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宋私生子 > 第406章 佯攻昆仑关

大宋私生子 第406章 佯攻昆仑关

作者:何昊远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8:49 来源:笔趣阁

***

听到贵州方面的回报,杨逸为保险起见,再派余兴率领京畿第四将一千人马增援。京畿第四将虽然装备了燧发枪,但却是步兵,之前为了争取时间,杨逸只得选择刘武五千骑兵赴援。

同时为了转移阮志顺的注意力,免得他盯着贵州不放,杨逸率广西第五将蓝继隆四千人马及包毅赴昆仑关。

昆仑关位与宾州与邕州之间,距宾州数十里地,杨逸率军半rì便可赶到。

昆仑关附近的山体不算很高, 也就数十丈,但群峰夹道,茂林遮rì,独有一条羊肠小径蜿蜒于山间。山上半土半石,易于构建工事。

杨逸率军到达时,只见山上旌旗飞扬,人影绰绰,一时看不出有多少人马。

越军已经挖好了壕沟,垒上了滚石擂木,严阵以待,连小道都用巨石堵住了,这种地形,若不攻占两边山头,根本过不去,对方只须用石块砸,便可把砸你个人仰马翻。

要攻山吧,山下地势狭窄,大军摆不开,便真的只有“前赴后继”了。

果然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啊!

包毅看了这样的地形,眉头直皱道:“大人,强行攻山肯定不行,属下认为,唯一可行的办法是把敌人引下山来再打。”

杨逸说道:“阮志顺一听说我大军到达,立即撤围柳州,退守昆仑关,显然是打算耗死我军,想把他引出关来。怕是不容易啊!对了,蓝将军驻守广南,对这边的情况比较熟悉,你可有什么法子可拿下此关?”

蓝继隆立即摇头答道:“回杨总管,这样的险关,若不能把敌人引下来,末将实在想不出什么取巧的法子。恐怕唯有强攻一途。”

“强攻就不必了,咱们来个佯攻试试,先收拾几只毛猴再说。”杨逸说完。立即开始安排。

越军副将李同见宋军终于出现在昆仑关前,心中暗喜。贵州打得如火如荼,这边一直不见动静。他费尽心思在山上构建了大量工事,累得半死不活,还要忍受蚊叮虫咬,宋军若是不来,岂不白白浪费力气?

左等右等,终于把宋军盼来了,李同相信凭借苦心修建的工事,就算来十万宋军,也能使之葬身昆仑关下。

山下一面杨字大旗迎风招展,让李同眼前一亮。未等他多想,山下已传来隆隆的战鼓声,只见密密麻麻的宋军排出攻山阵形,前面的举盾,后面的引弓……

李同看得嘿嘿直笑。盾牌顶个屁用,巨石滚滚而下,再多的盾牌也无济于事。

他回望壕沟里严阵以待的越军,桀桀地笑道:“兄弟们,宋军远来,不识战阵。竟想凭几千人马攻打这等险关,大伙都给我准备好,等宋军冲近,给我狠狠的砸,砸他个头破血流,皮开肉绽,反正咱们这山上不缺石头,哈哈哈!”

李同仰天大笑,山上的守军也跟着起哄,大声谩骂,心情放松之极,确实,占据了这样的险关,收拾几千宋军,跟收拾几千只蚂蚁有什么分别呢?这确实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主将黎永泰见了李同的表现,暗暗皱眉,虽然他也不认为宋军凭几千人马就能攻上山来,但经阮志顺一翻说教之后,也不会再轻视杨逸。

阮志顺二十年前曾随李常杰攻打广南,为人胆大心细,立下赫赫战功,又得李常杰传授战阵兵略,随着李常杰逐渐老去,阮志顺已经成为大越国数一数二的将帅。

前些年攻打真腊,阮志顺以三千之众击败真腊四万之敌,使大越国声威大振,之后在对真腊、占城一系列的战争中,阮志顺攻必克,战必胜,从真腊和占城夺取了不少疆土和人口。

包括黎永泰在内,大越国几乎没人不对阮志顺崇敬有加,可以说阮志顺在大越国就如同战神一般,可如今,一遇上杨逸,阮志顺竟是步步小心,还没有接战,便立即退兵数百里,据险关取守势,rì夜惴摹杨逸的用兵习惯及战略意图。

能让阮志顺如履薄冰、步步谨慎的人,岂会是无能之辈?

黎永泰思绪万千,山下的战鼓隆隆地响了一会儿,几百宋军在蓝继隆的带领下,挥舞着刀枪,放声嚎叫着往山上冲去,刚进入弓箭shè程,山上的越军立即开始放箭。

这放箭是要站起来的,就在此时,山下响起了“呯!呯!呯!”的枪声,一阵硝烟漫而起,子弹呼啸而至,山上中弹的越军暴出一蓬蓬的血花,仰天倒下。

交趾李朝与大宋有隙,时刻关注着大宋的变化,燧发枪倒是听说过,可谁也没见过它的威力, 直到现在,山上的越军才悚然而惊,宋军shè击的距离,恐怕只有床驽才能达到这么远,弓箭根本shè不着人家。

惊诧之下,许多越军竟然忘了缩回壕沟躲避。当然,这也是因为距离远,越军只有肩膀以上露出壕沟外,宋军燧发枪排shè效果不佳,没能给越军造成大量杀伤,达不到太大的震慑作用。

倒是杨逸shè完一发换一支枪,身后几个侍卫帮着装弹,呯呯的枪声不断响起,就算燧发枪的jīng度无法与后世的阻击步枪相比,他三枪至少也能击毙两个。

宋军士卒又是羡慕又是敬佩,忍不住大声喝彩起来,一时喝彩声比蓝继隆他们冲锋的呐喊声还要响亮。

“杨大帅神枪无敌!”

“杨大帅神枪无敌!”

“杨大帅神枪无敌!”

…….

杨逸哭笑不得,我还金枪不倒呢!有这么夸人的嘛?那感觉就象一帮猪哥在看某人piáo娼,不停地给那人加油鼓劲…….

这时候,冲锋的蓝继隆带人掉头就跑。跑出越军弓箭shè程后,立即回头对山上的越军不停地谩骂嘲讽,但越军也不傻,谁还会站着和他们对骂,一个个缩回了壕沟里,于是山上只闻骂声,不见人影。让宋军徒呼奈何。

蓝继隆他们又来了一次佯攻,越军吃一堑长一智,这回根本没露头。蓝继隆他们又不敢真攻上去,否则越军的巨石擂木滚滚而下,那就不是诱敌。而是送死了!

包毅叹道:“大人,要是咱们带几门火炮来就好了。”

大宋的火炮一直是只“研”不“制”,除了东京城头装了十来门,一直没有列装军队,包毅他们只听说火炮威力巨大,但对火炮的实际xìng能并不太了解,所以才会有此感叹,以为拉几门火炮来就能解决问题了。

杨逸摇头道:“广南之地空手行军都难,火炮笨重,携带困难。而且敌人在山上挖了壕沟,几门火炮也不会多大效果。”

现在的火炮主要还是发shè实心弹和散弹,不象后世那种威力巨大的榴弹,可以把山头犁一遍。

现在敌人只要往壕沟一躲,火炮就基本没有杀伤力了。

杨逸又尝试几种法子。都未能引得越军冒头,只好下令退兵十里扎营。

包毅有些不甘地说道:“大人,就么算了?”

杨逸摇摇头答道:“所谓战争,打的无非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如今敌人占尽了地利,咱们若是硬碰。得不偿失,所以只能从其余两个方面想办法,包毅啊,你若是琢磨不透这个道理,你就永远成不了独挡一面的将帅之才。”

包毅想了想说道:“多谢大人教诲,属下现在有些明白了,大人率军南征,南方山多林密,道路难行,交趾转为防御后,就能处处抢占地利,据险而守;大人早就料到了这一点,所以出征前就让朝廷遣使赴大理、真腊、占城。刚到桂州又立即下令四十四州、五县、十一洞头人赶来宾州。大人这么做就是要抢占人和,这人和一但抢到,则大宋、大理、真腊、占城四面合围交趾,交趾据有的地利也就被抵销了。”

杨逸点点头说道:“不错,包毅你记住,在制定战略计划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要素,无论什么样的战争都可以套入这个框架来考虑,可以说万变不离其中。敌人据有天时,我们就人创造地利,敌人据有天时地利,我们就人创造人和。若敌人三个要素皆占,则不可战,战之必败。只能先想办法把对方的天时地利人和破坏掉,比如大理、真腊、占城与交趾沆瀣一气,共抗大宋,咱们就有必要先拉拢其中一二,甚至全部拉拢过来,把他们的人和破坏掉,破坏的方式可用政治、军事、经济甚至反jiān等不同的手段。这是大的战略方面,小到每一场战术运用,无不可以套用这三个要素,比如现在的的昆仑关,敌军占据险关,人和也不差于我们,咱们就只能抢占天时,才有一博之力。”

包毅是从下层成长起来的将领,而且成为高级将领不久,这年头书籍比较少,而战阵经验往往又是父传子,子传孙,别人想学习到战阵经验就非常困难,是以经常出现“将门”这种现象。

“将门”的出现,并不是真的只有这家人才有军事天份,而是因为儿孙辈从父辈那里得到了常人难以得到的战阵经验,使得他们比平常人更快的成长。

前世杨逸本就是军伍出身。古代的,现代的战例分析看过无数,可以说他并不缺少理论知识,关键就看能不能灵活运用而已。

包毅他们则不同,他们最缺少的正是这些军事理论方面的知识,这些东西听起来简单,但在这些资讯落后的时代,也绝不是一般人能随意得到的。

因此杨逸的每句话,包毅都用心地记着,心中甚是感激,最后他慎重地说道:“大人是想晚上再来占天时?”

“哈哈哈,孺子可教也!”(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