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宋私生子 > 第217章 黑云压城城欲摧

大宋私生子 第217章 黑云压城城欲摧

作者:何昊远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8:49 来源:笔趣阁

从后世的保定到天津之间画一根横线,三关大致就分布在这根横线,离幽州běi jīng非常近。!。而且这一带大多是平原,辽军的军械物资补给也很容易。

自辽军大举进攻以来,三关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特别是最东面的淤口关,关城所在地根本算不得山,只是一些比较高的土坡,防守异常不利。

辽将萧德真rì夜攻击之下,宋军靠土炸弹才勉强撑住,然而第四天的时候,天下起了大雨,宋军的土炸弹在雨中使用,引信一湿便成哑弹;

辽将萧德真抓住机会,亲自率军攻关,两万多辽军如惊涛拍岸一般,一举攻破了淤口关。

眼看辽军蜂拥而入,守卫淤口关的信安军知军聂清下令退守雁头寨,心里惶惶不可终rì,淤口关一破,背后就是一马平川,辽军大部是骑兵,平原作战,更是占尽地利,难道真是天要亡大宋?

就在聂清重整军队,打算在平原与辽军决一死战的时候,幕僚丁聪给他出了个主意:决堤!

聂清仿佛抓住救命稻草一般,立即派军分别挖开南易水、白沟河、滹沱河的堤岸,一时间,从霸州以东到黄河以西眼下黄河北流经沧州到天津西面,才抢白沟河河道东流入海。数县尽成一片沼国,加天还降着大雨,这才让萧德真止步于淤口关。

但这样一来,萧德真移师向西,瓦桥关、益津关承受的压力更大,甚至河北路招讨使潘锐也提前做了准备,先行将漕河、拒马河、肃水、漗河蓄水,一但瓦桥关守不住,也打算来个决堤阻敌。

还真得感谢此时河北平原发达的水系,这些水系在宋代以后,随着环境的恶化开始慢慢消失,但现在。这些水系还不失为不得以之下的一个滞敌之策。

河北战事如火如荼,河东也不好过,四万辽军突然发动。疾攻雁门关,北面的寨堡已经尽失,而且辽将班特郝里不断派遣小股骑兵,从边境的山间小道突入宋境。四处烧杀抢掠;雁门关险要,一时不虞有失,但河东同样不容乐观。

大宋正在经受着一场史无前例有考验,合计起来,辽夏攻宋的总兵力已经达到四十万。从河北到陕西,万里边境线狼烟滚滚,血流飘撸。

这是一场浩大的、关系到大宋生死存亡的国战。

每天的战报象雪片一般飞入东京,摧要粮草的、军械的、饷银的、请求增援的、退守的、进攻的样样皆有。

奔驰的信使络绎于途,押运后勤辎重的厢军与民夫充塞于道,拱卫京畿的四军也是枕戈待旦,严阵以待。

整个大宋都在超负荷地运转,浓浓的战争yīn云笼罩在空。连东京城都失去了往rì的活力。百姓脸尽是悲伤和忧患的神sè,走起路来步履匆匆。

两院之中灯火rì夜不息,章惇与许将的头发在迅速的变白着,与辽国的谈判没有丝毫进展,萧望提出的条件已不再是原来的四寨,而是三关十县。几乎是要将当初周世宗收复的瀛、莫二州及三关之地尽数割让才肯罢休。

每天朝会分歧越来越严重,妥协求和的声音叫嚣得逾来逾响。地方指责新党执政以来擅起边衅,至有今rì危局的弹章不绝如cháo;

而弹劾杨逸的奏章无疑是最多的。许多人直指他祸国殃民、动摇国本、危及社稷,yù除之而后快;

提出废除新政,收拾民心,共渡国难的言论更是冠冕堂皇。

甚至还有人提出迁都,以防万一。

江南东路方面,有亡命之徒安兆辉,打出反旗,自号宁王,纠集两百匪类,连破宁国、宜城两县,广德军一剿,便退往丹阳湖一带,有逾演逾烈之势。

刘皇后已经临近分娩期,已无力朝听政;

赵似这个半大的孩子吓得脸无人sè,甚至私下央求执宰让他退位让贤。

用一团乱麻,危机四起,这些词尚不足以形容眼下大宋朝堂的局势。

大宋拖不下去了,再不突破眼前的困局,恐怕大宋内就先发生雪崩了。尚省、枢密院,大宋的两个军政首脑机构在这种巨大的重压之下,一道道命令流水般发出。特别是针对西北的作战命令,就象追岳飞的十二道金牌一般,一道接着一道。

这次不是追西北罢兵,而是让西北全力出战,尽快击退夏军,尽快打破目前两面受夹击的危局。

理论大宋最强大的是拱卫京畿的四军,但四军通常不战场;整个大宋若论真实战力,非西军莫属,西北各路总兵力已多达二十余万,而这二十余万人全是历经实战洗礼的,想要打破眼前的困局,不指望西军,还能指望谁?

环州,作为风暴的中心之一,更是黑云压城城yù摧。

梁太后的十五万大军滚滚而来,而环州本部兵马已几乎被抽空,只有从庆州夺来的一万人马,能否挡住夏军的泰山压顶之势,连杨逸自己心里都没底。

整个环州在杨逸的严令下,已经实行坚壁清野,百姓不是避入深山,就是举家南迁。所有的壮丁也全部被组织了起来,归德川、白马川两条夏军南下的通道,已经布满了壕沟陷阱,那些临崖的石壁被杨逸下令炸塌,尽量堵塞道路,哪怕能凝滞夏军半rì也好。

除了留两千人驻守环州之外,其余的九千人马全被杨逸带到了北线。用顺手的环州将领,现在只剩下谢敬亭一个,杨逸命他带着四千人马驻守归德川一线的归德堡,自己亲率五千人马驻守白马川的清平关,打算利用地形层层阻击,凝滞夏军入侵速度以待援军。

“报!知州大人!夏将阿骨录率一万先锋人马已过蛤子岭,预计饭时兵临清平关。”

“知道了,再探!”

斥侯兵刚刚退出去,马汉卿就抱拳问道:“大人,战!还是不战!”

“战!”杨逸一边披甲一边说道,“这些庆州兵刚刚受我指挥,费尽心机鼓舞起来的士气,若是不战而退。恐怕会大损士气,因此不但要战,而且首战一定要挫敌锋芒。打出气概来!”

清平关算不关隘,严格来讲它是一座军事寨堡,伫立于白马川西岸,寨堡一侧是片矮山。军队完全可从矮山通过;前面是一片空地,杨逸带着五千人马就依山列阵于空地。

阿骨录的一万前锋滚滚而来,只见宋军阵型严整,刀枪如林,气势凝重如山。那面“杨”字大旗迎风猎猎翻卷着。

见到这面大旗,而宋军人马不及自己一半,阿骨录兴奋之情难于言表,杨逸啊!西夏的眼中钉肉中刺啊!别说生擒了,哪怕能一战击败杨逸,也足以让阿骨录成为“西夏战神”了。

稍稍布置一下,呜呜的号角声便吹响,阿骨录领五千人马押阵。部将业秀率五千骑兵立即对宋军发起了猛烈的冲锋。铁蹄如cháo,五千骑兵集体冲锋,那惊人的气势简直是摧山倒海,惊心动魄。

而宋军这边依然寂寂无声,仿佛冰凝一般,只有本阵前面三十丈的一排宋军迅速分开。露出十个铁桶来。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

若没点准备。杨逸绝不会带着几千步兵来与阿骨录蛮干,这十个铁桶是他让人根据解放军的“没良心炮”打造的。这种土炮制作十分简单,一个铁桶先填发shè药,把捆扎成圆盘形的炸药包放进去,点燃发shè药,就能把炸药包抛shè出将近两百米左右。

宋军士卒点烯引信后就飞快的往后跑,夏军没见过东西,不明其意,五千骑兵仍旧排山倒海的冲刺过来。

十个铁桶几乎同时冒出火光,十个炸药包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夏军砸去。

轰!轰!轰……

炸药包落地后不久,十声巨大的轰鸣声震天动地,两里外的清平关都差点被震塌,整整二十斤重一个的炸药包啊!

爆炸时那巨大的火团翻卷而起,冲击波把一匹匹战马掀飞出去,断肢残臂凌空飞舞,血雨腥风鼓荡不息,那吓人的声势让人感觉就象天崩地裂了一般。

那些没有直接被炸伤的战马受惊之下,如癫似狂,将马的夏军抛下来,长嘶着践踏过去,四散而逃,入眼处尽一惨不忍睹的情形……

宋军战鼓随即擂响,五千人马随着杨逸从斜坡杀下来,呐喊声声,刀枪铮鸣,向溃不成军的夏军杀去,一**箭雨如冰雹一样,收割着夏军的xìng命。

好在阿骨录那押阵的五千人马离得远,很快控制住了sāo动的坐骑,眼看前军被猎杀的惨不忍睹,阿骨录率着余下的五千人马接应来,与宋军绞杀在一起。

在前阵那些惊马的阻挡下,他们的马速不算快,阵型也有些散乱;而宋军一方,由于过于兴奋,追杀溃兵时弄得阵型也很散乱,如此一来,双方几乎成了一场大混战。

杨逸一边砍杀,一边骂娘,这些庆州兵第一次归于旗下,指挥起来很不顺手,更别提象李一忠他们那样如臂使指了,好好的一场胜仗被打成这样,胶着不下,这都他娘的什么事?等下就算是赢,恐怕也是惨胜,惨了!惨了!

阿骨录也是拼了老命了,次他被种朴收拾得象脱毛猪一样,光光溜溜的跑回西夏,这回若是再惨败回去,恐怕人头不保,这才有前军大溃之下,他依旧拼死冲来的事情发生。

就在双方胶着难下之下,清平关那边又杀出一支人马,从衣着看是两三百保甲乡兵,而冲在前面的赫然是一位女将,身着紧身劲装,英姿飒爽。

只见她跨着桃花马,手提梨花枪,冲到近时,梨花枪往得胜钩一挂,反手取下背后的长弓,纵身一跃站飞奔的马背,搭箭张弓如行云流水!

嗡嗡的弓弦声响声,两箭齐发,一下子把夏将阿骨录shè落马下。

杨逸不禁惊呼一声:穆桂英?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