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道缘儒仙 > 第四章 坚心苦志慕黄庭,朝夕殷勤寻仙迹

道缘儒仙 第四章 坚心苦志慕黄庭,朝夕殷勤寻仙迹

作者:鬼雨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1:42 来源:笔趣阁

叶昊天又回到了华山。王老汉的家跟走时几乎一样,只是添了两间草房,几个人的脸上堆满了笑容。

看到叶昊天,一家人全都围了上来,七嘴八舌说个不停。

“卖掉两块玉,一块在长安,一块在洛阳,总共卖了五万两银子。”王小石抢着道,忙着给叶昊天看银票。

“天哪,这么多银子可怎么花?”王老汉的双手不知道往哪里放。

叶昊天望着众人道:“你们想不想搬到长安去?”

几个年轻人都说好,王老汉却有些犹豫不定。最后还是王小石道:“爹,到城里以后,你就可以天天享清福了。” 于是事情就这么决定了。

第二天,众人到了百里之外的长安。

虽然没有了盛唐的繁华,长安依旧是大都市。人口近百万,行商数万人。长安最繁华的地方位于朱雀大街,街上车水马龙,行人熙熙攘攘,川流不息。两旁商店林立,卖玉器的店铺竟然有十余家。

快走到街尾的时候,叶昊天忽然看到一张店面出让的告示,走上前去询问,一个五十余岁的生意人出来回话:“先生,我这里店面宽敞,位置不差,您是否有意要买?”

叶昊天点点头道:“我想先看一下。”

那人领着他里外察看,一边走一边介绍:“这里原来是张工部的府地,张家三年前没落了,我花十万两银子买下此宅。如果你想要可以便宜点,九万五千两。”

叶昊天仔细看了看,发现店面有七八间,只能算中等大小,后面的院落却很大,前后有五进房子,加起来不下百间,院内甚至还有片不小的空地。房子大概建了十几年,还不算旧。

他感觉不错,于是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当天便买了下来。

随后,他又画出图形让王万石找人翻修店面,同时亲自在院子东南角的空地挖了个大坑和一个小坑,两坑之间用地道连接起来,地道的出口位于一间卧房之内。然后用青石板封顶,上面掩以泥土,成了一大一小两个地窖。

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叶昊天一个人回到王老汉华山脚下的家,试着将所有玉石全部装进乾坤锦囊里。乾坤锦囊真的是仙家神器,装了那么多东西竟然没有胀大几分,重量也只是增加了一点点。

回到新宅,他从乾坤锦囊里取出玉石,堆放在比较大的地窖中,只在外面较小的地窖中放了十来块,然后亲自掩饰好大小两个地窖之间的门户。 来到地道出口,他又运起功力画了道灵符,灵符直印在门上。

随后,他根据鬼谷子传下的阵法,在藏玉的地方摆了一个数十丈大的“断虎禁狼万灾消融天清大阵”。

大阵摆好,周围十余间房屋都凭空消失了。

王家眼看玉石一夕之间就从华山搬到了长安,又领教了大阵的种种奇妙之处,都将他看成了仙人。

王小石羡慕不已,忍不住道:“我想跟您学仙法,先生能不能传我两手?”。

叶昊天“呵呵”笑道:“什么仙法?雕虫小技,不值一提!”

略一沉吟,他将剩下的两片千年灵芝取出一片,泡入酒中,让众人喝下。

盏茶功夫过后,众人都觉得神清气爽,飘飘yù仙,王老汉灰白的头发竟然变黑了。

收获最大的还是王小石,他因为曾经学过两年功夫,竟然觉得丹田如火,似乎凭空增长了十余年的功力。他心里激动不已,忍不住跑到院子里大呼小叫。

叶昊天也替众人高兴,随后又传了王老汉一套延年益寿的功法,教了王小石一套静坐练气的功夫,嘱咐他子午两时勤加锻炼,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妙处。

众人对叶昊天千恩万谢:“多谢先生。您是我们的师傅!”

叶昊天连忙摆手,说道:“开店不容易,接下来要辛苦大家了!人心险恶,请大家千万小心。”他知道这些都是老实人,因此不得不替他们考虑周详,想了想道:“小石,你明天带足银票,去华清武馆找几个高手,请他们保护玉店。”

“这,用得着吗?”王小石有些不以为然。

“用得着!”叶昊天郑重其事地道。

“蓝玉馆”, 长安赫赫有名的玉器作坊内,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在聚jīng会神地雕刻,周围有十几个年轻人全神贯注地看着。不久一个惟妙惟肖的玉凤凰雕刻完成,技术好得没得说,可惜的是玉材不够好,所以不能算是无瑕的上品,连那老人也惋惜地叹了一口气。

一个玉树临风的年轻人悄悄走进来,将一块尺许见方的玉石轻轻放在桌上。

众人一下子看直了眼。老人把玉石翻来覆去地察看,深深叹一口气,说道:“我雕了一辈子玉,从没见过这么好的玉石,可惜啊!如此美玉方不负我!”然后抬起头来看着年轻人。

年轻人笑了笑,说道:“这块玉石送给老先生,我家里还有几块这样的玉石,不知先生能否移驾一观?”

老人知道玉石的价值,激动得双手颤抖,毫不犹豫地答应道:“只有这样的玉石,才能雕出传世之作!好说,我跟你去!”于是带着几个徒弟往外走。

一行人七拐八折来到王家新宅。

年轻人搬出五块同样的玉石请众人观看,然后道:“敝人姓叶,想请老先生来这里雕刻玉石,年奉白银十万两,不知先生意下如何?您的徒弟都可以来,年薪一万。”

老人跟徒弟们对望一眼,旋即点了点头。毕竟这样的年俸实在是太高了。

叶昊天心中明白,对于老人这样高明的工匠,更有吸引力的可能还是那些绝佳的玉材。

当天“蓝玉王”跟徒弟回去收拾工具,准备明天就来开工。

午后,王小石回来了,带着四五个彪形大汉,太阳穴鼓鼓的,一看就是外家横练的高手。叶昊天随便问了几句,觉得还可以。这些人对付修真人不行,吓唬几个毛贼还是绰绰有余的。

晚上,叶昊天用心琢磨鬼谷子的奇门阵法,感觉越琢磨越有趣。

夜半子时,他继续修炼元神出窍的功夫,试着让元婴抽出自己的宝剑,宝剑虽然抽出来了,元婴却显得非常吃力,一套青城剑法竟然花了一个时辰。不过这已经令他非常满意了。

三天以后,玉店正式开张。叶昊天给玉店取名“蓝田玉王”,跟雕玉师傅的名字很相似。

这一天早上,蓝玉王正在和几个徒弟兴高采烈地探讨。

“师傅,我看这玉雕刻成龙凤呈祥比较好!”一个年轻人叫道。

“我看不如雕个花瓶。”另外一人插口说道。

正在蓝玉王沉吟不语的时候,忽听有人道:“还是雕个玉观音比较好。”

众人回头一看才知是店主到了,当下连忙见礼。

一个年青人问道:“何以要雕玉观音呢?”

叶昊天解释道:“听说当今圣上崇拜佛法,甚至册封了几位国师,常年贡在宫里。我在想,如果刻成观音,或者如来佛像,可以卖个好价钱,说不定会被达官贵人买去,甚至献给大内。”

众人一致点头。

蓝玉王手捋胡须道:“有些道理。待我好好构思一下,争取制成传世之作。这么好的玉材,可不能糟蹋了!”

叶昊天笑道:“师傅想好了大胆下手便是,玉材是不缺的,这块刻坏了再换一块。”

蓝玉王摇摇头,轻哼一声道:“我自号玉王,岂能做那种暴殄天物的事?”言下之意还有:“你虽然是店主,雕玉方面却要尊重我这个师傅。”说着不再理叶昊天,径自取来纸笔绘画草样。

叶昊天见他画了半天都不成,改来改去都不满意,当下微笑道:“我想起一个图样,或许可以试试。要不然让我画出来,请蓝师傅参详参详?”

蓝玉王正在苦思冥想之际,闻言心中不耐,将笔一丢,口中淡淡地道:“你来画!”

叶昊天也不在意他说话的口气,回想自己曾经看过的上百万卷古书,里面包括的各种佛画拓本,提起笔来信手画出一幅幅图画,每一张都jīng美绝伦,匠心独具。一个时辰画了十几幅,看得众人目瞪口呆,一个个佩服得五体投地。

蓝玉王也肃然起敬,赞叹不已:“不单构思jīng妙,先生的画工也是一绝!徒弟们,将这些图好好珍藏起来!回头慢慢琢磨!”

叶昊天微笑着退了出去。

他在长安又住了几天,眼看玉店生意兴隆,rì进白银数万两,一切走上正轨。他决定离开这里,遍访名山大川,尽快提高自己的功力,同时设法多找些仙家宝物。

※※※

长安向南五十里,便是素有“仙都”、 “天下第一福地”美称的终南山。终南山西起武功,东至蓝田,千峰叠翠,景sè幽美。

一进终南山,首先看到的是楼观台。楼观台不是一个简单的楼台。据传周康王时,天文星象学家尹喜为函谷关关令,于终南山中结草为楼,每rì登草楼观星望气。一rì忽见紫气东来,吉星西行,知道必有圣人经过此关,于是守候关中。不久一位老者身披五彩云衣,骑青牛而至,原来是老子西游入秦。尹喜忙把老子请到楼观,执弟子礼,请其讲经著书。老子在楼南的高岗上为尹喜讲授《道德经》五千言,然后飘然而去。

自尹喜草创楼观后,历朝于终南山皆有所修建。秦始皇曾在楼观之南筑庙祭老子,汉武帝则于楼观之北建老子祠。进入唐代,因唐宗室认道教始祖老子为圣祖,在终南山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宗圣宮。宗圣宮的墙壁上刻着王维的一首诗:“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yīn晴众壑殊。yù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叶昊天一边体味着诗词描绘的悠闲清雅,一边在楼观台附近穿来走去。

沿着山道上行,不久看到多片楼观,其中有重阳成道宮、遇仙观、通仙万寿宫、集仙观、太一观、玉华观、白鹿观等,大都敞开大门任人进香,也可以随意游览。 叶昊天看上去像个出游的仕子,每到一处道观都要进香观礼,留下不菲的香火银子,因而受到的待遇也是不俗。

后来他离开大路,向人迹罕至、风景优美的地方行走。

山上药材很多,上佳的黄杞、白术、地黄、当归应有尽有。

在山后不见阳光的悬崖峭壁上,他甚至找到了几株生长千年的黄jīng,那可是大补元yīn的圣品,如果能跟人参相配,对于修炼元神有着莫大的好处。

他锲而不舍地继续寻找,希望能找到好的山参,然而走了许多地方也没有找到,只是又找到了一些黄柏,贝母,川芎,红花,这些都是炼丹所需的药材,所以每样摘取了一些,放在乾坤锦囊里。

此外他还发现了几把古剑,以及一些记载了终南道士修炼功法的玉简,略微查看了一下,虽然有些价值,但都不是稀世之珍。在一个被人盗过的古墓边,他甚至捡到一卷诗词,开篇就是李白的《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后面则附着不少诗篇,饶是他读书破万卷,也没有见过那么美的诗文,当即如获至宝,珍藏起来。

走到离重阳万寿宫两三里的一个树林里,他胸前的通灵宝玉忽然变得很热。定睛看去,面前有几排松柏,排列成行,跟周围的杂乱无章截然不同。众多的苍松翠柏中间,有一棵参天古木,高十余丈,树干都已经开裂了,树冠却依然苍翠如盖,生机不绝。树下落满了针叶松果。

叶昊天找了半天,最后确定宝物位于树前五尺的地方。他取出宝剑小心挖掘,结果在三尺之下挖到一个石棺,棺上刻着几个字:“祖师遗物,备份于此,后世有缘,兴我全真。长chūn真人题。”原来是丹道大家丘处机为防止全真教道统失传留下的东西。打开棺盖,里面只有一个尺许大的玉盒,盒内有一卷羊皮纸,密密麻麻写满了蚂蚁一样的小字,首页题着《北宗五祖丹诀》。

叶昊天先大致浏览了一下,发现上面记载着北宗道家的练功方法,内容很详细,比《道藏总览》详细得多。北宗五祖是指东华少阳、钟离正阳、吕岩纯阳、刘海蟾和王重阳等五位真人,该派追求“全真而仙”,其修炼以清净为主,即以“识心见xìng”为首要,以炼心炼已为基础,同时不废jīng气的修炼,是故王重阳以后称为“全真教”。

他一边走一边研读丹诀:“有形皆坏,天地亦属幻躯,元会尽而终,只有一点阳光,超乎劫数之外,在人身中为xìng海,即元神也……金丹之秘,在于一xìng一命而已。xìng者,天也,常潜于顶。命者,地也,常潜于脐……”他一边研究,一边叹服不已。这些经文的价值无法衡量,对于他正在修炼的元神出窍尤其重要。

来到重阳万寿宫,他烧了几炷香,然后在公德箱里放了十两银子。

旁边的小道士见了,不觉眼睛一亮,赶紧请他到内间喝茶。

叶昊天摸出一片山上寻到的玉简递过去,笑道:“小师傅,我拣到这块玉,上面刻了些字迹,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小道士接了过去,刚看了一眼就惊呼起来,然后跳着跑了出去,不一会,一个白发苍苍的老道走进来,对着小道士喝道:“换香茗,将我珍藏多年的极品临海蟠毫拿来。”然后来到叶昊天身前深深一礼。

叶昊天急忙还礼。

老道摸着玉简道:“这是我派第六代掌门尹志平师祖的遗物,不知施主是如何发现的。”

叶昊天答道:“偶然所见,觉得有趣,就留了下来。既然师傅觉得有用,就请留着吧。”

“多谢了!”老道将玉简小心翼翼地捧在手里端详着。

叶昊天环顾四周,问道:“我见附近道观大多年久失修,不知是怎么了?”

老道长叹一声:“想当年,重阳真人创教以后,经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达到鼎盛,那时金王朝行将灭亡,南宋十分孱弱,唯有蒙古力量方兴未艾,丘祖师却金使,谢宋聘,以七十三岁高龄,甘冒风沙大雪之苦,率十八随行弟子,万里跋涉,抵达西域大雪山成吉思汗军营。成吉思汗亲自三召并作长谈。丘祖师对其所问为治之方及长生久视之道,皆做了仔细的回答。深得成吉思汗的礼敬,尊其为‘神仙’,令他‘掌管天下出家人’,并赦免全真门下道士的差役赋税。此后我派建宫观,收门徒,玄风大振,四方翕然,道俗景仰,学徒云集。然而好景不长,后来因影响过大引起元庭猜忌。佛、道相争,朝廷袒佛贬道,因此自第七代掌教张志敬以后便rì渐衰落。如今更是宫观衰败,道经失散,道统失传,修真越来越难了。”说完不住叹息。

叶昊天看他好可怜,想将邱处机留下的经文还给万寿宫,于是道:“师傅,我以前广览群书,曾经见过一段经文,似乎与全真教有关,我背诵出来,请您看看是否有用。”

“是吗?”老道随口答应着,并未将他说的话放在心上。

叶昊天微微一笑,开始从头背诵刚刚看过的《北宗五祖丹诀》:“一根一蒂,天地之元也,祖也……顶中之xìng者,铅也,虎也,水也,金也……”

刚听这一句,老道就遽然而惊:“这,这是本派不传之秘!您从何处得来?”

叶昊天并不作答,只是滔滔不绝一路背诵下去。

老道越听越惊,双耳如闻雷鸣,心下狂跳不已, “真的是本派之秘啊!后面这些连我都没听说过!天呐,祖师有灵!祖师显圣了!”说着“扑通”跪在地上,顶礼膜拜起来。

叶昊天不敢受他大礼,赶紧上前搀扶。

老道不肯起来,口中哀求道:“求仙师说得慢点,让弟子写下来!这都是敝派宝典,无价之宝……”说着手忙脚乱去找纸笔。

待到纸笔拿来,叶昊天伸手接过,口中道:“还是我来写吧!”说着笔走龙蛇,文不加点,一挥而就,将丹诀描述的基础和中级部分都默写出来。 至于高级功法,他怕所传非人,所以有所保留,准备rì后考察人品再行传授。

老道手捧笔录双手颤抖,口中叫着:“多谢仙师!大恩大德,永世不忘!”

叶昊天摆摆手,转身往外走。

出得门来,却见万寿宫数十道士跪倒一片。

距终南山五里,有个太一镇。

叶昊天站在街上,看着来来往往宁静祥和的人们,觉得就像回到了自己的家里。他家就在岳麓山脚下,同样都是抬头望山,高耸入云,环顾四周,小镇温馨。

他在大街上走着,不久看到一个茶楼,于是迈步走了进去。茶楼内有个说书场,里面坐了四、五十人。一个说书先生在前台大鼓一敲,正待开讲。

叶昊天在后排找了个位子坐下,茶博士刚刚送上香茗,说书人就已经开始了:“却说大唐盛世,有一蒲州人姓吕名岩,字洞宾,三次进士科考未中,沮丧之极来到长安酒肆,遇到了正阳真人钟离权。真人见他有慧根,招他入终南山,请他喝绍先元和之酒,然后坐石谈玄,传授他《灵宝毕法》十二科。数年后吕洞宾得道成仙,飞升而去。”然后说书人进入正题“吕洞宾飞剑斩黄龙”。

故事讲得活灵活现,叶昊天也听得入了迷。良久鼓声一顿,故事结束了,众人方如梦初醒。

然后说书人托着盘子走过来请大家施舍银钱,同时取出一张告示,说镇上张员外的女儿近rì病倒,水米难进,夜梦连连,如见鬼物,延医无效,奄奄一息,谁有偏方救治,愿送纹银一千两。

众人议论纷纷,每人给几个铜板后离去。

叶昊天见说书人走过来,顺手递过去五两银子。

说书人惊讶地看了他一眼,连忙躬身谢个不停。

叶昊天见四周无人,问道:“不知张员外家住哪里?”

说书人上下打量他一眼,问道:“您是大夫?”

叶昊天摇头:“我这里有几个祛病安神的符咒,愿意前去一试。”

说书人听了,急忙收拾好道具领他前去。

叶昊天跟着说书人走了不久,来到一所大院前。

说书人上前敲门,说是请来了治病驱邪的法师。

不一会,一个五官端正神情焦虑的老员外走出来,一边走一边问:“法师在哪?” 待到见叶昊天如此年轻,不觉有些失望,不过转念一想,人不可貌相,或许这人真有本事呢?”于是忙请至大厅,吩咐下人奉茶。

待得坐定之后,他才问道:“先生来自哪座仙山?”

叶昊天躬身回答:“在下是青城弟子,学艺不jīng,会几手鬼符。听说贵府有人染恙,只想过来看看,未必便能奏功。”

听说是青城山出来的,老员外当即另眼相看,说道:“法师过谦了!小女重阳登高望秋,回来便染病不起,每夜三更如见鬼魅,屋内隐隐似有人声,推门却又不见。白天则不哭不闹,昏昏yù睡。”

“不知小姐重阳rì都到了何处?”

员外也不知道,急忙招来丫环询问。

一个十三四岁的小丫头跑出来,看了叶昊天一眼道:“我跟小姐只是在白云观附近转了转。”

“有没有进去烧香?”

小丫头摇摇头:“没有。”

“是否见过什么举止怪异的人?”

小丫头想了想,还是摇头:“那天登高赏秋的人很多,我没有留心。”

叶昊天点点头,暗思:“既然已有名医诊治,药石也试过了,想来不是寻常疾患,极似妖物缠身。”他顾及生病的是未出阁的女子,于是对张员外道:“且待夜半三更,待我仔细端详,看是何方妖孽。”

“要不要先设个祭坛?”

“不用,先看看再说。”

当天晚上,叶昊天坐在小姐绣房隔壁的房间里,身后是员外和一个家人。三个人静静地看着窗外。

等了好久,远处忽然传来“梆,梆,梆”打更的声音。

三更刚过,明亮的月光忽然暗淡下来,一阵冷风吹过,院子里树叶沙沙作响。

叶昊天暗道:“来了!”连忙取出yīn阳宝镜,运起功力向院子和小姐的房间照去。白光过处,只见一道黑影站在小姐的窗前,正想腾身穿窗而入,恰好被宝镜发出的光芒定住,一只脚高高抬起无法放下。

叶昊天纵身出屋,加强功力催动yīn阳宝镜,将院子照得一片光明,亮如白昼一般。

定睛看时,黑影原来是一个年过三旬的男子,书生打扮,面sè惨白,此时见形势不妙,急急想要逃走,然而却无法动弹分毫。

叶昊天厉喝一声:“何方妖孽,是何来历?还不报上名来!”

黑影尖叫道:“仙师饶命!仙师饶命!小的是被逼的,我也是不得已!”

“为何书生模样?”

黑影迟疑着答道:“小的……本是华yīn县的学子,因为上了一个道人的当,服食金丹致死,魂魄被妖道收进招魂幡,五十年不见天rì,夜里被妖道驱使,出来盗取元yīn,供妖道修炼。”

叶昊天听得恼火,勉强压抑着怒气道:“妖道何在?”

“他在山后的白云观,号称玄yīn真人。”

“妖道知道你来这里吗?”

“不知道,他从不问我何去何从,只是给我个玉瓶让我出来收取元yīn。每rì五更时分便念动咒语催我回去,若见玉瓶空空,他就把我整得死去活来。”说着,那人取出玉瓶给叶昊天看,口中哀求道:“仙师饶命啊!我是被逼的!”

叶昊天怒喝道:“读圣贤书,当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道理!阁下助纣为虐,岂不愧对圣人!”

那人低下了头,略显羞愧状。

叶昊天一道神符打出,将黑影化成云雾,同时喝道:“念你尚知廉耻,我帮你解了魔咒。速去yīn间报到,若是好好改造,还有投胎做人的机会!望你好自为之!”

云雾被一阵风吹得无影无踪,空中隐隐传来声音:“多谢法师……”

过了好久,站在窗内的张员外和家人才回过神来:“成了!法师驱走了妖孽!”

就在这时,屋内传来小姐低低的声音:“爹……”声音无力,但却清晰明白。员外心下狂喜,叫着:“女儿醒了,女儿醒了啊!”家人听见声音,纷纷进去看望。

张员外过了好半天才出来,对叶昊天千恩万谢道:“请去前庭奉茶,奉上纹银千两,望师傅笑纳!”

叶昊天跟他入厅叙话,却道:“银子就免了。助人向上,我辈当为。”

“不成!这银子您一定要收下!”

叶昊天推了几次推不掉,见老员外相貌慈祥,为人善良,忽然心中一动,道:“我有一件事,想请员外帮个忙。”

张员外不知道有什么事,反而有些迟疑,不敢当即答应。

叶昊天道:“我本是读书人,名叫李昊,自从父母亡故以后,长年漂泊在外,因为衣食无着,暂时伴作道人。刚才见了那书生的魂魄,我忽然兴起再度攻书求取功名的念头。不过,我的籍贯身分都已经丢失了。明年刚好是大比之年,我想从头参加科考,员外能不能为我作保,就说我是您的外甥,帮我报个名?”

张员外鼓掌道:“这是好事啊!正好明年犬子也要参加本县科考,你们可以认作兄弟,一起前去。”说完急忙去唤儿子,也不管是不是已经夜深人静。

时候不大进来个年轻人,生得眉清目秀,书生味十足。几句话交谈下来,叶昊天知道年轻人叫张成,今年十七岁。两人一见投缘,畅谈甚欢。一家人喜气洋洋,叶昊天也跟着高兴,就像回到了自己家里,找到了久违的欢乐。

正说得高兴的时候,天已经亮了。一夜未睡,大家都有些萎顿。

叶昊天让大家休息,自己要到白云观走一趟。

他徒步上山,一个时辰后来到白云观。白云观不大,外墙尚新,似乎是新近建成的。

“也不知玄*人功力如何,我现在该怎么办?进去?我能打得过他吗?退让?一味退让决不是办法!”迟疑片刻,他将心一横,手提宝剑走了进去。

观内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

“奇怪,诺大的白云观,竟然是空的!”

找了好大一阵,他在丹房里发现了一个暗门。推开暗门里面有一个密室。密室内燃着一盏油灯。在昏暗的灯光照耀下,勉强可以看见室内的东西。

放眼望去,密室的角落里,赫然摆放着一个红sè的棺木!

叶昊天大吃一惊,遽然退后两步:“仇人在此!苏家灭门的仇人竟然在这里!”

定睛看时,却发现棺木的颜sè比苏家灭门时所见淡得多,尺寸也小了些!

他心中惊异,生怕棺中有人,当即提聚功力飞身而上,一剑劈向棺材。

棺材断为两截,里面露出的是一堆金印珠宝!

翻开棺盖,里面赫然刻着几个大字:“三山五岳,僧道仙魔,九yīn功成,天下一统。”

他想起苏家灭门的惨状,忍不住一脚将棺木踢得粉碎,抖手将财物收入乾坤锦囊,一把火将白云观化为灰烬。

他在远处守望了一天,没有发现任何可疑人物,不禁感到有些遗憾:“唉!我太冲动了!要是留下白云观,或许是个很好的线索。”

虽然如此,他还是得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

“棺中人原来是九yīn教的!九yīn教势力不小啊!”

他清楚地记得苏家灭门的情景,孙仙屏身首异处,仅仅逃出元神,可见棺中人功力极高,可能还在师父青阳真人之上。

相比之下,他还要努力修炼,必须达到修道第三界,也就是仙人的境界,才有把握报仇雪恨。可是他目前的功力刚刚抵达真人界第二重,前面还有十六重天需要攀登,不知要修炼到何年何月!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叹了口气。

当叶昊天回到张家的时候,一家人正等得心焦。

他没有提棺木的事,只是道:“道人已经逃走了。”

众人心里都很不安:“哎呀,那可怎么办?”

叶昊天安慰大家不要紧张,然后让张员外请来说书先生,叮嘱他若是有人问起,就说小姐只是偶恙,现在已经药到病除了。

说书先生久经人世,自然晓得其中的利害,当下唯唯称是。

随后,叶昊天又在张府摆了个比长安王家更加复杂的大阵,差不多将一半的房间都包纳进去。他把穿行大阵的方法教给张成,告诉他这个大阵不惧鬼物,不惧刀兵水火,情况紧急时所有人员都可以躲在阵里。只要储藏足够的粮食,再凿一口水井,呆上一年半载都没有问题。

众人开始时狐疑不定,后来试了几次才相信了。

闲来无事,叶昊天找了个青铜炉鼎,放入人参、黄jīng、首乌、龟板、鹿茸、枸杞、磁石等,先以五雷天火化去杂质,再用三味真火慢慢锻炼,rì夜不休,七天以后,丹成百粒,大若龙眼,圆润晶莹,颜sè微黄。他心下有点可惜,这炉丹只能算上品,如果能sè呈纯白那就是极品了。

紧接着,他又取人参、黄杞、白术、甘草、芍药、灵芝等炼了一炉补中益气丹,这炉丹炼得很快,只用了一天时间就成了。丹形较小,sè呈黑sè,约有两百余粒。这是为炼气准备的,可以大补元气,对练武之人极为有益。

此后,他每晚都服下一颗补神丹,继续修炼元神。他的元婴又长大了不少,已经接近四尺高,看来百粒补神丹服完,元婴就可以长到等身大小。那时候就可以修炼“炼神还虚”的功夫了。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身怀通令宝玉,只有多走动,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机会。

十月的天气逐渐转凉,叶昊天又一次出发了,沿着官道一路向东行去,不久抵达洛阳,再往前便到了王屋山下。

王屋山号称“天下第一洞天”,主峰天坛高五千尺,相传乃轩辕黄帝设坛祭天之所,世称“擎天地柱”。轩辕黄帝于元年正月甲子在王屋山设坛祭天,统一华夏,三年后的八月十五rì又在王屋山重会西王母,欣赏了天女宋妙英的仙歌仙舞,品尝了西王母赐给的琼浆玉液,这时的轩辕黄帝已经功成名就,十分羡慕和向往天上的神仙生活,于是就在王屋山建立上访院,拜广成子为师,最后得道成仙。以后每年的八月十五rì,各路神仙、四方善士皆云集王屋山,这里的总仙宫便成为“五岳四渎、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神仙朝会之所”。今年的朝会已经结束了,但山上的道士却没有散尽。

鉴于山上修真人太多,叶昊天不愿将自己的真实面目暴露在众人眼里,于是早早地取出面具戴上。

一路行来,但见王屋山峰峦叠嶂,气壮势雄,宫观林立,泉瀑争流,树古石奇。 登临绝顶,山风吹来,衣袖飘飘,远望白云悠悠,黄河如带,绿树葱葱,风景如画,令人心旷神怡,豁然开朗。

天坛之顶有“老子炼丹池”。相传太上老君曾在此炼丹。

叶昊天围着炼丹池转了一圈,想找找老子炼的仙丹有没有漏下一颗两颗,可惜却没有任何发现。

当他走到离开丹池百余丈的地方,胸前的通灵宝玉却忽然热了起来。仔细辨认之下,他发现热源位于悬崖边一个深深的石缝中。他抽出宝剑运劲砍掉周围的石块,下面暴露出一个黑黝黝的东西。又砍了半天,挖出一个七尺大小的乌龟壳。

山顶上本有不少人,这时都赶过来围观。好多人见是一个龟壳,觉得没什么奇怪,看了一会儿就散开了。

叶昊天见四周人走光了,径自将龟壳扛在肩上,离开山顶行向荒僻之处。走了很久,来到一个空空荡荡的山谷里,在一个流水潺潺的小溪旁停了下来。

他先在周围摆了个简单的阵法,然后将龟壳在小溪中冲洗,又用宝剑刮掉上面的浮土和灰尘,最后摊在草地上查看。只见龟壳通体黝黑,中间却有一块巴掌大的地方sè呈银白,光洁如镜。

他在龟壳上用力敲打着,才敲几下,中间那块银白sè的龟甲忽然脱落下来。他心中惊奇,当下拣了些树枝在地上生火,把龟甲放在火上烧烤。片刻光景,龟甲隐隐放出蓝光,就像一面铜镜一样,

凑近前去观看,只见铜镜中雾气蒸腾,云雾缭绕,不知道里面有些什么。

他在先秦古书中不止一次地见到“百年灵龟,可以占卜”的说法。如此巨大的乌龟怕已活了上万年,而且出自老子炼丹池边,说不定它已经喝了圣水得道飞升了。所以这龟甲应该极其灵验。古人将龟甲在火上烧,可以通过裂纹的变化预知未来。他熟读万卷,对于卦象也有些研究。

“大概自己对占卜的研究还不到家, 如果那个救过自己一命的算命先生在,说不定就能明白了。”这样想着,眼前的龟镜忽然一变,现出那个老者的身形。老者正在一见屋子里推运罗盘,一边推运一边摇头,嘴里不知道嘟囔些什么。叶昊天想看看那是间什么房子。结果龟镜一转,已然来到房子外面,眼前好像是一座小庙,又像一个道观,没有门匾,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再站远一些,镜头一换,周围全是树林。那树很是新绿,不是北方的松柏,有点江南水乡的感觉。叶昊天还想追查下去,景象忽然变得十分模糊,然后就什么都看不见了。

低头一看,原来是火不足了。他又拣了些松枝加进去,然后努力去想苏家灭门的那天。不大一会儿,镜中景象又出现了。两个人抬着一个大红的棺木,走进苏家,在门里门外撒着药粉,一匹匹马,一个又一个的家人全都倒下了,最后是孙仙屏惨死的情景。

叶昊天拼命想看棺木内的情况,镜子来到棺木的上方,却看不见棺木里面,一团黄sè的烟雾笼罩着棺木。一回头来到大厅里,自己的父母和苏府全家人都倒在地上。他心里一痛,眼前一片模糊,所有景象都不见了。只留下风吹树梢,夕阳无语。火堆已经熄灭了,他忽然觉得一阵彻骨的寒冷。

好半天才回过神来,他把龟镜小心地放进乾坤锦囊,低头看见剩下的大块龟甲,于是抽出宝剑,想将龟甲砍成碎块,以便留着炼丹。正砍着,忽然一个淡黄的珠子掉在地上,拣起看时发现约有指甲大小,晶莹如玉,捏上去还软软的。

“龟髓丹!”他忽然记起古书中提到的灵药,激动得差点儿惊叫起来!这可是修炼元婴极为难得的东西,据说一颗能抵一甲子修行。他颤抖着双手仔细搜索,结果竟然找到了五颗。

正在兴奋之余,忽然听见一个刺耳的声音:“师兄,那人哪去了?”

叶昊天抬头一看,发现说话的是一个身着黄sè道袍的中年人,此刻正站在十丈开外。

“刚才还看见他朝这个方向走过来,怎么一眨眼就不见了?”另外一个神着紫sè道袍的人答道。

“依我说,刚才就应该把龟壳抢下来。你却不让!”黄袍人埋怨着。

“刚才四周人太多,一抢就引起别人的注意,太麻烦。”

“那龟壳到底有什么价值啊?”

紫袍道人摇摇头:“我也不清楚。不过千年神龟乃是宝物,尤其出现在老子炼丹池附近,想来价值不菲。”

叶昊天见两人近在咫尺却看不见自己,心中明白肯定是阵法起作用了,于是便默不作声静观其变。

过了一阵,就听紫袍人道:“真是奇怪!山下的兄弟传来消息,并未看见那人下山,怎么就找不到了呢?莫非附近有什么山洞不成?”

两个人站在那里四处观瞧,结果看了半天还是一无所获。

黄袍人搜累了,嘴里嘟囔道:“师兄,回去吧,这么辛苦地搜寻,用得着吗?我们九yīn教什么东西都不缺┄┄”话未说完忽然被打断。

紫衣人瞪他一眼,狞笑着道:“嗯?宫主怎么交待的?漏我教名者,死!”

叶昊天心中一动:“怎么又是九yīn教的爪牙?势力不小啊,羽翼竟然延伸到王屋山来了。 ”

黄袍人“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叫道:“师兄饶命,师兄饶命!”

紫衣人面sèyīn冷地看了他好大一会儿,“哼”了一声,抡起宝剑一剑砍掉了他的左臂,冷冷地道:“先给你留个记号!看你rì后还敢再犯!起来,别在这装死!你我分头去找,那人面sè灰黄,又扛着龟壳,极易辨认。”

黄袍人痛得眼泪都流了下来,一面伸指给自己止血,一面迈步离开。

叶昊天不清楚对方功力如何,更不知道周围有没有高手,所以决定放他们走路。

过了一会儿,他换了另外一付面sè发白的面具戴上,开始往山下走。走在路上,他发现每到一个关口都有两个人站在那里,眼睛一个劲盯着下山的人。

那些人只看了他一眼,见他相貌不对,不是自己要找的人,于是很快转过脸去。

回到山下,叶昊天十分兴奋地催马南下。当务之急,他需要找个僻静无人的地方服下龟髓丹。对于此种绝世珍品,很难判断服下之后会发生什么事。若是仰天长啸,抑或狂躁暴怒,不单会惊扰周围的百姓,还会引起修真人的注意,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他的运气不错,没过多久,还真的找到了一个无人的所在。

王屋山东南五百里,有一片黄河泛滥积淤而成的荒原,长八百里,宽两百余里,杂草丛生,了无人烟。由于沼泽遍布,普通人无法立足。仙佛之流也不愿去,他们只喜欢名山大川、洞天福地,哪里肯去那种泥淖污浊的地方?

叶昊天却决定到那里去修炼元神和仙剑。

他先在集市上寄托马匹,买了点心、饮水和衣服,又到附近的小山上用乾坤锦囊装了数万块山石,然后徒步走向大泽深处。他展开功力在草尖上掠过,不久来到大泽的中心地带,找了个地势略高的地方抛下巨石,搭起一个长宽数十丈的平台,又用石头和杂草极其仔细地摆了个四正四隅奇门九宫大阵,将平台全部隐去。

一切准备妥当,他取出玉心跌坐在上面,然后服下一粒龟髓丹,潜心修炼元神。一夜功夫,元婴长高了一尺有余,已经有五尺高了。 看来龟髓丹果然有效!

他饮了点清水,又服下一颗龟髓丹。这次练功的时间足有三天三夜。元婴又长高了一些,已经能够开口说话,声音怯怯有如童子。

服下第三颗龟髓丹的时候,他足足静坐了九天九夜,这次元婴终于长到等身大小,外表跟他一模一样,只是面sè更加白嫩。

此后他没再服丹,只是催动元婴演练青城剑法。又过半月光景,元婴终于可以放出飞剑,剑光如银,像一条银蛇在低空盘旋。又十天之后,元婴对飞剑的控制已经达到收发自如的地步。这时他的功力已经跃升到真人界第九重,恐怕比他师傅青阳真人的功力还高。由于药物的补助,加上他超凡的智慧,只是短短两年的时间,他的功力已经达到平常人修行的三百年,只差仈jiǔ步就可以达到仙人界了。

接下来要练的是元神与飞剑的融合以及本体的御剑飞行,那是实现白rì飞升的第一步。

他锲而不舍地练了好几天,一连失败了上百次,都没有一次成功。即使勉强将元婴附在飞剑上,也会很快分开,更别提整个人御剑飞行了。

看来凡事不能cāo之过急,遇到困难的时候,必须想想别的法子。

此时已是十二月中旬。一个人面对无人的荒野,孤孤单单修炼了数十天,他心里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孤寂,想要找个温馨的所在度过chūn节。

可是举世无亲的他该到哪里去呢?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