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把酒话桑麻 > 满月见闻

把酒话桑麻 满月见闻

作者:欣欣向荣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8:55 来源:笔趣阁

刘氏想给闺女做个隆重一些的满月酒,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小三做十二晌的时候,生了一件事,那一天刘氏的娘请了白仙姑来给小丫头看八字,刘氏本来是邻村的人家,虽是普通的庄家人,但是家里有三个哥哥,祖上有些田产,所以家道还算殷实,至少这十里八乡的,刘家算是有些名号的,更兼家里只得一个女儿,所以从小爹娘兄长甚爱。

可这刘氏到并不娇纵,一应家里地里的活计,都是一把好手,且长的也体面,身子也健壮,所以及笄以后,刘家门槛几乎给说亲的媒婆踏破了,可是这个刘氏做闺女时,虽然性子温柔随和,但是却是个极有主意的,而且看惯了三个哥哥的粗壮威武,更喜欢戏文里的斯文书生,当然这个心思,姑娘家是断断说不出口的,只是对来求亲的都不应就是了。

一开始当娘的还不理会,可是过了两年,就有些着急了,只能悄悄的到了闺女的屋子里,去问个明白话,刘氏见娘来问,也只能支支吾吾的说喜欢读过书的,刘氏的娘倒是一愣,想着自家虽然过得算不错,可是毕竟是个庄户人家,读书人,即使贫寒,也自是清高的,估计是看不上自家,不免有些为难。

可巧,转天邻村张家庄的媒婆就来了,给秀才张云卿说亲,张云卿虽是个书香门第,却早已没落了,如今既无父无母也没有什么田产,还有一个幼弟需要照顾,实在不能算是个好人家,可是到底是个读书人,估计不是这样贫寒,也不会想娶个乡下的姑娘,刘氏的娘讨度的一会儿,就回来问自己的闺女,这刘氏一听就同意了,她娘劝她说,那张云卿虽是个读贫寒,你嫁过去有的苦吃,刘氏却不怕,硬是拗着爹娘兄长,应了这门亲事。

刘家的家风朴实,三个嫂子虽系外姓人,但是也颇和睦,所以对于小姑出嫁陪送多了些,也只做不知罢了,刘氏是个要强的女人,过了门,看到张家的情况,的确比娘说的还不如,三间破草房,几亩薄田,再无长物,可是丈夫却是个知冷知热的斯文人,小叔也极听话,所以也没后悔,塌下心来和张云卿过了起来。

刘氏手巧且有些算计,做了鲜亮的活计,可以去集上换些铜钱,又养鸡鸭,把地里的庄稼打理的也是整整齐齐的,不出几年,张家就改了模样,虽不至于说富足,但是至少衣食不缺,十里八村对刘氏都是钦佩敬重的,更兼后来张云卿谋得了城里张府西席的差事,张家在村里也是很有些地位的了。

刘家本来还害怕闺女嫁过去受苦,可是后来这一看,才放下了心,刘母自是心疼自己闺女,十二晌,某种意义上讲比满月更为隆重,这一天要给产妇吃饺子,意思是捏骨缝,男女双方的众多亲戚,故朋好友,街坊邻居,带着礼品来庆贺,在诸多礼品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姥姥的礼物:要做六双不同颜色、不同款式的鞋子,男孩一般要做虎头鞋,女孩做猪头鞋,其次还要给孩子做的迷糊鞋,其他鞋是鞋底、鞋帮儿分开做,然后缝在一起,可迷糊鞋的要求却是连帮儿带底儿一个囫囵个儿。

鞋底儿再缀一缕彩缨,意思是:孩子刚刚来到人世,穿上此鞋可在阳间迷路,能在此家扎下根儿。这里面还有个规矩:在众多鞋中,孩子先要穿迷糊鞋,扎下根儿后,才能穿其他鞋。刘氏的母亲不禁按照风俗做了全套,而且连婴儿上身要穿的姑姑做的红花袄,下身姨姨做得青长裤,也一并命三个媳妇做了几套来,另带了几十斤的鸡蛋红糖小米,都一股脑的送了来,弄得刘氏和张云卿都有些不好意思。

这还不算,还请了村子里的白仙姑过来看孩子的八字,白仙姑可不光是给孩子们看这个,有时候遇上了大旱,县太爷也会亲来请她去跳神祈雨,所以和一般的神婆还不大一样,很是体面,请她不光是要预备些礼品,一般还要给上半吊钱,就是这样,也不见得就能请的来,可是小三十二晌的这一天,刘氏的娘也不过是试着去请,可巧就请了来。

据说白仙姑非常灵验,所以她说的话,虽做不得十分准,也该有八分才是,白仙姑的名字由来,是她有一头没有一丝杂色的白,她喜欢穿着大红的衣服,更显得有些神神叨叨的诡异,到了张家,刘氏的娘抱了小三出来,张雪本来也不是个小孩子,这几日看到来来去去的妇女,都是差不多的样子,早就厌烦里,这时看到一个穿的这么鲜亮的,不禁好奇的仔细打量来人。

听姥姥称呼她是白仙姑,小三想大概是古代那些神婆,不过小三到觉得她很像白毛女,白仙姑的名望在哪里摆着,所以经常出入一些大户人家,给受了惊扰的孩子们去趋凶避邪,所以经常看到一些大户人家的孩子,一般看到她,都是有些害怕更甚者哇哇大哭的也有,但是这个孩子倒是非常的不一般,白仙姑破天荒的接过来抱在自己怀里,仔细端详。

小巧的鼻子,红润的小嘴,头上几根细细缕缕的头,天堂饱满,眉目清秀,尤其一双眼睛,睁得大大的,里面流转着比珍珠还明亮的光彩,这哪里像一个才十二天的婴儿呢,竟是好个体面大气的模样,不禁打心里爱了起来,把孩子还给刘氏的娘道:“这个丫头不是个平常的,我看是个有来历的,而且竟是投了我的缘法,这样,我想收她做个干女儿,您看如何”刘氏的娘顿时大喜,这里的风俗是喜欢给孩子认个干亲的,也涂个好养活压的住,可是白仙姑的地位,想认她做干娘的,就是大户人家也不知凡几,可是一直都知道没有一个成的,都说白仙姑虽然灵验,但是不喜小孩子,可是如今却要主动的认自己这个外孙女,这是多大的造化啊,刘氏的娘急忙道:“这可是她的运气呢,哪有不同意的”说着低头晃了晃襁褓道:“你这丫头倒是个有福的”白仙姑看她同意了,遂从腰上的荷包里,拿出一个红线穿着的小金锁,轻轻套在孩子的脖子上道:“这是干娘的见面礼”刘氏的娘待要推辞,可是却被白仙姑挥手打断道:“您不要和我客气,这也是我的造化也说不定,好了,我先回去了,等满月了我再来”说完竟自走里,等白仙姑出去了,村子里的妇人们才急忙上来给刘氏的娘道喜,一边称赞这孩子将来定是个好命的,等等吉利话,自十二晌之后,小三的名气硬是比那些大户人家的孩子还响亮,就是城里的张夫人,都命婆子借着送礼的功夫,来瞧了一会子,因着这个缘故,刘氏就想着给小三办个似模似样的满月,而且不是她自夸,自己这个小三就是和旁的孩子不同,精灵通透的仿佛现在就能听的懂大人的话,可爱的不行。

张云卿当然不会反对,他也是太喜欢自己这个闺女了,夫妻两个商量妥帖,刘氏咬咬牙,拿出些积蓄,让来帮忙的娘家嫂子,请了村子里几个能干的媳妇帮忙操持,特意的把家里的猪宰杀了一只,养的鸡鸭也杀了不少来配菜,寒冬腊月原是没什么新鲜的菜蔬,不过是些菜干瓜条等物,不过这在村子里也算是很不同寻常了。

到了这一天,白仙姑果然一早就来了,也不和别人寒暄,只抱了小丫头在待客的西屋坐着,西屋本是小叔张云昊的屋子,两个儿子也跟着小叔睡在一起,平常读书也在这里,虽是个三个男孩子的房间,但是小叔是个爱干净的,收拾的分外齐整,又是个读书的地方,所以炕侧面的墙上做了简易的书架,架上累累满满的书籍,张家虽贫,但是祖上留下的书籍倒是不少,其实也有很多珍贵的,但是兄弟两个,即使在三餐不继的时候,都没想过去卖书,所以现在依然很丰富。

有了书籍,这间屋子看着也雅致了一些,所以刘氏用了来招待贵客用,其他的客人让到了左右邻居,二狗家和青山家收拾出来的屋子里,村子里的,不过是每家给一盆猪肉菜就行了,在张家吃饭的都是些外客,白仙姑算是贵客了,所以让到了西屋,张雪的头还不大会转动,但是白仙姑显然很喜欢她,抱着她并不死坐着,而是到处走动,所以张雪得以来回的打量了一下这间陌生的屋子。

晃眼看到了书架上的满满书籍,看不太真切,但是字体大概还是能认出来,是中国的繁体字,待要仔细看时,大舅妈走了进来道:“哟!白仙姑这丫头可压手呢,来给我抱会子吧”白仙姑倒是没反对,把张雪给了大舅妈,白仙姑道:“我这还有些事情,就不在这里了,你和她爹娘说一声,我先回去了”说着拿出一个红色绸布小包,放在炕桌上道:“这是给我干闺女的满月礼”说完就走了,大舅母素知她性子一向怪异惯了的,也不当回事,打开桌上的红绸包,不禁一惊,上次十二晌,白仙姑给小三的金锁已经是个贵重的了,如今这个竟是比金锁也不差什么,是一个鲜亮的银项圈,下面有一个大大的吉祥锁,刻着云纹图样,大方又体面,不论小时候,将来大了带上,也必是个好物件,想着,急忙妥帖的收了,抱着孩子去了东屋。

再说张云卿正在外间屋,陪着几个舅爷说话,就见自己的两个儿子掀了帘子跑进来道:“爹爹!爹爹!我和弟弟在门口玩,看见远远的有两辆好漂亮的马车,冲着咱家来了,您快去看看吧”张云卿不禁一愣,大舅哥忙道:“快去看看吧,保不定是你在城里的朋友呢,我们不过是一家子亲戚,不用你来陪,我们到旁边的院子里去就好”说着和两个弟弟出去了,张云卿想了想,也急忙走了出去,刚到了院子门口,就看到刚停下的马车,车夫是张府的,从后面的车子里跳下来一个人来,却是张府的大管家吴进,吴进并不是一个粗鄙势利的人物,也是个读书人,又精于裁夺,才让老太爷瞧重,当了张府的管家,虽然手上的权利不小,但却是个宽厚的人,府里的丫头小子们,倘若犯了小错,出面求求他,没有过不去的,所以人缘颇好,和张云卿尤其投契,两人经常谈论些文章典故,关系很不一般。

这时候看他来了,张云卿倒是笑了道:“你怎么来了,不过是弄瓦之喜,岂敢劳动吴兄”吴进微微扫了一眼他身后的院子,虽然竹篱茅舍,倒是干净利索,急忙上前来小声的道:“前面这马车里是咱们老太爷并两位孙少爷来了,还不快去迎接”听了这话,张云卿不禁大惊,急忙上前候着,吴管家整整衣摆,凑到车窗旁道:“禀老太爷,张先生家到了”张老太爷,说是老太爷,其实年龄也不过六旬而已,告老还乡以后,每日含饴弄孙,吟诗作画更是心情舒畅,所以比在朝为官时,倒更加硬朗了,对于府里的西席张云卿,原是有些爱才之心,所以对他极是看重,觉得他是个专心做文章的人,听夫人提起他家新生的小女娃,是个稀奇的,白仙姑都说是有来历的,据说长的粉妆玉琢不同寻常,都说不定是什么仙女投生来的,虽不大信这些,但是也勾起了些许好奇心。

这一日,可喜是个冬日少有的好天气,于是带着两个孙子来这里走走散散心,顺便看看张云卿那个小丫头,张老太爷扶着两个孙子下了车,两个孙子和张云卿的两个儿子差不多,大的八岁,小的六岁都是总角之年,但是大家公子毕竟不同于乡野间的孩子,即使年龄小些,也是进退有度,颇为稳重。

张云卿急忙给老太爷见了礼,让到了西屋待客,又让弟弟把自己前些日子得的些茶叶泡了来,才在下相陪,张老太爷一向最喜欢读书,看了一眼书架上的书籍,不禁抚了抚自己的胡子道:“想当年,老夫和你爷爷一起读书时,经常交换着看一些有趣的书,现在看来,还有些是那时的呢”张云卿脸色有些惭愧道:“晚生不争气,到如今竟然不能有些建树,愧对祖父了”张老太爷摇摇头道:“你还好,明年正是大考,以你的才学必然能中的,到时也对的起你祖父在天之灵了,不要妄自菲薄,对了!把你家那个有来历的丫头抱来,我老人家瞧瞧吧”张云卿急忙亲自出去抱了来,张雪本来在西屋待得有些趣味,谁想白仙姑一走,就又回了娘的屋子,正有些郁闷,不成想爹爹进来和娘亲嘀咕几句,就抱着她又进了刚才的屋子,张云卿抱着孩子给张老太爷看,老太爷放下茶杯,低头看了看,不禁也是大奇,果然和别的孩子不同,脸面倒还罢了,只这一双眸子,分外的出彩。

张雪看着眼前突然冒出的白胡子老头,觉得怎么这么像是古装电视剧里的月老呢,白白胖胖的,还有长长的白胡子,胡子还真够长,不是假的吧,想着,伸出小手去抓那胡子,到令老太爷一乐,顺手接过了她,抱在怀里,把自己的胡子从她手里弄出来道:“你这小丫头,爷爷的胡子岂是能抓的,来来爷爷给你个物事玩吧”说着从自己的腰上摘下来一个玉坠子递给她,张雪一看,不禁大喜,看成色就是个极好的翡翠材质,碧绿的颜色配上流苏,古朴好看,遂紧紧抓在手里,张云卿急忙道:“这可使不得”老太爷瞪了他一眼道:“这是我给这丫头的见面礼,于你什么相干,好了!这丫头是个不凡的样子,可起了名儿”“不曾”张云卿恭敬的道,张老太爷看了怀里的小女娃一眼,又看看窗外的隆冬寒月,不禁笑道:“张磁《宴山亭》有一句竹槛气寒,蕙畹声摇。不若就叫张蕙畹吧”张云卿急忙一鞠躬道:“谢老太爷赐名,倒是这丫头的造化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