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宋私生子 > 第762章 劝君莫惜金缕衣

大宋私生子 第762章 劝君莫惜金缕衣

作者:何昊远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5:18 来源:笔趣阁

窗外细柳染轻烟,杏花飘落沾水面,从幽静的小楼轩窗,就可以看到西湖上云帆片片,画船笙歌隐隐传。

秦国大长公主依在窗边叹道:“对如此美丽的一湖山光水色,人间天堂,真想就在此地终老一生。”

杨逸走上去,从背后拥着她,和声说道:“莹儿若真喜欢西湖,想终老其间又有何不可?前两年我着人在西湖边上买下两三处地产,西湖东岸一处碧儿用来建酒楼了............”

“山外青山楼外楼,楼外白云绕轻舟。莫道瑶台多绝色,人间西子更风流...........你说的便是那栋楼外楼吗?”秦国公主说着抬手向东南一指。

那是目前杭州最高的楼阁,主楼七层,另有四栋高五层的副楼拱卫在四周,四座副楼在第四层有天桥与主楼相通;

五座楼阁各有特色,却又浑然一体,高耸于西湖边上,飞檐入云,雕梁画栋,倒影于湖水之中,如人间仙阁。楼下是上百亩的园林,园中亭台曲廊、奇花异草,清溪缠绕,美不胜收。

建这楼外楼,总计花费了四十多万贯,当然了,楼中饮食在力求精美的同时,其价格也是高得令人乍舌,相比东京的丰乐楼有过之无不及。

杭州作为东南第一州,随着海贸易的兴起,这几年更是富裕,即便楼外楼中一桌精美的酒席要两三千贯,每日仍是顾客盈门。

杨逸望了那楼外楼一眼,微笑说道:“是的,以碧儿的手笔,要嘛不建,要建自然是要建最好的,杭州富户无数,这钱不赚白不赚。”

“你呀,好歹是朝中太傅。到处经营这些。也不怕朝中大臣弹劾。”

“少来,朝中有几个高官家中没些产业?大家不过都是假托他人之名经营而已,自古至今皆然,否则你以为光靠那点俸禄,够他们挥霍吗?

其实只要不是巧取豪夺,或偷税漏税,官员家里正正当当地经营些产业。也并不是什么坏事,这对促进大宋的经济发展有不小的作用;

象咱们家这楼外楼,普通百姓是消费不起的,咱们赚的都是富户的钱,富户生活奢侈惯了,这些钱你不赚。他们同样会挥霍在别的上面,所以说,这钱我赚得心安理得。”

“这倒也是。”秦国公主脸上不由得露出一抹甜美的笑容来,因为杨逸刚才的话中不经意地用了“咱们家”的字眼。

“好了,咱们言归正传,咱们家在西湖边上几处地产中,有一处位于苏堤南段西侧,有花溪蜿蜒流来。前依山势葱茏的南屏山。西靠层峦叠翠的西山,平静如镜的小南湖和西里湖。如青玉分裂左右;

我本就有意在那里再建栋别院,取名‘花港观鱼’,莹儿若是喜欢这西湖风光,这别院就以你的名义来建好了;

到时你想我了,只须在那边放朵烟花,我在这边瞧见了,便乘夜踏着苏堤月色,带一片明月清风去寻访美人........”

秦国公主听了他的话,满是向往之色,这与君隔湖而居,夜间踏霜赏月,闲来花港观鱼,或是相约荡舟湖上,或是缠绵于山水间...........想着,想着,秦国公主心驰神往,双颊飞霞,柔情绰态如幽兰之芳..........

杨逸拥着她,从背后轻吻一下她那洁白如玉的粉颈,他口中吐出的热气呵在秦国公主脖子上,让她感觉酥酥麻麻的,不禁仰过头来在他脸颊上轻轻厮磨了几下。

春风渡湖而来,拂动窗外弱袅袅的杨柳枝,如同美人的小蛮腰在轻轻摆动,也拂动了秦国公主额前的青丝,轻轻的飘到杨逸脸上,微微有些痒。

他搂着秦国公主纤腰的双手轻轻游动着,不经意间探入她那春衫之下,那指尖滑过的地方,让秦国公主感觉阵阵的酥软,她轻轻地说道:“杨郎,现在还是白天呢,你别...........”

杨逸吻住她那小巧的耳垂,在她耳边满带蛊惑地说道:“莹儿,这种事讲究随性,何分白天和晚上,就着这一窗湖光山色,春风拂柳,幽园鸟啼,你瞧,这情致是不是别有韵味............”

“你.............哦...........”

杨逸不容她多说,双手终于握住她胸前那两团温香软玉,轻轻抚弄,那温软的触感让人爱不释手,他用指尖捏住顶端那两颗小樱桃,轻轻搓动,很快就能能感到两顶小樱桃开始变硬起来。

秦国公主浑身软得几乎站不住,只得借力窗沿靠住身体,从轩窗向外望去,湖上不时有画船舫划过,虽然隔得远,画舫上的人难以看清窗内的情形,但秦国公主还是羞得浑身发烫,芳心象只小鹿在踹动。

杨逸一边退下她长裙内的亵被,将那软软的身子压到窗口上,一边轻轻吟道:“劝君莫惜金缕衣,莫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莹儿,这春光如此明媚,嘶.............桃源水气沾芳菲..........”

“你别说了,别.............啊..........”

秦国公主被压在轩窗上,眼望着西湖烟笼绿水,画舫轻楫飘轻歌,让身体所承受的刺激放大了许多倍,让她几乎忘了身在何处,任由个郎引领着自己的身体和感觉一同飘向云端。极度的眩晕之中,依稀还听到个郎在说着什么。

“这是双峰插云,嗯,莹儿............此番我要带你尽数畅游西湖美景,接下来是柳浪闻莺...........虎跑梦泉.........还有南屏晚钟,嗯,应该说是玉屏晚钟.............”

最终西湖景致才游到一半,秦国公主便进入了“断桥残雪”阶段.,死去活来的她只得把柳儿和婉儿招来,终成“三潭印月”佳景。

晚上家中不做饭,杨逸带着四女到楼外楼去用餐。秦国大长公主以轻纱遮面。以免被人瞧见真容。阿黛拉外出时,一向也有以纱掩面的习惯,和秦国大长公主倒成了一对。五人从自家后门的埠头泛楫南去,到了楼外楼的后门上岸。

秦国大长公主突然变得弱不禁风,清娘、阿黛拉都经历过,自是明白这是怎么回事,韩狐狸就更不用说了。凑到杨逸身边来乱抛着媚儿。

秦国大长公主有轻纱遮面,瞧不清楚她脸色如何,杨逸反正是一副事不关己之态,嗯,似乎一切与他无关一样。

楼外楼的主楼高有二十米左右,伫立西湖边如怒峰插云。湖上晚霞尽染,缠绕着高楼的倒影,分外美丽,楼上飞檐前头挂有铜玲,晚风吹来,发出细碎的叮玲之声。

楼下奇山叠翠,曲水流淌,水榭风亭无一不是精雕红琢。精雅别致。

园中往来的客人皆是衣冠楚楚。不为饮食只为赏景寻诗而来的士子也有,园中繁华而不浮躁。或许到了这天堂般的美景之中,人们总是不自觉地会放轻步子,放低声音吧。

杨逸提前交待了楼中管事留下主楼顶层的寻仙阁,此阁四面开窗,坐于阁内,西湖山水以及杭州市井风情可尽收眼底,阁中装修力求清雅,饰以名家真迹书画。

要上此阁宴饮最低消费为3888贯,尽管如此,自楼外楼开业以来,还从未有一日闲置过,皆需提前预订才行。

当然,杨逸不在此例,几女登上顶楼时,皆是微微娇喘,秦国公主更不用说,到五楼时便走不动了,是杨逸背上来的;

虽然登楼有些辛苦,然一进寻仙阁,但见山然空蒙,烟波浩渺,苏堤上杨柳依依,断桥边渔歌互答,画舫上琴箫和唱;另一面,杭州城中烟火千家都入画,街市间车马交驰,人流如织,声韵依稀,青楼酒肆华灯初上,歌舞升平。

清娘几女见此美景,都不由发出一声欢呼,尤其是清娘,翩跹玉影移窗前,一拂罗袖,破口轻吟道:

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

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

斜插犀梳云半吐,檀板轻敲,唱彻黄金缕。

望断行云无觅处,梦回明月生南浦。

杨逸听了走到她身边,呵呵笑道:“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清娘啊,你是要学那苏小小吗?”

清娘俏然答道:“未尝不可,嘻嘻.........”

清娘平常皆是大家闺秀的娴雅模样,若按平时的表现很相信她会喜欢苏小小这样的名妓。

杨逸接触她久了,却知道清娘绝不是那种老学究的性子,她娴雅之中从不缺浪漫奔放的一面;

她的词作中很有些暧昧的句子,比如她作有一首《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样的词句在风气保守的明清时期,就被许多老学究批判过,认为李清照一个大家闺秀,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提着鞋袜羞走,还倚门回首把青梅嗅,这分明是在勾引人的行径,绝不应出现在一个大家闺秀身上。

但实际上,在理学没有大行其道的宋朝,社会风气还是很开放的,在这种大背景下,清娘写出这种略带轻挑的诗词来并不足为奇。

至于她是不是真要学苏小小,杨逸才懒得管呢,反正妾乘油壁车时,车边跨着青骢马的那人是俺就行了。

酒菜很快端上来,楼外楼依旧秉承了三生楼的风格,多用年轻漂亮的女子做侍女,大宋招不到这么多,就从日本和高丽想办法,这满园佳丽却又有别于做皮肉生意的青楼女子,给楼外楼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引得许多食客垂涎欲滴,却偏又吃不到。

清娘凑到杨逸身边来耳语道:“杨大哥,碧儿姐姐在楼中养着这么多佳丽,是不是都是为你准备的呀?”

杨逸一口酒刚进嘴巴,差点没被噎死,他咳了两下脱口吟道:“劝君莫惜金缕衣...........嘶.............”

别的一边的秦国公主飞快地缩回手指,装着欣赏窗外的风景。

********************************************************************

ps:感谢 花家糖少、秋之神光、九月的一体、傻b不傻 几位朋友的支持,谢谢。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