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武侠世界大冒险 > 第501章 武林传说!(本卷终!)

武侠世界大冒险 第501章 武林传说!(本卷终!)

作者:五方行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8:47 来源:笔趣阁

西夏,大理,吐蕃等域外诸国都受到魔宗势力的波及,时至如今,非但是大宋,连域外诸国也感受到了这个江湖史上前古未有的庞大武林组织所带来的威胁。

王动无声无息消失在了青城山,在山上的这段时日,他已经将该传的都传下去了,一切只等着数十年后,又或者数百年后来收割果实了。

王动再次化身为魔宗之主,这一次他并没有发动魔宗势力,而是只身一人踏遍诸国,深入各国皇城之中,视所谓的皇城禁宫如无物。

他只是与各国国主做了一次深入的交谈,据说没过多久,各国的禁宫侍卫首领相继被罢免。

大宋皇宫之内,宁心殿是皇帝寝宫之一,但是自魔宗现世,一统江湖以来,哲宗赵煦已有很多日子无法宁心安神了。

身为一代帝王,高踞金阙之上,俯视苍生,他随手一道旨意就有决定成千上万人身家性命的力量,这就是皇权的至高无上,但是现在他首次感受到了江湖武林的力量。

那是另一种极致力量的体现。

帝王的力量来源于皇权,一旦王朝衰颓,至高无上的权威立即就会大幅度衰减,而到了王朝末年,更是荡然无存,但是武人的力量不同,他们的力量来源于自身,不会因外界因素的改变而发生转移。

以往赵煦并没有将江湖武林放在眼里,因为江湖人哪怕将武功练得再高,也终究挡不住千军万马。他一道诏令就能招来无数所谓的武林高手在麾下效命。可是。现在这个局面改变了。

一想到前不久那个浑身透着诡异,阴冷气息的人,旁若无人的走进皇宫,悠悠然的站在他的面前,又在无数大内禁卫包围中从容离去,赵煦就觉得浑身冰凉,即使置身重重禁卫保护下,他也感觉不到丝毫安全。

赵煦也是第一次知道世上竟有如此可怕的人物。

武林中人并非不能对抗千军万马。只是以前的武人都不够强,而现在的魔宗之主,正是一位震古烁今的绝代高手,即使只身之力也能令千军辟易,纵横来去,肆无忌惮。

纵然他手上没有掌控着魔宗这个庞然大物一般的江湖组织,靠着他一个人依然是天下无敌的强者,只要他愿意,也同样能令天下缟素,血流成河。

“侠以武犯禁。乱臣贼子,可恨。可恨!”赵煦咬牙切齿,恨恨的想着,只是想着想着,他渐渐迷糊起来,脑子变得极为的混乱,就像是喝了十斤烈酒的人,一片天旋地转的眩晕。

也不知过了多久,赵煦隐隐感觉到了一片光,他睁开了眼睛,却发现自己竟置身于一个清幽静谧的道观内,一位青衣道人盘坐于三清塑像前,手上把玩着一柄玉如意,这道人脸上就像是有重重雾气环绕,令他难以看清面目。

赵煦吃了一惊:“你是何人?”

“这里是青城山,陛下三次传旨,不是一直想要见我么?”

赵煦神色一动,立即道:“你就是太玄道人?”

“正是!”

赵煦确认了对方身份,倒是松了口气,但于此同时更是暗暗惊骇起来,他明明记得自己是在寝宫之内,怎会突然到了这道观之中,而且听对方道来,竟是巴蜀之地的青城山?

深吸了一口气,赵煦压抑住震惊的心情,说道:“真人召朕前来,不知有何用意?”

“我专程为消解陛下的烦恼而来!”

“哈哈哈!朕乃一国之主,秉持神器,又有何忧愁可说?”赵煦哈哈大笑,只是那青衣道人却不为所动,笑了片刻,赵煦就笑不出来了,叹了口气,沉声道:“是啊!正如真人所说,朕已为魔宗之事焦头烂额,若真人真能为朕去除这一烦恼,朕愿发民力以修青城山太玄道宫,奉真人为国师,昭告天下。”

“请陛下记住今日之言。”青衣道人点了点头,身形逐渐消散于无形。

“啊!”赵煦倏然惊醒过来,他抹了抹额头冷汗,怔神片刻,瞧了瞧四周,发现自己仍是在寝宫之内,不由得苦笑:“人言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看来魔宗之事已令我夜不能寐,就算是做梦也想要找到一个能为我解决此事的人!哎!”

他长叹了一口气,已无安寝的心思,正要下床走走,突觉右手触觉温润,赵煦微微一惊,抬眼看去,发现自己右手中竟躺着一方玉如意,碧意盈盈,与梦中那位青衣道人手中玉如意一模一样。

呆了片刻,赵煦握紧了玉如意,神色蓦地狂喜起来:“果然是仙人手段,好!有了这位太玄真人襄助,朕还有何顾虑?”

宁心殿顶上,王动看着夜空中一轮明月,身形倏地消失在月色下。

三日之后,一条劲爆的消息传遍天下,太玄道人强闯魔宗之内,连斩鸠摩智,段延庆,丁春秋等魔宗诸多高手,随之留下一封战帖,约战魔宗之主,七日之后,决战于东京汴河之上。

是日,天下轰动!

七天之后,无数武人尽皆汇聚大宋国都东京汴梁,昔日画舫楼船川流不息,莺莺燕燕歌舞不休的汴河之上,如今已被江湖人围得里外不通。

整个汴梁城都紧锣密鼓的戒严起来,一队队禁卫频繁调动,巡守着城内每一个角落,严密监控着城内所有武林中人,一旦有异动,就会有大军开拔,镇压一切惹是生非的江湖人。

汴河周遭更成了朝廷监控的重区,许多高踞庙堂的朝廷大员亲临现场,就连哲宗赵煦也不顾反对,换上了便服,在暗中无数禁卫的保护下,来到了现场观战。

西夏,吐蕃。大理等国中武林人士也是竞相出动。赶赴汴梁城内。各国朝廷也都派出了使者前来,他们都必须要将这一战最详细的资料带回去。

数位史官站在一座搭建的高台上,居高临下,将汴河风光一览无遗,他们是来记录这前所未有的一战的。

古往今来,这也是第一次有江湖中人的决战载入史册之中,但是却没有人对此有所疑问,就连最为顽固不化的儒生也是以沉默应对。因为以魔宗如今的声势,所有人都知道,这的确是可以改变天下格局的一战。

以个人之武力,改变天下格局,武林中最为厉害的高手,只身之力,匹敌千军万马,如果在几个月前,各国朝廷都会斥之以荒谬。

这一战早已轰动天下,也注定了将会名垂后世。纵然岁月流逝,眼前这些观战的人尽数化作了枯骨。王朝也已倾覆不在,这一战也依旧会为后人所津津乐道。

汴河两岸无数人翘首以待,静等着这一战的到来!

突然之间,奔流不息的汴河之中,一道巨大浪涛逆行而来,夹杂着阵阵如雷霆般的闷响,在汴河之下,就似有一头蛟龙肆意发泄着自己的力量,掀起了道道浪涛,巨大的波浪化作水墙,次第炸开!

然后所有人都听到了一声恍若来自于远古的嘶吼,这一声嘶吼令每一个人都感到战栗,打从心底最深处发出恐惧的感觉。

轰隆!

宽广的汴河水面上突然炸开了一个巨大的窟窿,一条白色匹练昂然仰头,仰天发出嘶嘶吼声,它是如此的美丽,又是如此的庞大,就像是只流传于神话之中的生物,突然降临于人世之间。

“白蛟!是太玄真人降服的那一头蛟龙!”众人感到战栗,恐惧,兴奋,惊怖……无数种复杂的情绪交织,但是在白蛟注视下,所有人都好像遍体被冻结,动弹不得。

“太玄何在,本座已至!”

就在这时,一个透着诡异阴邪,恍似隔着层层界域,自域外天魔世界内传出的声音响了起来。

那是一位身披黑袍,漆黑如墨,似笼罩着重重黑雾的人,他的身影就像是从天外飞来,突然之间就已降临到了汴河上,凌空一抓,气流咝咝窜动,化为一张冰冷之极的鬼脸面具。

这个人令在场所有人感到恐惧,正是此人,以一人之力一统武林,魔宗独尊!

“本人在此。”另一道柔和的声音响起。

下一刻!白蛟引空嘶吼,就在一刹那间,河面上无数道水墙炸开,升腾起一片片光幕,雾气与水汽萦绕之中,夹杂着白蛟惊天动地的嘶吼。

汴河两岸所有人都好像看到了在重重水墙之内有两道身影闪电般交手,又好像什么也没看见,只听见阵阵如同打雷一般的声音,震得十里之内嗡嗡作响,汴河两岸观战的人群中,许多人头晕目眩,摇摇欲坠,晕眩过去。

紧接着又是一声雷霆般的嘶吼,白蛟昂首一扬,似乎将一道黑影吞进了腹中。

云收雨歇!

如同被雷霆闪电轰击过的河面也迅速平息,道道水墙破碎,浪涛倒卷,重新汇入奔腾的河流中。

一位青衣道人站在白蛟昂扬十丈之高头颅上,俯视在场所有人,说道:“魔宗之主已被本座镇压进蛟腹之中,但却没办法将他杀死,或许数十年后,又或许更长时间,但至多不过两百年后就会脱困而出,重现人间!届时本座将不再出手,一切难关由你们自己渡过,所以诸位便请在这数十年又或者数百年时间里好生研究我所留下的法门吧,那是你们抗衡魔宗之主唯一的手段。”

汴河两河都安静了下来,有人似乎在说:“人怎么可能活到两百年后?”但迅速被人反驳,是啊!那位魔宗之主的手段岂是人力能为?

王动却再不言语,反手一挥,莹莹光华闪动,呼吸之间,他已消失在了众人眼前,那头白蛟则是摇了摇脑袋,没进了汴河之中。

这一次王动将白蛟由书剑世界带入天龙世界,如今依旧将其留在天龙世界,等到下次有用之时再将它带走。

魔宗之主虽然被‘镇压’进了白蛟腹中,太玄道人也在众目睽睽之下飞升而去,但是江湖上风波却仍未停息。

失去了诸多高手,魔宗迅速土崩瓦解,各大派势力卷土重来,魔宗之主留下的八方魔碑被江湖武人竞相争夺,无人不想练就魔宗之主的盖世魔功,君临天下。

太玄真人曾经传授过武学的诸多武人,有的人毕生没有离开太玄宗,成为了太玄宗祖师之一,却也有更多的人走了出去,传法天下,授业传道!

自此之后太玄之道流传天下,道教一脉之中,也有了无数修行之士以太玄道弟子自居,后来更衍生出了玄清道,上景道,灵光道……等等诸多道脉。

赵煦也果然遵守诺言,发民夫数万重建太玄道宫,敬称太玄道人为国师,昭告天下!数年之后,又再次加封太玄道人为太玄至德真君。

到赵煦晚年之时,寻访仙道,希望再找到太玄道人足迹,这自然是徒劳无功,随之又再上一封号为“太玄紫极大帝”!

自哲宗赵煦之后,有宋一朝历代帝王中又有不少位钦慕道法之人,屡次为太玄道人加封尊号,致使太玄道在民间影响越来越大,又由于当时天下道脉,十之三四皆出自太玄一脉,又有天下道派出太玄之语,太玄真人也就此名列五大真人之一,与南华真人,冲虚真人列御寇,通玄真人,洞玄真人亢仓子并列!

史料记载:太玄真人,姓王名动,身世来历不详,亦不知何年得道,初时现身于大理,大破段氏,后传道于青城山,消弭魔劫!其开创有太玄道一脉,其承继者有清微道,上景道,玄清道,灵光道……等!宋哲宗赵煦加封尊号为太玄至德真君,又有太玄紫极大帝!宋徽宗上献尊号为玄元灵妙真君……辽国,西夏,吐蕃等域外诸国也有太玄大帝等尊号……

在道派之中,列居于五大真人之列,为道派祖师之一。

不过在民间流传之中,人们用的最多的还是‘太玄真人’一称,降服蛟龙,汴河之战亦是民间流传最广,最久的传说……。(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