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武侠世界大冒险 > 第499章 青城山下白素贞!

武侠世界大冒险 第499章 青城山下白素贞!

作者:五方行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8:47 来源:笔趣阁

(还差半个小时就是新的一周,预订新的一周推荐票,请投给我吧!当然是十二点后的,五方拜谢!)

……

即使爆发了萧峰父子和慕容博父子的撕逼大战,令魔宗临场损失了几大战力,这一场正魔大战的结局仍然没有了多少悬念。

究其原因,还是少林方丈玄慈的那一段丑闻严重动摇了军心,正道各大派势力本就人心不齐,只是在魔宗巨大的压力下,不得不暂时抱团取暖,谁知道作为众人魁首的少林自己立身不正,被魔宗抓住了把柄,更在正邪两方对峙中公开,这杀手锏一出,直接就瓦解了正道势力的合作基础。

所有人都会去想,你玄慈表面看起来慈悲为怀,背地里却是男盗女娼,假仁假义,我等凭什么要听你这伪君子的命令?

正道势力互相掣肘,无法形成集中兵力对抗魔宗,一日之间,江湖格局就这般改变了!

少室山一役后,正道势力彻底崩溃,各大派损失惨重,只留下众多散兵游勇流窜江湖之中,昔日香火鼎盛,四海敬仰的天下第一大派,禅宗祖庭少林寺直接被魔宗攻破,就连寺院也被化作魔巢,成为了魔宗行宫之一。

诸多溃败的少林僧人失去了屈身之所,不得不隐姓埋名,散落八方,投靠天下各地的寺庙!

只可惜玄慈对少林名声败坏太狠了,有成千上万受害者为证,又有魔宗暗地里推波助澜。一传十。十传百。百传万……短短时日内,明明是叶二娘残害成千上万婴孩,就变成了少林寺勾结叶二娘残杀无数婴孩,江湖市井之间,流传得沸沸扬扬,少林寺千载积累的盛名,虽未必说顷刻间烟消云散,起码也崩塌了七八成。

甚至有些地方一旦发现少林僧人。就会出现人人喊打的局面,连许多寺庙都不敢收留这些僧人,唯恐遭受了池鱼之殃。

江湖武林千年未有的大格局就这样出现了!

自武学诞生之日起,虽不乏秉持仁义之道,行侠仗义的侠客,然而武学终归是搏杀之技,武功练得越高,越是不受束缚,武林高手一旦为恶世间,也非朝廷的捕快所能对付的。因而才有侠以武犯禁之说!

朝廷与江湖,泾渭分明。不过对于朝廷而言,江湖虽然是一根刺,但也并非不能容忍,只因武林中人虽然目无法纪,动则行刀闹市,杀人乱法,但终究只是小患,武林之中,山头林立,各大派互不统属,明争暗斗,正邪双方互不相容,这也给了朝廷制衡的余地,只要无法形成统一,纵然有些损害朝廷的权威,但却难以危及朝廷统治自身。

但现在这各派相争,正邪敌对的格局被彻底改变了。

魔宗以风卷残云之势席卷天下武林,放眼江湖,已是无人能制,纵然还有些残兵溃将暗地里收拢势力对抗魔宗,但到了这种时候,也根本形成不了多大威胁!

魔宗受不到威胁,朝廷就受到威胁了!

武林一统,江湖归一!

一个整合了整个江湖力量,汇聚了无数武林中人的庞大组织,这是一股什么样的力量?

放眼天下,又有谁不对这股力量忌惮万分!

倘若那位魔宗之主怀有异心,登高一呼,恐怕顷刻之间就能令天下缟素,血流成河。

这绝非只是揣测,因为就在近段时间,已有魔宗之人吼出‘四海千山,八方**,唯我魔宗,武林称王’的口号。

武林称王?这还了得!

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那位魔宗之主却敢自号为武林中的王,难道还想与当今天子平起平坐不成?

朝廷中的各位大佬坐不住了,就连刚刚亲政,掌管大权的宋哲宗赵煦也坐不住了。

朝廷一方势力慌忙密集的调派探子,打探魔宗的消息,企图获得魔宗之主以及各大统领更多的信息。

等到获知魔宗之中一位统领竟然是吐蕃国师,大轮明王鸠摩智时,整个大宋朝廷再无一人把这件事当成玩笑了。

所有人都开始怀疑魔宗是不是与吐蕃人勾结,企图对大宋不利,甚至有祸乱天下,颠覆朝廷的祸心。

除了密集的调派探子,朝廷之中大内高手更是频频出动,这些大内高手也多是出身武林门派,一面联络正道残存抵抗势力,一面向魔宗渗透。

朝廷的动作远不止于此,甚至还派遣出了钦差巡查,威逼利诱,企图将魔宗收归己用,当然,魔宗对于朝廷的异动也是知根知底,毕竟,武林中人打探起情报来,多的是隐秘的手段,据最新的情报显示,朝廷甚至已有大军调派的举动,只要魔宗稍微露出反意,就会派出大军以雷霆之势清剿围杀。

别看宋廷对于辽国处于弱势,但对于这种草莽势力却是绝不手软的,而且近来辽国也正因楚王与王叔叛乱陷入大乱之中,宋廷恰好可趁着这个时机,解决国中祸患。

由于没有萧峰横插一手,帮助辽国国主耶律洪基稳定叛乱的缘故,辽国如今的发展却是完全走上了一条陌路。

在魔宗之内待了一段时日,王动立下八方魔碑,在碑上记载下他推演而出的诸多残缺功法,而后来到了巴蜀之地。

当今之世,蜀中武林式微,青城派掌门司马卫就已称得上蜀地罕见的高手了,而他在慕容博手中却未必走得过一招,也正是因蜀地武学式微,反而没有参与进正邪交战之中。

青城派乃蜀地数一数二的名门,当地豪绅,士族若是要保镖,护院等等,几乎都要从青城弟子中选取,甚至不乏将自家子弟送入青城学艺,然而,近段时日,蜀中豪族们惊骇的发现,青城派消失了!

确切的说,应该是被取代了,原来的青城派,如今已经变成了太玄宗,据说宗内住进了一位得道高人,就连司马卫也奉若神明,甘愿将青城派基业拱手献上。

除了青城派变成了太玄宗这个消息引得蜀中豪族竞相谈论外,近来蜀地也是怪事频发,许多人都目睹到了一头蛟龙出没山河之间,据说此蛟通体莹白,宛如白玉铸就,吞云吐雾,飞天遁地,无所不能!

此头白蛟来去如风,迅疾似电,出没于各地,引得人心惶惶。最初之时还有士子斥之为荒谬无稽之谈,但等到后来白蛟现身愈发频繁,无数人亲眼目睹,言之凿凿,便再也没人认为是空穴来风了。

市井之中也是流言四起,无数人竞相议论,说那白蛟乃是青城山中一头修炼千年的白蟒化形,凶性未泯。

流言传播极快,一时间蜀中各地惊惶不安,已严重影响到了治理,蜀中县令不得不发布悬赏,召集勇武之士,铲除恶蛟,结果都是无功而返,反而因有数次与白蛟正面相逢,白蛟虽未发出攻击,已有不少‘勇士’吓破了胆子。

又一日,那头白蛟突然现身长江之中,在江上掀起惊涛骇浪,它随意一声咆哮就能震动数十里,尾巴轻轻一动,江面上就有巨浪崩腾,如此可怕的场面,骇得两岸不宁,渔人不敢下河打渔,商船旅客也不敢渡水。

也就在这时,一位青衣道人踏水凌波,凌空虚渡而来,涛浪翻滚之中,降服白蛟!事后,所有人才知道那位道人正是太玄宗内的神秘练气士。

自这一日起,太玄道人渡水而来,降服蛟龙的故事开始流传蜀中各地,各地纷纷将其载入异志录中,大书特书,后人见之以为惊奇,甚至还演化出各种戏曲,就连那头被太玄道人降服的白蛟也曾被演化为‘白素贞’,虚构出一段段精彩故事!

当然这是后话了,而蜀中县令得知此事后,大为惊叹,当即上报奏章于朝廷。

宋廷历代皇帝本就心慕道教,将长生的心愿寄予道法之中,对于道教高人也是不吝封赏,甚至有几位皇帝自封道号,而此时宋哲宗赵煦正为魔宗之事焦头烂额,得知蜀地现异人,神通广大,有降服蛟龙之能,他为此振奋异常,一是想要向那位神秘练气士请教长生之术,二是得知此人神通广大,也有借助此人之力荡平魔宗的意思。

赵煦难捺激动之情,当日便发下旨意,派遣使者携着圣旨朝蜀地赶来。(未完待续。。)

ps: 天龙卷加快进度,这一卷争取再用两章搞定,可惜还是不能在第500章搞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