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宋私生子 > 第242章 东坡击鼓.杨逸舞剑

大宋私生子 第242章 东坡击鼓.杨逸舞剑

作者:何昊远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5:18 来源:笔趣阁

***

锡斡井奔袭战对西夏的打击,绝不亚于几个月前的环州大战,仁多保忠和嵬名阿吴双双被俘虏,这等于是打断了夏军的精神脊梁。

消息传到兴庆府,西夏朝野一片哗然,梁太后于朝堂上不顾形象的嚎啕大哭!仿佛天塌下来了一搬。

西夏的政局再次剧烈的动荡起来,军政权力重新洗牌,将会引发怎样的激变,谁也无法预料,短期内,梁格方一定是最大的受益者!

梁太后已经没有退路,对党项各部一次次的清洗,使她和党项各部再没有妥协的余地,一但失去手中的权力,她只有死路一条!这种情况下,她只能尽力依靠娘家人,把持西夏军政。

梁家人站在西夏权力的顶端上,但底层毕竟是党项人,你能把西夏治理好也就罢了,可把西夏折腾成这样,党项人对梁家的容忍还能忍多久?

现在大地封冻,不可能发起大规模战争。而且,立即进攻西夏的话,反而容易激得西夏困兽犹斗,梁太后也更有理由把国内矛盾转移向外,毕竟党项各部虽然恨梁家人,却也不想西夏亡国。

因此,急于进攻西夏,反而可能帮了梁太后,就让西夏内部的风暴慢慢酝酿吧!

仁多保忠、嵬名阿吴以及西夏的宜兰公主,都被押回东京去了,朝廷怎么处理还不知道。

杨逸率军回到环州时,提前得到消息的环州百姓扶老携幼,夹道来迎,一个个香闺少女旋抹红妆,呼朋唤友出篱门,踏雪而来看使君,相排踏破篟罗裙;场面之热烈,出乎杨逸的意料,许多少女胆子之大,更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一人带头,便成群的拥上来,红绸结花挂在他身上、马上,许多冬天里难得一见的鲜果不停地塞给他;一张张或骄美,或朴素、或温婉的花靥,无一不带着羞涩而激动的神情,一时香风阵阵,莺莺燕燕交相辉映。

杨逸不断含笑点头示意,为了不辜负少女们的美意,他将手上鲜果往嘴里塞,正要咬一口,却发现那是一个圆形的胭脂盒,不禁尴尬一笑,这一笑那真是——一笑倾人城!

簇拥在马边的少女们,无不笑折了柳腰身,外围的百姓也都跟着发了一阵阵善意的笑声。

“将士们!全体下马!”杨逸军令一下,随他出征的士卒纷纷跃下战马。

“为报百姓倾城来迎,敬礼!”

包括杨逸在内,一千多士卒齐齐击甲,严整地给满城百姓行了一个军礼,成千上万的百姓自发的躬身回礼,就象田野上的麦浪被风吹动,波浪起伏。

苏东坡带着梅正清这些环州官吏,也全体出城相迎,几大碗烈酒喝得杨逸满脸通红,张口一吐,便是豪气干云!

清娘带着白狼也来了,立于雪地中如一朵婉丽清扬的风荷!

杨逸不顾她挣扎,一把将她抱上自己的战马,杨逸牵马而行,清娘坐在马上显得窘迫不安;杨逸身上还挂着姑娘们戴上来红色花绸,马上也是,这一幕,倒象是新郎官牵马接新娘子过门似的。满城百姓再次发出一阵阵善意的笑声。

清娘羞得满脸滚烫,螓首都低到了胸脯上,心里却渗上丝丝的甜蜜!不时悄悄地瞟杨逸一眼,眸光如秋水横卧!

当夜,环州西大营烹牛宰羊以为庆,城中那些酒坊自发送来大批酒水,杨逸一概先收下,过后再补偿。

苏东坡和一众文官也都来到营中,陈季常与大群城中士绅也都来相贺;杨逸是来者不拒,包括许多前来的普通百姓、州学里的师生,游学环州流连不去的农实秋等士子,全部放进营中,干脆来了个军民大联欢!

一堆堆篝火在校场上熊熊燃烧,逼人的热浪驱散了冬夜的寒气,那些参与这次奔袭战的士卒被围在中间,给大家讲述这场经典的骑兵突袭战例。

这场奔袭战违背了普通的军事常理,但也正因为它违背了常理,将八千人马置之死地而后生,才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战果,才成为经典!

士卒们每讲到紧张之处,听者无不凝神屏息,紧张得手指发白,讲到杨逸高喊“要生一起生,要死一起死”,然后奋身杀回敌阵时,许多人都是眼含热泪,胸中如压着块垒。

待讲到宋军以决死的勇气,冲溃数万夏军时,便会暴出一阵阵的欢呼声!

整个大营里欢呼声,惊叫声此起彼伏,严冬的寒潮被人们的热情驱散了!只剩下热火朝天的欢庆场面,军中伎人在火堆边踏歌而舞,琴瑟笙歌无休无止,成只的牛羊在火上烤熟后,执刀之人片片割下,分与大家,众人围在火堆边大碗喝酒,大块吃肉。

杨逸是这场突击战的发起者、执行者!更是受到众人热烈的追捧,溢美之词不绝于耳,军中众将、衙中官员、城内士绅,学中士子,无不纷纷上前敬酒;严格算来杨逸不是武将,他状元出身,为政为文无不令人佩服,如今在军事上也是成就斐然,也难怪无论是文官武将,皆推崇倍致了!

便是苏东坡也连灌了杨逸三杯,他须发萧萧,神情豪迈,放声朗笑不止,陈季常在旁边击碗高歌: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如霜,又何妨……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粗犷的嗓音抑扬顿挫,四周的士子都跟着高声和应,熊熊的火苗翻卷着,不及众人和应间汇聚起的热情高,大家且饮且歌,且歌且舞!

如此热烈的气氛,杨逸放开胸怀的喝,却急坏了前来照顾他的清娘。

见他被灌得摇摇晃晃,还豪气干云的酒来杯干,清娘忍不住悄悄扯了扯他的衣袖,轻声劝道:“杨大哥!你别喝那么多了,酒多伤身,你听人家的,少喝一点嘛!晴儿姐姐让人家来看住你的,等下……”

杨逸吐出满口酒气,哈哈大笑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清娘啊!大……大锅我今天高兴,你就让我喝个痛快吧!”

清娘还想再劝,陈季常这时已经朗笑着说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杨使君此言大善!既如此,就请杨使君对酒高歌一曲如何?”

陈季常喊完,四周无论是士子还是兵将,都跟着大声叫好,声浪如潮!

“好!且听我歌来!”杨逸酒酣耳热,这等热烈的气氛之下,他也是豪情万丈!

呯!他再拍开一坛烈酒,举坛鲸饮一翻,然后随手将酒坛往火堆一扔,摇摇晃晃地站起来大喝道:“剑来!”

醉眼朦胧间,他也没看清是谁把剑塞到他手里,抄过长剑向前徐行数步,霍然拔剑,左手二指一抹剑身,大袖挥动,剑光飞舞间只听他放声高歌: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光这满带铿锵之声的两句,就赢得了喝彩如潮,满营的人围了过来,看他舞剑狂歌;“咚!”的一声鼓响,却是苏东坡不顾规矩,亲自击响军中大鼓,豪笑着为杨逸助阵。

满营军民的情绪被彻底激发了出来,杨逸高唱一句,他们就跟着唱一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杨逸舞剑没有太多的套路,但带着醉意纵横捭阖,自有一翻豪迈旷放,只听狂歌再起: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最是那些士子,听完这首破阵子上阙,激动得弹冠而起,高声和唱,跟着无羁的乱舞起来;就连一直担心着杨逸的清娘,也是两眼直冒小星星,她对杨逸本就有着一种盲目的崇拜,这会早忘乎所以了!

苏东坡的鼓声渐急,仿如秋日沙场上点兵时的鼓声,杨逸右脚回旋间扫起一片雪花飘洒不定,剑光随雪花划过,晃头再度狂歌: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弹剑笑此生!

“好!好个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苏东坡满脸酒红,双拳猛击战鼓,放声畅笑不止,他本是豪迈性情,这等场面最能激起他的热情,须发飞扬间,浑不象六十老翁!

杨逸收剑,而满营的高歌声却不止,你甚至再分不清是谁在舞剑狂歌,因为所有人早以乱舞不止,有些喝多的,倒在地上仍高唱个不停。

满营军民围在一个个火堆前,踏歌而舞,彻底变成了一场无拘无束的狂欢,北风吹不透,夜寒侵不入;杨逸牵着清娘的手,也加入到了踏歌的行列,而牵着清娘另一只手的却是农实秋!

杨逸醉眼朦胧,没看到农实秋都快乐疯了;

不管别人如何,农实秋这厮终于有机会一牵心中女神的手了,或许心里不敢有什么非分之想,但胸中快乐和满足怎么也抑制不住,唱得嗓子都哑了,他还在干嚎着!

大营中的狂欢传到城里,无数的百姓争相来看,很快整个环州城都变成一片欢笑的海洋。

地无分南北,年不分老幼……呃!反正就是全城狂欢!

一年来,环州取得了一场场大捷,百姓的生活一天好比一天,人们这种欢庆的心情早以压抑了许久;今夜无意间被触发,顿时一发不可收拾,就连青楼里的姑娘都纷纷拿出乐器,临窗演奏,当街而舞。

一盏盏灯临门挂起,一阵阵爆竹声,一片片笙歌唱!一条条彩袖凌空舞,一夜欢歌上夜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