装甲大战(下)

天兵在1917 461 装甲大战(下)

作者:马口铁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8:50 来源:笔趣阁

一直以来不说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至少是在装甲作战这个层面独领风骚的近卫第一机械化军遇到了麻烦。±UU小说,uu234面对“油盐不进”的猎虎他们显得束手无策,既打不过也扛不住,几乎就是一筹莫展。

近卫机械化第一军不得不放弃了进攻的想法,转入了防御。而老赫姆斯特拉所在的营和团也在积极的开动脑筋想办法。很显然,他们所面对的敌人拥有极其强大的火力,能够在两千米外对t-54构成致命威胁,而且还能挡住t-54的攻击,以红军内部的测试结果,敌人的装甲厚度绝对在250毫米以上。

这几乎是个令人绝望的厚度,用后世英国人的说法就是“拥有战列舰级别的防御”,反正以当前近卫机械化第一军列装的反坦克弹药来说,没有一种能够达到这个水平。

也就是说,如果继续从正面进攻,结果恐怕是费力不讨好,恐怕是会被敌人吊打的。近卫机械化第一军并不只会蛮干,对于这一群全军当中对装甲战术最有经验也最有想法的人来说,办法有很多。

比如说迂回,比如说炮火和空中优势,尤其是空军,在反坦克上伊尔-2可是很有发言权的,几乎没有任何坦克能够挡住伊尔-2的空中打击(也包括t-54)。

不过这些办法都没有派上用场,倒不是红军一根筋,而是德军很快就乘势发起了反攻,毕竟他们才是着急逃命的人。

10辆黑豹打头,后面跟着5辆虎王。至于在虎王的后面还有没有其他德军提供掩护。这也是不言自明的。毕竟不管是猎豹还是猎虎或者费迪南。其火炮都适合提供远距离支援,尤其是猎虎,这门要命的pak44128毫米加农炮不光反装甲近乎于过杀,打碉堡打工事也相当的够劲。而且这帮动物们还拥有机动能力,比牵引式火炮强得多。

“准备战斗!”

刚刚撤下来没多久的888号车组仅仅休息了不到15分钟,就再次进入了坦克内准备战斗。不过和之前不同,之前大家伙显得那么轻松,觉得战斗将会是十分简单。而现在大家伙都板着一张脸,气氛近乎于凝滞。

“都他么把酱油瓶从嘴上给老子摘下来,不就是遇到了块硬骨头么。打仗不就是指望着这点儿乐趣,稀烂松垮跟烂泥一样的敌人杀着也没劲不是!”老赫姆斯特拉大声的鼓舞着士气。

“再说喽,进攻是进攻,防御是防御。我就不信德国人的那群铁疙瘩能在这一片烂泥地里折腾出花来。”

后面这句话补充意义颇大,因为哲列洛夫等人马上就是眼前一亮,确实,猎虎的抗击打能力和战斗力超出了他们的预料,算得上是很黄很暴力。但同时。看看它那个体积重量,别说是烂泥地。就是寻常的野外其机动性也是渣渣!

确实,德国二战坦克越到后期机动性就越是渣,拿大名鼎鼎的虎王来说,其70吨的体格却只配了一个700马力的心脏,单位功率仅仅只有10马力/吨,而且其变速箱设计也有问题。反正根据战后红军的检测,虎王的实际机动性跟纸面上宣称的机动性相差甚远,而其纸面机动性本来都不出彩,你想想这么一只老虎王是个什么状态。

根据红军在库宾卡的实车检测,虎王纸面上最大公路速度38千米/小时,实际上只有二十多样子,纸面上最大越野速度15千米/小时(自行车速度)实际上仅仅只有7千米/小时。其纸面宣称的最大行驶距离是140公里,但实际测试中真实的数据仅仅只有一半多一点点。

这么说吧,体重巨大的虎王用惊人的重量换来了比较出众的防御力(跟苏联的坦克相比,那就是实打实的浪费重量了),但是这个体格却给其悬挂、刹车、变速箱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因为这些部件不堪重负,故障率高得惊人。也就造成了虎王往往没被敌人摧毁就被自己人丢弃了。

尤其是要考虑到这是一片相当泥泞的战场,对于本来就跛足的虎王来说,几乎是只能当移动炮台使用。而跟虎王同出一源的猎虎自然也不比虎王好,甚至更糟糕。好在它本来就是突击炮,在进攻作战中更多的是充当掩护工作,而它们装备的pak44远距离威力还是相当给力的。

德国人开始进攻了,打头阵的既不是虎王也不是黑豹更不可能是猎虎、猎豹之类的突击炮,而是毫不起眼的四号坦克。也许四号坦克没有那些更强大的后辈那么厚重的装甲和强大的火力,但是它们却是德意志装甲部队在战场上不可缺少的军马。其他豺狼虎豹去不了的地方,它们平趟。而且在生产上,它们还一点儿都不挑剔。至少在眼前这一片战场,它们更加适应。

当然,唯一的问题是它们和t-54的技术性能差距还是太大了,在一年前t-54因为火炮的问题还没有办法在远距离上猎杀它们,而现在已经基本完成了换炮换火控工作的t-54改,修理它们算得上轻松愉快了。

t-54的外形本来就很低矮,再躲在专门挖掘的工事中,几乎只有炮塔露在外面,这对于德国人来说简直就是噩梦,目标又矮又小,想要击中自然是很困难,而且对于四号坦克来说,击中了也没戏,t-54的装甲完全能免疫其攻击。

“三点钟方向,四号坦克,瞄准!”

老赫姆斯特拉气定神闲的指挥着战斗。在战场上车长的主要工作是决定坦克行进的方向,并将最有威胁的目标通知给炮长,炮长按照车长的调度进行作战。也就是说车长是一辆坦克的灵魂人物。

这种情况一直到第三代指挥仪式火控系统诞生也是依然如故,车长负责搜索识别目标。然后将其交给炮长精确打击。甚至部分高端的上反式火控系统还加强了车长的观瞄系统。给车长的观瞄装置中也添加了夜视仪和其他火控设备。赋予车长在紧急时刻超越炮长调动火炮直接射击的能力。当然,最牛逼的是双指挥仪式火控系统,车长和炮长都有全套的观瞄设备,可以双通道的识别和打击目标,也算是双核系统吧。

当然,在二战中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车长的工作就是识别发现威胁目标然后通知炮长予以歼灭。这也是为什么那个年代的车长普遍喜欢探身在炮塔外面指挥作战的关键原因。人的视野比镜头还是大太多了,窝在炮塔里面是安全了。但是战场的感知能力就下降了几个数量级,这对于瞬息万变的战场环境来说,反应太慢了。

就拿老赫姆斯特拉来说,他也跟习惯于探身于炮塔外面指挥战斗,他可以很直接的了解战场上的情况,方便他决定先攻击哪个目标。

按照老头的指挥,哲列洛夫飞快的调动炮塔,不一会儿他的瞄准镜视野中就出现了那辆四号坦克的身影。这家伙一步一顿的在泥地里颠簸着,蹦蹦跳跳的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不过哲列洛夫毫无怜悯之心,对他来说这些该死的熊孩子死绝了才好。

老程序。先用瞄准镜刻度划分简易测距,然后装订好标尺。用测距机枪打一发,偏了,就继续修订,差不多了就撸炮。这一套程度哲列洛夫已经是烂熟,像他这种熟练的炮长十几秒就能搞定这一切。

轰隆一声,炮弹出膛,打在了那辆四号坦克车尾后部两米左右的距离,掀起了一团泥土。哲列洛夫知道,自己测速趋于保守了,他修正了提前量,再次射击。

这一回熊孩子是逃无可逃,不到三十秒,其炮塔就随着一声轰鸣飞上了天空,仅有两个车组乘员在殉爆之前逃出了铁棺材。

哲列洛夫无喜无悲,按照老赫姆斯特拉的指示,瞄准了第二辆四号坦克,几分钟后,这个蹦蹦跳跳的熊孩子也是一命呜呼。取得战果的不仅仅是888号车组,连里剩下的另外两辆t-54改以及友邻部队的t-54改也纷纷大显身手,用血淋淋的事实告诉德国人——此路不通!

德国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很快就停止用四号坦克进行这种无意义的试探,后面压阵的虎豹军团立刻就气势汹汹的压了上来,一边慢慢悠悠的向前开进,德国人一边猛烈开火,似乎是想用猛烈的火力压制住红军的抵抗。

不过这在老赫姆斯特拉看来毫无意义,这个年月行进间射击基本都要靠运气,指望用这种方式准确击毁目标实在是太难。君不见后世的某大国坦克竞赛上,装备第三代火控系统的t-72依然是贻笑大方,何况是二战那个年代。

用老头的话说:“这就是听响!吓唬人用的!”

不过没有红军会被这种拙劣的战术吓住,近卫部队是开玩笑的,没有经历过尸山血海的残酷战斗,算什么近卫部队。你当近卫部队是吓大的?

反正德**的猛烈炮击战果寥寥,除了几个极不走运的倒霉鬼不幸被炮弹懵中了,绝大部分红军战士都是沉着应战,就等着德国鬼子接近。

哲列洛夫没有盲目的开火,在两千米左右的距离上并不是猎豹屠虎的最佳距离,还要将他们放近一点,那时候才能愉快的打猎。

德国人并不知道这一点,当他们步步压进而俄国人并没有顽强抵抗的时候,他们是有点得意的。是的,之前的防御作战中,猎虎的精彩表现让他们摆脱了一直以来的t-54恐惧症——咱们德意志终于也有了可以吊打t-54的武器,终于可以让俄国人也尝尝厉害了!

此时的德国人是兴奋的,他们以为有了猎虎的助阵,接下来将可以把俄国人冲一个稀里哗啦,胜利将是没有任何疑问的。而现在俄国人被“吓”得抬不起头来,被“吓”得不敢战斗了,这无疑让他们非常的爽!

德国人斗志高昂。恨不得一鼓作气冲上去将对面的红军碾成渣渣。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这不可能。倒不是红军有什么反应让他们打消了这个念头,而是他们胯下的座驾太不给力了。

德国佬装甲兵汉克回忆道:“虎王的越野速度不提也罢,我们几乎是一步一步的往前蹭,一百米的距离都走了五六分钟,这种蜗牛一般的速度实在让人无法满意!”

红军同样也不满意,老赫姆斯特拉对德国人拖拖拉拉的战斗作风尤其不满,在他看来:“德国装甲兵是一代不如一代,1941年他们驾驶着破破烂烂的二号和三号坦克就敢大踏步的往前冲锋。而在罗马尼亚他们驾驶着五六十吨重防御良好火力强大的坦克却像乌龟一样的往前爬。实在让人不齿!”

足足等了半个钟头,老虎和豹子才爬到了t-54改的有效射程之内,就在德国人为糟糕的地形和层不出穷的机械故障大伤脑筋的时候,红军的炮火就打过来了。

“我们首先瞄准那些大块头的虎王下手,”哲列洛夫介绍道,“虎王的kwk43坦克炮对我们还是具有一定威胁的,在1500米以内,我们能够确保互相击穿,所以先敲掉他们,等他们完蛋之后。黑豹就是一盘菜了。”

哲列洛夫说得不错,虎王坦克的乘员猛然间就发现压力山大。红军的坦克炮和反坦克炮全部都是冲着他们来的,而高大威猛但又步履蹒跚的他们几乎避无可避。

汉克回忆道:“在一分钟内,我们被击中了至少五次!”

汉克并没有说他的座驾的损失情况,因为这个问题实在不好明着谈,因为他的虎王当场就被打瘫了,炮长、装填手被当场打死,最后他跟无线电员几乎是连滚带爬的才逃离那辆已经熊熊燃烧的虎王。

哲列洛夫也回忆道:“想要击中虎王一点儿也不难,他们目标明显而行动迟缓,是战场上最明显的靶子。”

让德国人感到脸上无光的还是哲列洛夫后面的话:“在一线的坦克和突击炮开始射击老虎时,二线阵地上负责支援我们的su-122也开始向德国坦克集群猛轰……一辆虎王很快就被炮火包围,在122毫米榴弹的攒射中,其装甲开始大面积的崩落,就像山体滑坡一样,其装甲就那么垮了!”

这样的场景让战场上的双方都是目瞪口呆,伊万和汉斯都想不通为什么虎王的装甲这么水,简直就是豆腐渣工程!

汉克后来也承认:“虎王的装甲在面对大口径榴弹直接射击时极易崩碎……这对于装甲兵的士气是沉重的打击!”

在这一轮猛烈的弹雨洗礼之后,虎王很快就败退了。呃,其实这个词儿用的不切确。因为一半的虎王被直接打爆,另一半因为德国装甲兵急于撤退时粗暴的操作而在战场上抛锚。参与了这场战斗的虎王一辆也没能拖回去,至少两辆被红军完好无损的俘获然后送往库宾卡测试。

其实打到这个份上,德国人的这次进攻已经没戏了,剩下的黑豹根本就不是t-54改的对手,留在战场上也是送死。但是德国人却没有放弃,他们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猎虎的身上。

这种七十吨的怪兽开始轰隆隆的开进,还别说,那是相当的有压迫力,尤其是当红军的反坦克弹药打在它的装甲上被一一弹飞的时候,这种压迫力就更加明显了。

“沉住气,快速机动,绕到侧面去!”

上级很快就给红军坦克手下达了正确的指示,没有任何一种装甲车能保证侧面和正面一样抗揍。尤其是固定炮塔的坦克歼击车,其主炮射界有限,只要能绕到侧面,一般来说事情就简单了。

不过在战场上,事情从来都没有那么简单,德国人不会傻乎乎的只派猎虎单打独斗,另一批猎豹和虎王落在他们两翼侧后方负责掩护,补充猎虎射界有限的缺陷。

哲列洛夫后来回忆道:“我们的坦克很少在一个地点停留,每一次短停射击都是考验,一旦被猎虎击中,那基本意味着死亡。”

在这场冲锋当中,t-54机动性好的有点被明确无误的表现了出来,当t-54在战场上快速的移动时,德国人的命中率自然是大大下降。

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也不断地有坦克被摧毁,此起彼伏的爆炸声就没有停歇过。为了掩护t-54向前突击,二线的红军支援炮兵又开始猛烈射击,122毫米、130毫米和152毫米榴弹像雨点一样砸向德军。

“炮击产生的烟雾恶化了视野,”哲列洛夫说道:“再加上我们快速跃进时的颠簸,让瞄准变得更加艰难。幸亏t-54改配备了双向稳定器,不然情况将变得更加糟糕!”

吱的一声,888号t-54来了一个急刹车,哲列洛夫飞快的调炮瞄准,用和时间赛跑的速度开了一炮……炮弹从猎虎的侧面钻了进去,然后哲列洛夫就感觉炮塔一震,他就感觉有一股温热的液体从头顶留了下来,遮住了他的视野,在之后就是老赫姆斯特拉的大呼小叫:“瓦西里,你受伤了?!”(未完待续。)

ps: 鞠躬感谢大熊猫宝宝、尤文图斯同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