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天兵在1917 > 381 死亡之海(上)

天兵在1917 381 死亡之海(上)

作者:马口铁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8:50 来源:笔趣阁

“6月5日,按计划发起辅助攻势的红旗独立滨海集团军近卫步兵第30师的情况很不理想。UU小说,uu234整整一天,战线只向前推进了一千五百米!老实说我很担心转移敌人视线的计划是否会因为这里不见起色的进攻而化为泡影,这里的战斗确实要比我预想中要困难得多!!!”

从华西列夫斯基当晚提交给军.委的正式报告中,尤其是结尾那三个醒目的感叹号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战事的忧心已经是溢于言表,但情况真像华西列夫斯基说的这么糟糕吗?

恐怕也不见然,倒不是华西列夫斯基谎报军情,或者故意夸大了难度和困难,而是因为就在他无比头疼的时候,一个突如其来的好消息让他喜出望外。根据侦察部队抓获的德军“舌头”供认:“鉴于来自红旗独立滨海集团军巨大的压力,阿尔门丁格尔将军已经决定抽调预备队加强那一侧的防线!”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德军的注意力已经被转移了,可以说华西列夫斯基和波格丹诺夫的企图已经基本上达到了。

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苏联近卫军士兵再度拿起手中的武器开始厮杀,波格丹诺夫这一天下达了一道死命令:“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在德军防线上达成实质性突破!”

在那个年代,下层指挥员对于这样的命令还是相当重视的,知道今天的战斗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否则人头难保。而昨天战斗中一直扮演看客角色的红军装甲部队这次也被第一时间投入战场。

只不过德军依然继续着前一天的优异表现,竭尽全力死死顶住了红军轮番的步坦协同冲击。双方士兵更多时候是在短兵相接。充斥着残忍与血腥的战线处处呈现出白热化的趋势。

当天下午。在承受了红军的反复冲锋之后,后继乏力的德军第336步兵师的防线终于被撕开了一个口子,眼看防线就要崩溃,关键时刻阿尔门丁格尔将军一口气将手头仅有的三个营的预备队中的两个投入到了反冲锋中。

而红军后续跟进部队又掉了链子,在夜幕降临时分德军总算是将口子给堵住了,但是对于德军而言要康斯坦察北部的防线即将易手已经是无法避免的了。阿尔门丁格尔很知趣的在当天晚上撤回了还在与红军胶着的北部防线的所有部队,他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接下来的巷战了。

华西列夫斯基和波格丹诺夫的声东击西战术取得了成功,没能准确判断出对方真正作战意图的阿尔门丁格尔陷入了完全的被动。

第二天早上九点。寂静了两天的康斯坦察西线万炮齐鸣,红军真正的总攻开始了!

在主要攻击地段上红军破天荒的密密麻麻的布置了近两百门口径不一的大炮,在长达两个小时的火力准备之后,部署在二线的上百门火箭炮用一次完美的齐射吹响了进攻的号角。

除了采用典型的步坦协同进攻之外,伊尔-2也在这一天格外的活跃,全力配合主攻部队发起进攻。而德军那边,只能用不幸来形容,可怜的第50步兵师——这支昨天刚刚从北部防线撤下来的部队又陷入了更加严酷的火力打击之中。

面对t-34坦克潮水般的攻势,该师的防线很快就被撕开了一个5公里宽的口子。而在第50步兵师的侧后方,第111师的脆弱防线也同样没能经受住考验。红军“铁骑”势如破竹般地扫荡了该师的阵地,一个第111师的德军少尉回忆了当时战斗的惨烈情况:

“……整片战场都回响着炮弹此起彼伏的爆炸声。机枪的突突突的扫射声更是一刻都不会停歇。轰隆隆的炮击声和砰砰作响的手榴弹声交织成了死亡交响曲。空气中充满了硝烟的刺鼻气味和浓郁的铁锈味(血腥味)……红军密如雨点一般的火箭弹狠狠地砸在我的阵地上,在这样的火力打击下,我不知道除了蜷缩在战壕里祈祷之外还能做什么。很快红褐色的尘土就像浪潮一样涌了过来,绝望和疲倦刻在了我们每一个人脸上,耳边不时能听到伤兵们杜鹃泣血一般的**……”

第111师的残余部队一直抵抗到了第二天早上,直到天亮后红军再次发起冲锋,掩护红军进攻的炮弹、手榴弹和机枪子弹打得战壕里的德军根本无法抬头,等这一切都停歇的时候,红军战士已经用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他们脑瓜,这让顽强的德国人不得不举手投降。

艰苦的攻坚总算告一段落,作战报告显示红军第59坦克师居然在一个晚上就打光了所有的照明弹和大口径炮弹,不得不向华西列夫斯基紧急求援,而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战斗是多么的激烈和残酷。

但无论过程有多艰难,德军第50师和第111师的崩溃已经将康斯坦察柔软的腹部暴露在了红军锃亮的刺刀面前。心急火燎的阿尔门丁格尔在当天下午只能命令第50师和第111师立刻进行反击夺回阵地,但是这显然是痴人说梦。

在两天的战斗中,这两个师损失了超过五千名士兵,所谓的反击更多的只是在象征性的放了两炮之后便草草收场,阿尔门丁格尔也意识到了如何阻止西线守军全面溃败才是最棘手的问题,他不得不将手头最后的预备队派给了第50师和第111师,希望能够稳住防线。

与此同时,在北面,红旗独立滨海集团军稍作休整之后,也再次投入了进攻,不堪重压的德军第336步兵师被迫进一步向城内收缩,一部已经退到了港口码头区。

波格丹诺夫在他的回忆录中自豪地宣称:“6月8日的黄昏来临之前,我红旗独立滨海集团军已经将整个康斯坦察市区置于炮火控制之下,德国人的末日就要来临了!”

波格丹诺夫的宣言并没有问题。到了这个时候。康斯坦察的陷落已经是不可不免了。哪怕阿尔门丁格尔不断地给自己的士兵打气鼓劲,但连他自己都承认:“继续坚守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是的,德国人已经认为守不住了,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被红军彻底分割包围之前尽可能多的从康斯坦察将宝贵的有生力量运出去。在阿尔门丁格尔的不断请求以及古德里安的强烈建议下,终于在六月九日凌晨,在遥远的狼穴,希特勒终于点头同意放弃康斯坦察并将那里的所有部队全部用船运往保加利亚的瓦尔纳港。

哪怕这道命令实在是来的太迟了一些,但是包括阿尔门丁格尔在内的所有德**官和士兵都兴奋不已。只要能离开这个鬼地方他们就非常高兴了也别无所求了。

在六月九日的最初几个小时里,手里捏着撤退旨意的阿尔门丁格尔迅速地草拟了一份撤退计划,他知道想要在红军的炮火笼罩下从容的登船离开根本是不可能的,他还需要海军和空军的配合,而希特勒也终于给阿尔门丁格尔亮了绿灯,要求海军和空军全力掩护其撤退。

而在战线的另一端,华西列夫斯基认为在六月九日彻底的解决康斯坦察不会是什么大问题,按照他和波格丹诺夫的计划,红旗独立滨海集团军必须在当天肃清康斯坦察北部的全部德军,并完全控制住码头。而第37集团军将一刀横切入康斯坦察。将德军的主力彻底分割包围。

早上八点,一阵急促的炮火准备之后。第37集团军和红旗独立滨海集团军从北、西、西南三个方向对康斯坦察市区核心地带实施了最后的总攻。突入市区的红军士兵很快就发现,战斗远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残酷,很多看似坚固的阵地一个冲锋就被拿了下来,甚至不少德军和罗马尼亚军队精心构筑的混凝土工事也是空空如也,原因很简单——德国人已经跑了!

当前天深夜,罗马尼亚和德国动员了一切能够动员的船只一股脑的投入到了康斯坦察,而不得不说,红军在这个夜晚又犯了粗心大意的毛病,完全没有料到德国人会忽然撤退,仅有少数护卫舰在罗马尼亚海岸线活动,而黑海舰队主力还在塞瓦斯托波尔休息。

当然,虽然红军的粗心大意给了德国人可乘之机,但这并不是说他们就能轻松的跑路了,毕竟罗马尼亚海军和可以利用的民船有限,晚上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不足以撤走十来万人。而红军一旦反应过来,留给德国人和罗马尼亚人的将是苦涩的悲剧。

早上六点,从敖德萨和塞瓦斯托波尔起飞的红海军航空兵首先发现了逃难中的敌人,并第一时间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微微放亮的天空中出现一队队呈品字形的伊尔-2或者苏-2攻击机群。对于那些急切逃跑的德国和罗马尼亚士兵来说,当红军攻击机的炮弹、炸弹和鱼雷打下来的时候,一点儿安全都没有了。

比如说载客量很大的罗马尼亚运输船托蒂拉号,当时船上密密麻麻的挤满了近四千人,面对红军的空中打击时,这艘笨重蹒跚的船只只能用少量的高射机枪自卫。只不过这样的自卫行为怎么看都像是垂死挣扎。

很快托蒂拉就被命中了三枚炸弹,猛烈的火势燃遍了船体,烧得通红的甲板简直就是人间地狱,德军和罗马尼亚军队士兵互相践踏着争相跳海,这是他们唯一能想出的逃生办法。

海水很快就灌满了托蒂拉号的机舱,而上层建筑又全部被火焰所吞噬,仅仅数分钟之后,雷鸣般的爆炸声宣告了托蒂拉号的覆灭。一息尚存的士兵冒着水面上那一层熊熊燃烧着的火焰(船体泄露的重油)跳进火海之中,求生的本能让海面上的所有人都试图抓住一切能抓住的漂浮物。

当然,这并没有什么卵用,因为此时黑海的温度还是相当的低,冰冷的海水很快就会将这些落难的可怜虫冻死。

托蒂拉号在中弹后仅仅10分钟便沉入了海底,而紧急赶过来帮忙救人的船舶总共也只救起了几百人而已。超过三千名罗马尼亚和德国士兵被无情的海水吞噬了。

请注意。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尝到了甜头的红空军愈发的活跃了起来。一**的红军战机接二连三飞临德军撤退海域上空,威力巨大的航空炸弹不断地被投掷出去,海面上不断地窜起几十米高的巨大水柱。

那时红空军攻击的另一个主要目标就是特贾号。当时该船装载了大约五千名士兵,正在两艘罗马尼亚鱼雷艇的掩护下全速向西南方向逃跑。在托蒂拉号被击沉不久,一枚航空炸弹和一枚鱼雷就亲密地接触了特贾号。经过几个小时的挣扎后,特贾号沉没在了康斯坦察西南二十公里的海域,这一次又有大约四千人丧命。

也就是说,仅仅是托蒂拉号和特贾号的损失就高达八千人。这几乎相当于一个不满编的步兵师了。说实话,在之前的陆上战斗中,德军和罗马尼亚的损失都没有这么高。

像数以千计的其他逃亡士兵一样,斯福扎上士是德军第111步兵师的一员,他在一艘娇小的罗马尼亚交通艇上体验了来自空中的恐惧:“……甲板上熙熙攘攘挤满了人,一旦有飞机在我们周围出现并盘旋,高射机枪就会疯狂的倾泻弹药,你能看到枪管已经被打红了,不断地有罗马尼亚水兵用木桶舀起海水帮助其降温,我们只能期望这挺老古董机枪不要卡壳。因为我们的小命全都指望它了……”

“不断有俄国飞行员俯冲用机关枪扫射我们,我只能尽量蜷缩身子躲在舱壁之间的夹缝里。一阵猛烈的炮火过后,场面是惨不忍睹——刚刚还在我身旁的一名罗马尼亚海军少尉的一只胳膊和一条腿被机关炮打断了,这个年轻人在血泊中痛苦的挣扎着。我根本找不出词汇来形容当时那种恐惧和庆幸相交织的的心情。刚刚还是人声鼎沸的甲板此时已经是一片狼藉,到处都是受伤和阵亡的士兵,而耳边除了那嗡嗡作响的发动机噪声之外,便是伤者的声声惨叫和哭泣。”

“就在我已经惊呆了的时候,一艘被飞机机关炮打废了的摩托艇从我眼前漂了过去,其经过的海面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红褐色的痕迹,更让人恶心的还有那一具具浮肿的尸体和时不时从水中冒出来的鲨鱼尾鳍。我的思绪很快便被一个水手撕心裂肺般的叫喊声打断了:‘漏水了!水涌进来了!堵不住!我们正在下沉,该死的,把所有的行李都扔进海里,包括你们的背包和步枪!’。”

“就这样我们扔掉了一切能扔掉的东西空着手抵达了瓦尔纳,当我的双脚再次踏上坚实的地面时,我情不自禁的跪下来亲吻了脚下的土地,那一刻我在心里发誓——这辈子再也不出海了!”

一个白天之后,大约有四万罗马尼亚和德**人死在了黑海当中,好在入夜之后红空军只能休息了,否则罗马尼亚人和德国人的血将染红黑海。只不过阿尔门丁格尔并不能轻松多少,因为继空军之后,红海军也出动了,面对强大的红海军,弱小的罗马尼亚海军似乎只有被动等死的份。

不过德国人和罗马尼亚人的运气不错,这个夜晚能见度很低,乘着夜色的掩护,满载着逃亡士兵的罗马尼亚小船将大约三万名士兵运到了瓦尔纳。不过阿尔门丁格尔肩上的担子一点儿也不轻,此时在康斯坦察还有大约四万多罗德联军被围困,而且还有这位指挥官所不知道的倒霉事,就在这个深夜的后半夜,黑海突然刮起了飓风大浪,这阻止了救援行动继续开展!

这个消息对于康斯坦察的轴心**队的打击是巨大的,因为哪怕按照最乐观的估算,这股风暴也要10个小时才能过境,而那时候天又亮了!在白天从海上撤退,说实话,这跟找死没有什么不同。

夹杂着蒙蒙细雨,天亮了,康斯坦察的海岸线、海湾以及前沿阵地都开始遭到红军炮火的连续轰击,好消息是没有多少攻击机和轰炸机去骚扰可怜的德国人,因为红军的战机全都去海上打猎去了。

在康斯坦察最后的一道防线内,到处都挤满了痛苦**着的伤员,除了极少数的修女和红十字会自愿者外,已经没有人再去关心他们的死活了。秩序开始变得越来越混乱,所有还能走动的人脑子里只有一种想法——赶紧找一条船跳上去,然后赶紧离开这个鬼地方!

而此时,阿尔门丁格尔也是焦头烂额,随着红军加强了炮火封锁,从瓦尔纳开过来的大船根本不可能在康斯坦察码头停靠,他必须尽一切办法收集汽艇和舢板用于转运,而且他还必须尽一切可能安抚和稳住士兵们的情绪。因为白天是不可能撤退的,一切都要等到天黑,而这还有漫长的十几个小时……(未完待续。)

ps: 鞠躬感谢gundam0080、风雨曾经、andoney、川流华桂、光辉的宪章和尤文图斯同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