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天兵在1917 > 441 开罗(上)

天兵在1917 441 开罗(上)

作者:马口铁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8:50 来源:笔趣阁

核弹的问题在苏联内部是掀起了一阵风雨,但是在苏联外部却没有任何影响,在kgb的严密封锁下,其他国家并不知道苏联已经成功的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顶多他们能知道的是苏联突然成立了几个新部门。UU小说,uu234不过这在战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而且苏联使出了名的部门多,人民委员会里的部长都是一堆堆的,苏维埃和党的机关也是各有一摊,突然多了和突然少了几个部门完全不值得大惊小怪。

实际上包括英国、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主流们关心的还是土耳其问题,那一块苏联依然没有给一个明确的说法,既没有退让也没有进一步激化矛盾,反正就是那么干耗着。

这让丘吉尔和罗斯福很是不满,是的,在土耳其问题上,就轮到英美穿一条裤子了,遏制苏联扩张势力范围,将苏联封锁在黑海海峡之内,是英美的共识。尤其是在中东那嘎达突然变得有些重要的前提下,黑海海峡问题就显得更重要了。

丘吉尔亲自去了莫斯科,而罗斯福也给托洛茨基写了信,强烈的要求苏联在这个问题上保持克制,不要将土耳其逼迫到轴心国那边去。甚至不无暗示的表态:如果苏联在土耳其问题上不保持克制,那么将终止对苏联的援助。

不过让罗斯福有些始料未及的是,苏联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极其强硬,当他这边刚刚表示要终止援助,苏联立刻就取消了托洛茨基参加开罗会议的日程安排,表示托洛茨基同志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出国开会。

不仅仅是终止了参加开罗会议,苏联还暂时中断了同美国之间的情报以及在太平洋战场的合作,红海军特混舰队做好了返回本土的准备。这一系列变化让美国人不禁又有些踌躇。不敢再进一步施加压力了。

“俄国人是公然要挟,就是拿算准在消灭轴心国之前,我们不敢拿他们怎么样,这才为所欲为……不能助长他们的狼子野心,英美两国应该携手敲打俄国人,让他们守规矩一点!”

这是丘吉尔写给罗斯福的信。老烟鬼时刻都想将英美捆绑在一起,或者说让美国人跟着他的指挥棒走,而这一次,他认为是好机会。突出美苏之间的矛盾,强调英美之间的共同利益,这应该能拉近两国的关系。

只不过罗斯福的回应却不是那么热烈,老总统反对采取进一步的过于激烈或者带有谴责性意味的措施,尤其是英美的共同声明来给苏联施加压力。他不认为局势到了那个地步,而且他也不喜欢丘吉尔这种打蛇随棍的搞法。认为美国应该跟英国保持距离,没必要为维护英国的殖民利益而跟苏联正面硬抗,相反,他很乐意看到英国被削弱。

最终的结果是罗斯福再次给托洛茨基去信,在信中他再次重申了盟国内部保持一致的重要性,再次强调团结。并告诫托洛茨基,不要在关键性的问题上进行挑衅,虽然美国无意维护英国制造的国际旧秩序。但是也不希望看到任何称火打劫的行为。如果苏联尊重这一点,那么美国很乐意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上解决纠纷。

这么一来。托洛茨基和******自然也不能强硬的答复罗斯福了,在回信中托洛茨基写道:“苏联政府和人民无意搞侵略,不打算侵略土耳其的一寸国土。苏联政府关心的是斯拉夫民族和东正教信徒在土耳其享有的尊严和人权得到保障,更关心土耳其政府是否彻底的贯彻落实中立的原则……在之前的几年中,土耳其政府打着中立的旗号为法西斯份子大开方便之门,极大的损害了苏联的权益。对苏联人民的卫国战争制造了大量的困难……苏联人民必须要讨一个说法,土耳其政府必须端正态度,他既然无力维持中立,那么就该表明究竟是轴心国那一边的还是我们这一边的……”

这封回信不仅仅是寄给了罗斯福,更是公开在媒体上发表。苏联第一次表明了他们在土耳其问题上的态度,那就是要土耳其人端正态度给一个说法,否则苏联政府不介意用其他手段讨一个说法。

这项声明让之前英美舆论界一边倒的黑苏联的势头得到了遏制,对于英美两国人民来说,他们不会考虑什么传统秩序,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想法很简单:支持咱们跟咱们并肩作战的就是朋友,而支持敌人的就是敌人。土耳其的行为很显然在他们看来就是敌对行为,至少是不友好的行为。

那么问题来了,他们会问:“我们的政府为什么对敢于直言的盟友说不,而对支持敌人的混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呢?”

一时间媒体哗然了,丘吉尔立刻就感受到了压力,民众让他给出解释,为什么不帮朋友反而帮敌人说话?

“阴险的俄国佬!他们就是故意的!”丘吉尔气得牙痒痒了,不过办法也不多,因为保守党在英国确实没那么高的人望,不然怎么会出现战争一打完他这个首相在选举中就溃不成军的奇葩现象。

丘吉尔唯一能做的就是慢慢引导并岔开话题,好在意大利很快投降帮了他一把,不然这一关真心是不好过。不过就算如此,老烟鬼也算是记住了俄国人的无耻,发誓一定要在开罗会议中找回场子。

继续回到开罗会议的话题,截止到意大利投降为止,开罗会议的框架都没有具体的定下来,一直表示肯定会参加会议的仅有英美两国,戴高乐到是想去凑一脚,但是自由法国真心不是一个国家而仅仅是一个组织。其他的苏联是闭口不谈这个问题,至于华夏老蒋也没有决定究竟去不去。

眼看这次会议就要泡汤,丘吉尔实在是忍不住了,再次亲自飞往莫斯科同托洛茨基面谈,再次强烈邀请他参加会议。对此托洛茨基的表态是:“我个人愿意代表苏联政府出席会议,但是对会议的议题我却有不同的意见……”

托洛茨基的不同意见其实很简单:开罗会议要么不涉及土耳其问题。如果一定要涉及土耳其问题,就必须敦促土耳其摆明态度,站在盟国一边反对轴心国。如果英美同意这一点,那么他就出席会议,反之,他则不会去。

丘吉尔不喜欢这个建议。之前他确实有在开罗会议上谈土耳其问题的意愿,不过更多的是向苏联发难,敦促苏联不要在土耳其制造麻烦。他相信在会议上罗斯福应该会有限的同他保持一致,这么干成功的可能性很大。而现在,托洛茨基却堵上了这个漏洞,这让他很不高兴。

“我们能不能不要把问题复杂化,土耳其问题完全可以战后再谈,贵国应该保持克制……”

托洛茨基直接表示拒绝:“采取挑衅姿态可不是苏联,我们也愿意在战后再谈土耳其问题。所以开罗会议干脆就不要谈这个问题,这不是很好!”

丘吉尔不说话了,他发现托洛茨基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好说话了,尤其是这一次会面中,他隐约能感受到托洛茨基变得更加强势和强硬,他完全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丘吉尔在一番思考之后只能选择退让半步:“这样如何,开罗会议上将讨论土耳其问题,也敦促土耳其站到盟国这一边。或者强烈要求他们恪守中立。而作为交换,苏联政府解除对立和紧张态势。而我和罗斯福总统都愿意充当两国沟通的中间人,并担保土耳其不会再采取任何破坏中立的行为,这样如何?”

托洛茨基想了想,这已经达到了某仙人的要求,而且也不能将英美逼得太急,所以他表示:“如果您和罗斯福总统愿意共同为土耳其担保。那我相信你们,苏联政府将不会采取进一步反应。当然,如果土耳其主动的挑衅,苏联政府也将保留进一步反应的权力!”

双方各退半步之后,阻碍苏联参加开罗会议的最大障碍被铲除了。经过一番紧急磋商,会议被定于1943年10月30日举行。参加会议的国家也最终确定为英美中苏四国,自由法国代表戴高乐和土耳其外长将作为特邀嘉宾不正式参加会议。

这一天的开罗安保级别别调到了最高,当未来的五大流氓元首的专机降落的时候,几乎是严阵以待了。倒是有不开眼的轴心国间谍想要搞事,但是在五大流氓的情报机构的努力下,分分钟就被碾碎了。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会议就会一帆风顺,实际上在会议的第一天,就谈不上愉快。关于土耳其问题,苏联和英美的分歧实在是太大,托洛茨基代表苏联政府强烈的要求土耳其立刻表明态度站在盟国一边,而在英美的支持下土耳其则只是含糊的表示将恪守中立,至于其他的一概不认。

当然,这样的态度也在苏联的预料当中,李晓峰早就告诉过******:“在土耳其问题上,尤其是黑海海峡问题上,帝国主义是趋于一致的。不可能满足我们的要求。而土耳其自持有英美等帝国主义的支持,也不会把我们放在眼里。所以对这次会谈不必太过于当真,并且我们的真实目的也不是土耳其而是希腊。”

托洛茨基很好的把握了“度”的问题,在会议上既给土耳其和英美施加了压力,表现得苏联很看重这一块的利益,但也没有一味的强硬,总是留下一定辗转的余地。说白了就是谈不成但也不至于一拍两散。总而言之就是白白浪费时间。

连续三天,土耳其问题都没有取得任何进展,不得已之下,英美只能暂时中止讨论这个问题。因为继续谈下去,其他的问题都不用谈了。

接下来的议题自然是欧洲最关心的在哪里以及何时开辟第二战场的话题。英美一开始以为苏联会比较急迫,先谈这个问题也是准备要挟一把,说不定能迫使苏联在其他问题上让步呢?

只不过让丘吉尔和罗斯福很奇怪的是,托洛茨基对这个问题毫不关心,哪怕他们很荒唐的提出可能要在1945年才能开辟第二战场,托洛茨基也仅仅是淡淡的松了松肩。

老托为什么这么淡定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苏联确实不着急。和历史上相比他们的损失更小。而且壮大得更加迅速,哪怕没有英美开辟第二战场也能一路平推德国。甚至他巴不得英美晚点动手,那样红军说不定还能解放法国呢!

可以想象如果红军成为了法国的解放者,那对国际旧秩序以及欧洲旧秩序将是毁灭性的打击,英国将被彻底地孤立在欧洲大陆之外,革命的红旗将插满欧洲大陆。那是托洛茨基最希望看到的事情。

很显然。在这个问题上,英国和美国更加着急,如果他们在西欧丧失了支点,那抵御苏联扩张的战略支撑点就仅仅剩下意大利了。这简直是糟糕透顶,他们是绝对不会允许的。

也就是说英美其实走了一步臭棋,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等于是一拳打到了空气里。当然托洛茨基那么“无动于衷”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他看来反正1945年苏联就能拥有实战的核武器,消灭纳粹并不是什么特别难的事儿。他有底气单独面对德国的挑战。

在第二战场的问题无疾而终之后,真正关键的问题登场了。那就是战后势力范围的划分,在这个问题上托洛茨基可不能像之前那么淡定了。

首先被谈及的是日本问题,怎么让日本人付出代价或者说怎么惩罚日本人,由托洛茨基最先开炮:“日本必须将之前侵略所得的土地全部尽数归还,包括台湾、琉球群岛以及澎湖列岛全部归还华夏,萨哈林岛归还苏联……”

如果说前面三项英美还没有异议,那在萨哈林岛也就是库页岛问题上。他们就不可能完全同意俄国人的意见了。遏制北极熊的扩张,英国人最为有动力。

丘吉尔立刻说道:“库页岛并不属于苏联。该岛也理因归还华夏!”

托洛茨基看了看罗斯福,老总统对这个问题没有任何兴趣,似乎在打瞌睡。当然,这也有可能是装的,反正对美国人来说库页岛的问题毫无意义,反正有英国人打前站。他们可以乐得轻松。

托洛茨基微微一笑,问道:“为什么?根据国际条约,该岛属于苏联!”

丘吉尔说道:“那是贵国强迫华夏签订的条约,不是基于平等原则,不应该予以承认!”

托洛茨基笑得很开心。耸了耸肩道:“原来如此,如果基于这一原则,苏联愿意放弃对萨哈林岛的主权。但同时也请英国朋友也遵守这个协定,基于平等的原则放弃在华一切不平等条约,将饱含香港在内的一切非法获取的土地和租借地全部退还给华夏……”

好吧,英国人立刻就老实了,这个世界上谁都可以拿公平和公正说事,但唯独英国人不行,那真心是一裤子都是屎,怎么洗刷都没用。

不过这一轮交锋中最有趣的还不是英国人,而是这些问题共同涉及到的一个国家——华夏。作为华夏代表的蒋某人,这一轮的表现实在是跌份。

当苏联跟英国讨价还价的时候,蒋某人可是没有一点后世日记强国地图开疆的“英雄”气概,相反他压根就没有参合到英国和苏联的争论中去,表现得完全像个路人甲或者酱油党。

倒不是蒋某人真的惧怕英国和苏联,当然是有这种成份的,但让他选择沉默是金的最关键原因还在于,第一,其压根就不太重视台湾、澎湖、琉球和库页岛,这些边边角角对于此时的蒋某人来说完全不叫事,《塘沽停战协定》和《何梅协定》中连华北这块老祖宗的基本盘都可以放弃,更别提什么外海的岛群了。

蒋某人不重视那里是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就更简单了,他还有求于英国和苏联,自然不敢在涉及到英国和苏联的问题上随便表态。对于老蒋来说,如果英国和苏联高兴,将这些边边角角全部拿走都无所谓,只要你们不支持****,再把海南、东北送出去也是完全没有压力的。

不过让蒋某人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种态度让在座的另一个人有些看不下眼了。这个人就是罗斯福。在此之前一再强调要给华夏大国身份的就是他了,而现在蒋某人的表现真心是没有一点大国风范——你丫要摆正态度哈,虽然老子是让你当小弟的,但当小弟也得给大哥长脸不是,在涉及本国基本利益的问题上你丫怎么能当局外人。尼玛,这让英国人和俄国人看了,你小子固然要被耻笑,老子是不是也得背一个眼光差的恶名啊!

总而言之,罗斯福是很看不惯蒋某人的德行,如果不是正式场合,他真心想直接开骂了……(未完待续。)

ps: 鞠躬感谢dashaqu、质朴端方、瞬闪龙舞、懒惰的读者、补刀王、皇l蓝华和尤文图斯同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