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宋私生子 > 第452章 一波三折

大宋私生子 第452章 一波三折

作者:何昊远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8:49 来源:笔趣阁

***

长辖底兵围上京城,这给大宋朝堂造成了极大的震动,一但上京失守,耶律延禧被俘,辽国必定大乱,大宋就不得不出兵燕云;

政事堂里的气氛一下子就紧张了起来,除了加大力度向河北、河东囤积作战物资外,军队也开始快速调动。

李一忠的京畿第一将人马以拉练为名,调往真定府。

京畿第六将,第七将,第十二将,第十七将人马调往大名府;

陕西第五将、第八将,第十三将,第十四将人马调往太原府。

章楶从河套兴州府调往太原府,出任河东路经略安抚使。

因为置将法出台后,大宋的的文官不得再干涉军事,因此朝廷又特别给章楶加了一个河东路兵马都钤辖的军职,把河东军政大权托于章楶一身。

户部尚书蔡京已经提交了一份奏章,请求减少岭南的拨款数额,以应付随时可能到来的燕云之战。

这份奏章暂时没有得到通过,实际上大宋现在并不是缺少战争经费,而是缺少jīng力,河西、河套是去年才收回,安南道是八月一初才刚刚置治,这些地方都存在着许多不稳定因素;

加上黄河下游二十万西夏俘虏在治河、广南西路十万俘虏在修路筑港,这就象两个火药桶,大宋不得花很大的jīng力防备。

朝廷的运转一直处在一种高负荷运转状态,象工部、御使台、户部、司家寺、太仆寺等部门。被抽调了半过官员奔赴地方处理事务,京城的衙门里空空荡荡,几乎就要瘫痪了。

若是燕云之战再起,就算军方能收回大片领土,朝廷一时恐怕也难以抽出jīng力去接手治理,这才是令人头疼的问题,可千万别象杨广那样。贪多嚼不烂才好。

马汉卿现在是焦头烂额,章惇、许将都将他招去臭骂了一顿,职方馆现在一年的经费预算提高到了五十万贯。这绝对算是一笔巨款了,要知道之前杨逸平定交趾一役,军事上的花费才是两百万贯;

现在职方馆花费如此之大。却没能及时干掉长辖底一两个得手下,让大宋陷入被动之中,以至于刚讨伐完交趾,又不得不再次准备燕云之战,这自然让章惇他们这大佬非常不满。

若不是杨逸保着,十个马汉卿也玩完了。

马汉卿用职方馆的飞鸽传书渠道,一天三封红sè密信传向上京,只望着杨志他们能早些动手,最好能解除上京之围……

但东京到上京万里迢迢,即便是用飞鸽传书。也要好几天,这几天无疑是极为难熬的,马汉卿白天黑夜窝在职方馆,连家也不敢回;

花木兰已经怀有四个月身孕,十三娘干脆去把她接到杨家来暂住。仔细照顾着。

学士院掌制诏书敕、起草任免将相、号令征伐等机密诏令,并备皇帝顾问,因此翰林大学士有‘内相‘之称。因处宫禁,接近皇帝,学士院又称“玉堂”、“玉署”。

赵捷年幼,杨逸的“顾问”之责便成了教书。平时学士院是个很清闲的部门。杨逸经常可以去翰林画院厮混,但现在学士院也跟着忙了起来;

学士院的官员本就不多,现在也被抽调了近半去其他衙门救急。又要频繁起草各种调兵、任免官员的诏书敕令。

这些草诏敕令并不好写。

因为一份敕令通常不会直奔主题,得先提一下三皇五帝,理顺前因后果,讲一大通大道理,最后才是这份敕令的真正内容;

而且这种草诏盖上御玺便是颁行天下的圣旨了,所以要字斟句酌,遣词用典都要分外讲究,否则颁布天下的圣旨出了纰漏,那是要遗臭万年的。

刘清菁的学识水平只是一般般,实际上这圣旨的好坏对错就全得由杨逸来把关了,这真是个累人的活计。

这天黄昏时,杨逸揉了揉发酸的肩膀,出了学士院,过尚书省时刚好看到章惇出来,便一同上车出了宣德门。

章惇掀起车帘看了看街景,淡然说道:“任之大概还未知晓吧,西州回鹘、黄头回鹘、吐蕃阿柴部、草头鞑靼四部使者象是约好了一样,已经到西京洛阳了!”

杨逸眉头微微一蹙,沉声问道:“没有黑汗使者的消息吗?”

“尚未见地方官员上报黑汗使者的消息。”

杨逸沉默了一会儿,才答道:“黑汗自持国力不弱,这回恐怕未必会来,而且佛道两家进入于阗等地传教,恐怕已经引起了黑汗王的jǐng惕了。”

章惇对此不置可否,轻吁了一口气说道:“西域之事还是先缓缓吧,此时实不宜再插手西域,至少要等一年,等治河事了,到时朝廷可以大松一口气,京东二十万西夏俘虏分置为民后,京畿少了个大威胁,兵力抽调方面也比较宽松一些。”

杨逸轻揉着酸痛的脖子苦笑道:“也只有如此,不过也不能太寒了佛道两家的心,此次四部使者入贺,还是稍作计较为好。”

“嗯,此事到时就由任之出面吧。”

杨逸再次苦笑,细算来也确实是由他出面最为合适,因为他当初马踏玉门关,声威曾凌驾于各部之上,由他出面施压,效果想必会好些。

“七千燧发枪兵,任之认为真的还不能够吗?”章惇话锋一转,突然问道。

“若是正面对决,七千燧发枪兵足以击败五万骑兵,但北方草原辽阔,加上长辖底比较熟悉火器效能,很可能不会与我军正面作战,到时他想走就走,想来就来,七千兵力未必能奈何得了他。”

章惇虽然未在北方领兵作战过,但明白杨逸说的没错,游牧民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他们不象农耕民族一样有这样那样的拖累,更不会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因为北方事实上并没有多少城池,包括建国两百多年的辽国,除了西南两京的汉民,大部分契丹百姓还是过着游牧的生活方式,连契丹皇帝一年四季都在游牧。

在面积比大宋全部国土还大的茫茫草原上,几千燧发枪兵撒进去就象滴水入海,确实令人堪忧。

俩人正商议着,后面突然传来一串急促的马蹄声,很快传来马汉卿的声音:“章相公,杨大学士,下官有重要情报并报。”

章惇的马车很宽敞,于是直接让马汉卿上车来。

“章相公,杨大学士,下官刚刚接到消息,杨志成功刺杀了长辖底两员大将,阿木里和大罗度,并与上京城内的耶律淳里应外合,趁阿木里和大罗度统领的西大营、南大营军心不稳之际,发动夜袭,当夜南营和西营被攻破,阻卜部一夜损失万余人马,士气大损,长辖底不得不退兵长chūn州,上京之围已解。”

听了这马汉卿这番话,章惇和杨逸同声吁了一口气,阿木里这个人杨逸认识,在漠北草原第一次遇到长辖底时,阿木里就是长辖底的副将,地位仍次于长辖底;

这样的人物突然被刺杀,对阻卜部确实是极大的打击。加以杨志能利用职方馆谍报人员,与城内的耶律淳取得联络,杨志一将人刺杀,耶律淳立即发动夜袭。

这种情况下,能取得歼敌一万的胜利不足为奇。算上杨志,长辖底一夜之间等于是损失了三员大将。

“杨志脱身了吗?”

“杨大学士放心,杨志及有可能暴露的人员当时就脱身了。”

杨逸望向章惇,章惇脸上的神态变得轻松了起来,确实,经此一役,大宋终于可以松一口气,长辖底要想卷土重来,绝不是一些时半会能做到的,双方等于又回到了僵持的阶段。

可以说,职方馆这回算是立大功了。

心情轻松的杨逸路过兴国坊时,还饶有兴趣地进入自家的新宅逛了一圈,这栋宅子占地将近百亩,比景明坊那边的宅子还大一些,鳞次栉比的高梁碧宇,处处雕梁画栋,院中假山池塘,亭阁楼台掩映在花木之间,堂皇而jīng雅。

杨逸看了非常满,刘清菁这个老相好还算不错,嘿嘿。

由于一家子还住景明坊那边的宅子,这边只派了少量丫环仆役负责洒扫,院中显得很冷清。

杨逸进到后院时,才多见到几个人。

宁国公主李盈,德妃阮柔和贤妃顾媚娘被十三娘安排到这边来住,每人带两个丫环,仅此而已。

临水的小楼上,三人正凑在一起闲话着,见杨逸突然到来,三人可以说又惊又喜。

自从入京后,她们就被扔在这边,连门都难得出一回,也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会如何,那种忐忑不安难以言说。

对她们来说,能见到杨逸这已经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了。

屋内的桌椅屏风,用度之物都是新的,这大概是十三娘让人新置办的,那天杨逸虽说让十三娘将三人打发了事,那也只是夫妻俩随口说说;

这三个女人身份特殊,就算真想送人都不容易,除了杨逸,恐怕没几个人敢要。当然,如果是皇帝转赐,那另当别论。

杨逸明白这一点,十三娘更是心如明镜似的。

杨逸对十三娘一向忍让,正是因为十三娘够聪明,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这中事务拿捏得极有分寸,一切都在杨逸的容忍范围之内。

这个家毕竟杨逸才是一家之主,而且苏颂眼看就要告老还乡了,今后连苏家都得靠着杨逸。

以十三娘的智商,以及对杨逸的了解,当然不会把杨逸对她的忍让看成是软弱可欺。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