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宋私生子 > 第712章 先发制人

大宋私生子 第712章 先发制人

作者:何昊远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5:18 来源:笔趣阁

@@@@@

当此之时,别说一百万贯,将半数家财送上萧峰也愿赌这一把,问题是,你想送钱有时候都没地方送。

别的高官或许愿意接纳萧家,但大宋现在有几家有杨家这样的权势,有杨家的财力?

现在杨家并没有说不接纳他,若是就此转投他人,这种朝三暮四的行为实际上就彻底把杨家给得罪了,萧峰承受不起这种后果;

所以他只能到三生楼软磨硬泡,今rì韩碧儿再次接见他,让萧峰看到了一线希望,对韩碧儿的态度越发恭谨了。

“怠慢萧东家了。”韩碧儿一边致歉,一边着人重新换茶。

“不敢,不敢,夫人若有它事,萧某候着就是,夫人不必客气。”萧峰把姿态摆得极低,起身连连作揖。

韩碧儿晾萧峰这么久,实则是想把萧家收为己用,萧家在北国商贸方面有别家无法比拟的资源,现在缺的只是一个强力的靠山,只要杨家与之合作,很容易就能主导北国的贸易。 ..

另外一点,西印度洋贸易商社采取的是股份制经营,谁的股份多,谁在股东大会上就更有发言权,现在杨家的股份所占的比例不足百份之二十五,而且随着参股的人越来越多,这个比例还在不断的减小,这让韩碧儿有点不放心;

江南这些商人现在是非常听话,但今后商社扩大了,会出现什么情况谁也没法预料,而杨家又不可能把全部财力投入到西印度洋贸易商社中去。那么这就需要一只非常听话臂膀一同加强对商社的控制了。

萧家曾是辽国首富,财力十分惊人。只要能让萧家服服贴帖,将对杨逸家加强控制西印度洋贸易商社有莫大的帮助。

西印度洋贸易商社的财力实在是太惊人了。它象一头凶悍的巨兽,怎么样加强控制都不为过分。

韩碧儿拿出一份小报,让侍候的丫环传给萧峰,萧峰接过之后,仔细看了起来,其实上他来的时候已经看过这份报道了,也正因为这份报道,他意识到了西印度洋贸易商社可怕的力量。

他他看来,西印度洋贸易商社极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垄断整个大宋的贸易。至少也起到主导的地位。若不能加入进去,萧家指不定会被这庞然大物碾成碎片。

现在的他如履薄冰,处处谨小慎微,表面上装着看报的样子,心中却飞旋电转,思索着韩碧儿把这份报纸给他看是什么意思。

韩碧儿不经意地问道:“萧东家对这份小报怎么看?”

萧峰立即就听出了不同寻常之处,韩碧儿没问他对报上的文章有何看法,而是问他对小报的看法,这其中有着细微的差距。但却完全是两层意思。

他谨慎地答道:“夫人,萧某觉得这些小报理应加强管制才行,它们揭人私稳,兴风鼓浪。误导市井小民,实在不妥。”

萧峰的话说得还是很有分寸的。毕竟韩碧儿的意思未明,若是自己所说的话不对韩碧儿的思路。那便是说得越多错得越多。

韩碧儿淡然笑道:“萧东家说得极是,不过这些小报也并非没有好处。关键看它掌握在谁的手里,萧东家以为然否?”

萧峰本是人jīng。闻弦歌知雅意,立即起身作揖说道:“夫人所言,令萧某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夫人,萧某上次承蒙太傅大人瞧得起,得以上船共饮,实乃萧某平生最大的荣幸,萧某铭感五内,只望能有机会回报太傅大人错爱之万一。夫人若是信得过萧某,便将此事交给萧某来办,萧某定当不负夫人所望。”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省事,韩碧儿稍稍提点一下,萧峰立即就明白了她的意思。

萧峰这是决定赌一把了,其实际上现在东京的各家小报都还很简陋,按其资产来算的话,全部收购也花不了多少钱,问题是具体如何cāo作才合韩碧儿心意,或者说合杨逸心意?

杨家不会缺这点用于收购报馆的小钱,现在韩碧儿让他来办此事,这是接纳他的第一步,同时也是一个考验。

韩碧儿听了他的话,微笑说道:“萧东家太客气了,我家大人也曾向妾身提到萧东家,说萧东山xìng格直爽豪迈,是个可以结交之人,只是我家大人职责在身,难得片刻闲暇,以至于未能再与萧东家把酒言欢,未免遗憾。”

萧峰受宠若惊,连连作揖答道:“萧某何幸,得太傅大人青眼,太傅大人为国cāo劳,萧某岂敢烦扰,只望太傅大人用得着萧某时,能提点一二,萧某便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韩碧儿不动声sè地说道:“萧东家一片赤诚,妾身倒不好拒人千里之外了,报馆之事,那就麻烦萧东家了。”

“夫人放心,萧某一定尽快办妥此事,若是夫人没有别的吩咐,萧某就先告辞了。”

“妾身妇道人家,不便远送,还望萧东家莫怪。”

“岂敢,岂敢,萧某告辞。”

萧峰出得三生楼,一上马车便将管事萧六叫上车来,萧六见上脸上微有欣然之然,不由得一喜道:“东家,事情可是有进展了?”

萧峰正了正神sè,轻轻点头道:“今rì是见着正主了,进展也有一些,不过想得杨太傅认可还远。”

萧六说道:“东家,如今想攀结杨家的人不知凡几,大多数人皆是不得其门而入,如今东家能见着正主,这已经说明杨家有意接纳东家您了,只要东家表达出足够的诚意来,想来定有金石为开之时的。”

“你说的不错,你立即找人去并购东京的报馆,不管花多少钱,也要尽快办妥此事。”

“东家,您这是……”

“这是那位韩夫人给咱们的一次机会,记住,你不要自己出面,找个生面孔去办此事,并购过来之后,也不能让报馆的人知道真正的东家是谁。”

萧六先是一怔,随即略一思索,便明白了萧峰的意思,东京的小报曾多次被朝廷查封过,杨逸定然不想让人知道是杨家在cāo纵这些小报,甚至可能会让这些小报平时报道一些对他不利的小消息,到关键时,小报帮着他说话时,别人才更加相信。

而萧家想要攀上杨家,自然也不能让人知道这些小报是萧家出手帮收购的,这是一个连带的关系,若不注意撇清这样那样的关系,萧家就永远无法真正得到杨家接纳。

且不说萧峰如何收购京中小报馆之事,第二天朝会上,朝礼刚行过,御使罗城便抢先出班,朗声奏道:“太后,臣有本要奏。”

珠帘后的刘太后不动声sè地说道:“罗御使有事不妨奏来。”

罗城平举着笏板奏道:“太后,管子有言,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衣食乃国之根本,关系天下苍生福址,但如今大宋普通百姓之家,入冬后还多是往被套里塞干草芦花等物,每岁寒冬,皆是若若煎熬,许多人因此染上风寒,丢了xìng命;

臣听说如今东京市面上出现一种棉被,用棉花制成,温暖结实,是极好的御寒之物,臣奏请太后,为了天下苍生福址,请朝廷向民间推广棉花种植,以尽快解决百姓的衣被问题。”

户部郎中莫仲明很快出班驳道:“太后,臣也听说市面上有人销售棉被之事,用棉花织布在隋唐之时便有史载,高昌所供的白叠布便是棉花织成;

太后,据臣所知,棉花加功极为困难,以至于白叠布价格比丝绸还高,普通百姓根本不消费不起,朝廷花大力气去推广棉花种植,实于天下百姓无甚益处也。”

罗城早有准备,接着侃侃而谈道:“太后,棉花加工困难不假,但这不应成为放弃棉花推广的理由,据臣仔细查阅过各种有关棉花的记载,棉花xìng喜热,耐旱,忌渍,适宜在比较干旱的地方栽种;

如今京畿、河东、河北、陕西、河西等地有大量的旱地,这些旱地不适宜稻麦生长,正可用于栽种棉花;

莫郎中说棉花价格昂贵,推广于百姓无益,此言大谬,正所谓物以稀为贵,现在棉花价格昂贵,正是因为大宋产棉极少,若是百姓大量种植,棉花产量增加之后,这价格必然就会降下来;

太后,有史以来,历朝历代皆是农桑并重,但实际上普通百姓从未能穿上绫罗绸缎过,皆因桑蚕产量有限,普通百姓难以消费得起;

棉花则不同,臣详查过,在高昌,棉花正常亩产可达到二百斤,多者三四百斤也有可能。如此高的产量,是种桑养蚕难以比拟的。只要朝廷大力推广棉花种植,则衣被天下绝非难事!”

刘太后不等百官多辩,直接问章惇道:“章相以为推广棉花种植可行否?”

章惇明知此事是杨逸在背后推手,但他自己也认为,推广棉花种植于国于民有利无害,所以不管是谁在背后推手,这等于国于民确有大利的事,他是不会反对的。

何况现在他和杨逸的关系还没到你死我活的时候,只是杨逸功劳太高,让他起了忌惮之心,现在从种种迹象看来,确实看不出杨逸有谋逆之心,是以他更不会凡事反对杨逸。

****************************************

PS:感谢醉笑道、随yù逐流、共和国之泪、剑侠dodo、燕云节度使、麦萌雨、秋之神光、kruivivi等人的支持,谢谢各位朋友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